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中学历史教学园地答案(中学历史教学园地app)
吉林省2023届高三9月联合考试历史试题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
吉林省2023届高三9月联合考试历史试题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6单元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商朝时,宗教官员和行政官员的权力很大,如“巫”往往可通过卜筮来参与王朝的最高决策,一。
些颇具资历的“尹”甚至可以在商王无道的情况下将其放逐,暂时摄政这表明商朝A.原始民主遗风仍有较大影响 B.王权与神权矛盾尖锐 C.君主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 。
D.已初步建立国家机构2.有学者指出,战国时期农业动力的变革引发了整个社会纷繁复杂的大改组,促使一个以才学立身的社会阶层活跃于世这可用于说明战国时期A.私学取代官学的影响 。
B.选官制度变革的内容C.诸侯变法的思想渊源 D.百家争鸣兴盛的背景3.西汉末年已有刺史干预地方行政事务;东汉时,和帝、安帝、顺帝、桓帝均曾下诏要求刺史亲预庶政,刺史由此逐渐获得选举、劾奏等人事权力,甚至染指兵权。
由此可知,东汉时期A.地方豪强受到压制 B.中央集权逐渐加强C.刺史制度明显异化 D.监察官员品级提高4.下图为甘肃临夏州炳灵寺第169窟的壁画(十六国北朝时期彩绘)。
该壁画反映了当时
A.中外文化的交流 B.佛教开始中国化 C.市民文化趋于繁荣 D.艺术发展达到高峰5.唐代颜师古对《汉书·西域传》作注曰:“今北道诸州旧安定、北地之境,往往有苜蓿者,皆汉时
所种也”据此可以被认定为史实的是 A.汉代苜蓿是战马的重要饲料 B.西域物种至唐代仍未传入南方 C.唐代北方已经普及种植苜蓿 D.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文化交往。
6.建中二年(781年),唐德宗的使臣到魏博镇(藩镇)强令魏博节度使田悦“罢其(军士)四万,令还农”田悦“集应罢者,激怒之曰:‘汝曹久在军中,有父母妻子,今一旦为黜陟使所罢,将何资以自衣食乎!’”后田悦自出家财,重新安排军士回归部伍,于是“军士皆德悦而怨朝廷”。
此事可用于说明A.安史之乱的爆发具有必然性 B.唐德宗有效打击了藩镇势力 C.各地节度使均有抗旨的倾向 D.唐代中央集权遭到巨大威胁7.据文献记载,北宋都城汴梁“每坊巷三百步许,有军训铺尾一所。
铺兵五人,夜间巡警,收领公事又于高处砖砌望火楼,楼上有人卓望下有官屋数间,屯驻军兵百余人”这一设置A.是朝廷冗官冗兵的导火线 B.束缚了城市娱乐活动的开展 C.有利于维护城市生活秩序 。
D.满足了市民夜间的交易需要8.宋元时期,“援佛入儒”提倡用佛教的思辨哲学和逻辑思维改造儒学,这成为当时儒者的共识他们的做法A.催生并完善了理学体系 B.加快了近代科学知识的传播。
C.直接促进了佛教中国化 D.响应了三教并行的文化政策9.在西征时,随蒙古军队西至欧洲的有蒙古人、汉人和其他民族的人与此同时,也有因战争而东迁的不同民族的人,这种迁徙对当时的人们来说是残酷的。
这种“被迫”的迁徙客观上A.使西方国家依附于蒙古 B.埋下了帝国分裂的隐患 C.导致阿拉伯帝国的衰落 D.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
10.宋代谚语“苏湖熟,天下足”常用于描述长江三角洲、太湖平原一带被视为当时的鱼米之乡的情景;到明代万历年间,已有“(荆楚)鱼粟之利遍天下”的说法,明末甚至出现“吴以楚食为天”的说法这一变化缘于A.湖广地区经济的近代化转型 。
B.区域性产业分工的深入发展C.西方殖民势力对江浙的侵扰 D.政治中心与经济重心相分离11.相传,历经乾、嘉、道三朝的曹振镛,靠着“多磕头少说话”得到几代皇帝赏识当军机大臣商议军国大事时,若表现得过于有主见,则容易因言获罪,做不了官场“不倒翁”。
该现象出现的根源在于A.官僚队伍的腐化 B.皇权专制的强化 C.社会风气的败坏 D.文字狱的常态化
12.下表所示是19世纪60年代以来晚清政府创办的一系列新式学堂这些学堂的创建外国语学堂京师同文馆、上海广方言馆、湖北自强学堂等军事学堂福州船政学堂、北洋水师学堂、天津武备学堂等技术学堂上海机械学堂、天津电报学堂、山海关铁路学堂等。
