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可以错过历史教学园地高中(中学生历史教学园地)
在美洲,印第安人独立发明了农业,创造了灿烂的文明,阿兹特克人和印加人建立了美洲历史上空前强大的帝国,并成功维持了数百年的统治。
高中历史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课标分析】通过了解中古时期亚洲的不同国家地区、民族、宗教和社会变化,认识亚洲这一时期不同地区文明面貌课标分析在西非,加纳、马里和桑海等古国先后兴起。
在美洲,印第安人独立发明了农业,创造了灿烂的文明,阿兹特克人和印加人建立了美洲历史上空前强大的帝国,并成功维持了数百年的统治【教材分析】本单元介绍了中古时期(5-14世纪)的世界历史第5课古代非洲与美洲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要叙述古代非洲历史,古代非洲发展出带有地域特色的农业,在农业和对外贸易发展的基础上,在东非出现阿克苏姆王国和摩加迪沙等文明古国,在西非先后崛起加纳、马里和桑海等大国,着重介绍了东非沿海国家和西非等国在文明进程中深受对外贸易的影响,在南非则简要介绍了大津巴布韦国家。
教材第二部分围绕古代美洲印第安文明展开先后介绍了玛雅文明在农业、建筑、文字、数学等方面的成就;阿兹特克文明在农业和城市建设的成就;印加文明在帝国行政管理等领域的成就通过对古代非洲与美洲丰富文明的介绍,认识世界文明的多元。
【学情分析】本课内容对学生而言相对陌生,教学过程应注意激发学生兴趣由浅入深教材内容较多但对学生而言阅读难度不大,但如何提炼各文明特点,如何把握各文明中诸多表现之间的历史关联对学生而言难度较大,课堂可做适当铺垫以供学生探究。
【教学目标】1.运用时空定位,以地图为依托 ,知道非洲和美洲古文明中心的区域范围2.在概括非洲和美洲古文明基本史实的基础上,感悟世界文明是由各民族、各地区人民共同创造,文明具有多样性;初步掌握运用列表整理历史知识的技能。
3.通过史料分析,尝试从不同角度理解影响非洲和美洲古文明进程的因素;感受文明在交流中发展、在闭塞中衰亡的道理【教学重难点】1.古代非洲与美洲的特点及成因;2.认识中古时期世界文明的多元面貌【教学策略与方法】。
1.教法:讲授法、讲读法、图示法、演示法2.学法:听课法、阅读教材法、探究问题法、记忆法、练习法3.教具:黑板、多媒体、地图【教学过程】导入新课[PPT展示]:
问题:请同学们结合两幅图谈谈对古代非洲与美洲的认识教师:下面我们先来看非洲古代文明大家先认真阅读教材,思考古代非洲的社会状况、特点及成因一、古代非洲文明1、地理环境非洲是古代农业一个重要的发生地,西非居民班图人还掌握了冶铁技术。
班图人逐渐扩展到撒哈拉以南地区,到7—9 世纪, 班图人成为当地的主要居民2、东部非洲⑴埃及衰落后,在今埃塞俄比亚地区兴起了阿克苏姆王国4 世纪,一度成为地区强国⑵10—15 世纪,在东非沿海地区产生了一系列国家,出口黄金、象牙和奴隶,与阿拉伯商人交换印度、波斯和中国等地的瓷器、纺织品等各种手工业品。
3、西部非洲⑴8—15 世纪,加纳、马里和桑海等国家先后兴起⑵拥有丰富的黄金资源,控制着穿越撒哈拉沙漠的商路和黄金交易,极其富有⑶征服加纳后,马里进一步扩张,逐步把塞内加尔河和尼日尔河流域纳入版图,成为西非最强大的国家。
⑷桑海原为马里属国,后攻灭马里,确立了在西非的霸主地位,16 世纪达于极盛,16 世纪末,桑海因遭遇外来入侵逐渐衰落4、南部非洲⑴今津巴布韦境内的大津巴布韦是南部非洲文明的代表⑵4—5 世纪,班图人开始兴建巨石建筑群。
⑶11 世纪末,形成津巴布韦国家⑷14—15 世纪,津巴布韦进入鼎盛时期[概念解读]——班图人班图人是非洲最大的民族,主要居住在赤道非洲和南部非洲国家,班图人的语言属于班图语系分布在赤道东非洲沿海地区的信奉伊斯兰教,其他地区部分人信基督教。
约有1.3亿人,49个民族班图人是班图尼格罗人的简称,非洲南半部说班图语系诸语言的各族人民的统称,原住尼罗河上游,后逐步向南散布,并吸收了部分原居住在热带森林地区的俾格米人,现包括芳人、杜阿拉人、巴尼亚卢旺达人、布隆迪人、吉库尤人、巴干达人、尼奥罗人等共8000多万人(1967),各有自己的语言文化和风俗习惯,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
