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可以错过今天是中国历史什么日子(老黄历今天什么日子)
同事间说起陈年往事,往往会有人说,这是哪年的老黄历了。还有些人,出门办事前,要翻翻黄历,看看吉凶宜忌,再定行止。
同事间说起陈年往事,往往会有人说,这是哪年的老黄历了老黄历你还在翻啊!这里的老黄历,指的是过去了的事情也有指过了时的制度或规定,或指以前的一些老办法或做法也用它来形容那些因循守旧、不合时宜的思想意识
还有些人,出门办事前,要翻翻黄历,看看吉凶宜忌,再定行止这里的黄历,和现在的日历就差不多了,它同时显示公历、农历和干支历等多套历法,并附加大量与趋吉避凶相关的规则和内容,供人们选择出嫁、动土、出行、开张的吉日。
有人说它是科学,有人说它是封建迷信但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那么‘老黄历’是怎么来的呢?老黄历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了相传是由轩辕黄帝创制的,故称“黄历”后又由皇帝颁布,故又称为“皇历”黄历发端于星象研究和农历耕作古时农业靠天吃饭,顺天则丰收,逆天则歉收,人们总结天时变化,从中找到规律,便形成了历书。
这项工作我就曾做过那是上高中时,学校成立气象组,我和另两个同学参加我们每天要定时打开气象组的百叶箱,将当天的温度、风向、阴晴等等记录在案,并据此来预测未来的天气,向同学们作出近期的天气预报黄历就是按一定历法排列年、月、日并提供二十四节气的日期表及每天的吉凶宜忌、生肖运程等。
民间又称“历日”、“宪书”、“通书”,但因书与输是同音,因避忌又称为‘通胜’清乾隆时,因为乾隆皇帝的名字为弘历,为了避讳,老黄历又改名叫“时宪书”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历法的国家之一据考古发现,早在四千多年前就有了历法,三千多年前就有了甲骨文记载的历书到了唐朝唐文宗刘昂时期的大和九年(公元835年),当时出现了民间版本和皇家版本两种历法,为了防止民间滥印历书,唐文宗下令历书必须经皇帝审定,由官方印制,因此也就成了正宗的皇历了。
皇历所记的历法一般是一年为限,第二年要变更,就像现在的日历一样,每年都要换新的。所以每年年末岁尾都会印制下一年的历书。如果你拿以前的皇历来对照现在的日期,当然就不适合了。
著名学者周一良先生首次提出老黄历是有准确年款、不得随意翻刻、事后又无须翻印重雕的古籍,它是鉴定古籍、断定年代的标示物。
特殊年代的老皇历还为后人提供了警示历史的作用如:《大清光绪三十五年时宪书》清代光绪皇帝在位34年,根本没有“光绪三十五年”,所谓“光绪三十五年”,应为宣统元年(1909年)由于“皇历”必须要在前一年年底提前印制,而印刷部门无法预测皇帝何时更替,所以便出现了“光绪三十五年”的谬误,以致该“皇历”出版发行时,在封皮上加盖了朱印“宣统元年”予以订正。
1912年被推翻的清朝皇室刻印了《大清宣统四年时宪书》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后,清帝于宣统三年十二月廿五日(1912年2月12日)颁诏退位,因此历史上并没有宣统四年做了80天皇帝梦的袁世凯,也刻印了《洪宪元年历书》(1915年),这些老皇历,成了改朝换代的明证,它既是一个时代的记忆,又是收藏界追逐的“重器”。
在今天,老黄历仍然受到人们的青睐,不少人出行时,仍有看看喜忌的习惯,遇到婚丧嫁娶都要请大师择吉,期望趋吉辟灾。这也是黄帝老祖宗留下来的。你呢?老黄历还在翻吗?
- 标签:
- 编辑:
- 相关文章
-
怎么可以错过今天是中国历史什么日子(老黄历今天什么日子)
同事间说起陈年往事,往往会有人说,这是哪年的老黄历了。还有些人,出门办事前,要翻翻黄历,看看吉凶宜忌,再定行止。…
-
这样也行?今天是中国历史什么日子(今天是谁的生日)
谁发明了过生日?
- 难以置信今天是中国历史什么日子(今天是谁的生日)
- 江苏中考查分网(江苏中考查分网站登录)学到了吗
- 这都可以今天是中国历史什么日子(今天是什么纪念日)
- 学到了今天是中国历史什么日子(今天是什么纪念日)
- 2013江苏省高考状元(2013年四川高考状元)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