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历史

学到了2022历史天气查询(2022年历史天气查询)

  • 来源:互联网
  • |
  • 2023-09-09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2022年全球气候状况 世界气象组织发布关键讯息2022年全球平均温度比1850-1900年均值高出1.15[1.02-1.28]°C。2015

学到了2022历史天气查询(2022年历史天气查询)

 

2022年全球气候状况 世界气象组织发布关键讯息2022年全球平均温度比1850-1900年均值高出1.15[1.02-1.28]°C2015年至2022年是173年仪器记录中最暖的八年尽管拉尼娜条件持续存在,但2022年仍是有记录以来第五或第六最暖年份。

2022年是连续第三年具备拉尼娜条件的年份,这种情况在过去50年中只出现过三次二氧化碳、甲烷和一氧化二氮这三种主要温室气体的浓度在2021年创了最高记录,这是有全球综合数值(1984-2021)的最近年份。

2020年到2021年,甲烷浓度的年度增长是有记录以来最高的特定地点的实时数据显示,这三种温室气体的水平在2022年都在继续上升温室气体滞留在气候系统中的能量约有90%进入海洋海洋热含量在2022年达到了新的观测记录高点,而海洋热含量能够衡量这种能量增益。

尽管拉尼娜现象持续存在,但在2022年,至少58%的海洋表面经历了一次海洋热浪相比之下,只有25%的海洋表面经历了一次海洋寒流2022年全球平均海平面在继续上升,达到了卫星测高计记录(1993-2022)的新高。

在卫星记录的第一个十年(1993-2002年,每年2.27毫米)和最近一个十年(2013-2022年,每年4.62毫米)之间,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率翻了一番在2021/2022水文年,一组有长期观测数据的基准

冰川的平均质量平衡为-1.18米水当量(mw.e.)这一损失比过去十年的平均水平大得多在有记录的10个质量平衡负值最大的年份(1950-2022)中,有6个发生在2015年之后1970年以来的累计质量平衡超过了-26mw.e。

在东非,连续五个雨季的降雨量都低于平均水平,这是40年来持续最长的一次截至2022年8月,在干旱和其他冲击因素的影响下,整个地区估计有3700万人面临了严重的粮食不安全问题七月和八月破纪录的降雨导致巴基斯坦发生了大范围

洪水至少有1700人死亡,3300万人受到影响,近800万人流离失所据评估,总损害和经济损失达到了300亿美元在夏季,破纪录的热浪影响了中国和欧洲在一些地区,极端高温结合了异常干燥的条件在欧洲,横跨西班牙、。

德国、英国、法国和葡萄牙等国,与高温相关的超额死亡人数共超过了15000人前言本报告显示,大气温室气体浓度再次达到了创纪录水平,参与导致了陆地和海洋升温、冰盖和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海洋升温和酸化天气和气候观测网络存在重大差距,特别是在最不发达国家(LDC)和小岛屿发展中国家(SIDS),这对气候基线监测(特别是在区域和国家范围内)以及提供预警和适当的气候服务是一个障碍。

WMO与其会员和伙伴合作,致力于通过全球气候观测系统(GCOS)改善气候观测,并通过系统观测融资机制(SOFF)确保充足的天气和气候观测资金机制随着排放量继续上升、气候持续变化,弱势人群在继续遭受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的严重影响。

例如,2022年,东非的持续干旱、巴基斯坦破纪录的降雨以及中国和欧洲破纪录的热浪影响了数千万人,驱动了粮食不安全,导致大规模的迁移,并造成数十亿美元的损失和损害然而,事实证明,联合国各机构之间开展协作在解决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引起的人道主义影响方面非常有效,特别是在减少相关的死亡率和经济损失方面。

由WMO牵头的“联合国全民预警倡议”旨在填补现有的能力差距,以确保地球上的每个人都能得到预警服务正如本报告所述,实现这一雄心勃勃的任务需要健全的观测,定期更新关键气候指标WMO还在拟订一项新的方案,以基于模拟和地面及卫星测量结果,监测主要温室气体的汇和源。

该方案将能更好地理解与土地利用相关的碳汇和碳源强度的不确定性,以及与甲烷源相关的不确定性借此机会,我要祝贺并感谢各位专家和主要作者,他们利用物理数据分析和影响评估共同编制了这份报告,我还要感谢所有贡献者,特别是WMO会员国家气象水文部门以及区域气候中心和联合国机构,感谢他们的合作和提供的素材。

(佩特里·塔拉斯教授)秘书长全球气候指标这些全球气候指标概述了气候系统的变化这里提出的一套相互联系的物理指标将大气组成的变化与气候系统中的能量变化及土地、海洋和冰联系了起来这些全球指标基于广泛的数据集,其中包括卫星和现场网络等多个观测系统的数据。

本报告多次提及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中的第一工作组报告(以下简称IPCCAR6WGI)以及《气候变化中的海洋与冰冻圈特别报告》基线基线是指一个时间段,通常跨越三十年或更长时间,可以作为固定的基准与当前的条件进行比较。

由于科学、政策和实际原因,本报告使用了一些不同的基线在可能的情况下,为了报告的一致性,使用了最新的WMO标准气候平均值,即1991-2020年今年是使用新平均值(1991-2020年)的第一年,其差异在。

将气候平均值更新至1991–2020中有所描述然而,对于某些指标来说,由于缺乏早期测量数据,不可能使用标准平均值对于降水等其他指标,则需要更长的时间来计算出具代表性的统计数据但也有两个特别的例外首先,对于全球平均温度时间序列,并且仅对于全球平均序列,所用的是1850-1900年的基准期。

这是IPCCAR6WGI使用的基线,作为工业化前条件的基准期,这与理解《巴黎协定》背景下的进展有关第二,利用困在冰芯中的气泡可以估算更久远的温室气体浓度因此,本报告使用1750年来代表工业化前的温室气体浓度。

温室气体大气温室气体浓度反映了人类活动的排放、自然源和汇之间的平衡至少从工业革命以来,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大气温室气体水平的增加一直是气候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温室气体的全球平均摩尔分数(为简单起见在此称为其在大气中的“浓度”)是通过WMO全球大气监视网(GAW)计划和各个伙伴网络在多个地点进行的实地观测数据计算出来的。

2021年是有全球综合数据的最近一年,这一年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水平达到了新高,全球平均表面摩尔分数为:二氧化碳(CO2)415.7±0.2ppm、甲烷(CH4)1908±2ppm、一氧化二氮(N2O)334.5±0.1ppm,分别为工业化前(1750年)的149%、262%和124%。

包括莫纳罗亚岛(美国夏威夷)和Kennaook/格里姆角(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在内的一些特定地点的实时数据表明,2022年CO2、CH4和N2O的水平在继续上升2020年至2021年的CO2增量与2019年至2020年观测到的增量持平,但高于过去十年的平均年增长率。

虽然CO2的长期增长是由人类排放造成的,但逐年速率变化主要与陆地和海洋碳汇的自然变率有关2016年创纪录的年增长与2015/2016年强劲的厄尔尼诺现象有关2020年到2021年,CH4的年增长量是18ppb。

