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历史

奔走相告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时间轴(中国历史时间轴高清图)

  • 来源:互联网
  • |
  • 2023-09-21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1840年,英国以林则徐的虎门硝烟为借口,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由于清朝腐败无能,导致清军战败,被迫同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

奔走相告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时间轴(中国历史时间轴高清图)

 

1840年,英国以林则徐的虎门硝烟为借口,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由于清朝腐败无能,导致清军战败,被迫同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签署南京条约这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由古代步入近代1844年,洪秀全和冯云山离开家乡,前往广西传教,秘密进行反清活动1850年,在位30年的道光帝明宁在内外交迫中病逝,终年69岁同年,其子易主即位,谥为咸丰帝。

1851年,洪秀全率领2万余人在广西金田村宣布起义,解号太平天国,正式向清王朝宣战

洪秀全起义1853年,太平军占领南京后,把南京改成天津,并宣国定都于此,正式建立了与清王朝湘对峙的太平天国农民政权1856年,正当太平天国起义达到高潮的时候,英国和法国在俄美两国的支持下,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同年,太平天国内部因发生权力之争,东王杨秀清和北王韦昌辉先后被杀,翼王石达开出走败亡,史称天津事变这场事变使太平军元气大伤,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1858年,英法联军攻陷大沽炮台,进犯天津清朝被迫与英国。

法国、美国、俄国签订丧权辱国的天津条约同年,沙皇俄国以武力迫使黑龙江将军一山签订不平等的月辉条约1859年,英法两国因不满足签订的条约,再次发动侵略战争1860年9月,英法联军攻陷北京,咸丰地易主,带领官员逃往热河、承德。

同年10月,清朝经营了150多年的圆明园被英法联军洗劫一空,之后焚毁殆尽同年11月,清朝被迫同英国、法国、俄国签订丧权辱国的北京条约至此,历时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1861年,在位11年的咸丰帝易主,在热河病逝,年仅31岁,其子六岁的宰淳即位,是为同治帝。

因载淳年幼,由故命八大臣总摄朝政同年,慈禧太后为了取得清朝的统治权,与慈安太后联合恭亲王一新发动宫廷政变将故命八大臣逮理从此,慈禧和慈安两太后开始垂帘听政,史称新有政变1862年,清朝鉴于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开始重用洋务派官员,展开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使得清朝的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增强1864年,洪秀全病逝,享年51岁,即子洪天贵府继承其位同年,太平天国的首都天津被曾国藩指挥的湘军宫陷,并俘虏了红千会国至此,历时14年之久的太平千国运动不亡。

1865年,阿古柏趁清朝衰乱,率军占领了整个回疆1874年18岁的同治帝开始亲政,但亲政后仍然摆脱慈禧太后的干预1875年,在位13年的同治帝宰淳驾崩于养心殿,终年19岁因没有子嗣,梁宫皇太后,历年仅四岁的宰先为帝,是为光绪帝。

1876清朝在英国的胁迫下,泰李鸿章与英国代表在山东烟台签订了烟台条约和入藏探路专条1878年,左宗棠指挥西征军成功收复了除伊犁以外的全部新疆领土1881年45岁的慈安太后突然病逝,慈禧太后开始一人垂帘听政。

1883年,清朝和法国为了安南的主权,爆发了中法战争,此战以法国强迫清朝签订中法新约而结束1884年,慈禧太后借中法战争战局不利之机,发动甲申一书,将以一心为首的军机处大臣全部逐出权力中枢,安排自己的亲信进入军机处及内阁。

从此,清朝成了慈禧太后的独家天下1889年18岁的光绪帝宰田开始亲政,但是朝廷大事仍然取决于此禧1894年,日本挑起甲午战争由于日本蓄谋已久,而清朝仓皇迎战这场战争以清朝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而告终至此,历时30余年的洋务运动破产。

四年,清朝被迫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甲午战争

签署马关条约1898年甲午战争失败后,西方列强签起了瓜分大清帝国的热潮光绪帝为了救亡图存,利用康有为和梁启超进行变法,史称戊戌变法但因变法遭到慈禧太后与守旧派势力的反对,最终,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将光绪帝囚禁了起来。

至此,历时103天的戊戌变法失败,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势力重新掌权1899年戊戌政变后,中国北方兴起义和团运动,一开始以反清复民为口号,但是遭到镇压和近代形势的发展,义和团开始支持清朝抵抗西方,并把反清复明的口号改为福清灭阳。

1900年,由于义和团到处杀害洋人及教徒,帝国主义要求清朝派兵剿灭议和团但是,慈禧太后素来对洋人不满,于是产生了利用义和团对抗列强的想法,并同时对11个列强宣战同年,清军对列强的作战一路败退八国联军逼近北京时,慈禧太后率光绪皇帝逃往西安。

慈禧在逃亡途中时认为此货乃义和团引起,于是颁布剿灭义和团的命令最终,义和团运动在清军与八国联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1901年,慈禧太后派李鸿章与11个帝国主义国家进行谈判,并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签署辛丑条约1905年,清朝迫于形式的压力,对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颁布新学制,废除科举制,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新式学堂同年,孙中山在日本成立中国同盟会,并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纲领1908年在位34年的光绪记载前,在韩元店。

