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都可以中国历史有多少年(中国历史有5000千年吗?)
我们常说自己是炎黄子孙,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上下五千年,我们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但是许多外国人就是不相信中国历史真有5000年这么长,他们的理由是,历史应当由书面记
我们常说自己是炎黄子孙,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上下五千年,我们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但是许多外国人就是不相信中国历史真有5000年这么长,他们的理由是,历史应当由书面记载和出土的文物相对照最主要的还是以出土文物为证,说到底,他们只相信证据。
他们认为中国有可考的历史也就3000多年,是以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为证。而我们的三皇五帝尧舜禹等大多以神话传说为主,故事真实性无可考证。甚至有没有这些历史人物都难说。
于是他们论定中国最长的有文字记载的文明史也就3800年左右,和我们口口相传的5000年中华文明史相去甚远近些年,我们国内许多人也跟着某些西方人的论调亦趋亦步支持他们的观点,怀疑中国历史悠久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甚至知名网红学者易中天也赞成他们的说法易中天在他的《中华史》中把殷墟之前的历史都归结为后人加工创作的神话传说不算真实的历史,殷墟之前的历史只能作为精神意义上的文化传承我认为,在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称之为史前文明史,史前文明史一般都处于原始社会或奴隶社会时期。
那个时候是一个熟人社会,平时朝夕相处都是本氏族的亲属,如果偶尔跟其他氏族和部落的人交往需要追溯各自的血缘根源,明确双方的血缘关系是十分重要的,如果他们不知道这些血缘关系,当结婚的时候很可能是近亲繁殖古代氏族制度的要求,原始社会实行特定的氏族之间集体分配,这就需要准确记住自己的祖先世系,绝不可含糊,如有差错,就会被认为干犯天条。
所以,氏族成员每个人从小就被要求熟记几十代以内的祖先名讳在中国凉山彝族地区黑彝非常注重自己的世系,孩子刚懂事的时候,父亲必定亲口教孩子背诵几十代祖先名讳和世系,两个黑彝相见,第一道礼仪便是互相“盘根根”,也就是各自把几十代祖先的名讳世系一口气背出来,据此比对双方是不是同族,血缘关系有多远,是从哪一代祖先分支的,根据血缘关系的远近,把握双方关系的深浅,这在熟人社会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牢记几十代以内的祖先名讳和世系,除了婚配可以防止近亲繁殖,也可以拉近同族同宗之间的亲疏关系外,还可以明确自己所处的社会身份地位在原始社会后期族群内部就开始出现等级分化随着社会组织的复杂化,人们的高低贵贱之分越来越明显,所有那些出身高贵的人,无论他能不能保持住相应的社会地位,都一定会牢牢记住自己高贵的出身和血统,以证明自己的非凡价值,比如,秦末的韩信就是没落的贵族,他宁愿拿着一把佩剑整天游手好闲地四处游荡,也不愿去学底层人搞实际生产来填饱肚子。
三国时期的草鞋匠刘备,隔着十几代始终念念不忘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那么,那些身份低微的人会不会冒充高贵的血统或贵族的后裔呢?也不会因为那些有高贵的身份的人会垄断社会资源和财富,会千方百计地阻止身份低微的人冒充和抢占他们的垄断资源。
阿Q也曾说他自己姓赵,结果赵四姥爷狠狠地给他一记响亮的耳光,说:“你也配姓赵?”
再说,出身问题关系到祖先崇拜也就是关系到宗教感情,那些出身卑微的人未必愿意放弃自己的祖先去礼拜别人的祖先追记祖先世系,关系到自己的身家性命,哪能稍有懈怠呢?在宗法制社会,背叛祖先,奉祀他人的祖先,被看作最大的耻辱。
所以,即使是那些地位低贱、世系卑微的氏族或姓族,也绝不会以皈依到别人的族系为荣在没有文字记载的时代,一个人对自己的血缘世系究竟可以追溯多远?这里举两个例子1942年,黑彝酋长乌抛勾卜和乌抛哈卜兄弟,给汉族的人类学家江应梁背诵了38代祖宗的名讳。
南太平洋地区的毛利人可能是世界上最讲究世系门第的民族,他们不但讲究父系门第,还讲究母系门第他们为了证明自己的高贵,不但要记住父系的血脉传承,还要记住母系的血脉传承所以,他们口口相传的家谱,比中国书写的竹帛单系(父系)家谱复杂得多。
近代西方人类学家曾经听一位毛利军人追溯他的世系达65代,直到天地初开为止如果以每两代人具有30年代际距离计算,38代为1140年,65代为1950年也就是说,人类学家见证过的口头家谱可以追溯两千年以来的世系。
由此推断,人类史前时代所流传的各种传说,并不是没有依据的编造,它们最初肯定是很准确的知识,只是在后来的口口相传中有所演变而已两千多年前,当司马迁下笔为泱泱中华写作通史的时候,他对于远古历史的叙述,具有传说、文献、田野调查三重材料相互参证的优势,即使仅就传说部分的证据而言,也并不是无稽之谈。
伏羲女娲之说,可能因过于久远而有些模糊,但是黄帝炎帝事迹,离司马迁的时代可能也就三千年左右至于尧舜禹汤年代更是一代代拉近参照那位毛利军人背诵两千年家谱的记忆事例,司马迁所记下的那些传说绝非子虚乌有
何况,司马迁之前很多代,人们就已经留下了不少黄帝炎帝时代的材料,那些材料成形的年代,离炎黄和尧舜活动时代已经不算十分遥远了民间传说所保留的历史事实和知识,比我们所想象的要准确得多比如,河南省登封市嵩山脚下,离著名的少林寺不远的一个河湾里,有一片台地,当地乡村居民说这里即是夏禹的都城阳城,并一直称之为“王城岗”。
前年考古学家的发掘研究表明,那里应该是夏代的都城遗址民间的传说和命名经过近四千年的演变而依然如此真实如此准确,这是很有说服力的综上所述,西方人所认为的殷商甲骨文之前的历史不可考并不意味着不存在或者没发生,也不意味着不能和中国正史以及民间传说吻合。
其实传说也可以作为历史的一部分,否则,西方的圣经也没有历史借鉴意义只不过,传说是把史实夸大化而已,是经过一些有效的加工处理,并不意味着那些事情在历史上没有发生或存在过试问中国古代二十四史,哪一部历史没有经历人为加工,人为增删和人为修饰过?只不过后代的研究学者可以通过修饰的痕迹和历史事件的内在逻辑以及一些历史事件细节上的蛛丝马迹,进行合理的分析,总结和归纳,从而推断出更为真实的历史事件。
- 标签:
- 编辑:
- 相关文章
-
这都可以中国历史有多少年(中国历史有5000千年吗?)
我们常说自己是炎黄子孙,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上下五千年,我们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但是许多外国人就是不相信中国历史真有…
-
深度揭秘中国历史有多少年(中国历史有5000千年吗?)
中华文明被认为拥有5000年的历史,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 历史文献的记载:中国的历史文献中包含着大量关于古代文明的记录,据史书记载,…
- 干货分享中国历史的发展历程(中国历史的发展历程思维导图简单)
- 学到了吗中国历史的发展历程(中国历史的发展历程作文)
- 居然可以这样中国历史的发展历程(中国历史的发展历程手抄报)
- 万万没想到中国历史的发展历程(中国历史的发展历程手抄报)
- 快来看中国历史的发展历程(中国历史的发展历程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