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历史

奔走相告历史文物古迹(历史文物古迹心得体会)

  • 来源:互联网
  • |
  • 2023-09-12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德平,千年历史文化名镇,悠久的历史孕育了丰厚的文化。德平素有耕读传家之风,文人墨客诗酒唱和风韵独特,境内文物

奔走相告历史文物古迹(历史文物古迹心得体会)

 

德平,千年历史文化名镇,悠久的历史孕育了丰厚的文化德平素有耕读传家之风,文人墨客诗酒唱和风韵独特,境内文物古迹众多,形成了孝德康养的文明传承远古分封,秦汉建置,催生出丰富的人文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处处有风景,村村有传说。

即日起,“智慧德平”微信公众号开设“德平历史文化探源”专题,发布“文物胜迹”系列内容,展示千年古镇往世今生,敬请各位关注! 白麟书院白麟书院在德平镇政府驻地东南平昌路以东,在德平文脉传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道光二十三年(1843),知县德稜额带头捐出俸银,学生及绅士亦纷纷捐款,于南门内购地五亩余,西接学宫,东联奎楼,建讲堂三楹,东西书斋各三楹,内厅三楹,东西书室各三楹,耳屋(位于正房两旁的小房间)、厨房各两间,敞棚、碑厦共五楹,门房(大门口看房用的房子,即警卫室)一间,大门一座,有照壁。

书院占地八亩零六毫,旧有田地八十一亩有余,每岁收租以充经费据考晋武帝时,有白麒麟见于此,故取名白麟书院

      光绪版《德平县志》白麟书院 文昌宫图 现存白麟书院讲堂,坐北朝南,面阔3间、进深3间,前出廊为硬山式屋顶,布瓦筒瓦屋面,正脊、垂脊为花瓦脊,有施望兽及垂兽;山墙及后檐墙均厚800毫米,青砖清水墙。

讲堂内存有4块碑刻,以青石刻就,每块石碑长1.28米,宽0.64米,厚0.12米其中,两块石碑题刻内容为道光二十三年(1843)知县德稜额购地及众人捐款情况,另两块碑刻记载同治三年(1864)再次修缮书院捐款人姓名及捐款数额。

2008年,白麟书院由临邑县人民政府公布为临邑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因年久失修,构件残损严重,多处墙体坍塌,濒临塌毁风险2019年8月,受德平镇政府委托,同圆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历史遗产保护与再生研究所赴现场对白麟书院现存文物建筑进行勘察测绘,委托济南崇文文物保护有限公司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修复。

白麟书院旧貌(2008)

修复后的白麟书院讲堂 

扫描二维码编辑:文化站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