A.推动了西方技术的引进 B.实现了晚清学制的变革 C.旨在消弭人民的反抗意志 D.为政治的改良奠定了基础13.19世纪70年代中期,清廷默许左宗棠以胡雪岩的“商人”名义向外商银行借款,以购买德国
军火,抗击阿古柏借款完成后,外商银行将“政治借款”的内幕泄露给李鸿章,李鸿章便指使下属检举胡雪岩挪用公款,不久胡雪岩被查办这一事件表明A.列强利用资本以华制华 B.晚清统治危机日益严重
C.汉族官僚集团备受猜忌 D.洋务新政实施遭遇挫折14.中国是茶叶的故乡,种茶历史悠久19世纪下半叶,印度茶叶出口额逐渐超过中国1905年,时任两江总督派考察团赴印度学习机器制茶技术,回国后积极加以推广。
这反映出A.制茶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B.中印双边贸易遭到严重阻碍 C.清末新政注重鼓励必办实业 D.晚清政府丞须进行制度变革15.武昌起义爆发后不久,一向仇视革命的广西巡抚在全副武装的
革命志十及新军将领的“说服”下,一跃成为新政府的领导人;同盟会广西支部部长未能在新政府获得一官半职,甚至连在广西都督府成立大会上发言的资格也没有这最能说明A.民族资产阶级具有妥协性 。
B.辛亥革命潜伏失败隐患 C.民主与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清朝的领土已四分五裂16.1913年,京汉铁路管理部门因“近来三等车车内男女不分,昼夜均系杂座”的现象下令加强
管理,使男女在不同车厢内就座1930年,一位到山西视察的官员发出感叹:“车厢中男女分座这种男女界限的划分,在火车里头,我从来没有见过”材料可用于说明民国时期A.社会风俗变迁的情形 。
B.交通近代化的曲折性 C.政府管理的专制特征 D.民众出行选择的丰富17.据下图可知,当时的新文化运动
A.致力于进行思想启蒙 B.矛头直指儒家旧道德 C.提高了国民的文化素质 D.并未全盘否定传统文化18.1925年2月,中共四大的决议案中指出:“民族革命中,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各有其出发点……我们在工人群众中宣传民族革命应根据工人阶级自
身的具体的政治上、经济上的利益,决不应笼统地抽象地宣传三民主义或孙中山个人”这说明,当时的中国共产党 A.过度强调阶级斗争的作用 B.积极维护工人阶级的实利 C.不赞同国民党的政治主张 。
D.以反帝为革命的最高宗旨19.下表所示为1928年和1934年南京国民政府部分商品的进口税率由此可知,当时的关税改革年份竞争性进口商品总税率工业原料和机器设备进口平均税率19284.1%5.5%
193428.9%15.7%A.源于民众反帝爱国运动的压力 B.降低了民族工业发展的成本 C.为官僚资本的膨胀提供了便利 D.体现了政府回收主权的成果
20.1945年7月,一位民主人士对自己的延安之行深有感触:他们(中国共产党)知道贫农的要求,(贫农)不一定在乎自有其田,只在乎有田可耕,下是减轻租额;他们知道贫民要求有钱可借,于是不禁止债主放债,但严定减租保息。
这可以印证,延安时期的中国共产党A.抛弃了“耕者有其田”的纲领 B.实事求是地调整了土地政策 C.鼓励民主党派人上建言献策 D.肯定并保障地主的民主权利21
.1954年6月14日,毛泽东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中指出:“要实行社会主义原则,是不是在全国范围内一天早晨一切都实行社会主义呢?这样形式上很革命,但是缺乏灵活性,就行不通,就会遭到反对,就会失败。
”由此可知,毛泽东此言意在说明,宪法的制定A.须采用直接民主的方式 B.要克服保守主义的倾向 C.应符合过渡时期的国情 D.必须由党中央全程参与
22.据统计,“一五”计划期间,国家财政收入中有69.4%来自国营经济的上缴利润,国外的贷款占总收入的2.7%;在苏联帮助设计和装备的技术建设项目中,中国工程技术人员所担负设计的工作量有20%~30%,机器设备安装量有30%~50%。
这表明我国的“一五”计划 A.奠定了国家工业化的基础 B.证明了计划经济的先进性 C.完成了所有制结构的根本改造 D.体现了一定的“自力更生”精神
23.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越来越多的国营工厂技术人员在工作日选择在工厂里喝茶、看报,到了周末便卷着图纸跑出城到乡镇企业里兼职,成为“星期天工程师”(当时实行单休)这一现象从侧面反映出 A.乡镇企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 。
