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历史

深度揭秘历史文物意思(历史文物创意设计什么意思)

  • 来源:互联网
  • |
  • 2023-09-12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2023年8月21日北京工业大学首都红色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培养计划第一阶段为期10天的课程顺利结束该阶段课程以集中讲座&案例分享与结项作业展览讨论

深度揭秘历史文物意思(历史文物创意设计什么意思)

 

​2023年8月21日北京工业大学首都红色历史文化资源数字化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培养计划第一阶段为期10天的课程顺利结束该阶段课程以集中讲座&案例分享与结项作业展览讨论会两种形式展开该阶段课程邀请到了十一位来自相关领域知名的专家、学者为同学们授课。

Lecture#01让智慧随心飞翔/艺科融合赋能艺术设计创新2023.8.21上午

​鲁晓波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鲁晓波教授通过对几组实际项目案例的分析讲解,表明科学和艺术是数字化演绎的基础,不是目的,只有找到了文化遗产转译的有效方式以及应用场景,我们创造出的作品或产品才能产生广泛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Lecture#02

基于数字孪生的革命文物监测与虚拟修复2023.8.21下午

​卢世主广东工业大学教授教育部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指导分委会委员

​卢世主老师通过对革命文物保护的独特见解,并通过多项数字孪生红色主题作品为学员们分享了科技的表达与实现“超感知”下的九个维度的思考 ,激发了学员们的创作思维Lecture#03北京红色文化概述。

2023.8.22上午

​张宝秀北京大学历史地理学博士,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教授,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学研究所所长,北京学研究基地主任、首席专家。

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高创计划”领军人才,北京市长城学者,北京市优秀本科育人团队“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育人团队”带头人兼任教育部地理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北京市社科联常委,中国地理学会文化地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历史地理专委会委员。

教学、研究领域为历史地理学、人文地理学主持完成国家级、省市级等各级各类课题40多项出版《北京的长城与桥梁》等著作,主编《北京学研究》《三山五园研究》《地方学研究》学术集刊多部,发表论文100多篇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项、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2项。

​张宝秀教授以《北京红色文化概述》为主题,通过北京1949、解放军进城仪式、百年党史、香山革命纪念馆等首都红色历史文化资源的讲解,让学员们系统全面的了解首都红色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Lecture#04。

建党百年重大题材展示设计的探索与创新2023.8.23

​吴诗中清华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城市建设艺术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展示艺术研究所常务副所长

北京市博物馆协会陈列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城市建设文化协会环境艺委员会专家委员《工业设计》杂志社副主编科技部“现代服务业重点专项评审”专家国家博物馆清华大学文物科技保护研究中心研究员

​吴诗中教授以《建党百年重大题材展示设计的探索与创新》为题,与学员们探讨了何为重大题材、重大题材展馆如何叙事等问题吴教授在课程中结合胡耀邦纪念馆、香山革命纪念馆、毛泽东遗物馆等案例,为学员们依次讲述叙事之问、叙事陈列形式、叙事方法技术、叙事设计实践四大篇,让学员们全方位了解叙事陈列,认识叙事意义。

“二十大报告中,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内容,向艺术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艺术设计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缩影,叙事设计方法的研究要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大框架下,以具体的艺术设计实践赋能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历史之问的科学问题。

”Lecture#05高校博物馆校史馆100计划项目案例分享2023.8.24上午

​朱沉浮博物馆100计划创始人,副教授,高级工艺美术师,田野文化博物馆100计划联合设计院院长,河南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生导师,郑州大学大学生创业导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客座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博物馆高研班负责人,2018年度中央美术学院国家艺术基金新型城镇化专项人才;2017年德国包豪斯魏玛校区建筑学院访问学者;2019年度秘鲁国际艺术节中方策展人,郑州大学专题设计实习特邀导师,2019年度阿联酋设计之巅发起人。

​授课题目:《提升高校博物馆展示设计水平,讲好校园文化故事》田野文化研究院院长、博物馆100计划创始人朱沉浮分享的课程是《提升高校博物馆展示设计水平,讲好校园文化故事》他指出,博物馆作为校园文化的中心、大学精神的标志,有着重要地位。

