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历史

干货分享中国历史知识大全免费下载(知识大全浙江版电子书免费下载)

  • 来源:互联网
  • |
  • 2023-09-24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2020年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汇总(免费提供word打印版下载)

干货分享中国历史知识大全免费下载(知识大全浙江版电子书免费下载)

 

       感谢您关注“中学大课堂仁爱英语”公众号,如您尚未关注,请点击上方蓝字免费关注,公众号里面有更多学习资料等你呢!在中学阶段助你一臂之力!       “中学大课堂仁爱英语”关注我们,获取更多知识方法。

每日更新,与您不见不散!战疫期间免费提供word打印版下载(在本页最底端)战疫期间免费提供word打印版下载(在本页最底端)战疫期间免费提供word打印版下载(在本页最底端)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知识要点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一、隋朝的建立,统一和灭亡:1、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2、589年,隋朝灭陈,统一南北3、隋朝的灭亡: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

▲二、大运河的开通:1、目的(原因):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2、时间、人物: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3、中心、起始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4、分为四段(自北向南):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5、连接五大河(自北向南):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6、开通的作用: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但其开凿过程中给人民带来了灾难)第2课 “贞观之治

”一、唐朝的建立: 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李渊就是唐高祖※二、“贞观之治”1、原因(措施):①唐太宗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吸取隋亡的教训,励精图治;②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③戒奢从简,以身作则;④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⑤发展科举,任用贤才,著名的有房玄龄和杜如晦等;⑥虚心纳谏,出现了魏征等著名的谏臣。

2、表现:贞观年间,农民占有一定土地,赋役负担减轻,大量荒地开垦出来,社会经济出现繁荣景象那时候,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史称“贞观之治三、比较汉武帝与唐太宗的历史功绩项目汉武帝唐太宗政治

推恩削藩,加强中央集权;重视人才勤于政事,虚心纳谏,发展科举经济治理黄河,盐铁专营,统一铸币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役和徭役 军事派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取得河套等地在西域设安西都护府,进行管理思想文化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长安兴办太学重视人才培养,扩充国学规模,增加学员民族关系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促进唐蕃友好▲四、女皇武则天:1、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2、武则天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

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第3课  “开元盛世”▲一、“开元之治”:① 唐玄宗即位以后,任用贤臣(姚崇),励精为治;②重视地方吏治;③并注意节俭这些改革措施,使得开元年间的政局为之一新,史称“开元之治”。

※二、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具体表现在:1、农业方面:①兴修水利,修建了40多处大型水利工程;②农耕技术也有很大发展,水稻采用育秧移植栽培,产量大大增加;③从西域引进许多蔬菜品种;④茶叶生产在江南农业占有重要地位,唐朝时饮茶之风在全国范围内盛行;⑤出现了曲辕犁、筒车等先进的生产工具;⑥积极抗旱、治理蝗灾,抗拒天灾的能力增强了。

2、手工业方面:①丝织品花色品种多,丝织技术高超;②陶瓷业发展,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唐三彩是世界工艺的珍品3、商业繁荣:①出现大都市长安、洛阳、扬州和成都;②长安城内分为坊和市,坊是居民宅区,市为繁荣的商业区;③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一、科举制的诞生:1、隋文帝时,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2、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二、科举制的完善:1、唐朝科举制度常设的考试科目很多,以进士和明经两科最为重要。

唐朝时期完善科举制度人物是唐太宗、唐玄宗和武则天2、唐太宗:扩充国学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严格考试制度3、武则天:开创殿试和武举4、唐玄宗:丰富考试的内容,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表格归纳为:科举制的产生和完善过程。

人物贡献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诞生阶段(隋朝)隋炀帝正式设置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唐太宗扩充国学的规模,严格考试制度完善阶段(唐朝)武则天增设殿试、武举唐玄宗丰富考试的内容: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三、科举制的影响:1、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2、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3、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4

、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第5课  “和同为一家”唐朝时,唐太宗和武则天在今新疆地区先后设立了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唐太宗被称为“天可汗”。