这是有记录以来最大的年度增幅,其原因仍在调查中对大气CH4负担及其稳定碳同位素比率C/12C的测量表明,自2007年以来,CH4再次增长的最大贡献因素来自微生物/生物源,但人类活动和自然源的相对作用尚不清楚。

改善热带湿地和北极等气候敏感地区的观测网络也可提高对驱动GHG变化过程的理解这一知识也可随之用来支持高效的减缓战略温度2022年,结合了陆地和海洋近表面温度测量数据,全球平均温度比1850-1900年工业化前的均值高出了1.15[1.02-1.28]°C。

分析中使用的六组数据集将2022年列为有记录以来(1850-2022年)第五或第六暖的年份数据集之间的差异及其排名源于方法的不同和输入数据的不准确,还有就是地球上一些地区的观测仍然较为稀少2015年至2022年是所有数据集中有记录以来最暖的八年。

拉尼娜条件从2020年底开始持续到了第三个年头拉尼娜现象通常与全球平均温度的暂时下降有关,由于转向拉尼娜条件,2021年和2022年的温度都低于2019年和2020年尽管如此,2021年和2022年都比2011年(当时全球平均温度比1850-1900年平均温度高0.87[0.74-0.99]°C)更暖,这是受重大拉尼娜事件影响的最后一年,而且确实比2015年之前的任何一年更暖。

在大多数数据集中,2016年出现了异常强烈的厄尔尼诺现象,这一年仍是全球有记录以来最暖的一年(全球平均温度比1850-1900年平均温度高1.28[1.15-1.40]°C)在IPCCAR6WGI报告中,长期变暖是用多年平均值评估的。

2011-2020年十年间,平均温度估计比1850-1900年的平均温度高1.09[0.95-1.20]°C根据这里使用的数据集,2013-2022年期间的10年平均温度估计为1.14[1.02-1.27]°C,这表明全球在持续变暖。

在陆地区域,西欧、地中海西部、中亚和东亚部分地区以及新西兰都报告了创纪录的年度高温在海洋上,创纪录的温暖延伸到了北太平洋和南太平洋的广大地区,以及南大洋的一些地区2022年,没有地区出现创纪录的年度低温。

加拿大、非洲南部和北部部分地区、澳大利亚部分地区(新南威尔士州经历了自1996年以来最凉爽的一年)和南美洲部分地区的天气条件比1991-2020年的平均温度更低拉尼娜与赤道太平洋中部和东部表层温度低于平均水平的“冷舌”现象有关,赤道太平洋中部和东部通常被从北太平洋、沿西海岸到西南太平洋的温度高于平均水平的水域所包围。

2022年,北太平洋和西南太平洋大片地区的温度达到了创纪录水平海洋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的70%,是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同时吸收CO2和热量,从而减缓了全球大气变暖的速度同时,由此产生的化学和温度变化具有深远的影响,降低了海洋的pH值,升高了海平面,改变了洋流,影响了海洋生物和生物多样性,还影响了依赖海洋为生的人们。

海洋热含量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不断增加,造成大气层顶部的正向辐射不平衡,导致了地球系统中的能量以热量形式不断积累,从而推动了全球变暖大约90%的累积热量被储存在海洋中,导致海洋升温海洋热含量(OHC)是衡量累积热量的指标。

能量不平衡为正预示着气候仍在对当前的强迫做出响应,即使强迫没有进一步增加,升温也会进一步发生IPCC在最近的一份报告中指出:“几乎肯定的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上层海洋(0-700米)已经升温,而且人类的影响极有可能是主要驱动因素。

”2022年,海洋上层2000米在继续升温,预计未来将持续升温,造成百年至千年时间尺度上不可逆转的变化2022年的OHC是有记录以来的最高值,比2021年的值多出17±9ZJ所有数据集都认为,过去20年海洋升温速率特别高:从1971年到2022年,0-2000米的海洋升温率为0.7±0.1Wm–2,但从2006年到2022年为1.2±0.2Wm–2。

1992年至2022年,2000米以下的深海升温估计为0.0725±0.1Wm–2虽然全球平均OHC大幅增加,但各地的海洋升温速度却不尽相同南大洋、北大西洋和南大西洋上层2000米升温最强,局部升温超过2Wm−2。

南大洋是最大的热量储存区,约占1958年以来全球2000米以上海面OHC增量的36%这种强烈的升温与上涌冷水对人为热量的吸收有关,这些热量通过背景翻转环流输出到南极绕极流的北缘正在失去热量的区域不太多,这些区域正在降温,包括从近海面延伸到>800米深处的亚极地大西洋(也是唯一显示百年来海面降温的区域)。

北大西洋的降温(50°N-70°N)和升温(20°N-50°N)的反差态势与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的减缓以及海气局部相互作用有关海平面2022年,全球平均海平面(GMSL)在继续上升在有卫星测高计记录的30年里(1993-2022年),GMSL的上升幅度估计为3.4±0.3毫米/年,但在有记录的第一个十年(1993-2002年)和最后一个十年(2013-2022年)之间,上升幅度翻了一番,最后一个十年的上升幅度已超过4毫米/年。

在30年期间,GMSL的加速幅度估计为0.12±0.05毫米/两年海平面上升情况并非各地相同,因OHC的局部变化而异海洋升温、冰川和冰盖损失冰量以及陆地储水的变化都导致了海平面变化GMSL收支将各个部分的估计值之和与卫星测量的GMSL总量进行比较。

如果估计值之和与GMSL总量相匹配,则该收支被称为“闭合”最近对收支进行了更新,在数据不确定的情况下,现在GMSL收支可以闭合到2020年底在2005-2019年期间,在可估计单一质量贡献的情况下,冰川、格陵兰岛和南极洲的陆地总冰量损失对GMSL的上升贡献了36%,海洋升温(通过热膨胀)贡献了55%。

陆地储水量的变化贡献了不到10%海洋热浪和寒潮与陆地上的热浪和寒潮一样,海洋热浪(MHW)和海洋寒潮(MCS)是海洋中长时间的极热或极冷时期,会对海洋生物和依附社区产生一系列后果在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MHW变得更加频繁,而MCS则不那么频繁。

卫星反演的海面温度(SST)被用来监测全球范围内的MHW和MCS,在这里被分为中等、强度、严重和极端总体而言,2022年期间,58%的海洋表面至少经历了一次MHW,低于2016年65%的记录,与2021年(57%)相似。

总的来说,2022年期间,25%的海洋表面至少经历了一次MCS,与2021年(25%)相似,但远低于1985年的记录(63%)拉尼娜现象和相关的低于平均水平的SST意味着赤道太平洋是2022年少数几个出现大范围强MCS的海洋区域之一。

然而,南大洋是唯一一个MCS持续时间长期增加的区域,但区域较为有限在北极地区,拉普特夫海和波弗特海在2022年春季至秋季经历了严重和极端的MHW斯瓦尔巴群岛以北和罗斯海以东的冰缘连续第二年经历了显著的极端MHW。

海洋酸化从1960年到2021年,海洋吸收了每年排放到大气中的约25%的人为二氧化碳,从而帮助部分减缓了气候变化的影响然而,海洋受到的负面影响很大;CO2与海水发生反应,导致pH值下降,被称为海洋酸化海洋酸化威胁着生物体和生态系统服务。