[问题思考]在古代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可以通过哪些地方与外界交往?这种地理环境对文明发展有何影响?[PPT展示]:
学生1:仅在东北角上,通过尼罗河、或通过红海与外界有所联系学生2:这种闭塞的环境使古代非洲文明大部分处于封闭状态下独立发展,因此文明发展进程缓慢位于红海边的阿克苏姆文明相对发展快一些[深化理解]阿克苏姆文明的特征及形成原因
特征:阿克苏姆文明是一种在多种文明因素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混合性文明,与阿克苏姆王国的兴衰相始终原因:阿克苏姆王国地处连接地中海与印度洋水路的交通要冲,来自四面八方的移民和商旅极大地促进了不同文明间的相互交融,阿克苏姆文明正是在各种文明的交流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材料探究]大津巴布韦遗址和穆塔帕王国都属于津巴布韦文明,它们是非洲古代文明的一个缩影阅读下列材料:材料 在津巴布韦的维多利亚博物馆里,陈列着早年土著人的绘画和从“大津巴布韦石屋遗址”出土的文物,其中有中东的陶瓷、阿拉伯的玻璃等。
在遗址旁还保留着古代的梯田、水渠、水井,遗址地基上还找到了古代铸造钱币的泥模——秀娥、张翅《世界遗产悬疑》思考:依据材料说明古代南部非洲曾经存在辉煌的文明谈谈我们对古代文明应持有的正确态度学生:说明:大津巴布韦石屋遗址中出土的各种文物证明古代南部非洲曾经有着辉煌的文明。
态度:坚持实事求是;摒弃种族歧视与偏见[材料探究] 地理环境对非洲历史的影响材料:撒哈拉沙漠是一大屏障、一大分隔者,而地中海相比之下却是一条连接的大道历史上,北非人与地中海盆地周围其他诸民族的相互影响之所以超过他们与沙漠屏障以南地区诸民族的相互影响,其原因就在于此……。
沿尼罗河上游的是巨大的苏德沼泽地这些沼泽地在历史上构成了一个可怕的障碍而未被港湾、海湾和内海破损的、平直的海岸线,也使非洲大陆难以接近……这一地理环境还有助于说明,欧洲人侵入非洲较其侵入美洲,在时间选择上何以存在着反常的差别……在美洲被开发、被殖民化以后的几个世纪中,非洲仍是一块“黑暗的大陆”。
到1865 年美国南北战争结束时,非洲还只是沿海地区和内陆几个不重要的地区为人们所知晓甚至到1900 年时,大约还有四分之一大陆未被开发——[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吴象婴等译《全球通史 1500 年以前的世界》
作者阐述了地理环境对非洲历史的影响,你同意他的看法吗?试说明你的理由教师:此题为开放性题目,学生可以有自己的看法引导学生注意两个方面,一是肯定地理环境对非洲历史确有影响,二是避免地理环境决定论地理环境决定论是人地关系论的一种理论,强调自然对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
其错误是过分强调环境的决定作用,忽视了各种因素间复杂的关系,不同地域的人类社会不仅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而且还会受到社会、历史诸多因素的影响,地理环境并不起决定性作用用地理环境这种外因论来解释人类社会的发展,用自然规律代替社会规律,不仅不能正确解释社会现象,而且必然陷入唯心主义。
[过渡语] 在西非,加纳、马里和桑海等古国先后兴起在美洲,印第安人独立发明了农业,创造了灿烂的文明,阿兹特克人和印加人建立了美洲历史上空前强大的帝国,并成功维持了数百年的统治二、古代美洲文明1、概况:[PPT展示]
古代美洲的印第安人创造了灿烂的文明,独立培育出其他大陆没有的很多农作物,大家知道有哪些农作物吗?学生:马铃薯、玉米、番茄和花生等教师:在农业和贸易发展的基础上,印第安人先后在中南美洲创造了玛雅、阿兹特克和印加文明。
2、玛雅文明[PPT展示]
教师:大家观察上图,归纳玛雅文明的社会状况⑴位置:位于中美洲的尤卡坦半岛⑵表现:农业以种植玉米为主,制造精美陶器,建立了众多城市国家,城内有众多用于祭祀的金字塔庙宇⑶数学:发明了独特的表意文字, 用复杂的历法纪年,并采用20进位制, 可能也知道0的概念。
⑷衰落:15世纪中期,玛雅文明衰落。3、阿兹特克文明[PPT展示]