一、西南——吐蕃(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1、7世纪前期,吐蕃杰出的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2、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意义: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3、8世纪初,唐朝又把金城公主嫁到吐蕃。

至此,吐蕃和唐朝已经成为“和同为一家”了二、北方——回纥的勃兴:8世纪中前期,唐玄宗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后来,回纥改名为“回鹘”三、东北——靺鞨(“车书本一家”):7世纪末,粟末靺鞨部首领大祚荣统一了周围各部,建立政权。

8世纪前期,唐玄宗封他为渤海郡王,加授渤海都督从此,粟末靺鞨政权以“渤海”为号粟末靺鞨有“海东盛国”之称四、西南——苍山洱海见的南诏:六诏居民是今天彝族和白族的祖先玄宗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民族活动地区与唐朝的关系

今何族的祖先吐蕃西南和同为一家: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尺带珠丹与金城公主通婚藏族回纥西北唐玄宗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维吾尔族靺鞨东北唐玄宗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满族南诏西南唐玄宗封皮罗阁为“云南王”彝族白族

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人称中国人为“唐人”一、唐与日本的关系——遣唐使和鉴真东渡:1、隋唐时,中日两国交往密切。

贞观年间,日本有很多遣唐使、留学生和留学僧来唐学习2、遣唐使回国后很受重用,他们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还参照汉字创制了日本文字,在社会生活上至今都保留唐朝人的某些风尚3、唐朝赴日本的使节和僧人中,最有影响的鉴真,曾六次东渡日本,在日本传播唐朝文化。

建唐招提寺二、唐与新罗的关系:方式:(1)派遣使节和大批留学生到唐朝学习(2)新罗商人来中国经商,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表现有:仿唐制建立政治制度、采用科举制选官吏、引入了中国的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

三、唐与天竺的关系——玄奘西游:唐朝时中国与天竺交往频繁,最杰出的使者是高僧玄奘贞观初年,他从长安出发,前往天竺回国后,专心翻译佛经,还写成著名的《大唐西域记》这部书是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第7、8课  辉煌的隋唐文化一、科学技术1、建筑:隋朝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七百多年后,欧洲人才建成类似的桥唐都长安是当时世界最大的城市(大明宫含元殿)2、印刷术:我国在世界上最早发明印刷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隋唐时出现。

唐朝印刷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3、医学:“药王”孙思邈《千金方》▲二、文学:诗歌  唐朝是诗歌黄金时代,流传下来2000多位诗人的5万首诗歌最著名的有:1、李白(盛唐)——“诗仙”(《早发白帝城》、《蜀道难》)诗歌特点:即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而且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轻快。

2、 杜甫(盛-衰)——“诗圣”(“三吏”“三别”) 诗歌特点:或气魄雄浑,或沉郁悲怆,语言精练凝他的诗被称为“诗史”3、 白居易(中唐)——《秦中吟》《新乐府》,诗歌特点诗歌反映现实三、书法:1、颜真卿:是继王羲之之后我国历史上最有成就的书法家,“颜体”《多宝塔碑》、《颜氏家庙碑》   。

2、柳公权:《玄秘塔碑》柳体, 进行笔谏    两人合称“颜筋柳骨”四、绘画:(唐朝)阎立本,《历代帝王图》、《步辇图》,擅长人物画(唐朝)吴道子,《天王送子图》,“画圣”,“吴带当风”五、艺术宝库:甘肃敦煌莫高窟(大部分隋唐开凿)。

堪称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六、盛大欢腾的乐舞《秦王破阵乐》歌颂的是秦王李世民第9课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一、契丹的兴起和陈桥兵变:1、10世纪初,契丹首领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都城在上京2

、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宋朝,定都东京,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二、辽、宋、夏的和战:1、宋与辽——澶渊之盟:(1)时间:宋真宗统治时(2)内容:辽宋议和,辽朝退兵,宋给辽岁币(3)