随着海洋酸度和温度的增加,其从大气中吸收CO2的能力下降,可能会阻碍海洋调节气候变化的作用可持续发展目标SDG中体现了海洋酸化的重要性,而全球正在致力于监测海洋酸化公海的长期观测数据较为有限,且数据显示pH值在下降。

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全球表层海洋pH值平均每十年有0.017-0.027个pH单位的变化27IPCCAR6的结论是:“具有很高信度的是,公海表面的pH值现在是至少26000年以来的最低值,至少从那时起,当前的pH值变率是前所未有的。

”对沿海地区海洋酸化的观测呈现了更多的变化,这是沿海海域的淡水流入、生物活动和人为影响等因素的复杂相互作用造成的冰冻圈冰冻圈包括地球的冰冻部分:冰川和冰盖、海冰、雪和多年冻土这些部分形成的环境不适宜居住,往往也非常偏远,这意味着有时对这些现象进行长期测量具有挑战性。

海冰2022年北极海冰范围在全年大部分时间内都低于1991-2020年的平均水平,2022年3月春季海冰月度最大范围为1459万平方公里,比长期平均值低44万平方公里9月的月最小范围为487万平方公里,比长期平均值低71万平方公里。

最小冰范围大于过去十年(2012-2021)的平均最小冰范围,这与北极海冰融化所处的温和夏季相一致,但仍是卫星记录中第十一低的月最小冰范围今年最小的日范围为467万平方公里,出现在2022年9月18日,并列为有记录以来第十低的年度最小日范围。

在过去10年中,南极的海冰范围出现了创纪录的高点(2014年)和创纪录的低点(2017/2022年)2022年2月25日,南极海冰范围降至192万平方公里,是有记录以来的最低水平,比长期(1991-2020年)平均值低了近100万平方公里。

冰量损失可追溯到2021年10月/11月,当时南极半岛以西地区发生了一系列的风暴这一地区受到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的强烈影响,风暴与当时的拉尼娜条件一致高达30米/秒的偏南风将海冰从南极洲西部海岸移走,形成了一个100万平方公里的开放水域,即冰间湖。

暴露的海洋在夏季的阳光下迅速升温,导致海冰进一步损失继2月出现年度海冰范围最低点之后,直到2022年底,南极海冰的总范围持续低于30年(1991-2020年)的平均水平,包括6月和7月的创纪录低点时期2022年10月的南极海冰年度最大范围比平均最大范围低0.8万平方公里。

冰川冰川由雪形成,雪压实后形成冰,然后变形并流向更低、更暖的高度,在那里融化在冰川终止于湖泊或海洋的地方,也会通过冰和水交汇处的融化以及冰川大块脱落时的崩解发生冰损失在2021/2022水文年,世界冰川监测服务机构监测的、有长期观测的约40个冰川的平均质量平衡为-1.18米水当量(mw.e)。

这一损失比过去十年的平均水平大得多自1970年以来,累计质量平衡超过26mw.e观测到了强烈的区域差异;欧洲阿尔卑斯山发生了创纪录的冰川融化(见下文),但冰岛和挪威北部出现了一些质量增加,与高于平均水平的降水和相对凉爽的夏季有关。

对亚洲高山地区、北美西部、南美和北极部分地区的冰川测量结果也显示,冰川质量大幅减少2022年大多数地区的主要冰川融化与冰川质量损失的长期加速相一致,有记录的十个负值最大的质量平衡年中(包括2022年),六个发生在2015年后。

在欧洲阿尔卑斯山,2022年的冰川质量损失记录被大幅打破质量损失远超出了历史变率的范围整个阿尔卑斯山测得的平均厚度变化为3至4米以上,大大超过了前一个创记录年2003年在瑞士,2021年和2022年之间,冰川的冰量损失了6%。

造成这种极端冰川融化的原因有三个首先,冬季的降雪很少,这意味着冰层在初夏没有受到保护第二,来自撒哈拉沙漠的沙尘于2022年3月吹过阿尔卑斯山尘埃使雪面变暗(降低了反照率),从而吸收了更多来自太阳的热量,进一步加速了雪的融化。

第三,2022年5月至9月初的热浪导致了大规模的冰损失冰川上的积雪比往常早一个月开始融化,而且有史以来第一次,即使在最高的测量点,也没有雪能在夏季融化季节中存留下来,因此没有出现新冰的积累从2001年到2022年,瑞士的冰川体积从77立方公里降至49立方公里,降幅超过三分之一。

在夏季,欧洲阿尔卑斯山的零度线上升到海拔5000米以上7月25日,瑞士贝耶纳的一个气象气球在5184米的高度记录到了0℃,这是69年记录中的最高值,也是零度线的高度第二次超过5000米据报道,勃朗峰山顶的温度创下了新纪录。

因高温,观测到强烈的落石活动,意大利马莫拉达的融水引发的冰崩和冰川脱落,夺走了11名登山者的生命北美西部的冰川在2022年经历了质量损失,与过去20年的平均质量平衡相一致然而,在2022年初秋,该地区(和格陵兰岛,见下文)出现了异常的负质量平衡,与9月和10月的高温有关。

在加拿大西南部,冰川在这几个月中保持无雪状态,并额外损失了约0.6mwe的冰,在这个季节结束后,2021年9月至2022年8月的水文年度,这些冰川的年净质量损失量大约翻了一番典型的野外活动是在夏季融化季节结束时(例如在9月初)调查变化情况,并没有发现质量损失。

冰盖冰盖是指陆地上超过50000平方公里的冰区在目前的气候中,有两个冰盖:格陵兰冰盖和南极冰盖冰盖的总质量平衡(TMB)是三个部分的总和:表面质量平衡(SMB)、海洋质量平衡(MMB)和基底质量平衡(BMB)。

SMB是积雪与冰盖融水径流之间的差值MMB是冰盖边缘因冰山崩解和与海洋接触的冰融化而造成的质量损失BMB包括冰盖床上的融化,是由于地热和冰在其下面的地面上滑动时产生摩擦而造成的质量平衡为负表示冰的质量损失;质量平衡为正表示质量增加。

对于格陵兰冰盖,2022年质量平衡年(2021年9月1日至2022年8月31日)的估计TMB为-85Gt,为净冰损失2021-2022年的SMB约为420Gt,是数据集(1980-2022年)中的第十高值。

然而,格陵兰岛冰盖连续第26年以负的TMB结束,主要是由于强烈的负MMB(-480Gt)自2002年以来,根据GRACE和GRACE后续(FO)卫星任务,已可以对TMB进行独立测量GRACE-FO的数据显示TMB为-305Gt,比区域质量平衡模型估计的质量损失(-85Gt)大得多。

这反映了不同的方法,也可能反映了GRACE-FO在9月捕获的额外质量损失格陵兰岛的融化和消融季节在2022年开始得较晚,与最近几年相比,夏天相对凉爽然而,在2022年7月底有一段高温期,冰盖的大部分地区出现了强烈的融化。

