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历史

怎么可以错过播放最近观看历史(播放昨天的观看历史)

  • 来源:互联网
  • |
  • 2023-09-16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 笔者在《江海春秋》第188期发表的文章读过的刊物很多很多,而持续在读的并不多,《江海春秋》却常伴我左右。

怎么可以错过播放最近观看历史(播放昨天的观看历史)

 

△ 笔者在《江海春秋》第188期发表的文章读过的刊物很多很多,而持续在读的并不多,《江海春秋》却常伴我左右《江海春秋》编印到了200期,这是一件非常值得庆贺的事从《南通今古》到《江海春秋》,整整走过了36年历史,殊为不易!我也先后办过团市委、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3个部门的内刊,花了不少心血。

然而,遗憾的是今天都已不存作为南通历史的连续性记录,1987年创办的《南通今古》保留了下来,坚持了下来,除了因为其重要性外,我想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其定位准、质量高、值得读的确,用文字来书写从历史中走向未来,责任十分重大、使命非常光荣,必须以精益求精的态度、争创一流的精神来对待她,历任领导和具体负责编印的同志做到了。

或许,这是我爽快应约撰写此文,讲述自己与《江海春秋》关联的重要缘由,我也十分愿意与他们一起分享200期的满满喜悦和收获我在市委宣传部工作时,与市委党史办、市地方志办在同一楼层办公,部门之间既有工作上的密切联系,又在空间上有独到的便捷之处,因此,我与党史办的同志交流甚多,也特别能感受到他们的专业精神、敬业精神。

我喜爱阅读《江海春秋》,也时常为她撰稿,更乐意向身边人推荐她,做义务推广员一是《江海春秋》确实很值得读大凡刊物都有自己明确的宗旨和功能定位,《江海春秋》就是为南通记录昨天的历史、今天的成就我案头正好就有分别在2019年10月、2021年12月出版的《江海春秋》总第185期、194期。

适逢共和国成立70周年,第185期头条就是专栏文章《南通过江大交通建设70年回眸》此文史料完备,厚重、耐读而第194期花了较多篇幅,共庆建党百年,有专栏文章《皋东地区第一支党领导的抗日武装——记何家灶盐民自卫队》《威震海启地区的东南警卫团》,有《中国共产党在南通大事记(三)》,还有《2021年南通党史学习教育掠影》图片新闻,可谓主题突出、浓墨重彩。

《江海春秋》紧扣“江海”这一南通区位和历史、文化特色以及标识,栏目名称也多与“江海”相关有《江海烽火》《江海岁月》《江海扬帆》《江海撷英》《江海风情》等,真是丰富多彩,定名准确且具有地域特色、历史情怀、文化意味。

我不断接触并参与“江海文化”研究有20多年,在这过程中,我发现市委党史办、市地方志办的同志很早就采用“江海文化”这一地域独特的话语体系,先后编辑出版了多本冠以“江海”两字的系列史志类书籍或许,《南通今古》改名为《江海春秋》也是为了延续并进一步彰显这一江与海交汇地的历史文脉,想让“江海”两字成为南通地理、历史、文化的独特标识。

张謇是南通的名贤,几乎每期都设《张謇研究》栏目,名人力作颇多在不同栏目下,有诸多经过精选细编、可读性颇强的文章,夹叙夹议,或长或短,但所采用的史料均比较可靠、准确,立场、观点也鲜明、确切,如赵明远的《从南通走出去的两位“经世派”官员》、黄波的《生命的意义是什么——邹韬奋最后岁月给人的启示》、沈志冲的《江海文化的“奇葩”——南通僮子戏》等。

责任编辑还用心选择题材,如用4个页码选载了《大王庙小学旧事》一文,此文作者是南通籍著名数学家李大潜,真是大家手笔,颇为难得二是现如今经常给《江海春秋》撰稿因为工作岗位的关系,我经历了南通发展史上的一些比较重要的人和事。

这些亲历特别是参与的比较重大的事件,是历史沧海的浪花,很值得回忆,很有必要记录下来,也很需要留传因为我认为,民间记忆可以丰富民族记忆,个人记忆可以丰富集体记忆于是,特别是近几年,我利用自己可以支配的大量时间,写下了诸多回忆性文字。