评价:①宋每年要给辽岁币给老百姓增加了负担,对宋来说也是屈辱的②但这个条约也使辽宋之间保持了很长时间的边境和平,这样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特别是双方在边境地区贸易的发展2、与夏和战(1)11世纪前期,党项首领元昊称大夏国皇帝,都城在兴庆,史称西夏。

(2)宋夏议和,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三、金和南宋的对峙:1、12世纪初期,女真杰出首领阿骨打,起兵抗辽,接着在会宁称帝,国号金他就是金太祖2、1127年,北宋被金灭亡,赵构登上皇位,定都临安,史称南宋。

3、抗金英雄:岳飞  郾城大捷4、宋金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5、宋朝时主要政权政权建立民族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辽契丹10世纪初(916年)辽太祖阿保机。

上京北宋汉族960年宋太祖赵匡胤东京(今开封)西夏党项11世纪前期(1038年)李元昊兴庆金女真12世纪初期(1115年)金太祖阿骨打会宁,后迁到中都南宋汉族1127年宋高宗赵构临安(今杭州)※第1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

※一、原因:①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南方战乱少;②南迁的中原人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③自然条件的变化,使南方更有利于农业的发展;※二、表现:(一).南方农业的发展:①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民间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水稻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首位,主要产地在南方②棉花的种植,由两广、福建扩展到长江流域③茶树在江南的丘陵地区广泛种植④引进新品种——从越南引进占城稻(二)南方手工业的兴旺:1、纺织业:蜀地的丝织品“号为冠天下”。

从海南岛兴起的棉织业,南宋已发展到东南沿海地区2、制瓷业: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重心浙江哥窑烧纸的冰裂纹瓷器,给人别致美感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3、造船业:宋朝的造船业居世界首位,广州、泉州造船业发达。

(三)南方商业的繁荣:1、南宋时最大的商业都市是临安,其繁荣程度远远超过北宋时的开封,而且还出现有早市、夜市 2.宋朝是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的足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

3.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有利于商业发展▲第11课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一、衣食住行等习俗的变化:1、北宋初年,百姓只能穿黑白两色的衣服由于一些士大夫的提倡,妇女缠足的陋习也逐渐传开。

2、北宋的肉食中以羊为多;南宋时,一般人吃不起羊肉,吃鱼多宋代时,北方以面食为主,南方以稻米为主3、宋代缺马,多用牛车出行二、热闹的瓦子和欢乐的节日:1、“瓦子”:东京城内的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它是宋朝市民阶层不断扩大的结果。

2、今天的传统节日,像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宋代都有了宋代称春节为元旦,最为重视第12课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一、“一代天骄”统一蒙古:1206年,蒙古贵族召开大会,推举铁木真为大汗,尊称他为成吉思汗,蒙古国建立。

二、忽必烈建立元朝:1、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1272年定都大都1276年元军占领临安,南宋灭亡2、抗元英雄:文天祥▲3、元世祖重视发展农业,多次下令禁止蒙古贵族圈占农田做牧场,治理黄河,推广棉花种植,北方农业得以恢复和发展。

为了便利南粮北运,他下令开凿两段新运河,与原有的运河连同,使粮船从杭州直通大都▲4、商业,元朝大都,既是政治中心又是闻名世界的商业大都市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的《马可·波罗行纪》,描述了大都的繁华景象▲三、行省制度:

元朝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世祖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行省制的内容:①中央—中书省—全国最高行政机构—管辖大都及周围地区;②地方—行中书省(行省或省)—中书省的派出机构—管辖11

个行省(可指岭北、辽阳、云南等行省的范围);③在中央设宣政院,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④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四、民族融合的发展:1、元朝的民族融合,是历史上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从三国、两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开始,中经隋、唐、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到元朝时,民族融合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2、元朝民族融合的发展表现在四个方面:①汉族人民开发边疆;②边疆各族迁入内地,同汉族等杂居相处;③契丹、女真等族与汉族的融合;④形成了一个新民族—回族▲3、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民族融合又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