2022年9月也异常温暖,整个月都有异常的融化现象格陵兰岛的最高点(海拔3200米)的高峰站在9月出现了有记录以来最暖的天气(自1991年以来),并在2022年9月3日出现了融化情况,这是该站点在9月首次出现融化。

9月下旬,后热带气旋“菲奥娜”带来的大雨落在冰盖上,这也是9月的第一次9月的质量损失并不包括在上述的-85Gt中,因为格陵兰融化季节的结束时间通常是8月31日南极冰盖也有长期的质量损失趋势,在2002年4月至2022年10月的GRACE任务记录期间,每年的平均质量变化率为-117±57Gt。

2022年,南极洲冰盖与这一长期趋势相反,其质量有增加,2022年1月至10月的质量变化估计为+110Gt在GRACE记录中,TMB为正值的年份并不罕见(例如2004年、2005年和2016年),截至2022年10月的初步结果表明,冰盖经历了自2005年以来最大的质量增长。

质量增加是异常高的降雪量和SMB的结果从2022年3月到2022年12月,积雪量比正常水平高出近300Gt,这与南极半岛西部、威尔克斯地和东南极高原大部分地区高于正常的温度和高降雪量有关南极洲的冰盖总是正的SMB(积雪多于融化),这被海洋融化和冰山排水所抵消。

最近南极洲的质量损失约为每年-100Gt,是由阿蒙森海沿岸的海洋融化和较高速率的冰山排水驱动的约300Gt的盈余SMB足以抵消这一损失,导致2022年TMB为正值积雪北半球的季节性积雪在春末和夏季经历了长期的下降。

2022年的积雪覆盖范围(SCE)接近2001-2020年的平均水平,与这些长期趋势一致根据对罗格斯北半球SCE产品的分析,2021年8月至2022年7月雪季的日平均SCE比2001-2020年平均水平低2.5%,其中2022年6月的距平最大,积雪范围为-168万平方公里,比平均水平低21%。

各数据集中有关北半球春雪范围的减少都是一致的,2022年6月低于平均水平的范围是由北美和欧亚大陆低于正常的积雪所驱动的,在1967-2022年期间,6月的SCE分别是历史上的第二和第三低多年冻土多年冻土是温度至少连续两年保持在0℃以下的地面(土壤和岩石)。

多年冻土可包含大量的冰,而其升温和融化会对景观稳定性、水文、生态系统和基础设施的完整性产生重要影响冰冻的土壤也可能含碳,在解冻时会释放出来,对温室气体浓度和气候反馈产生影响IPCCAR6WGI报告的结论是:“自过去三、四十年来,在整个多年冻土地区启动观测计划以来,已经观测到了上层30米的多年冻土温度在上升(高信度)”。

在北极地区的许多钻孔中测量了多年冻土的温度,一些地点的记录现已超过了40年各深度处于或接近最小季节性变化水平的温度表明,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多年冻土一直在变暖,在许多地点的最新可用数据中观测到了创纪录的高值。

在北美北极西部、加拿大高北极地区、北欧地区和俄罗斯/西伯利亚较冷的多年冻土层(<-2°C)中,普遍观测到了较大的多年冻土升温速率(每十年0.4°C至0.6°C)在阿拉斯加内陆和加拿大麦肯锡河谷中部等温度较高的多年冻土区,温度接近0°C,观测到的升温速度较低(每十年<0.2℃)。

升温速度较低是由于地面冰融化时的相位变化尽管随着多年冻土温度接近0°C,温度随时间推移可能变化不大,但地面冰的融化对土壤强度和地面稳定性有重要影响活动层厚度(ALT)是指会发生季节性解冻的表面层的最大厚度。

活动层的深度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在增加在所有北极地区中,波弗特楚科奇海地区的趋势最低,从2000年到2021年,每年增加<0.3厘米阿拉斯加内陆和加拿大的情况非常不同,ALT每年增加0.9厘米2018年至2021年,解冻深度大大超过平均水平,2021年的ALT是2000年以来的第二高(仅次于2020年)。

山区环境中的ALT变化很大欧洲阿尔卑斯山的地点显示出ALT的增加(每年>1厘米),而挪威阿尔卑斯山的地点的趋势可以忽略不计南极洲几乎没有活跃地点,现有数据表明变化相对较小,但南极半岛的ALT自2013年以来有所增加。

平流层臭氧和消耗臭氧的气体在《蒙特利尔议定书》取得成功后,据报告哈龙和氯氟烃(CFC)的生产和消费已停止,但仍在监测其在大气中的含量由于氟氯化碳的寿命很长,它们将在大气中停留几十年,即使没有新的排放,存在的氯和溴也足以导致8月至12月期间南极洲上空平流层低层的臭氧几乎完全耗尽。

因此,每年春天都会继续形成南极的臭氧“空洞”,其面积和深度在很大程度上受气象条件的制约严格来说,这个“空洞”并不是一个洞;而是平流层中臭氧柱总量低于220多布森单位的区域2022年的臭氧“空洞”的演变情况与2021年相似。

空洞形成得相对较早,而且还在继续增长,导致了一个又大又深的臭氧空洞10月5日,达到了2600万平方公里,与2020年和2021年相当,并接近早年观测到的最大面积,如2015年(2820万平方公里)和2006年(2960万平方公里)。

NASA报告称,2022年10月1日和2日达到最低臭氧柱,为97多布森单位2022年9月底,南极洲上空15至20公里高度的平流层臭氧浓度持续降低到接近零,与2021年季节测得的数值一起,都属于通过南极站的探测仪测得的最低臭氧值。

这个异常又深又大的臭氧洞是因强大、稳定的极地漩涡和平流层中低于平均的温度产生的降水东北亚、印度西部夏季季风区、东南亚、海洋大陆、南美北部地区、北美和加勒比海部分地区、萨赫勒地区东部、南部非洲部分地区、苏丹、东欧、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的降水总量高于长期(1951-2000)平均水平。

降雨量明显不足的地区包括:欧洲大部分地区、地中海地区和非洲西北部以及中东部分地区;中亚和喜马拉雅山脉;非洲东部和马达加斯加;南美洲中部和南部;以及北美洲中部和西部2022年,印度季风开始的时间比正常情况下要早,结束的时间则晚。

印度次大陆的大部分地区比平均水平湿润,季风向西延伸到巴基斯坦,比平时更远,那里出现了大范围的洪水与2021年一样,西非季风的开始时间被推迟了在西非季风季的后期,降雨总量高于正常水平总的来说,除了东部和西部沿海地区,季节性降雨量接近正常。

短期气候驱动因素气候模态是反复出现的模式,通常是压力或海面温度(SST)的模式,典型的特征是负相和正相,负相和正相会对降雨、温度和其他气象要素的分布产生独特的影响,时间尺度从几天到几季甚至更长2022年,两个这样的气候模式: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和印度洋偶极(IOD),在世界大部分地区促成了重大天气和气候事件。

以下各节提供了一些例子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是全世界天气模式逐年变化的最重要驱动因素之一它与暴雨、洪水和干旱等水文气象灾害有关厄尔尼诺现象的特点是热带太平洋东部的SST高于平均水平,该地区的信风减弱,通常对全球温度有变暖的影响。

