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都可以历史天气查询过去一个月(历史天气查询过去一个月温州市)
但从气象局提供的数据来看,温州冬无严寒、夏少酷暑,年均高温天数和日最低气温在0摄氏度以下的低温天数远比杭州和宁波少,与省内其他城市相比,温州冬季
温州的四季中,夏季时间最长;雨天主要集中在梅汛期和台汛期;雾霾日的天数近年来显著下降……近日,温州市气象局公布的一组数据,让人一窥咱们温州的气象“奥秘”气候:一年超三分之一是夏天常常有人开玩笑说温州只有冬天和夏天,春秋两季短到还没察觉就过去了。
但从气象局提供的数据来看,温州冬无严寒、夏少酷暑,年均高温天数和日最低气温在0℃以下的低温天数远比杭州和宁波少,与省内其他城市相比,温州冬季短,春夏秋季长,还是属于四季相对分明的地方从具体天数上来看,我市夏季最长,有136天,一年超过四个月是夏天;春季次之,有83天;秋季和冬季相差不多,分别是75天和71天。
和杭州宁波相比,温州低温天数年均6.2天,远少于杭州的26.7天和宁波的25.5天;高温天数年均10.8天,也远少于杭州的25.6天和宁波的18.4天
降雨:温州的梅雨天并不算“典型”说完气温说降水如果对去年3、4月份的“太阳去流浪”这段时间还有印象,相信很多人会有“温州一直在下雨”的感觉市气象局数据显示,温州降水主要集中在梅汛期和台汛期,也就是5、6月份和8、9月份的时间,这两个时间段内的总雨量占前年降水量的68.28%,接近七成。
这里要说一下的是,温州的梅雨并不“典型”,常规入梅日期是5月27日,出梅时间是6月25日,从1970年以来的资料统计,温州梅汛期雨量及暴雨日数总体上呈双增趋势。
空气:雾霾天气近年得到有效控制在空气质量方面,相比前些年,近几年温州空气质量得到显著改善据市气象局数据,近7年来,我市市区霾天气得到有效控制,“霾”的天数从2013年的150天,逐年下降到了2018年和2019年的连续两年仅29天,数量明显减少。
特别是“重度霾”,近5年均为出现,而近3年里,连“中度霾”都没有出现过PM2.5和PM10的浓度分别从2013年的58ug/m3和94ug/m3,下降到2019年的28ug/m3和53ug/m3,双双呈现下降向好趋势。
除了以上一些让温州人欣喜的消息,也有一些让人皱眉的数据首先就是温州在浙江省内属于气象灾害高风险区域由于受到典型季风性气候影响,温州的气象灾害呈多样性,除沙尘暴以外的其余14种气象灾害(台风、干旱、暴雨、雷电、寒潮、暴雪、大雾、霜冻、低温、高温、龙卷、大风、冰雹、霾),温州都有发生。
其中,影响温州最主要的气象灾害有台风、汛期雨量及暴雨日数双增、以及强对流引发雷电和短时强降水增多趋势此外,随着科技技术的进步,气象预报预测也越来越准确、精细和智能目前来看,天气预报分为临近预报(未来3小时)、短时预报(未来12小时)、短期预报(未来1-3天)、中期预报(未来4-10天)、延伸预报(未来10-30天)和长期预报(未来30天以上)。
据市气象局统计,目前的天气预报,24小时短期预报准确率为85%以上,1~3天预报准确率达81%以上(文中数据未特别注明的,均为常年数据)温都记者 蔡挺编辑 金慧君审核 李罗华
- 标签:
- 编辑:
- 相关文章
-
越早知道越好中国历史网官网(中国历史第一档案馆官网)
记者从国家档案局了解到,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新馆4日起面向个人开放预约,社会观众可通过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网站、“皇史宬”微信公…
-
原创中国历史网官网(中国历史照片官网)
开展文物调查,全面掌握文物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现状,是文物保护、管理、研究及利用的必要前提和基础,也是十分重要的工作手段。…
- 新鲜出炉中国历史网官网(中国历史档案馆官网)
- 满满干货中国历史网官网(中国历史知识竞赛官网)
- 学会了吗中国历史网官网(中国历史研究院官网)
- 快来看中国历史网官网(中国历史地图网官网)
- 手机经典台词(手机电视剧经典台词)快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