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历史

新鲜出炉古代历史文物(古代历史文物手工制作)

  • 来源:互联网
  • |
  • 2023-09-13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历史文物是中华文明的具象体现,它们历久弥新,凝聚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同根同源的心上学期,初一年级开展了以“让国宝活起来”为主题的历史文物diy活动,经过同学们的精心

新鲜出炉古代历史文物(古代历史文物手工制作)

 

历史文物是中华文明的具象体现,它们历久弥新,凝聚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同根同源的心上学期,初一年级开展了以“让国宝活起来”为主题的历史文物diy活动,经过同学们的精心准备,踊跃参与,创意满满,成果丰富!本学期初一历史备课组精心挑选了其中的优秀作品,于3月22日举办了成果展。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参与历史文物DIY的同学们充分发挥了动手实操、合理想象与合作互助的能力,以尽可能环保的材料,如泡沫、硬皮纸、雪糕棍、木板、竹板、橡皮泥、陶土等等来仿制文物,并为自己的作品创作简介小卡片,相互交流制作小技巧和文物背后的历史底蕴。

学生观看展览

文物虽无言,但文明有声穿越上千年的时光,磨一块石、做一根针、造一座房,制一个鼎……参与本次活动的同学们纷纷表示,将以参加此次历史文物模型手工制作比赛为起点,在感悟历史文物的魅力中,感受辉煌灿烂的祖国文化,增强自身的历史责任感,踔厉奋发,团结合作,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自己的青春乐章。

初一2班的李安睿向同学们分享了他选择制作编钟的心得:“编钟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用青铜铸成,它由大小不同的扁圆钟按照音调高低的次序排列起来,悬挂在一个巨大的钟架上,敲打发出不同的乐音,演奏出美妙的乐曲。

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在太空唱响的乐曲,就是用编钟演奏的《东方红》,可以说是把编钟的声音传向了宇宙!我国在西周时期就有了编钟,可谓历史悠久国家一级文物曾侯乙编钟是战国时期的一套大型礼乐重器,全套编钟共六十五件,是中国迄今发现数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气势最宏伟的一套编钟。

我被编钟那宏伟而精美的外观、醇厚而悠远的声音所吸引,惊叹于古人精巧的技艺和伟大的智慧,它不仅仅是一件乐器,更是我们祖先留下的文化瑰宝!”

初一2班的王皓尔同学分享了她为文物创作的解说词:“你好,我是来自唐代的一个宫女俑瞧,我身着蓝绿上衣和烟粉下裳,清新而素雅;我皮肤白皙,圆润的脸庞和脖颈憨态可掬;我身体微微前倾,侧头拱手作揖,一抹淡雅的笑容自然流露,可爱的发髻为我增添了几分俏皮。

遥想当年盛世大唐,东西市各色商品琳琅满目,胡人叫卖着稀世珍宝;女子们一袭襦裙巧笑倩兮,金步摇迎风摇摆长安城的街道上,高头大马纵横疾驰;酒楼里,多少文人墨客把酒言欢、挥毫泼墨,拂袖间留下千古名篇……时光宛若白驹过隙。

如今,我穿越时空的隧道,来到你的世界,等你,听我缓缓道述那灿烂辉煌的大唐盛世……”

初一4班的王逸萱、张傲淇、郝玥潼、徐若澄合作制作了陶器,她们分享道:“陶艺在中国已有五六千年的历史,是古代历史文物制作的首选,最能体现中国古代劳动者设计之智慧,制作之精细我选择了制作彩陶碗设计、备料、塑形、纹样、烧制、出样……用现如今的技术也要经过道道繁杂的程序才能成功,更何况是古代的艰苦条件,这更体现了古代劳动者的耐心与坚持。

从中我不仅了解了中国原始农耕时期的手工艺,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技艺,也学到了做什么事情都要细心、耐心,明白了不论是为填饱肚子而发愁的旧时代,还是人民安居乐业的新时代,艺术都散发着他独特的魅力”

初一12班制作青铜面具的鲍予瑄同学也分享了感悟:“三星堆文化之所以吸引人,一方面是因为其年代久远,距今已有5000至3000年历史,另一方面,光怪陆离的青铜面具、头像尤其独特,更让三星堆文化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甚至被人怀疑为外星文明。

有感于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博大精深,我选择制作了这个青铜头像,基本材料使用了超轻粘土,为了表现青铜器的外表质感,我用水粉颜料调了不同的色彩,分了三层进行涂刷,遗憾的是,橡皮泥没有干透,导致头像出现了不规则裂纹,歪打正着,也许这更有历史沧桑感。

最后,向我们的祖先致敬!”教学处胡葆青主任表示,“文物无言,文明有声让无言的文物鲜活起来,让有声的文明传承下去初一历史文物DIY比赛既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也丰富了学习体验,展现了南外学子多彩的创意和学科融通的能力。

为孩子们点赞!”

/

/撰稿:陈曦编辑:喵喵审核:校办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