B.农村改革倒逼城市改革 C.城市职工的劳动积极性提高 D.国有企业福利有所下降24.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先后推动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参加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东盟地区论坛、10+3(东盟
+中日韩)、东盟—中国对话等机制,积极推动构建中国一东盟自贸区、中日韩三边对话合作机制等这反映出我国A.积极促进南南合作 B.与第三世界联系密切 C.重视发展睦邻友好关系 。
D.外交领域实现重大突破此资料来源于: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www.zx1s.com/),未经允许,
谢绝转载。此资料来源于: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www.zx1s.com/),未经允许,
谢绝转载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第25题14分,第26题14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2分,共52分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汉武帝时逐渐建立起一种以儒木培育人才、传承文化的治国模式,此后每一朝代的封建统治者在取得政权之后总是不断地扩大太学的规模,避步建立并完善官学教育体系,使其成为传承与创新中华文化的主要场所。
汉代学校教育实行“分经授诸生”,汉武帝时在太学里里五经博士,儒生以传习、阐释“五经”为业,经学开始形成,学派逐渐繁荣材料二唐代在中央设有国子学、大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以及弘文馆和崇文馆等,且四门学准许“庶人之俊异者”入学。
唐宋以后,不仅汉族统治者在学校教育中重视传承以儒家经学为主的中华文化,蒙古、女真等少数民族统治者也对此格外重视,并在学校管理和教学方面制定了颇为用详的规程——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栗洪武、陈磊《中国古代学校教育传承与创新中华文化的历史规律》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武帝对中国古代学校教育发展的贡献(6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宋时期学校教育的发展,并简析唐宋以来古代学校教育获得发展的原因(8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4分)材料一南宋初年,河北义军进行抗金斗争的主要形式之一是山水寨,即靠山的入山扎寨,邻水的入水结寨这使得女真骑兵难以进攻保有山水寨的抗全义军一般来说都是具有相当规模的,而当时更为普遍的抗金斗争形式则是随处可见的民间自卫武装一忠义巡社。
“巡社”是河北人民在金军入侵以后自发组织起来的一种地方武装,“恩、冀之间(今邢台、衡水一带),农民自制弓箭,保护一方,谓之巡社”宋高宗建交元年(1127年),户部尚书“建言河朔之民愤于贼虐,自结逛社,请
……联以什伍,而寓兵于农,使合力抗敌……乃以‘忠义巡社’为名”,同时制定了一套详尽的训练、管理制度当时的忠义巡社不只乡村有,城镇也有:“其坊郭民户巡社,并依乡村巡社法施行,并以忠义强壮为名” ——。
摘编自刘浦江《河北境内的古地道遗迹与宋辽金时代的战事》材料二义和团运动的爆发是鸦片战争之后几十年间,列强殖民侵略和西方教会恃强扩张的必然结果虽然义和团运动失败了,但其中蕴含的中国人民反抗欺压、抵御外侮的精神,为后来者提供了宝贵的精神支持,也迫使列强认识到中国民众“含有无限蓬勃的生气”。
义和团是华北民间各种拳(刀)会与秘密教门的多元融混,其组织和活动形式中不可避免地掺入“降神附体”“刀枪不入”等带有宗教神秘主义色彩的因素苦难中的民众只能从最熟悉的民俗传统和宗教信仰中寻求组织力量与精神支撑。
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列强用铁路、电线等现代文明成果充当侵略中国的工具但未把工具和运用工具的人加以明确区分是义和团的不足 ——摘编自彭淑庚《义和团运动不应被“污名化”》(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南宋初年的忠义巡社和晚清义和团的相似之处二者性质上的根本不同。
