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历史

这都可以微妙玄通(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

  • 来源:互联网
  • |
  • 2023-09-13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正文: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焉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容,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

这都可以微妙玄通(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

 

正文: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焉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容,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

注解:古时善于行“道”的高人,思想玄妙精微,深远通达,到了一般人不能理解的程度正因为不能理解,所以只能勉强形容他谨慎的像冬天踩在冰封的河面过河时刻保持警惕,就像防备时刻准备进攻的四邻,他常保持一副恭敬端庄的样子,他又洒脱自在,像冰块消融时的样子。

他忠厚老实的像没有被雕饰过的原木,豁达通透的样子像幽深的山谷,他混沌包容像浑浊的河流谁能在浑浊动荡中渐渐安静,沉淀下来,逐渐变得清明?谁能在安定中变化活动起来,以激发新的生机?保持这种“道“之境界的人不会追求圆满,正因为不追求圆满,所以,虽然思想保守,但是却能获得新生。

心得:本篇是对善于行道之人的描述和赞美开篇就是“古之善为士者“,看来不管什么时候,人都喜欢怀古,孔子崇尚周礼,一生呼吁恢复周制,老子描述悟“道“之人也是古时先说了以前的高人思想精妙深远然后说一般人理解不了,正因为理解不透,所以很勉强的来形容一下,你看老子多执着,老子知道一般人理解不了,但是还是想给你勉强解释下。

他是什么样的呢?老子用了一系列比拟,谨慎的像冬天踩在冰面过河,这里的“豫“是像大象一类的动物,所以有种说法,河南之所以简称“豫“,是因为在上古时期,河南这个地方有大象,那么就是说这里曾是热带地区,不过后来随着环境变化,热带圈减退了,河南成了温带地区,这个说法没有历史依据,但是“豫“在古代的确是指一种类似大象的动物,行动笨拙,但生性多疑,行动谨慎。

警惕的像随时准备迎接四邻进攻,(不论古时还是现在,边防问题永远不能松懈)这里“犹“也是只类似猴子的一种动物,生性警觉灵敏古时候很多动物现在已经无从考核了,尤其《山海经》里更是多,不知道是随着时间进化变样了,还是真的都灭绝了,又或者因为一些是基因突变,古人不知,然后就归为新物种,起了新名字,但肯定的是,现在动物的种类减少的太多了,人类在肆无忌惮的开发地球,抢占资源,违背天道,最后也要尝尽苦头。

现在各种疾病疫情,天灾人祸,所以那有什么保护地球,是保护我们自己而已,地球没有了人类,只会变得更好,地球“利万物而不争“(又扯远了)

用两种动物形容完了,还觉得不够,又说他永远是恭敬端庄的样子,但又能冲破世俗,过得逍遥自在,这两者似乎是矛盾的,但其实是相通的,对人恭敬肃穆,内心自在洒脱,不是在装恭敬,只有装的时候才不自在,因为他本来就是这样,所以没有什么无所适从之感,所以内心惬意。

然后又说他敦厚朴实的像未经雕饰的原木,胸怀宽广的像山谷幽深宁静,这两者也不矛盾,因为未经雕琢,看起来似乎呆呆傻傻的,其实是一种大智若愚,这是一种更高境界的存在,所以才会胸怀宽广,平等对待万物,包容一切,“夫唯不争,故无尤“就是这个意思,心中没有欲望,贪念,所以没有烦恼怨念,所以看起来与外界浑然一体,就像浑浊的河水包容着一切杂质,但是他们内心是明净的。

最后,老子自问自答的总结,谁能在浑浊动荡中安静沉淀下来?就像浑浊的河水,你越去动它,它越浑浊,你越是让它安静才能越澄清所以以静制动动荡的局势才能安定但是安定之后呢?不是安于现状,而是要“动之徐生““静中求动“这里的“动“就是萌求新生。

到达这个境界的人不会去追求圆满,就是因为他们不追求圆满,所以,即使他们思想保守,也能获得新生所以凡事不用追求完美,因为不完美才是完美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