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历史

奔走相告中国历史上十大女将(中国历史四大女将)

  • 来源:互联网
  • |
  • 2023-09-26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十、苏三娘苏三娘原姓杨,是一个江湖卖艺女子,打飞镖百发百中,与苏三相识后便情投意合,结为夫妻。他组织了一支强大的农民起义队伍,专与清政府作对,口

奔走相告中国历史上十大女将(中国历史四大女将)

 

十、苏三娘苏三娘原姓杨,是一个江湖卖艺女子,打飞镖百发百中,与苏三相识后便情投意合,结为夫妻偶尔跟随苏三外出打仗,她善征勇战,智慧非凡,威风凛凛她的丈夫苏三乃灵山天地会首领之一,他组织了一支强大的农民起义队伍,专与清政府作对,口号是“劫富济贫,杀官放囚”,因此得到广大贫苦群众的支持。

苏三在道光三十年八月的一起战斗中,由于投机分子的出卖,被乱箭射死随后,苏三娘率部加入太平天国,在这次历史上最大的农民起义中留下了辉煌的一页

九、秦良玉秦良玉,字贞素,四川忠州(今重庆忠县)人,明朝末年著名女将丈夫马千乘是汉伏波将军马援后人,世袭石砫宣慰使(俗称土司),马千乘被害后,因其子马祥麟年幼,秦良玉于是代领夫职秦良玉率领兄弟秦邦屏、秦民屏先后参加抗击清军、奢崇明之乱、张献忠之乱等战役,战功显赫,被封为二品诰命夫人。

崇祯皇帝曾作诗四首赞颂秦良玉秦良玉死后后世文人赞颂秦良玉所作的诗词非常多,近代冰心、郭沫若也对秦良玉大加称赞,爱国将领冯玉祥也曾说到:“纪念花木兰,要学秦良玉”明朝灭亡后,南明王朝追谥秦良玉为“忠贞侯”。

历朝历代修史,女性名人都是被记载到列女传里,而秦良玉是历史上唯一一位作为王朝名将被单独立传记载到正史将相列传里的巾帼英雄。

八、唐赛儿唐赛儿,明初农民起义军女领袖,山东滨州蒲台县人1420年在益都(今青州)卸石棚寨率众起义,震动京师,给明王朝以沉重打击 明初,成祖从南京迁都北京,大修宫殿,又组织人力,南粮北调,还开挖运河,先后在山东征调数十万民夫,农民徭役负担沉重。

唐赛儿是明朝初年起兵反朝廷的著名白莲教女首领唐赛儿是山东蒲台县人,林三之妻林死后据说唐偶得一石匣,内有宝剑兵书,唐研习后通晓法术兵法,以传白莲教为名,集合民众数千,于永乐十八年二月(1420年)在益都卸石棚寨(今青州市境内)起事。

唐赛儿起事后全歼了前来围攻的军队,杀了青州都指挥使高风,各地民众纷纷响应朝廷派出京师精兵,由安远候总兵柳升与都指挥刘忠统领,前来征讨明军仗人多势众,包围了唐赛儿山寨唐赛儿假作投降,乘机夜袭官军明军大乱,刘忠战死。

唐赛儿突围而出唐的部众攻下莒州、即墨等地,包围安邱唐赛儿部最后被山东都指挥佥事卫青击溃消灭但唐赛儿等人安然逃走,不知所踪

七、杨招讨南宋末年,蒙古入侵四川人民奋勇抵抗外来侵略者在史书上,将士牺牲录上,记载了这样一个人名:名山部杨招讨女将军没有过多的描述可以推测这位女英雄,是率领了四川名山县的团练兵,奋勇抵抗蒙古铁骑,英勇就义。

六、杨妙真杨妙真,金末武术家益都(今属山东)人红袄军首领杨安儿之妹,号“四娘子”杨安儿死后,率部与李全会合,结为夫妇,随李全投宋,后又降蒙古并进攻南宋善骑射,所创梨花枪,号称天下无敌手,为后世军事家所推崇。

山东响马,自古有名王莽时期的赤眉军,隋末的瓦岗军,还有黄巢,还有水泊梁山的一百零八位好汉在金军南侵,北宋灭亡,南宋苟安江左的情况下,这里又出了一支红袄军红袄军的首领原来是杨安儿,后为舟人曲成陷害,堕水而死,队伍交给他的妹妹杨妙真领导。

杨妙真武艺超群,作风正派,长得面如桃花,眼若寒潭,作为一支义军的领袖,完全一副大姐的派头她的丈夫李全,北海人,矫健魁梧,弓马娴熟,善使长茅铁枪,无人能够抵挡,人称“李铁枪”杨妙真领导的红袄军,组织严密,他们的器械虽不如金兵,但“心协力齐,奋不顾死”,屡败敌人。

有一次,他们袭击金军大寨,连金左副元帅宗翰也几乎被擒金军痛恨红袄军,追剿最急,往往妄杀平民以泄愤,但不能捉到红袄军,红袄军的队伍反而日益扩大关于杨妙真,在史书中的记载不少,金朝末年新兴的蒙古政权多次南侵,金兵节节失利,金朝统治者为了支撑腐败的政权“赋敛日横”,赋税征收多了,老百姓承受不了,山东的老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各地起义军揭竿而起,也就是在这时,爆发了声势浩大的杨安儿、杨妙真兄妹领导的农民大起义。

五、萧绰萧绰(953年-1009年),小字燕燕,原姓拔里氏,拔里氏被耶律阿保机赐姓萧氏,契丹族,辽朝政治家、军事家和改革家,她摄政期间,辽朝进入了最为鼎盛的辉煌时期辽景宗继位后,选为贵妃969年(保宁元年),被册封为皇后。