(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义和团运动失败的必然性,并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从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运动中得到的历史启示(6分)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受气候、棉花生产特性等自然因素影响,中国棉花主要产区集中于河北、山东、河南、山西、浙江、江苏、陕西等省份。
民国时期,这些省份的棉花种植面积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如1914年,河北省棉花种植面积为4124千亩,1937年增至12760千亩近代中国棉花的消费对象主要是上海、天津、汉口以华北4省的华商纱厂、日本纱厂以及日本本土纱厂。
这一时期新增的棉花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毗邻纱厂或近代交通线的地方,如山东棉花种植集中在黄河以北、小清河流域、津浦沿线一带由此可见,棉花种植所引发的农村经济结构变动是区域性的 ——摘编自王建《市场导向下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
材料二 随着民族工业的发展,一些实业家注意到了中国农作物品种的改良问题上海德大纱厂创办人曾呼吁改良中国棉种和扩大植棉面积,并亲自编写《植棉改良浅说》一书,散发给纺织界同仁及棉农,以传播植棉致良知识191
4年,他在筹办德大纱厂时,开办了穆氏植棉试验场,引进美国长纤维棉种经过探索,优质棉种试种在第三年获得成功,产量比一般农家旧的棉种高出五六倍不久,上海工商界名流联合发起并组织了中华植棉改良社,开辟了更大规模的植棉试验场,推广美国优质棉种。
——摘编自戴鞍钢《民族工业与近代中国农村》(1)根据材料一、二,归纳民国时期中国棉纺织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民国初年工商界的植棉改良行动进行评价(6分)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材料时间事件1950年新华辞书社成立,着手编写《新事字典》1953年《新华字典》由人民教育出版社首次出版,按注音字母顺序排列字头1957年商务印书馆新1版出版,字头采用简化字,按注音字母顺序排列
1962年修订重排版《新华字典》(第3版)出版按汉语拼音音序排列,附部首检字表1972年周恩来总理将《新华字典》作为国礼回赠给圣马力诺共和国(南欧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位来访政要1992修订重排版《新华字典》(第8版)出版,首次由铅印改为激光照排。
1998年修订《新华字典》(第9版)出版,同时出版大字体本2012年财政部、教育部将《新华字典》纳入“国家免费提供教科书”201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用自己当年农村插队在田间地头休息时学习《新华字典》的亲身经历,激励青年要练就过硬本领
2017年6月《新华字典》第11版App正式上线2020年7月《新华字典》第12版出版,包括普通本、双色本、教材版;首次在普通本、双色本正文附二维码,第12版App同步上线 ——摘编自商务印书馆《大事记》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现代史的知识,自拟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吉林省2023届高三9月联合考试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细节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CDCA
CDCADBBA题号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BABAABDBCDB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第25题14分,第26题14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2分,共52分25.
