您的位置首页  历史

墙裂推荐历史学学什么课程(历史学师范学什么课程)

  • 来源:互联网
  • |
  • 2023-09-05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夏 卫 东文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历史学”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负责人,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杭州市优秀教师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研究

墙裂推荐历史学学什么课程(历史学师范学什么课程)

 

夏 卫 东文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历史学”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负责人,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杭州市优秀教师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研究和教学曾获浙江省教学成果奖1项;主持首批国家级“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1项,教育部产学协同育人项目等省部级项目6项。

历史学/师范/本科/四年制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历史学科教师、教育管理工作者和学术研究人员课程设置:中国古代史、世界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中国当代史、世界当代史、世界中世纪史、中国经济史、中国思想史、中国历史文献学、考古学概论、田野调查、专业英语等专业必修课。

另开设国际关系史、世界城市史、考古与文物、Python程序设计、历史统计学、历史计量学、公共史学与实践等专业选修课就业方向:学校、文化产业、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党政机关和其他企事业单位等学生毕业后可报考本校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专门史、课程与教学论(历史学)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Q1.历史学(师范)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什么?历史学(师范)专业旨在培养能够胜任中学历史课程教学,或于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等从事相关工作,或到国内外高校、研究院所进一步深造的卓越人才Q2.历史学(师范)专业的核心课程有哪些?。

中国当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古代史、世界当代史、世界近现代史、世界中世纪史、世界古代史、历史教学论、专业英语、历史文选、中国历史文献学、国际关系史、考古学概论、历史地理Q3.学习历史学(师范)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什么特质?。

一是献身祖国教育事业的志向;再是求真好学的精神,具备历史学的基本知识以及对历史学有进一步研习的浓厚兴趣Q4.历史学(师范)专业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是什么?对于不同历史时期的经典文献的研读、对前沿史学理论视野和研究方法的了解和掌握,同时结合信息学、互联网等“新文科”研究领域,会有一定的挑战。

在这一方面,将专设文献学、史学理论与方法、专业英语、史学前沿导论、高等数学、Python程序设计、历史统计学、历史计量学等课程,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解决此问题同时,会邀请海内外一流学者,给大家开设相关讲座;本专业的教师也会及时给大家答疑解惑。

Q5.社会上是否存在对历史学(师范)专业的理解误区?有哪些?对历史学专业的理解误区,主要在于历史学缺乏实用价值历史学能够增进我们对人类文明与社会发展的理解历史意味着如何理解自己的生命历程,如何理解我们的“共同体”家园。

随着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作用和影响日益凸显,对中国与世界的历史文化理解日益受到重视,历史学(师范)专业发展有广阔的舞台和前景当然,作为师范院校,最主要的是直接对口培养中学历史教学的优质师资,使人类文明更好地传承。

Q6.社会生活中有哪些问题需要通过历史学(师范)专业的人才来解决?基础教育阶段的历史基本知识传授和爱国主义等思想教育,文化及旅游产业中历史信息搜集、利用及辨识;如何正确地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道德文化层面),如何提高对重大历史事件问题的理解,具备对历史影视作品的审美和鉴赏能力等问题,都需要历史学(师范)专业的人才来解决或参与解决。

Q7.历史学(师范)专业的毕业生,就业主要面向哪些行业,哪些职业种类?历史学(师范)专业的就业前景广阔,主要有:1.中等学校历史教学和教学管理工作;2.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宣传、编辑出版、行政管理、文化交流等工作;

3.文博单位相关专业的工作Q8.历史学(师范)专业最吸引我的地方学生代表一:我们历史学专业为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是浙江省十二五、十三五优势专业,学校、社会和学术领域的专业认可度较高历史系是浙江省高校创新团队,在国家教育部专业评估中排名也较前。

民国浙江史研究中心是浙江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近现代史是浙江省重点学科这种在省内较高的专业地位,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我们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当然,这只是一个不错的平台,学成与否,有赖于我们在老师指导下的努力程度。

学生代表二:我们历史学专业的教学中,不仅强调学生潜心多读书,读好书,而且十分重视学生“行走江湖”的经验和阅历,重视在“行走”中获得历史的亲历感以及综合能力的提高近年来,开展口述历史实践教育以及历史名城(如西安、北京、洛阳、开封)考察等活动,同学们先后共同完成《三代人六十年:中国乡土社会的40个故事》、《倾听·记录·传承:飘散而去的中国乡土社会》、《中小学教师的三十个口述故事》、《西安行纪》等系列实践类著述,表达、书写、沟通等各方面能力得到锻炼,学习历史的兴趣也因此增加。

学生赴英国莱斯特大学访学

学生赴西安教学考察

联系电话:0571-28866897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