大丰时年38岁因没有子嗣,慈禧太后历年仅三岁的溥仪为皇位继承人,是为宣土帝,由隆裕太后和载沣摄政次日,前后掌握晚清政权近半个世纪的慈禧太后在伊銮殿病逝,终年74岁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后,各省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

同年,清朝任命北洋新军统帅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成立内阁并统领清军袁世凯一方面压迫革命军,另一方面却暗中与革命党人谈判,形成南北议和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于南宣布成立,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民国成立大合照同年2月12日,在袁世凯的劝说和逼迫下,宣统地溥仪颁布退位诏书至此,国祚276年的清朝和两千余年的封建帝制结束同年2月13日,孙中山被迫向临时参议院提出辞职将临时大总统的位置将位于袁世凯在此后的十几年时间里成为北洋时期,该时期的中华民国政府也成为北洋政府。

同年8月,同盟会改组成国民党,孙中山被推举为理事长,宋晓仁出任代理理事长1913年,宋晓仁在上吼车站遇刺身亡孙中山认为是袁世凯所为,主张武力草原发动二次革命同年,二次革命在袁世凯的镇压下宣告失败,孙中山和黄兴等人被迫流亡日本。

1914年,袁世凯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公布中华民国约法,实行总统制,独揽大权同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15年5月,袁世凯屈服日本,以牺牲国家利益为代价,换取日本对其称帝的支持,接受丧权辱国的21条同日,各城市纷纷集会,拒不承认21条。

同年12月,袁世凯在英国和日本的支持下,宣布自称皇帝,改国号为中华帝国,建元红线,史称红线帝制此举遭到各方反对,随即引发护国运动1916年3月,在护国军的讨伐下,做了83天皇帝的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地址同年6月,袁世凯因尿毒症不治而亡,时年57岁。

袁世凯死后,军阀割据的时代开始同时,黎元洪继任中华民国大总统,但实际权力掌握在皖西军阀段祺队手中,黎元洪不愿受段祺瑞摆布,形成濮院之争1917年,徐州军阀张勋以调廷抚院之争为名,率领5000辫子兵进京,拥戴溥仪复辟,史称张勋复辟。

但复辟丑拒只持续了短短的十二天同年7月,皖西军阀段祺瑞控制了北洋政府,拒绝恢复中华民国国会和临时约法,孙中山为了反对段祺瑞的独裁统治,发起领导护法运动1918年,鲁迅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狂人日记,是国内首次发表白话小说。

同年,孙中山在编系和桂系军法的排挤下,被迫辞去了大总统之职,护法运动宣告失败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法国巴黎召开对德和会巴黎和会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给日本,由此引发了伟大的五四爱国运动同年,张作霖借日军力量称霸东北三省。

1920年,段祺瑞与吴佩孚为争夺北洋政府统治权,爆发了十皖战争此战以皖系、段祺瑞战败,直系和奉系两军阀共同控制了北洋政权而结束1921年,外蒙古在苏俄的支持下宣布独立同年7月23日,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

中国共产党成立1922年,张作霖和控制关内六省的吴佩孚之间展开了第一次直奉战争此战以张作霖代而结束同年,张作霖在日本关东军的支持下,宣布东北三省自治1923年,曹锟以重金收买议员和议长的方式被选举为大总统,各界团体选即通电全国,一致声讨曹锟。

1924年6月,孙中山在广州创办皇甫军官学校同年9月,直系军阀吴佩孚和奉系军阀张作霖为争夺北洋政权爆发了第二次直奉战争此战以直系军阀的惨败而告终,吴佩孚的主力基本被消灭,北洋政权落入冯玉祥和张作霖手中,直系势力退居长江一线。

同年10月,冯玉祥发动北京政殿,软禁了贿选总统曹锟同年11月,冯玉祥派杜忠麟带兵入紫进城,逼迫清末皇帝溥仪离宫至此,清朝的帝王制度彻底覆灭1925年3月,伟大的孙中山先生在北京病逝,享年59岁,同年6月震惊中外。

的五卅运动在上海爆发,并很快席卷全国同年11月,宋熙将领郭松龄在滦州起兵,发表反动宣言同年12月,张作霖在日本关东军的帮助下,郭松龄兵败被杀1926年,为消灭各地军阀割据势力,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蒋介石任北伐军总司令。

同年,在北伐军和国民军的北伐下,基本消灭了军阀吴佩孚和孙传芳的军队,以及重创了阀张作霖的军队1927年4月12日,在北伐战争顺利发展下,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的西右派在上海发动反对国民党左派和共产党的武装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国民党左派及革命群众,史称412反革命政变。

同年4月18日,蒋介石成立南京国民政府同年8月1日,在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的领导下,发动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1928年,因张作霖未能满足日本的要求,日本关东军决定杀死张作霖。

同年6月4日,震惊中外的皇姑屯事件爆发,北洋军阀奉系首领张作霖被炸身亡至此,统治民国16年的北洋军阀政府结束同年12月29日,张学良宣布东北意志服从国民政府领导,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完成了统一1929年1月,张学良诱杀杨宇亭和常荫槐。