拉尼娜现象的特点是热带太平洋中部和东部的SST低于平均水平,信风加强,其效果相反拉尼娜条件在2020年中期出现,并持续到了2021年,SST短暂成为ENSO中性(在0.5℃以内),但在北半球夏季的大部分时间内仍比平均温度低。

2021年7月至9月期间,SST再次下降,拉尼娜现象再次出现,并迅速演变为中等强度,一直维持到了2022年底这标志着连续第三年具备拉尼娜条件,这是继1973-1976年和1998-2001年之后,在过去50年中第三次出现此类事件,被非正式地称为“三峰”拉尼娜现象。

除了对全球平均温度有暂时性的冷却影响外,虽然不总是,但拉尼娜往往与降雨的特征模式有关在一些地区,2022年的降水距平模式是典型的拉尼娜:巴塔哥尼亚和北美西南部的条件比正常情况干燥,而南部非洲、南美北部、海洋大陆和澳大利亚东部比正常情况潮湿。

12月初,持续一周的热浪影响了阿根廷,同时伴随着干燥条件和破纪录的最高温度,阿根廷正处于连续三年的干旱中与此同时,智利南部和中部的部分地区继续经历干旱条件,现已持续了十多年拉尼娜现象也与东南亚地区更强烈和更持久的季风降雨有关。

巴基斯坦在7月和8月经历了创纪录的降雨拉尼娜和IOD的负相位与东非比正常情况下更干燥有关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的大部分地区已经连续五个雨季低于平均水平,造成了严重的人道主义影响虽然通常会降低全球温度,但并不是所有地方的拉尼娜现象都与较低温度相关。

在新西兰,它通常与温暖、潮湿的气团有关新西兰报告了有记录以来最暖和最潮湿的冬季,这是连续第三个打破季节性温度记录的冬季,2022年是新西兰有记录以来最暖的一年,比2021年创下的纪录高出了0.20°C印度洋偶极子

IOD正相的特点是东印度洋的SST低于平均水平,西印度洋的SST高于平均水平负相的模式则相反由此产生的整个大洋盆地的SST梯度变化影响到周围大陆的天气,主要是南半球的天气正的IOD事件通常与厄尔尼诺现象有关,但并不总是,负的事件与拉尼娜现象有关。

南半球冬季连续第二年出现了负的IOD与拉尼娜现象相结合,这一阶段导致澳大利亚大部分地区在冬末和春季出现潮湿天气这是新南威尔士州和维多利亚州有记录以来最潮湿的春天和最潮湿的十月,也是继2010年之后全国性第二潮湿的春天。

在春季,严重洪水影响了多个地区,特别是在澳大利亚东部的大片地区随着南半球夏季的开始,负的IOD恢复到中性如前所述,负的IOD与拉尼娜现象相结合,促成了东非持续的干旱状况极端事件虽然大尺度的气候变化很重要,但在极端事件中,如大雨和大雪、干旱、热浪、寒潮和风暴,包括热带风暴和气旋等,天气和气候的影响最为明显。

这些气象和气候极端事件,无论是单独发生还是与其他因素结合在一起,都会导致其他事件,如洪水、滑坡、野火和复合极端事件总之,这些都会对人类和自然系统产生广泛的影响本节介绍了2022年的一些极端事件,主要是基于WMO会员提供的资料。

更广泛的社会经济风险和影响将在社会经济影响一节介绍其他信息来自EM-DAT高温、干旱和野火中国发生了自有国家记录以来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的热浪,从6月中旬持续到了8月底,导致出现了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夏季,幅度超过0.5°C。

这也是有记录以来第二干旱的夏季,中国南半部的大部分地区(广东省除外)的季节性降雨量比平均水平低了20%至50%在全国范围内,有366个地点出现了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温度长江流域的高温尤其严重,在有记录以来最干旱的夏季,长江流域也遭受了严重的干旱;武汉的长江水位达到了有记录以来8月份的最低水平。

该地区还发生了多起野火东亚其他地区出现了严重热浪,包括2022年6月25日至7月3日,东京连续9天出现35°C以上的高温欧洲也经历了多次热浪,在夏季的三个月中,每个月都发生了严重热浪在夏季,西班牙约有4600人死亡,德国有4500人死亡49,英国有2800人死亡50(65岁及以上),法国有2800人死亡51,葡萄牙有1000人因异常高温死亡。

最严重的热浪发生在7月中旬英国的温度首次达到40°C,7月19日科宁斯比的温度为40.3°C52,而7月18日凤凰公园(都柏林)的33.0°C是爱尔兰自1887年以来的最高温度许多地方都比以前的记录高出了3℃,特别是在英格兰北部和法国西部。

7月20日,汉堡-纽维登塔尔的温度为40.1℃,是德国有记录以来温度达到40℃的最北端炎热的天气一直延伸到了瑞典北部,7月21日莫里拉的温度达到37.2°C,是该国自1947年以来的最高记录6月和8月,地中海地区经历了严重的热浪。

6月,意大利创下了多项最高温度纪录,包括6月27日乌尔贝(罗马)的40.0℃突尼斯经历了有史以来最热的6月,一些地方在8月创造了历史最高纪录,而7月10日在斯马拉(摩洛哥)创造了49.1℃的最高纪录欧洲东北部在8月中旬出现了严重的热浪,芬兰和爱沙尼亚创下了记录。

几乎整个地中海都受到了海洋热浪的影响,热浪从3月持续到12月,创下了该地区累积强度的新纪录干旱也影响了欧洲和地中海的许多地区在欧洲,情况在8月最为严重,包括莱茵河、卢瓦尔河和多瑙河在内的多条河流的水位降至极低水平,严重扰乱了河流运输。

在法国,河水流量小,河水温度高,导致了一些核电站减产德国中西部的三个州经历了有史以来最干旱的夏天,而这个地区在前年夏天曾经历过极端洪水法国经历了自1976年以来最干旱的1月至9月,英国和乌克勒(比利时)经历了自1976年以来最干旱的1月至8月,而截至2022年8月的12个月是摩洛哥至少40年来最干旱的时期。

2021/2022年冬季,意大利北部和伊比利亚半岛异常干燥,欧洲大部分地区的春季比平均水平更干燥严重干旱还继续影响了西南亚的部分地区,特别是伊朗和伊拉克2021年9月至2022年5月,巴格达的降雨量为24.3毫米,比长期平均水平低78%。

法国西南部受到野火的严重影响,过火面积超过6.2万公顷在阿尔及利亚,野火连续第二年造成重大生命损失,据报告,8月16日至18日期间有44人死亡季风前时期,印度和巴基斯坦异常炎热巴基斯坦经历了有记录以来最热的3月和4月,这两个月的全国平均温度都比长期平均水平高出了4℃以上。

在印度,酷热天气导致了粮食减产,还发生了多起森林火灾,尤其是在北阿肯德邦大非洲之角地区的干旱加剧,主要集中在肯尼亚、索马里和埃塞俄比亚南部在3月至5月和10月至12月的雨季,该区域的降雨量远低于平均水平,这是自2020年下半年(40年来持续时间最长的雨季)以来连续第四个和第五个雨季雨量不足,对农业和粮食安全产生了重大影响。