教师:大家观察上图,归纳阿兹特克文明的社会状况⑴兴起:14 世纪兴起于今墨西哥地区⑵鼎盛:16 世纪初,阿兹特克人国家进入鼎盛时期⑶经济:基础是农业,发明了“浮动园地”,扩大了耕地面积⑷都城:特诺奇蒂特兰位于特斯科科湖中心的小岛上,城内最著名的建筑是太阳金字塔。
4、印加文明[PPT展示]
教师:大家观察上图,归纳阿兹特克文明的社会状况⑴兴起:13 世纪,印加人崛起于秘鲁的库斯科地区⑵鼎盛:15 世纪末16 世纪初,印加国家发展到鼎盛时期⑶政治:最高统治者是国王,土地、矿藏和牲畜归国家所有,印加帝国将全国划分为四大政区。
⑷交通:政府编制了详细的人口调查表,帝国修建了完善的道路系统⑸移民:政府还将征服地区的部分或全部居民迁移到新地区, 以防止他们反抗[概念解读] 印第安人印第安人(Native American),除对因纽特人(又称爱斯基摩人)外的所有美洲土著的统称,并非单指某一个民族或种族。
印第安人分布于南美洲和北美洲各国他们所说的语言有上百种,一般统称为印第安语或美洲原住民语言印第安人的族群及其语言的划分情况至今均没有公认的分类16世纪,到美洲的欧洲殖民者大量奴役甚至屠杀印第安人到21世纪大约有3000万印第安人,其混血后代麦士蒂索人大多为男性殖民者与当地女性的后代。
而在美国,印第安人仅占全国总人口的1.2%左右[问题思考]教师:为什么说印第安人是古代美洲文明的缔造者?[PPT展示]
学生:(1)创造了玛雅文化、印加文化、阿兹特克文化;(2)玛雅文化的许多农作物传播到世界各地广泛栽种(3)擅长建筑:例如玛雅金字塔等许多建筑遗产【知识拓展】
[史料探究]材料一:流感不像钢刀那样寒光闪闪,但印第安人都躲不开它天花比所有的枪炮消灭更多的印第安人四下流行的鼠疫正在使这些地区荒芜受鼠疫感染的人都倒地身亡:鼠疫吞食人的身躯,啮噬人的眼睛,封住人的喉管。
一切都散发出腐臭的气味——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16世纪西班牙人征服时,许多珍贵的玛雅文字写本被当作“魔鬼的作品”焚毁,祭司遭受掳杀,仅有部分作品传之后世——王斯德《世界通史》材料三:关于秘鲁和中美洲之间的相互关系,完全可以说,人们已经承认,在从形成时期(约公元前1000年)到西班牙人入侵这段漫长的时期内,所有证明这些地区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或接触的实物或记录,都是不可靠的。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问题:美洲印第安文明走向衰亡的原因是什么?学生:(1)疾病、瘟疫,(2)西班牙殖民者入侵,带来血腥、暴力(3)文明自身发展存在孤立性、落后和区域性,内部矛盾突出,缺乏团结性。
[课堂检测]1、下列不属于古代非洲文明的是:( )A.古埃及文明B.阿克苏姆王国C.马里王国D.大津巴布韦王国答案:A2、世界著名的玛雅文化由( )A. 印第安人创造B. 印度人创造C.巴比伦人创造D.埃及人创造
答案:A3、在古代文明兴起的过程中,自然环境的影响十分突出下列选项中,自然环境特征明显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A.古代两河流域文明B.古代埃及文明C.古代印度文明D.美洲印第安文明答案:D【板书设计】。
- 标签:
- 编辑:
- 相关文章
-
越早知道越好中国历史网官网(中国历史第一档案馆官网)
记者从国家档案局了解到,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新馆4日起面向个人开放预约,社会观众可通过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网站、“皇史宬”微信公…
-
原创中国历史网官网(中国历史照片官网)
开展文物调查,全面掌握文物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现状,是文物保护、管理、研究及利用的必要前提和基础,也是十分重要的工作手段。…
- 新鲜出炉中国历史网官网(中国历史档案馆官网)
- 满满干货中国历史网官网(中国历史知识竞赛官网)
- 学会了吗中国历史网官网(中国历史研究院官网)
- 快来看中国历史网官网(中国历史地图网官网)
- 手机经典台词(手机电视剧经典台词)快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