971年(保宁三年),生辽圣宗耶律隆绪,后又生三子三女982年(乾亨四年),辽景宗崩,辽圣宗继位,尊萧绰为皇太后,摄政983年(统和元年),圣宗率群臣给萧绰上尊号“承天皇太后”986年(统和四年),宋太宗认为辽圣宗年幼而母后摄政,大举北伐,以收复石敬瑭献给契丹的燕云十六州。

正月,宋军兵分三路,东路攻幽州,中路攻蔚州,西路攻云州朔州,失败,宋太宗下令全线撤退在撤退途中,辽军俘宋将杨业,后者不降绝食而死1004年(统和二十二年)闰九月,萧绰以索要周世宗收复的关南地为名,大举伐宋。

除了在瀛州遭到抵抗外,辽军势如破竹,十一月就至宋都开封的门户澶渊辽大将先锋官南京统军使萧挞凛在前线察看地形督战时被射中头部,当晚死去辽军士气受挫,又孤军深入,十分疲惫,加之后方宋军袭击其后路萧绰利用宋真宗急于求和的心态,与宋朝谈判,达成澶渊之盟。

1006年(统和二十四年),辽圣宗率群臣给萧绰上尊号睿德神略应运启化法道洪仁圣武开统承天皇太后。1009年(统和二十七年),萧绰归政于辽圣宗,不再摄政。同年十二月,病逝于行宫,享年五十七岁。

四、唐平阳昭公主平阳公主,唐高祖李渊第三女,唐太宗李世民同母姐,母太穆皇后窦氏祖籍邢州尧山,她是一个真正的巾帼英雄,也是中国古代第一位统领千军万马为自己父亲建立帝业的公主,才识胆略丝毫不逊色于她的兄弟们。

中国万里长城的著名关隘娘子关就是因为她所率领的娘子军曾经在此驻守而得名她是唐朝第一位死后有谥号的公主,是中国封建史上,唯一一个由军队为她举殡的女子,真正的生荣死哀王世贞道:“夫人城北走降氐,娘子关前高义旗。

今日关头成独笑,可无巾帼赠男儿”

三、荀灌荀灌,西晋人物,晋朝平南将军荀崧的女儿,荀彧的五世孙女,颍川郡临颍(今河南省临颍)人建兴三年(315年),奉长安所遣征南大将军,监荆、梁、益、宁四州第五猗之命,杜曾率领一万兵马围攻宛城(今河南南阳)。

城中几乎粮尽,荀崧打算派人到襄阳求援当时12岁的荀灌,主动请缨出城求援荀崧开始不同意,后来经过荀灌多次恳求,他终于答应了荀灌带领十几个勇士,穿越杜曾的重重包围,到达襄阳南中郎将周访派遣其子周抚,会同襄城郡太守石览,援救宛城,击退了杜曾的军队。

二、前秦高帝毛皇后毛皇后是前秦高帝苻登之妻苻登是大名鼎鼎的淝水之战主角秦帝苻坚(氐人)的族孙苻坚统一中国北方后率大军南下攻晋,在淝水被晋军以少胜多击败此后,被前秦统治的其他民族相继起兵叛离,羌人姚苌在385年擒杀苻坚,自立为帝,建立后秦,与386年称帝的苻登展开了多年激战。

毛皇后是将门之女,其父是前秦镇守上邽的毛兴毛后皮肤白晢,修长强壮,自幼习武嫁苻登后被册立为后她是一员勇将,尤其善长骑射苻姚之战时她统军一万,驻守苻登辎重粮草集中的大界营姚苌因屡战不利,派子姚崇率军绕道偷袭大界营。

苻登发觉,引军邀击姚军在苻登和毛皇后夹击下大败,被俘斩二万余人苻登有勇少谋,得胜后率大军不断进击,放松了警惕不料姚苌亲率铁骑三万,再次偷袭大界营毛后兵少,且在夜间被袭,竟被攻入毛后率壮士和女侍卫力战,张弓发箭,射死姚军无数。

但姚军人多,待她箭射完后将她重重包围,誓言要将她生擒活捉毛后左右均被杀死后,她仍拚死格斗,但终因寡不敌众,力竭马蹶被擒斩首示众,年仅21岁

一、妇好妇好,好姓,同子姓,妇为尊称,中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甲骨文)的第一位女性军事统帅,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妇”为亲属称谓铜器铭文中又称“后母辛”是因为她的庙号称辛,即乙辛,周祭卜辞中所称的妣辛。

祖庚、祖甲的母辈“母辛”也就是她出土的大量甲骨卜辞表明,在武丁对周边方国、部族的一系列战争中,妇好多次受命代商王征集兵员,屡任军将征战沙场曾统兵1.3万人攻羌方,俘获大批羌人,成为武丁时一次征战率兵最多的将领。

参加并指挥对土方、巴方、夷方等重大作战,著名将领沚、侯告等常在其麾下对巴方作战中,率领沚布阵设伏,断巴方军退路,待武丁自东面击溃巴方军,将其驱入伏地,予以歼灭是为中国战争史上记载最早的伏击战在"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左传·成公十三年》)的商代,妇好还经常受命主持祭天、祭先祖、祭神泉等各类祭典,又任占卜之官,为武丁统治集团的重要成员。

曾率兵镇压奴隶反抗斗争竭心尽力维护奴隶主阶级统治和特权,深受武丁宠幸,被封于外地,担负守土、从征的重任卒于武丁时期因此武丁十分喜欢她,她去世后武丁悲痛不已,追谥曰“辛”,商朝的后人们尊称她为“母辛”、“后母辛”。

妇好墓于1976年于河南安阳殷墟发现,墓中的谜团正在不断发掘之中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