同年3月,蒋桂战争爆发同年6月,蒋桂战争结束,白崇禧和黄少红败逃越南1930年,汪精卫联合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等人发动中原大战,意图夺权挑战蒋介石的南京国民政府同年11月,历时七个月之久的中原大战以蒋介石的胜利而告终。

1931年9月18日,日本制造柳条湖事件、918事变爆发,抗日战争正式开始同年9月19日,日军占领沈阳同年11月4日,马占山带领东北军与日军激战,但因敌强我弱,日军占领齐齐哈尔1932年2月,由于张学良一再坚持不抵抗政策,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整个东北三省1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被日军占领。

同年3月,在日本的扶持之下,末代皇帝溥仪在长春成立了傀儡政权,为满洲国1933年,热河省主席汤玉麟率部不战而逃日军以128名骑兵前头部队兵不血刃进占承德,热河沦陷同年,在喜风口战役中,29军大刀队血战日寇,歼敌5000人,对骄横狂妄的日寇给予了沉重打击。

五武和坚定了全国人民的抗日决心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在国民党反动派的疯狂的围剿之下,不得不进行战略转移是为红军长征1935年1月,中国工农红军占领遵义城后,召开遵义会议同年3月,红军四渡赤水河同年5月,红军强渡金沙江,跳出国民党反动派的包围圈。

同年12月9日,北平学生和各界群众1万余人举行示威游行,喊出了反对华北自治运动、反抗日本帝国主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口号,掀起全国抗日救国新高潮,史称129运动1936年10月,红军的三大主力胜利会师,长征结束。

同年12月12日,东北军领袖张学良和西北军领袖杨虎城为了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西安内的既定国策,在西安扣留了蒋介石,史称西安事变同年12月24日,蒋介石签订六项协议,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合抗日的主张1937年7月7日,日军向卢沟桥一带中国军队开火。

中国守军第29军予以还击,揭开了全国抗日战争的序幕,史称七七事变同年8月13日,日军对上海发动了大规模进攻,上中国驻军奋起抵抗,在上和全国人民的支持下,开始了历时三个月之久的淞沪会战同年9月25日,八路军115师在平型关伏击日军,歼敌一千余人,缴获大批军用物资,史称平型关大捷。

同年11月12日,日军占领上海,淞沪会战结束同年12月13日,国民政府首都南京沦陷,日军攻入南京城,开始了人类历史上最惨无人岛长达六个星期的南京大屠杀1938年2月,国军与日军进行的徐州会战开始同年3月,台儿庄战役开始。

同年4月,在广大爱国官兵的浴血奋战下,台儿庄战役取得胜利,同年5月,徐州沦陷,同年6月,安庆沦陷,武汉会战拉开帷幕同年十月,蒋介石下令放弃武汉,武汉沦陷1939年5月,汪精卫通电投敌同年10月,第一次长沙战役结束。

此役日军死伤13000人,第九战区伤亡25833人同年11月,日军对晋察冀边区进行冬季大扫荡,日军名将之花阿布归秀被八路军击毙1940年3月30日,荒伪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同年5月,早一会战开始同年8月,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对日军发动百团大战。

1941年1月,国民党反动派制造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同年9月7日,中国军队进行第二次长沙会战,至10月9日结束,共歼灭日军3万余人同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1942年5月1日,日军开始五一大扫荡,实行三光政策。

同年,河南发生严重大饥荒造成3000万人受灾,300万人饿死1943年,中、英美三国在埃及举行开罗会议,并发表开罗宣言,要求日本无条件投降,归还一切侵占的土地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重点转向太平洋。

同年,日本发动了号称一号战役的豫湘桂战役此役,中国损兵60万至70万,丧失四个省会和146座城市,丧失国土20多万平方公里,六千万人民陷于日军的铁蹄之下1945年3月,美军开始在日本本土进行大规模轰炸同年5月,中国军队第159师收复南宁。

同年6月,中国政府军队在湘西大捷,痛歼日寇24000人同年7月,中国军队收复镇南关同年8月6日和九日,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分别各投下了一颗原子弹

小男孩原子弹

爆炸瞬间同年8月9日,苏联红军出经中国东北对日本关东军发起攻击,同时,中国军队向日军发起全面反攻同年8月15日,日本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同年9月9日,日本派遣冈村宁次签署投降书,抗日战争正式结束同年10月10日,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签署双十协定。

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大举围攻中原解放区,发动全面内战1947年,刘邓大军开始迁里,挺进大别山,陈毅和粟裕领导的华东野战军挺进豫皖苏,陈赓和谢富志兵团挺进豫西,三路大军互相策应,牵制了南线国民党军一半以上的兵力。

整个战争格局从此发生根本的转变1948年9月,辽沈战役打响,11月,淮海战役开始,12月,平津战役爆发这三大战役共歼灭国民党军队154万人1949年1月31日,平津战役结束后,北平和平解放同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解放南京。

同年10月1日,新中国宣告成立

五星红旗至此,历时109年的中国近代史结束。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