大学博物馆展览要出众,故事先出彩,要考虑站位立意,强调叙事逻辑,优化表达方式,注重情绪感知,从主体和架构两方面进行优化Lecture#06首都红色文化资源研究以及数字化应用2023.8.24下午

​陈亦水,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仲英青年学者”(2019-2022),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2014-2015),国家首批虚拟教研室成员。

研究专长为电影文化研究、数字影像与新媒体理论、动画艺术研究曾在《当代电影》《电影艺术》《北京电影学院学报》等中文学术核心期刊上发表过数十论文,部分文章并在《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影视文化》《文化创意产业研究》全文转载,个别著作与部分论文获得过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年度学术成果推优的著作与论文多项一等奖,曾独立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国家博士后面上资助,参与国家艺术学重大课题、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国家艺术学社科基金等。

个人曾获十二届北京市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二等奖、北京市思政名师称号及其它奖项

​陈亦水教授分别从首都红色历史文化资源的新定义下展览策划的基础回归,红色历史文化展览策划的几点思考、传播策划中的数字技术应用、首都红色文化展览策划的职业伦理强化五个方面带领学员们深层次了解新定义下的首都红色历史文化资源的研究和思考。

陈教授告诉学员们,数字技术的影响有可能延伸到首都红色文化价值层面红色文化的数字化服务是由红色文化研究人员、保护专家、展览设计师、教育工作者持续不断精心构建的,要警惕技术主义,不应试图用技术解决所有的文化问题。

Lecture#07世界城市传播与地方文化资源创造性利用2023.8.25

​刘永孜  毕业于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艺术与文化管理专业,现任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传媒与艺术理论系 副教授长期从事城市文化和文化产业研究近年关注现代性视角下的博物馆、旅游业与日常生活的展示,以及“博物馆之城”和文化主导的城市更新问题。

曾负责或作为主要参与者参与省部级和国家级课题十余项已出版学术专著《文化生产与消费》,《艺术、文化与城市》,译著《世界文化遗产地管理指南》和《文化政策》曾赴英国华威大学和西班牙马拉加大学培训和访学,深入考察和研究“欧洲文化之都”。

作为中方研究者参与“欧盟2020地平线-CIVITAS-目的地”项目并曾服务北京、新疆、内蒙古、西藏等省市地区的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规划与项目策划Lecture#08文化遗产与数字化结合的三部曲

2023.8.26

​李卫伟,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北京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古建筑方向学术带头人、研究馆员、建筑历史研究室负责人;国家文物局革命文物专家库成员、北京市文物局学术委员、文博行业后备领军人才、文物保护协会文物建筑保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北京理工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北京联合大学历史文博系校外硕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利用与展示传播研究、古建筑传统与数字手段测绘研究、建筑类考古遗址和出土文物数字化虚拟拼接与虚拟修复研究主要成果:发表北京和承德古典园林“乐”思想主题建筑初探、北京古代寺观建筑前导空间处理模式分析、香山碧云寺古建筑探析、数字技术在文物保护利用工作中的探讨、以数字技术为托手的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方法与途径探析等论文30余篇,专著有《北京古代建筑思想与特征解析》,主编《北京古迹概览》,合著有《北京古代建筑精粹》、《北京古代建筑大系》、《北京四合院志》、《北京古建筑文化丛书》、《北京现存祠庙调查研究》、等书籍。

主持有国家文物局、北京市文物局及住建部名人故居保护利用研究、北京中轴线历史资料手机整理及内涵价值展示普及、北京地区古代建筑前导空间设计模式研究等课题10余项开展横向课题北京八达岭长城(中国长城博物馆)数字化展示项目、顺义区石刻文物数字信息采集及数字拓片制作等多项数字化项目。

​李教授认为“科技唤醒历史,活化传统文化,新媒体艺术的虚拟实境即是另一个平行世界,化咫尺为天涯,融古今未来于当下”Lecture#09文化遗产视角下的红色品牌设计2023.8.28

