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历史

深度揭秘历史文物传承故事(历史文物故事200篇)

  • 来源:互联网
  • |
  • 2023-09-12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革命文物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提升精神素养它们见证历史上的每一次改变,它们记录了先烈们的每一次奋斗,它们点燃了现代青年的每一盏心灯★★★★★ 闽西苏区《平民课本》//

深度揭秘历史文物传承故事(历史文物故事200篇)

 

革命文物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提升精神素养它们见证历史上的每一次改变,它们记录了先烈们的每一次奋斗,它们点燃了现代青年的每一盏心灯★★★★★  闽西苏区《平民课本》/////////////////////////////。

古田会议纪念馆珍藏着1929年9月7日印制的《平民课本》,该课本长13厘米、宽19.6厘米,竖排石印,右侧纸捻装订封面印有“平民课本第三册”字样及人物、房屋、树木、花卉等简笔画图案历经漫长岁月,课本已经泛黄、上有污旧、边角稍损。

这本《平民课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龙岩地委从龙岩大池(今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大池镇)征集而来的它是现存较早的闽西苏区教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苏维埃政府重视民众教育的重要史料见证,也是传承红色基因、赓续革命精神的重要历史教材。

该本《平民课本》主要集纳了“力量”“农民为什么会穷”“世界革命的领导者”“财主的钱哪里来的”等二十四篇课文课文内容具有非常强的时代性、针对性、阶级性和鼓动性,它从农民的切身利益出发,让农民认识到自己的苦难现状和根源,。

有力地宣传了革命思想,启发了农民的阶级觉悟。彭德怀用过的褥子/////////////////////////////

这块用白细布缝制的褥子,纵200厘米、横116厘米,是彭德怀从抗日前线回到延安后使用过的,褥子表面看起来有点泛黄,背面有多处小破洞,有一些污渍,褥子正面的中间还打了一块白色补丁1943年10月,彭德怀离开硝烟弥漫的抗日前线,出席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由于彭德怀长期在抗日前线指挥八路军作战,延安没有他的生活用品,组织上便给彭德怀送来一床被褥这个时候,陕北已经进入初冬,大地开始封冻,这床薄薄的被褥怎么能抵挡得住肆虐的北风呢?彭德怀没有在意被褥的薄厚,把全部的心思用在了工作上。

为了便于和毛泽东、朱德等人商谈工作,他先住在杨家岭,后来又搬到了枣园搬到哪里,他就把这块褥子带到哪里,脏了洗一洗,破了补一补,从没有向组织上提出过更换被褥的要求,也不容许警卫员在没有得到他的同意下更换他的任何物品。

1948年进驻西安时,房子上方的电线掉下来,刚好掉到床上,把褥子烧了个大洞,又补了块大补丁后来,这块褥子由彭德怀的妻子浦安修保存1981年12月8日,浦安修将这块褥子捐赠给延安革命纪念馆一枚银元的故事/////////////////////////////

这是一枚珍藏在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档案馆的银元它是一枚普通的中华民国三年袁大头壹圆银币,却见证了八十多年前隐藏在密林深处一座鲜为人知的简陋兵工厂保障革命活动的故事1930年前后,松阳县进步人士卢子敬、陈凤生、陈丹山等以青帮的名义,建立农军。

为保障农军革命活动,由卢子敬牵头,建立硝磺厂,简单的武器随着红军革命斗争的兴盛,红军首长决定以农军硝磺厂为基础,恢复军工生产,保障浙西南根据地和红军挺进师对敌斗争武器装备,对外仍称硝磺厂,并任命卢子敬为厂长。

从6月关山源硝磺厂恢复生产到9月国民党第十八军“清剿”根据地被迫停止,这座藏在大山里的兵工厂一直持续生产了三四个月之久后来,国民党军血洗浙西南根据地,卢子敬带着100多枚作为生产经费的银元隐蔽在关山源尖枫漈,。

被捕前把这些银元用棕片包好埋入大树根下,终未被国民党军搜缴1979年,枫坪乡山赤坑村民在关山源岙尼漈背斫香菇柴、砍花时,发现了这些银元如今,其中一枚被珍藏在松阳县档案馆“焚毁田契借约”标语/////////////////////////////。

为打破国民党军的三省“会剿”,保卫闽西土地革命的胜利果实,1929年8月,红四军第二、三纵队在朱德军长的率领下向闽中进军8月8日,红四军攻占漳平县城,部队随即驻扎在华口、上洋、上岭、圆潭等地开展革命活动,其间,红四军战士发放宣传材料,书写宣传标语,向群众宣传红军的宗旨和共产党的主张。

这块标语就是当时红四军战士在上洋村陈家祖厝门框石柱上刷写的1978年4月,古田会议纪念馆征集了这块红军标语石,随后在陈列馆进行陈列展示1998年,“焚毁田契借约”标语石被评定为国家二级文物一件长衫:Y君的清贫

人生    /////////////////////////////

这是恽代英住地橱窗中展出的一件灰布长衫,是恽代英除军装之外常穿且独具标志性的一件衣物平日里,他总穿着一件灰布长衫,脚蹬黑布鞋,剃的是爱国头(平头)他留给后人的照片极少,服装也仅有两种:要么是一身灰布长衫,要么就是军装。

1930年5月,恽代英不幸被捕,面对敌人的劝降,恽代英严词拒绝,他说:“我身上没有一样值钱的东西,只有一副近视眼镜值几个钱,我身上的磷,仅能做四盒洋火我愿我的磷,发出更多热和光,我希望它燃烧起来,烧掉古老的中国,诞生一个新中国。

”今天,恽代英的灰布长衫已经无从寻觅,但是在他短暂的一生中,灰布长衫已经成为他的一种标志,是恽代英甘愿苦行、清贫乐道的典型象征,也是他一丝不苟、舍己为公的生动写照。

结语红色文物记录着红色历史,诉说着红色故事,传承着红色精神,是我们透物见史、感悟精神、启迪智慧的重要载体通过一件件红色文物,我们可以更加直观地感悟其中所蕴含的“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

图文 | 学习强国图文编辑|单欣雨责任主编 | 杨冰睿审核|陈璇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