如同之前2010-2012年的长期干旱一样,拉尼娜现象和负IOD是造成干旱的重要因素2021-2022年期间,非洲南部许多地方都出现了大量降雨,影响马达加斯加南部的长期干旱有所缓解1月上半月,南美洲亚热带地区的许多地方都非常炎热。

1月14日在派桑杜记录到了44.0°C的高温,追平了乌拉圭的国家记录阿根廷北部和巴拉圭也发生了大范围和长时间的野火,1月初至2月底,科里恩特斯省有90多万公顷的土地被烧毁该地区的许多地方继续发生严重的干旱。

尽管2022年智利的降雨量没有像近几年那样远低于平均水平,但有仍一些地方远低于平均水平布宜诺斯艾利斯出现了有记录以来的第一个无雨六月,从布宜诺斯艾利斯地区向北的阿根廷东北部大部分地区在年底前处于严重干旱状态。

对于该地区以及乌拉圭来说,这是连续第三年降雨量明显低于平均水平在经历了凉爽的秋季和冬季之后,该地区在11月和12月出现了极端高温伴随着热浪,包括12月7日在里瓦达维亚(阿根廷)创下的46.0°C的最高温度。

巴西亚马逊的火灾活动接近1998-2021年的平均水平,但也是过去十年中最高之一据估计,亚马逊州的野火碳排放量是至少20年来的最高值发生在北美西半部大部分地区的严重干旱仍在继续在美国,干旱状况覆盖了许多西部和南部的州,但夏季季风降雨稍微缓解了西南内陆地区的干旱,而且年底的降雨也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加利福尼亚和密西西比河谷下游地区的干旱。

据评估,这一年干旱造成的经济损失总额为220亿美元德克萨斯州经历了有记录以来第二干旱的1月至7月,墨西哥北部邻近地区尤其干旱,而加利福尼亚州则经历了有记录以来最干燥的1月至10月(比1901-2000年平均水平低65%),长期干旱仍在延续,截至2022年10月的36个月的降雨量是有记录以来最低的。

7月下旬,科罗拉多河流域的米德湖达到了自1938年水库蓄水以来的最低水位这一年,干旱蔓延到了美国南部的许多其他地区10月份,密西西比州中下游地区的河流水位降至创纪录低点,到10月中旬,毗邻的美国超过82%的地区正经历异常干旱条件,这是美国干旱监测机构23年历史上干旱地区最大的记录。

春季的大量降水缓解了美国中北部和加拿大草原三省的干旱美国野火季节的总过火面积略高于平均水平,在阿拉斯加是有记录以来最活跃的季节之一,新墨西哥州发生了记录史上最大的火灾,但生命和财产损失低于最近几年7月至9月期间是美国西部许多地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时期。

3月中旬,东南极洲的高原上出现了异常高的区域温度,因为一条发源于澳大利亚附近的大气河流将温暖、潮湿的空气带到了南极大陆上空3月18日,DomeC的温度达到-10.1°C,沃斯托克的温度达到-17.7°C。

这两个数值都比这两个地点以前的3月记录高出15°C以上,比3月的平均温度高出35°C,其中DomeC的温度是一年中的最高记录低温极端事件2022年,全球几乎没有出现重大的低温记录12月下旬,一起强烈的低温事件影响了美国和加拿大的许多地区。

强烈的暴风雪影响了布法罗和周边地区,造成了重大的生命损失暴风雪天气持续了36小时,暴风雪总降雪量为132厘米再往西,怀俄明州的卡斯珀出现了有记录以来的最低温度(−41.1°C)12月,欧洲部分地区也很冷,特别是北部和西北部。

12月12日,布雷马的最高温度为-9.3°C,是2010年12月以来英国的最低最高温度,而冰岛则经历了1973年以来最冷的12月希腊在1月下旬和3月中旬发生了两次重大降雪事件这两次低温事件也影响了地中海东部的其他地区,利比亚的降雪量在海拔600米以上。

连续第二年,4月初的大范围霜冻导致西欧,特别是法国的农作物减产1月29日,一股沿海低气压给美国波士顿带来了60厘米的降雪,追平了日最高纪录对于阿根廷巴塔哥尼亚这是一个多雪的冬天;巴塔哥尼亚北部的积雪覆盖范围在21世纪是第二大的,巴塔哥尼亚南部是第三大的。

7月的一场寒流使纳塔莱斯港(智利)的温度达到了有记录以来的第二低,为-16.2°C,卡拉法特(阿根廷)达到了-16.5°C洪水和暴雨巴基斯坦在季风季经历了严重的洪水,在8月下旬达到高峰7月(比正常年份高181%)和8月(比正常年份高243%)都是全国有记录以来最湿润的。

信德省受灾尤其严重,俾路支省也遭受重创初步卫星数据显示,在8月份的某个阶段,受灾面积达75000平方公里,约占巴基斯坦面积的9%阿富汗的邻近地区也受到影响据报道,巴基斯坦有1700多人死亡,200多万所住宅受损或被毁,3300多万人受到某种程度的影响。

农作物和牲畜的损失也很严重,因为洪水影响了该国大部分的农业用地总损失和经济损失估计为300亿美元洪水的影响与2010年大致相似印度在季风季的不同阶段也发生了严重的水灾,特别是在6月的东北部,据报告在该季节有700多人死于洪水和山体滑坡,另有900人死于雷电。

在这一年里,澳大利亚东部多次发生洪灾最严重的洪灾发生在2月底和3月初,影响了昆士兰州东南部的东部沿海地区、新南威尔士州北部和悉尼周围地区最严重的洪灾发生在布里斯班南部,威尔逊河的水位比之前的纪录高出约2米。

在悉尼西部,霍克斯伯里-内皮恩河达到1978年以来的最高水位据报道有22人死亡,保险损失接近40亿美元悉尼地区在7月初也发生了严重的洪灾今年最后一个季度,澳大利亚东南部许多地区又发生了严重的洪水,特别是默里-达林盆地的河流。

新南威尔士州和维多利亚州都经历了有记录以来最潮湿的春天默里-达林河流域下游的洪水持续到2023年初,因为水向下游缓慢排放,南澳大利亚州的默里河部分地区达到了自1956年以来的最高水位悉尼今年的降雨量为2530毫米,远高于此前创下的2194毫米的全年纪录。

巴西东部城市佩特罗波利斯在几周内经历了两次极端的降雨和骤洪,分别在2月15日和3月20日在2月的事件中,3小时内降雨量达到250毫米,而在3月,10小时内降雨量为415毫米在2月份的事件中,有230人死亡,其中许多人是由于山体滑坡造成的。

巴西东北部在5月也发生了严重的洪水,而在这一年的晚些时候,在10月和11月的暴雨之后,洪水影响了委内瑞拉的许多地方在最严重的一次事件中,2022年10月8日特赫里亚斯发生山体滑坡后,有50人死亡,56人失踪。

萨赫勒地区的许多地方,特别是其东半部,在季风季,特别是在季风季结束时出现了严重的洪水尼日利亚、尼日尔、乍得和苏丹南部地区受到的影响尤为严重10月当地发生了大雨,洪水从上游而来,使尼日利亚的洪灾更加严重在这个季节里,尼日利亚有603人死亡,尼日尔有159人死亡,据报道,尼日利亚的经济损失为42亿美元。