​魏洁,教授、博士生导师江南大学设计学院院长长期从事设计遗产传承与再生、品牌形象系统创新设计等方面的研究全国设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艺术类研究生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负责人、国家一流课程负责人国家级青年人才、中国工业设计十佳教育工作者、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国家艺术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等课题,出版学术著作、教材等二十余部。

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中国轻工业优秀教材奖一等奖、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等

​Lecture#10北工大艺术设计学院展厅考察时间-TIME>2023.8.29

​Lecture#11艺术学视角下的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时间-TIME>2023.8.29

​张爱莉,教授,博士,博士后,博士生导师,国家一级注册建造师入选北京工业大学“日新人才培养计划”、北京市教委“青年拔尖人才计划”,博物馆展陈设计与空间实现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要成员张爱莉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特别资助项目、北京市教委人文社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十余项。

出版专著3部,发表CSSCI等核心期刊论文30余篇,授权专利若干项此外,主持和参与多项工程项目的设计工作,承担若干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与修复工作,参与北京援建四川(青海)灾后重建、北京市新农村建设等工作,有着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研究方向是环境艺术、建筑设计、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等。

Lecture#12建党伟业的京华序章TIME&gt2023.8.30

​丁云,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博士、教授,研究生导师,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特级教授现任北京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长期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主持完成国家及省部级课题6项。

在《光明日报》、《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历史教学问题》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著作3部主讲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获评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主讲的视频微课“‘一带一路’开启中国对外开放新时代”被中宣部“学习强国”平台转载;参加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全国统编教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辅导用书和教学课件的编写。

以第一作者完成的《协商建国》一书被列入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并获评全国党员教育培训精品教材学术兼职有北京高教学会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高校教学与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北京党史学会理事等。

Lecture#13数字影像的创意实践TIME&gt2023.8.31

​北京宝琳数字文化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裁:成文天津社会科学院教授、研究员、博士,曾在中央与地方多家新闻单位、政府部门工作,担任领导职务,后创办互联网科技企业长期聚焦文旅产业研究,为国家文旅部专家库专家成员。

曾主持多项省部级文旅产业规划项目,为历年《中国创意产业发展年度报告》编委曾获“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天津市五个一批人才”“苏州市宣传文化特聘人才” 等国家与地方人才称号。

​Lecture#14面向文化遗产的跨终端沉浸式展示与交互设计TIME&gt2023.9.1

​胡勇,博士/教授,美国南加州大学访问学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媒体艺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北航虚拟现实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中国仿真学会虚拟技术与应用专委会副主任,教育部艺术专业硕士教指委美术设计委员会专家委员,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网络科技与智能媒体设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动画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委员会理事等。

英国期刊《Technoetic Arts》主编,虚拟现实顶尖国内会议第十九届中国虚拟现实大会论坛委员会主席,混合现实顶尖国际会议ISMAR2019展览分会场主席主要研究方向内容包括:VR/AR内容智能生成与交互设计,VR/AR线下实体展项与线上虚拟展项体验设计。

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教育部十三五“奋进之笔”工程“中国考试虚拟博物馆设计与建设”、中国科技馆VR展项设计以及微软、华为等企业基金,在 VR/AR与交互设计领域顶级会议和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获教育部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

​更多高校博物馆校史馆作品敬请关注田野官网:www.tyys.cn-- END -发现更多有意思的博物馆

关于博物馆100计划About museum100plan博物馆100计划由朱沉浮教授于2016年在中国北京创建,是专注以博物馆创造价值的ISO国际联合设计院业务范畴包括全球高校博物馆100计划、企业博物馆100计划、送给孩子们的100博物馆计划、社区博物馆100计划。

博物馆100计划联合中央美术学院,以北京为起点,分别在上海、深圳、沈阳、成都、郑州相继成立了联合设计院为600+博物馆设计了1000+优秀展陈空间布展项目,遍布了全国80+城市,斩获了50+国际空间设计奖项,出版发行了5+设计作品及行业研究专著。

敬请关注博物馆100计划

为一座博物馆赴一座城免责声明 | 本微信文章素材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仅供参考学习!如涉及到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感谢理解!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