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历史

深度揭秘中国历史年表(中国历史年表观后感500字)

  • 来源:互联网
  • |
  • 2023-09-20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之所以这么说,并不是说这本书特别出众,也不是说这本书内容有多么的丰富,而是这两年来,我曾经很多次想静下心来重读中国历史,认真了解一下中国历史发展

深度揭秘中国历史年表(中国历史年表观后感500字)

 

不客气地说,这绝对是我近年来读的最认真的一本历史书之所以这么说,并不是说这本书特别出众,也不是说这本书内容有多么的丰富,而是这两年来,我曾经很多次想静下心来重读中国历史,认真了解一下中国历史发展的脉络,却发现手头大多是“戏说”、“趣说”的历史,即使偶尔看到有意思的历史书籍,也因为相关知识缺乏而感到不少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似曾相识却又看不清楚,这种吃了夹生饭的感觉让我一直想重新系统梳理一下自己的历史知识,以此来加深自己对历史的理解。

恰逢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也恰逢这本书的书名满足了我的要求,于是我耐着性子花了15个小时认真读了这本书,然后又花了大概两到三倍的时间以这本书的内容为基础、以百度百科、搜狗百科以及今日头条上的相关内容为补充,做了一个超大的思维导图——这个过程之所以花费出远超自己预期的时间,一方面在于本书的一些不足,另一方面在于做此类思维导图的工具还不够便捷。

提到的这个思维导图,也可以说是我多年的一个小愿望——我不止一次幻想自己能有一个系统全面但加入了自己思考的历史知识思维导图,然后就可以以此为基础,将自己未来获得的历史知识和思考成果逐渐补充进去,打造成一个个人所有、兼具系统性和趣味性的知识网。

我也曾幻想着一旦形成了这个知识网,也许在孩子面前我会变得更加有趣,当孩子稍大点希望进一步学习历史知识、汲取历史经验时,我可以与他有更多的共同话题,而不是被动地离他越来越远当然,这个事本身对我来说也已经非常有趣了。

回到对本书的评价,个人认为它最大的好处就是内容比较简明,重大事件梳理较好,较便于查阅,这对我来说非常趁手;本书最大的不足在于一些事件历史年份不准确,对有争议的年份未能标出来,或将本书采信的原因对读者进行提醒,这种不足在时间相近的事件中可能会产生时间线上的矛盾,很容易让读者抓狂,毕竟另外再查找资料进行佐证、辨别对我等历史爱好者来说实在是个沉重的负担。

这些年份的问题在夏商周时期相对普遍,也请其他读者注意,也希望作者再版时能加以改进最后,这个思维导图我会随着每读一本书,就进行适度完善。欢迎喜欢读书、希望拥有这个思维导图的朋友,请关注和私信我。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