10月至12月期间,乍得首都恩贾梅纳有25万多人流离失所虽然2020年和2021年发生长期洪灾的南苏丹的降雨量接近或低于正常水平,但由于来自上游的水流,大面积的洪灾仍在继续热带气旋2022年,除南印度洋以外,大多数地区的热带气旋活动接近或低于平均水平,尽管开始时间异常晚,但总体上是一个活跃的季节。

南印度洋是本季度影响最大的系统之一;副热带低气压“伊萨”,加上一个切断低压系统,在4月份造成南非东部夸祖鲁-纳塔尔省的极端洪水,4月11日至12日24小时总降雨量高达311毫米洪水造成400多人死亡,4万人流离失所。

在1月下旬和2月的一个月内,有四个气旋登陆马达加斯加“安娜”(1月)和“巴齐雷”都在那里造成了重大的生命损失,“安娜”还继续对莫桑比克和马拉维的洪水产生了重大影响“贡贝”3月给莫桑比克带来了洪水,造成了重大伤亡。

与最近几年相比,北大西洋飓风季节一开始并不活跃,但在9月有两次重大的登陆事件飓风“伊恩”穿过古巴西部,然后加强为4级,于9月28日在佛罗里达州西南部登陆“伊恩”给低洼的沿海地区带来了广泛的风暴潮洪水,并在东北部带来了河水泛滥,在代托纳海滩周围,四天的降雨量超过了500毫米。

持续10分钟的风速达到每小时241公里,使“伊恩”成为佛罗里达州有记录以来第四强的登陆飓风“伊恩”在美国造成的经济损失被评估为1130亿美元,使其成为有记录以来造成损失第三大严重的热带气旋,造成152人死亡,这是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佛罗里达热带气旋造成的最大生命损失。

飓风“菲奥娜”在9月穿过多米尼加共和国、波多黎各和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造成严重的洪水和大范围停电,然后加强并向北向加拿大移动9月24日,它作为一个过渡性的温度风暴在新斯科舍省登陆,估计中心压力为931hPa。

哈特岛报告了932.7hPa,这是加拿大站点有记录以来最低的平均海平面压力沿海地区,特别是纽芬兰省西南部,出现了大范围的大风和停电,风暴潮和海浪泛滥北太平洋西部的季风季低于平均水平,特别是强气旋,但仍产生了一些重大影响。

两个最具破坏性的系统在袭击菲律宾时都达到了热带风暴的强度,但仍因严重的洪水和山体滑坡造成了重大的生命损失热带风暴“鲇鱼”(菲律宾名为“Agaton”)于4月10-12日横扫菲律宾,“尼格”(菲律宾名为“Paeng”)于10月29-30日穿过菲律宾。

超过200人死于“鲇鱼”,超过150人死于“尼格”,“鲇鱼”最严重的影响是在宿务附近,而“尼格”则影响了该国的许多地方12月的最后一周,与季风性降雨有关的洪水也在棉兰老岛造成了重大的生命损失本季最强的两个系统都发生在9月。

台风“轩岚诺”在9月初到达朝鲜半岛时产生了重大影响,但它在登陆前有所减弱,而台风“南玛都”则影响了日本南部同样在9月,尽管作为热带系统的影响有限,但在转变为温带系统并向东北方向移动后,台风“苗柏”在阿拉斯加西部造成了重大的沿海洪水。

强风暴8月18日,一场强“德雷科”(一种风暴)影响了欧洲南部和中部的部分地区,在从巴利阿里群岛(西班牙)到延伸1600公里的轨道上带来了强风和暴雨,横跨科西嘉岛(法国)、意大利、斯洛文尼亚、奥地利和捷克。

该系统在科西嘉岛上空达到了最严重的程度,那里的阵风达到了每小时225公里,是法国本土有可靠观测记录以来最强的阵风据报道,有5人死亡意大利也遭受了严重破坏,那里的冰雹直径达到了8厘米10月23日,一场EF3龙卷风横扫法国北部,造成重大破坏;其路径长206公里,是法国有记录以来路径最长的龙卷风。

西欧季节最严重的暴风是“尤尼斯”,2月18日席卷英格兰和威尔士在尼德尔斯群岛(位于怀特岛)的阵风为每小时196公里,是英格兰的最高记录风暴造成英国4人死亡,荷兰4人死亡,比利时2人死亡,英格兰和威尔士100多万户家庭断电。

美国龙卷风季节的龙卷风数量接近平均水平,尽管6月非常活跃,但伤亡人数低于长期平均水平夏季全国各地发生了许多骤洪事件,包括6月的黄石国家公园、7月的圣路易斯和肯塔基州东部、8月5日的死亡谷和8月22日的达拉斯-沃斯堡。

在肯塔基州,每天的降雨量在100至200毫米之间,至少有37人死亡,而在达拉斯,一些地方在12小时内的降雨量超过了300毫米8月下旬,杰克逊(密西西比州)的一个污水处理厂被淹,供水中断异常降雨和风暴活动在7月底和8月初影响了西南亚和阿拉伯半岛,而这段时间通常是该地区的旱季。

7月27日和28日,富吉拉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两天内的降雨量为255.2毫米许多地方发生了骤洪,也门和伊朗报告了重大伤亡11月份还出现了强降雨和骤洪;11月24日,吉达(沙特阿拉伯)6小时内的降雨量达179毫米,约为年平均降雨量的三倍。

社会经济影响天气和气候相关的危害所带来的风险是复杂的,而且是针对具体背景的,取决于人类和自然系统的脆弱性、暴露度和适应能力天气和气候相关事件给社会带来了多重人道主义风险气候和极端天气事件还影响着自然资源在各地区和国家内部的使用和分布,并对环境产生着巨大的负面影响。

面对气候变化等全球系统性风险,需要改变社会应对灾害风险的方式各国政府一直在努力应对灾害和气候风险,并建设复原力约有125个国家制定了国家减少灾害风险战略(仙台框架的目标E)然而,减少灾害风险方面的国际合作和融资仍然较少。

减少灾害影响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建立有效的多灾种预警系统(MHEWS),并让人们根据预警采取行动有证据表明,MHEWS覆盖率较好的国家与覆盖率很低或没有MHEWS的国家相比,死亡率较低联合国秘书长责成WMO牵头开展行动,确保在五年内地球上的每个人都得到预警系统的保护。

粮食安全截至2021年,23亿人面临粮食不安全,其中9.24亿人面临严重粮食不安全据预测,2021年有7.679亿人面临营养不良,或占全球人口的9.8%这7.679亿人中有一半在亚洲,三分之一在非洲水文气象危害和新冠疫情(COVID-19)对卫生健康、粮食安全、收入和平等的复合影响,以及长期冲突和暴力的影响,加剧了日益严重的营养不良。

截至2022年10月,非洲和亚洲的一些国家(如埃塞俄比亚、尼日利亚、南苏丹、索马里、也门和阿富汗)和加勒比地区(海地)经历了饥饿或死亡,需要采取紧急人道主义行动(IPC第五阶段:灾难)在这些国家,严重粮食不安全的主要驱动因素及其加剧因素是冲突/不安全、经济冲击、政治不稳定、流离失所、干旱条件和气旋。

