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看后悔历史文物意思(历史文物图片)
“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丨“中国珍贵历史文物图片”云展系列(一)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七台河市博物馆第47个“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中,本次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为进一步促进群众对博物馆的深入了解,充分发挥博物馆记录历史、传承文化的载体功能,推进社会可持续发展、构建美好生活,
特推出“中国珍贵历史文物图片”线上系列云展览夏朝《史记》中记载,中国的第一个王朝就叫“夏”,但严谨的学者研究们曾对此提出质疑:司马迁的话真的可信吗?夏真的存在吗?直至二里头文化发掘出来的文物,证实了夏朝的存在。
现存的众多历史典籍反复提到,洛阳盆地就是夏王朝中心位置的所在区域。很多夏朝的文物,可以看出人们喜欢用天然的矿石如绿松石作为装饰物。
绿松石龙形器,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镇馆之宝该龙形文物由 2000 余片各种形状的绿松石片组合而成,每片绿松石的大小仅有0.2~0.9厘米,厚度仅0.1厘米左右龙身略呈波状曲伏,中部出脊由绿松石片组成的菱形主纹象征鳞纹,连续分布于全身。
此龙形器制作精美、技术高超、体量巨大、形象复杂,为中国后世龙崇拜找到最直接、最正统的根源,也就是说该只“龙”是目前为止,实物可例证的龙的最早雏形,可谓“超级国宝”。
镶嵌绿松石兽面纹牌饰,是出自河南省二里头遗址的夏代晚期文物,此物长16.5、宽8-11厘米,器身以青铜铸出主体框架,呈四角钝圆,略呈亚腰形,两侧各有对称环纽其上以数百片绿松石拼合镶嵌出兽面纹,制作精巧,丝丝入扣,历经3000余年而无一松动脱落。
这件牌饰出土时安放在墓主人胸部,两侧有对称的穿孔钮,可见此器应为沟通天、地、神、人的重要载体。
玉钺前身是武器石钺,但它不能用来攻击,而是象征军事指挥权和王权。商朝商朝青铜器器型多种多样、浑厚凝重、铭文逐渐加长、花纹繁褥富丽。商代是中国青铜器的核心时期,是青铜时代波澜壮阔、光彩夺目的一页。
妇好鸮尊妇好鸮(xiāo)尊是一件商代的青铜器,1976年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妇好墓,共两件,分别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和河南博物院妇好为商王武丁的配偶鸮在古代被视为战神,而妇好曾多次出征;在中国古代青铜器中,鸮纹形象仅见于商代后期,西周青铜器还未发现鸮纹。
四羊方尊是商朝晚期青铜礼器,于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县黄材镇月山铺转耳仑的山腰上,其大体形状为长颈,高圈足,颈部高耸,四边上装饰有蕉叶纹、三角夔纹和兽面纹,四角各塑一羊,肩部四角是4个卷角羊头,羊头与羊颈伸出于器外,羊身与羊腿附着于尊腹部及圈足上。
四羊方尊整个器物用块范法浇铸,一气呵成,鬼斧神工,被誉称为"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位列十大传世国宝之一 。
后母戊大方鼎,也被人叫做司母戊鼎、后母戊鼎等,于 1939 年 3 月在河南安阳出土,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经过一番考究得出,后母戊大方鼎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作的,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后母戊大方鼎在其鼎腹内壁铸有“后母戊”三个字,整个形状呈长方体,口的长宽分别为110cm、79cm,壁厚6cm,连耳高133cm,重达832.84kg。
后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西周
何尊,宝鸡市青铜器博物馆馆藏,最初称为“饕餮纹青铜尊”是西周已知最早的有明确纪年的青铜器内底有铭文122字,为研究西周初年的历史提供了珍贵史料,是“中国”一词已知的最早出处“宅兹中国”“中国”在这里的含义,是指西周王朝的都城成周地区,即“天下”的中心——伊河、洛河流域,所提到的成周都城也就是今天的洛阳。