每写一篇,我都会惦记着先发给《江海春秋》杂志编辑看看,然后根据他们的要求再作进一步修改在与编辑交流、交往过程中,我几乎次次都感动于他们对职业的敬重、对历史性资料的熟练把握,编好的文章总是会发我一稿让我再阅看一遍。

最近的一次,是编辑部同志对我文中提到的南通市青年服务总队获得中宣部、团中央等四部门联合表彰这一历史细节,认为在时间上应当有一个更准确的表述我一下子就感受到了他们治史的严谨态度于是,我通过市档案馆以及团市委相关同志进行查询,又仔细翻阅我自己保存的个人文档,花去了很多时间。

尽管最终未能找到获得这一荣誉的具体时间,但进一步确认了这一荣誉通过这件事,我更加认识到史志工作的重要和精准、客观表述的必要这几年,《江海春秋》发了我一些文章,如《予人桂冠 南通留香——吴良镛与“中国近代第一城”城市文化名片》《一人带动一座城》《张謇企业家精神的新时代意义及价值探析》,讲述过一些名人与南通的故事和情缘,回忆过改革开放以来自己投身学雷锋活动的经历。

三是乐意向人推荐《江海春秋》及其文章因为每一期《江海春秋》的选题和文章都有整体策划,史料多、话题新,质量又高,于是,我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多次向身边同志、业内人士推荐《江海春秋》看到爱国主义题材的,便向业务处室推荐;看到张謇史料的,便向感兴趣的朋友推荐。

我总是会一边推荐一边说,这是市一级刊物,虽只是一本内刊,但文化品位高、文章大气,可读、可存文字是衡量人类文明极为重要的参数和标准所以说,文字是文明的标志,也是文明的载体我们用文字记录历史长河的风云际会,记载中华文明发展进程。

一本小小的《江海春秋》,一期期地连续编印,担负的是传承历史、传播文化、传递文明的重要使命和任务我们实在不能小觑、也不能短视,更不能匆匆忙忙、马马虎虎、潦潦草草地看待这是我对她的一点粗浅认识于是我也就特别感佩于从事这项工作的同志甘于枯燥乏味的坐冷板凳功夫,他们的工作不热闹、不显赫,但纯粹、专注。

我干过较长时间的宣传文化工作,并没干过史志工作,我赞同云南大学前任校长熊庆来先生说过的话,“对于民族的文化大厦来说,我们都只是小工、搬运工众人接力,日积月累,才能连接起历史文脉、构筑起文化丰碑,既不负前人,又对得起后人”。

在2023年5月13日写作此文后,正好读到5月4日《南通日报》刊发的钱泽麟先生的回忆文章《回眸〈江海春秋〉》,我深感史志是门学问,编辑也是门科学,他们一直以来用心、用情为读者办刊、为历史留痕为了办好连接昨天、今天、明天,定位为通俗性史志读物的《江海春秋》,市委党史办、市地方志办的同志用真实、客观、准确的文字,记录江海大地上发生的历史,体现了新时代史志人的崇高使命和神圣职责。

历史总在接续,坚持就是胜利,待300期、500期时我们再来庆贺期盼着《江海春秋》在市委党史办、市地方志办领导下继续攀高求远,进一步办出自己的特色、亮点,在史志工作服务于全市大局中发挥应有作用愿《江海春秋》深深扎根于江海历史土壤,栉风沐雨,越办越好,越来越受各界广大读者朋友欢迎。

(作者简介:国家记忆与国际和平研究院研究员,南通大学口述历史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共南通市委宣传部原二级巡视员、副部长)往期回顾飘香的缸爿草头清香张謇对苏北滩涂的开发与贡献南通地名掌故——大公镇贲家巷、李堡三贤镇、角斜场与角斜镇

南通地区地名异读现象探幽汤正幅与卢心竹的交谊畅饮三塘友谊多——品王酒传承记忆老味道——四海楼钱家桥畔四兄弟 一门英烈写忠诚梦里最美是故乡——走进南通传统村落

扫码关注我们史志通公众号传播历史知识 讲述南通故事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