4、元朝在我国历史上贡献:①元朝的统一,结束了北宋以来几个政权并立的局面,元朝的疆域,比以往任何朝代都辽阔②元朝建立了行省制度,对后世影响浣深远③元政府设有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④元朝在西藏委派官吏,驻扎军队,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

⑤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第13、14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科学技术的发明1、活字印刷术毕升, 北宋, 经济、省时,大大促进文化传播比欧洲早约四百年2、指南针战国时期 , 人们根据磁石指示南北特性,制成。

“司南”,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北                  宋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时,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事业(并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3、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唐朝末期 。

, 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上;宋元时期, 火药广泛用于战争;13、14世纪 , 传入阿拉伯和欧洲4、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加上造纸术,是我国古代人民的“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5、我国北宋时期的科学家沈括的科学成就有《梦溪笔谈》、创制“十二气历”。

我国元朝时的著名天文学家和水利专家郭守敬的科学成就有《授时历》测定一年为365.2425天,与现在公历的公历基本相同,但比现行公历的确立早约三百年二、史学、文学方面:1、史学:北宋的司马光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他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

(注与《史记》作对比)史学上的“两司马”史学家年代著作体例叙事范围司马迁西汉《史记》纪传体通史黄帝到汉武帝时期司马光北宋《资治通鉴》编年体通史战国到五代2、文学:类别朝代代表人物代表著作特点(或内容)宋词

北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气势豪迈,雄健奔放,“豪放派”两宋之交李清照《声声慢》等风格委婉,感情真挚,善于运用口语,清新自然“婉约派”南宋辛弃疾倾吐对山河分裂的悲痛元曲元朝关汉卿《窦娥冤》绘画宋朝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描绘北宋东京卞河沿岸风光和繁华景象元朝赵孟頫《秋郊饮马图》他的作品被称为“神品“3、书法:①、东汉时期: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②、魏晋南北朝:风格多样的书法艺术;③、隋唐时期:书法艺术的高峰;

④、宋元时期:书法成为文人普遍的爱好 , 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合称“宋四家”第15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一、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1、1368年初,朱元璋以应天为都城,改称南京,称帝,建立明朝,他就是明太祖。

▲2、加强君权措施:①改革 行政机构: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在中央,废除丞相,撤消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管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②设立锦衣卫,兼管对臣民的监视、侦查。

③改革科举制度,八股取士,考试命题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考生不许有自己的见解,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二、靖难之役和迁都北京:1、北平的燕王朱棣,打出“靖难”(平定祸难的意思)旗号,起兵反对建文帝,史称“靖难之役”。

朱棣称帝,他就是明成祖2、明成祖加强统治:①1421年迁都北京,以加强中央对北方的控制;②强化君权,进行削藩;③增设特务机构—东厂,加强对臣民的监视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是明朝君主专制强化的一种表现3、八股取士的危害有哪些?

89页最后一段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一、郑和下西洋:1、目的:为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明成祖派遣郑和下西洋2、时间:1405——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到达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3、到达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4、意义: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的伟大航海家郑和的远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5、识记郑和的图片,郑和下西洋的路线图二、戚继光抗倭:1、元末明初,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经常侵袭中国沿海地区,沿海居民称它们为倭寇。

2、明朝派戚继光抗击倭寇的进攻(浙江台州),3、戚继光是我国著名的民族英雄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1553年,葡萄牙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直到1999年12月20日,澳门才回归祖国怀抱第17

课君主集权的强化一、满洲的兴起和清朝的建立1、明朝后期,女真的杰出首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1616年,努尔哈赤自立为汗,国号为金,史称后金迁都沈阳,后改称盛京满洲发展的历史时间族名政权建立者唐朝靺鞨渤海

1115年女真金完颜阿骨打1616年女真后金努尔哈赤1636年满洲清皇太极    2、1644,清军入关,迁都北京,逐步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二、君主集权的强化:1、为了加强君主专制,雍正帝设立军机处,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乾隆帝时撤销议政王大臣会议。