(14分)(1)贡献:以儒治国,奠定了学校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着手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官学教育系统;设立五经博士,奠定了“分经”教学的基础(促进了经学的形成和学派的繁荣);赋予学校传承和创新中华文化、培养统治集团后备力量的重要职能。
(6分,答出三点即可)(2)发展:中央官学门类增多;实用之学受到一定重视;官学教育向社会下层开放(4分,答出两点即可)原因:统治者的重视(巩固统治基础的需要);科举制的实施和发展;社会结构的变化(士族的衰落和庶族的崛起);儒学的复兴和发展(理学的产生及官学化);民族交融的不断深入。
(4分,答出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26.(14分)(1)相似之处:以华北地区为活动中心;民间自发组织形成;具有武装自卫的性质;被封建政府拉拢并利用(4分,答出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根本不同:忠义巡社是封建社会民族纷争时期的汉族武装自卫的组织;义和团是中国人民抵抗列强侵略的反帝爱国组织。
(4分)(2)必然性:中国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清政府的腐朽性和反动性(清政府的利用和出卖);帝国主义势力的强大且相互勾结(4分,答出两点即可)启示:中国的农民阶级具有不畏强暴、奋起反抗的革命精神;历代农民运动传承了浓烈的家国情怀;农民运动要取得胜利,必须依靠先进阶级(或先进政党)的领导。
(2分,答出一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27.(12分)(1)有利条件:棉花种植面积的扩大;近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农村自然经济的解体;棉花品种的改良和棉花种植技术的改进;国内企业家的团结互助(6分,答出三点即可)。
(2)评价:推动了棉花种植面积的扩大;提高了国内的棉花产量;促进了民族纺织业的发展;加强了产业之间的互动,推动了商品性农业的发展;(4分,答出两点即可)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既无法完全满足民族工业发展的原料需求,也无法从根本上推动农业近代化;对外国资本的经济侵略抵御作用有限。
(2分,答出一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28.(12分)示例论题:《新华字典》的修订、发行得到了国家重视与支持(2分)阐述:新中国成立后,新华辞书社成立并作为《新华字典》的编订机构,此后长期由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商务印书馆作为其修订和发行单位;1957年,商务印书馆发行了简化字版本,并在汉语拼音音序排列基础上附部首检字表,体现了扫除文盲、普及文化的国家意志。
1972年,在新中国迎来与西方国家建交高潮之际,周恩来总理将其作为礼物赠给西方国家政要,体现了国家领导人对《新华字典》的重视和认可改革开放以来,《新华字典》的编印在融人新科技成果(如激光照排技术和移动端App)的基础上推出双色本、大字本、教材本等多个版本,以深入推进文化普及的需要。
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勉励青年学子的讲话过程中也以《新华字典》举例,可见国家对《新华字典》历史贡献的高度认可(8分)综上所述,《新华字典》的修订、发行见证了新中国的发展历程,在国家的重视与支持下,对新中国的文化事业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2分)(“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评分的唯一标准)点击阅读原文下载电子版
- 标签:
- 编辑:
- 相关文章
-
没想到中学历史教学园地答案(中学历史教学园地app)
吉林省2023届高三9月联合考试历史试题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
-
美国留学政策(美国留学政策2023)学到了吗
时值2023年年初,相信不少同学都在做留学以及备考计划。申请美国留学的同学们在清楚了解学校托福成绩要求同时,也要注意,个别学校除了…
- 美国留学政策(美国留学政策紧缩)燃爆了
- 搞笑三句半台词大全(搞笑三句半台词大全爆笑校园)学到了吗
- 满满干货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 手机版(中学历史教学园地电脑版)
- 居然可以这样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 手机版(中学历史教学园地官网手机版)
- 越早知道越好中考历史园地(快中考了历史不好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