2022年季风季前的热浪导致印度和巴基斯坦作物产量下降再加上乌克兰冲突开始后印度禁止小麦出口和限制大米出口,威胁到了国际粮食市场内主食的供应、获取和稳定,给已受到粮食短缺影响的国家带来了高风险季风暴雨在巴基斯坦造成了严重的洪水和山体滑坡,导致水传播疾病的蔓延,在巴基斯坦南部和中部最脆弱和粮食不安全的地区影响最大。

1700多人、93.6万头牲畜死亡大面积农田受到影响,降雨引发的洪水和山体滑坡也大大破坏了交通和建筑基础设施从2020年持续到2023年初的旷日持久的拉尼娜现象可能加剧了干旱,从而导致中亚地区的农作物和牲畜损失,就像1998-2001年持续的拉尼娜现象。

截至2022年9月,阿富汗的粮食不安全问题仍处于最高水平,从2022年6月到11月,预计约有1890万人(占人口的45%)将面临3级(危机)或更遭的严重粮食不安全问题在叙利亚,2021-2022年季节降雨量不足,出现了干旱,连续两个季节限制了作物产量。

在从11月开始的2022年冬季生长季节,降雨量也低于平均水平,再加上农业投入成本高和灌溉用水有限,导致2022年谷物收成低于平均水平在大非洲之角,自2020年底以来,连续第五个季节没有降雨在整个东非区域,在干旱和其他冲击的影响下,截至2023年1月,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和索马里估计有2250万至2340万人面临危机或更严重的粮食不安全。

截至2022年7月,在苏丹达尔富尔地区和尼罗河流域以及南苏丹的苏德湿地,暴雨和洪水加剧了作物损失、流离失所以及冲突和粮食不安全状况,使700多万人面临危机或更严重的粮食不安全状况在南苏丹,连续四年的洪水以及宏观经济挑战预计将使粮食不安全保持在极端水平。

2022年,由于大范围的洪水和长期的干旱,预计作物产量将低于平均水平截至2022年6月,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有2800万人面临粮食不安全,而飓风和风暴的影响加剧了粮食不安全现象洪都拉斯和危地马拉的农业部门受到了国际农产品和粮食价格上涨的影响,预计危地马拉有460万人、洪都拉斯有260万人面临危机或更严重的粮食不安全状况。

人口流离失所在这一年中,与气候和天气有关的危险事件和条件在推动新的人口流离失所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大多数因气候或天气相关事件而流离失所的人们仍留在他们居住的领土内,而在某些情况下,人们被迫跨越国际边界,寻求安全和援助。

同时,与气候和天气有关的危害使年初已经流离失所的9500万人中的许多人的处境进一步恶化并延长了时间非洲之角面临着40年来最严重的干旱,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和索马里受灾尤为严重在索马里,由于干旱对牧业和农业生计的灾难性影响以及这一年的饥饿,近120万人90在境内流离失所。

在同一时期,有6万多人为了逃避干旱和冲突的综合影响进入了埃塞俄比亚和肯尼亚92同时,索马里在受干旱影响的地区收容了近35000名难民和寻求庇护者,包括2600多名来自埃塞俄比亚的新难民,到2021年底,已有近300万人因冲突而在境内流离失所。

在埃塞俄比亚,还有512000名与干旱有关的境内流离失所者由于资金短缺和全球粮食价格上涨,该地区超过350万难民(占难民总人口的75%)受到了粮食援助大幅削减的影响在叙利亚,严重的冬季风暴、大雪和洪水破坏了流离失所的地点,导致5000多人二次流离失所。

7月,也门发生的毁灭性洪水加剧了1万多个流离失所家庭的脆弱性和防护担忧,其避难所、食物和家庭用品遭到了破坏8月下旬,巴基斯坦遭遇创纪录的降雨量和数十年来最严重的洪水约有3300万人受到影响,其中包括受影响地区收容的约80万阿富汗难民。

截至10月,约有800万人因洪灾而在境内流离失所,约有58.5万人在救济场所避难到年底,由于严寒的冬季条件和洪水尚未完全消退,估计仍有500万人生活在洪灾地区或洪灾地区附近,其中信德省和俾路支省仍有约20.5万人流离失所。

居住在非正式营地、非正式定居点或过渡性庇护所的洪灾流离失所者特别容易受到寒冷天气的影响,而许多返乡者和留在洪灾地区的人则居住在受损的、几乎没有保温的房屋中在孟加拉国,季风季带来了20年来最严重的洪水,近720万人受到影响。

截至6月,阿萨姆邦有66.3万人流离失所,锡尔赫特和迈门辛有48.1万人流离失所,而在考克斯巴扎尔,暴雨影响了近6万名难民,引发了二次流离失所与天气有关的灾害也造成了美洲的大量流离失所,主要是在巴西在2022年上半年,巴西遭遇了洪水和风暴,境内流离失所人数达到创纪录的65.6万人。

2022年的一些高影响天气事件是连续发生的,在两次事件之间几乎没有恢复时间,加剧了反复和长期的流离失所南部非洲地区在两个月内连续遭受五次龙卷风袭击,导致对防护和避难所的需求激增数十万人受到影响,包括原先就存在的难民和境内流离失所的人。

马拉维有19万多人因1月底的热带风暴“安娜”失去或逃离了家园,到了4月仍然流离失所在莫桑比克,“安娜”的影响包括摧毁了2万多户预先存在的境内流离失所家庭的房屋和住所,两个月后,热带气旋“贡贝”加剧了其影响,影响了73.6万人,破坏或摧毁了许多相同地区的约14.2万所房屋,并迫使2.3万多人在官方庇护所避难。

对楠普拉境内现有的境内流离失所者收容所的评估发现,大约40%的临时收容所被毁与此同时,索法拉省超过12.9万人继续流离失所,他们在2019年因热带气旋“艾达”而被迫逃亡气候对生态系统和环境的影响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和环境有重要影响。

例如,最近一项针对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第三极,是北极和南极以外最大的冰雪储藏库)周围特有高海拔地区的评估发现,全球变暖正在导致温带地区的扩张物候学物候学是关于自然界中反复发生的事件(如树木开花或鸟类迁徙的时间),以及这些事件如何受到气候影响的研究。

人为气候变化已被证明会引起陆地和水生生态系统的物候变化例如,日本的樱花树开花自公元801年以来就有记录,由于气候变化和城市发展的影响,自19世纪末以来,樱花树的开花日期已经提前2021年,盛花日为3月26日,这是1200多年来的最早记录。

2022年,开花日是4月1日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并非所有物种都对相同的气候影响或以相同的速度作出反应,这可能导致物候失调,使生态互动不同步并威胁到生态系统功能例如,五十年来117种欧洲候鸟物种的春季来临时间显示,与其他春季事件(如落叶和昆虫飞行)的物候不匹配程度越来越高,而这些事件对鸟类的生存非常重要。

这种不匹配很可能导致一些迁徙物种数量下降,特别是在撒哈拉以南非洲过冬的物种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