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干货历史教学园地高中(中学生历史教学教学园地)
1.1早期政治制度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学习目标】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掌握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1.1早期政治制度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学习目标】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掌握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史实2.把握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趋势,认识秦的统一对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的意义。
【问题导学1】 早期政治制度一、夏、商、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1.夏(约前2070-1600年)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家天下局面开始形成2.商(约前1600-1046年):(1)内外服制度:内服是商人本族的活动区域,外服是商族以外的附属国,商王通过两种不同的管理制度来处理本族和臣服的外族的事务。
(2)行政管理制度:①中央设有相、卿士等,掌管政务②地方:封侯和伯,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3.夏、商政治制度的特点①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②王权带有神秘色彩,国家大事往往通过占卜的形式决定③初步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管理制度。
唯物史观(历史唯物主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铁器牛耕的推广使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走向崩溃和瓦解以井田制为经济基础的分封制也必然走向崩溃和瓦解4.西周(约前1046-771年):分封制和宗法制。
分封制(“封建诸侯,以藩屏周”)目的加强和巩固统治内容对象把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贵族(鲁、晋、燕)、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义务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有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
权力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再分封,有可以设置官员、建立军队、征派赋役的权力影响积极①巩固周天子的统治,国家政权由松散趋向严密;②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疆域消极①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随着诸侯国势力壮大,到西周后期,造成诸侯割据,分封制遭到破坏。
②层层分封、等级观念浓厚瓦解的原因①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瓦解(根本原因);②诸侯国势力越来越大,形成诸侯割据“封建”的不同含义5.西周(约前1046-771年):宗法制(1)目的: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2)含义: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3)特点:①以嫡长子继承制(最大特点)为核心②大宗和小宗有相对性;③血缘关系和政治关系相结合,层层分封形成森严的社会等级(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4)影响①对当时的影响: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②对后世的积极影响:重视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有利于社会安定,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③对后世的消极影响: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与现代的平等和法治意识相违背。
(5)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关系:二者互为表里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分封依据,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上的体现6.西周的礼乐制度(1)目的:为更好地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2)内容:礼乐制度就是对统治阶级日常的政治、社会活动,例如祭神、结婚、丧葬等,。
制定一些规则和仪式,配有特定的音乐,不同等级的贵族要行不同的礼仪(3)作用:周礼成为维护等级制度、维护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工具,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7.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①神权与王权的结合;②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家国同构);。
③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典型例题1】1.(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Ⅰ,24,4分)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这反映出( )A.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 B.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
C.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 D.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2.(2018·课标全国Ⅱ,24)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
这一记载意在说明( )A.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 B.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C.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D.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3.(2017·课标全国Ⅰ,24)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
分封(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4.(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Ⅲ,24,4分)“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
”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是( )A.宗法制 B.禅让制 C.郡县制 D.察举制5.(2016·课标全国Ⅲ,24)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
这表明西周时( )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C.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6.(2014·课标全国Ⅱ,24)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
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 )A.河南 B.河北 C.陕西 D.山东【对点演练1】1.(2019·济宁高三模拟)据记载,公元前892年,西周懿王崩,其叔父辟方以“德望”被宗室诸侯“拥立”为王,是为孝王。
“孝王崩,诸侯复立懿王太子燮,是为夷王”这反映出当时( )A.血缘宗法制是基本政治制度B.王位继承依据贤能而非长幼C.嫡长子并无优先继承的权利D.诸侯争霸导致王室地位衰落2.(2019·防城港高三1月模拟考试题)自周成王起,形成“乡遂制度”,即“国”与“野”对应的制度。
“国”指都城及其近郊,近郊分为“乡”都城住着上层贵族和手工业奴隶、乡住着下层贵族“士”,都、乡居民合称“国人”“野”(或称“鄙”“遂”)指广大农村,住着从事农业的“庶人”(或称“野人”)这反映了西周时期( )。
A.形成严密的组织管理体系B.实行分封制度以维护统治C.注重经济的分区经营模式D.建立闭塞的城乡交流制度3.(2019·昆明高三摸底调研测试题)西周初年各地发生叛乱,周公东征,平定了殷地的“三监之乱”,征服了殷商在东方的残余势力后,大行分封齐、鲁、燕、卫等国。
这说明西周( )A.分封制是周公执政时期的制度创新B.实现了对东方广大地区的垂直管理C.分封制是当时巩固统治的重要手段D.政治中心实现由西部向东部的转移4.(2019·河南豫南豫北名校高三精英联赛,1)周人“制五等之封,凡千百七十三国”,建立了完善的分封制度及差别明显的“畿服之制”。
出现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西周统治疆域比较广阔B.西周推行了严格等级制C.中央王朝控制能力不足D.周人比较重视血缘关系
- 标签:
- 编辑:
- 相关文章
-
越早知道越好中国历史网官网(中国历史第一档案馆官网)
记者从国家档案局了解到,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新馆4日起面向个人开放预约,社会观众可通过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网站、“皇史宬”微信公…
-
原创中国历史网官网(中国历史照片官网)
开展文物调查,全面掌握文物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现状,是文物保护、管理、研究及利用的必要前提和基础,也是十分重要的工作手段。…
- 新鲜出炉中国历史网官网(中国历史档案馆官网)
- 满满干货中国历史网官网(中国历史知识竞赛官网)
- 学会了吗中国历史网官网(中国历史研究院官网)
- 快来看中国历史网官网(中国历史地图网官网)
- 手机经典台词(手机电视剧经典台词)快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