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2、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大兴“文字狱”,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3、文字狱的危害:清朝的文字狱,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许多知识份子不敢过问政治,从而禁锢了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第18课  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一、收复台湾(“开辟荆榛逐荷夷”):1、明朝后期(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占了我国宝岛台湾以台湾城和赤嵌楼为据点2、1661年,郑成功率兵进入台湾,1662年初,荷兰殖民者被迫投降,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

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3、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二、抗击沙俄——雅克萨之战:1、17世纪中期,沙皇俄国势力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在雅克萨和尼布楚修建城堡。

康熙帝命令清军水陆并进,击毙侵略军头目托尔布津,沙俄被迫投降▲2、1689年,中俄双方代表在尼布楚进行谈判,经过平等协商签订了《尼布楚条约》历史意义:这个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位置时间事件东南(台湾)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入台湾1661~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郑成功收复台湾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郑氏后代归顺清朝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东北(黑龙江流域)17世纪中期沙俄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两次雅克萨之战

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第19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一、清朝加强西藏的管辖(达赖、班禅和驻藏大臣):1、册封:顺治帝接见西藏的佛教首领达赖五世,赐予“达赖喇嘛”封号康熙帝赐予另一个位西藏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

从此,历代达赖和班禅,都须经过中央政府册封2、1727年,清朝开始设置驻藏大臣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3、影响:清朝的这些措施,大大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二、清朝加强对新疆的管辖:。

1、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乾隆帝时下令调兵平定了回部上层贵族小和卓与大和卓的叛乱;清朝在新疆设置伊犁将军,对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进行管辖;清朝设置哨所,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2、土尔扈特回归祖国:。

1771年初,蒙古土尔扈特部众,在其杰出的首领渥巴锡的领导下,摆脱了俄国的控制和压迫,回归祖国,得到乾隆帝的妥善安置土尔扈特部的回归祖国,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的篇章三、清朝疆域:东临太平洋、南至南海诸岛、西跨葱岭、北接西伯利亚;。

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南到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西南到喜马拉雅山、西北达巴尔喀什湖清朝疆域成为亚洲最大的国家第20课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一、明清经济的发展:1、农业:明代从国外引进的新物种——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

2、手工业:棉纺织业在明代已从南方推向北方;苏州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南京后来居上;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青花瓷器),畅销海内外3、商业: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空前活跃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贸易城市4、资本主义萌芽:明朝中期以后,苏州、松江等地的纺织业中,出现了许多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机户。

他们开设机房,雇用机工进行生产,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生产方式机户是早期的资本家,机工是早期的雇用工人他们之间这种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是一种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二、“闭关锁国”的政策:1、含义:闭关政策是指清政府限制、禁止对外交通和贸易的政策

2、原因:①清朝统治者坚持以农为本的传统观念,推行“重农抑末”政策,压抑、限制民间工商业的发展;②清朝前期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稳定,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无需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③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到外国侵略,又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

3、表现:①清初的40年,实行严厉的禁海政策,不许擅自出海贸易;②对出口的商品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量作出严格的限制;③开放四个港口,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后来下令只开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关闭其它港口4

、影响:要一分为二的评价:①正面:它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②反面:使中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不能适时地向外国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逐渐在世界上落伍了第21

、22课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紫禁城和明长城:(1)北京城由宫城、皇城和京城三个部分组成,是古代城市建筑的杰作(识记平面图)▲(2)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蜿蜓六千余公里,是世界上的一个奇迹。

(识记地图)二、古典科技巨著:明朝时期作者著作价值李时珍《本草纲目》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被译为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宋应星《天工开物》总结名带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等,被称为“中国17

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徐光启《农政全书》农业百科全书,我国农学史上最早传播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的书籍▲三、古典小说(作品、作者、时间、历史地位)1、《三国演义》罗贯中, 元末明初, 描写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的政治和军事斗争。

, 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2、《水浒传》施耐庵,元末明初, 描写北宋末年宋江领导的梁山泊农民起义,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3、《西游记》吴承恩, 明朝中期, 根据民间流传唐僧取经故事创作。