利簋,记载武王伐纣,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关键性文物,1976 年出土于陕西临潼,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器身、方座上饰饕餮纹利簋的珍贵之处在于其器内底铭文有 4 行 33 字:“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辛未,王在阑师,赐有事利金,用作檀公宝尊彝。
”大概意思就是:武王伐纣,一夜之间就灭商,在阑师论功行赏,赐给右史利很多铜,右史利用其为祖先檀公做了这个簋以纪念檀公
牛首夔龙纹鼎,西周早期最大圆鼎,1979 年出土于陕西淳化,又称淳化大鼎它高122厘米,口径83厘米,重226公斤,打破了之前大盂鼎、大克鼎的记录,是目前现世的西周早期最大最重最精美的圆鼎此鼎最特别之处在于腹壁上铸有三个半圆形大耳,这种形制目前发现的仅此一例。
春秋
越王勾践剑,湖北省博物馆馆藏,这件文物诠释了春秋这个时期的国家背景——战争,所谓“春秋争霸”越王勾践剑,中国一级文物,1965 年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望山楚墓群1号墓出土,现收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春秋越王勾践剑体现了当时短兵器制造的最高水平,被誉为“天下第一剑”,是青铜武器中的珍品,对研究越国历史和了解中国古代青铜铸造工艺和文字有重要价值。
九鼎八簋,这是郑国公所使用的一组礼器,包括九鼎八簋,共有 31 件郑国位于现在的河南新郑,庄公在位期间成为最强势的诸侯国,开启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先例平王东迁后,王室衰微,天子在名义上仍是天下共主,但在许多诸侯国墓葬中出土了九鼎八簋的礼器组合,充分体现了当时诸侯僭用天子礼制,同时也折射出各国向往成为“霸主”。
这就是孔子感叹的“礼崩乐坏”
侯马盟书为1965年-1966年于中国山西省侯马市秦村出土的玉片文物,数量共有5000余片其记载了春秋晚期晋国卿大夫之间盟誓时的誓辞,大致是说:参与会盟的人都要忠心盟主,共同对抗敌人,不再扩充奴隶、土地和财产,否则将受到严厉的惩罚。
《盟书》用晋国官方文字书写,是中国迄今发现最早的毛笔字侯马盟书”是1949年以来中国考古发现的十大成果之一,也是山西博物院馆藏的十大国宝之一战国
曾侯乙编钟,湖北省博物馆馆藏曾侯乙是战国时期曾国的国君,曾国的历代贵族从小就接受音乐的教育与熏陶,所以历代曾国国君有着很高的音乐造诣该件曾侯乙墓编钟文物是一件七声音阶乐器,以独特的五组七声音阶的音域打破了所有人的错误认知。
中国古人,或者说上层贵族阶层,对音乐的追求和理解早在2500年前就已经达到了相当惊人的高度
人物龙凤帛画,又被称为“龙凤仕女图”,属于战国晚期的帛画精品。1949年2月,考古专家在清理长沙一座被盗的战国时期的古墓时,意外发现这幅帛画,现收藏于湖南省博物馆,被列为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之一。
彩漆凤鹿木雕座屏,于1964年出土于湖北省的一座战国古墓中该文物为木质,周身髹黑漆,用朱红、灰绿、金、银等色漆彩绘最令人惊讶的是,在木雕座屏上共雕刻了 51 只动物,包括鹿、小蛇及大蟒等,其艺术价值极高,也是公认的楚国漆工艺品的代表作,现收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声明: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最终解释权归本公众号)
- 标签:
- 编辑:
- 相关文章
-
不看后悔历史文物意思(历史文物图片)
“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丨“中国珍贵历史文物图片”云展系列(一)
-
居然可以这样历史文物意思(历史文物手工制作)
触沧桑历史,感千年传承\x0a——记初一历史文物模型手工制作大赛
- 燃爆了历史文物意思(历史文物手工制作)
- 原创历史文物意思(梦见历史文物什么意思)
- 深度揭秘历史文物意思(历史文物创意设计什么意思)
- 速看历史文物意思(历史文物创意设计什么意思)
- 励志电影语录(励志电影语录视频短片)干货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