, 一部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4、《红楼梦》曹雪芹, 清朝, 描写贾、王、史、薛四大封建家族的衰亡,和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揭示封建社会崩溃趋势, 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四、戏剧的繁荣:▲1、汤显祖是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代表作是《牡丹亭》。

2、清朝中后期以徽剧、汉调为基础,融合吸收了其它剧种的一曲调和表演方法,在19世纪中期初步形成一个新的剧种——京剧五、书法的成就:1、明朝书法家董其昌的作品,兼有“颜骨赵姿”之美2、明末画家徐渭擅长泼墨,《墨葡萄图》;清朝画家“扬州八怪”,最著名者郑板桥,《兰竹图》。

其他简答题1、简述明清时期加强君权的措施答:(一)明朝:①在中央,撤中书省、废臣相,设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全国的军政大权都集中在皇帝手里(明太祖)②设厂、卫等特务机构,加强对臣民的监视(明成祖、明太祖)。

③实行削藩(建文帝、明成祖)④迁都北京,加强中央对北方的控制(明成祖)⑤思想、文化上实行“八股取士”加强思想控制(明太祖)(二)清朝:①清初,设内阁和六部,但议政王大臣会议掌握实权②雍正帝设立军机处,皇帝掌握全国军政大权。

③乾隆帝时撤销议政王大臣会议④为加强思想控制,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大兴“文字狱”2、请以史实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答:①、三国时期,东吴孙权派卫温到达夷洲  ②、隋朝时,隋炀帝曾三次派人去流求   ③、明朝时,。

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④、1684年,清朝设置共台湾府,加强管辖    ⑤、1885年,清朝设台湾行省3、清朝采取什么措施巩固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的?答:㈠、在西藏,①、确立对佛教首领班禅和喇嘛的册封制度。

顺治帝接见西藏的佛教首领达赖五世,赐予“达赖喇嘛”封号康熙帝赐予另一个位西藏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从此,历代达赖和班禅,都须经过中央政府册封②、1727年,清朝开始设置驻藏大臣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㈡、在新疆,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设置伊犁将军进行管辖㈢、在台湾,1684年设置台湾府,1885年,设台湾行省,加强管辖㈣、妥善安置回归的土尔扈特部4、明朝在中外交往中都有哪些重大事件?答、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澳门的居住权

5、台湾府的设置有何作用?6、郑和下西洋有何作用?7、列举中国四大古典名著8、文字狱给中国社会带来哪些危害?9、清楚为什么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这种政策对中国社会有何影响?文章来源自网络,欢迎收藏及转发到朋友圈,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删除我们的坚持能换来您的实用和进步,我们就欣慰,好的话,请转载和点赞,谢谢自动回复操作方法:--------------中学大课堂仁爱英语---------------回复关键字即可查看使用。

回复“单词”:即可查看【仁爱英语全部单词朗读】回复“练习”:即可查看【仁爱英语单元话题练习】回复“下载”:即可查看【资料下载区】回复“教辅书”:即可查看【各教辅订阅指导】回复“朗读7”:即可查看【七年课文朗读】

回复“朗读8”:即可查看【八年课文朗读】回复“朗读9”:即可查看【九年课文朗读】回复“视频7”:即可查看【七年课本教学视频】回复“视频8”:即可查看【八年课本教学视频】回复“视频9”:即可查看【九年课本教学视频】

回复“电子书7”:即可查看【七年级课本电子书】回复“电子书8”:即可查看【八年级课本电子书】回复“电子书9”:即可查看【九年级课本电子书】回复“答案7”:即可查看【七年级课本课后答案】回复“答案8”:即可查看【八年级课本课后答案】

回复“答案9”:即可查看【九年级课本课后答案】提示上面资料都是仁爱英语资料回复“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中考”“试卷”“小升初”:即可查看【相应科目】学习资料汇总。

战疫期间免费提供word打印版下载:提供免费下载(百度网盘):历史科目:链接:https://pan.baidu.com/s/14rM1sTG9yyp_7vGJLecoTQ 提取码:zgoq 复制这段内容后打开百度网盘手机App,操作更方便哦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