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疯狂了中国历史时间轴线(中国历史轴线图及事件)
在这里我相信,很多人会说其他大陆的文明较为落后,是因为他们没有与其他文明交流才导致的落后,我想说的是:没有与其他文明进行沟通是结果,并不是原因,
大陆轴线——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影响回顾整个人类历史的发展,你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欧亚大陆的文明,以中国和欧洲,中亚的阿拉伯文明,当然还有印度,这些文明在历史的繁荣程度,以及取得的成就远比其他大洲的文明高。
世界地图在这里我相信,很多人会说其他大陆的文明较为落后,是因为他们没有与其他文明交流才导致的落后,我想说的是:没有与其他文明进行沟通是结果,并不是原因,这种说法本末倒置了,更有甚者说:这是他们人种的问题,这种带有歧视性的观点,明显是错误的,并且带有一点偏见和傲慢,这种想法可要不得。
比如,非洲、美洲、以及澳洲、这些文明的发展的进程和欧亚大陆的文明相比,是远远落后的,为什么不是其他大洲的文明比欧亚大陆文明更加繁荣了?这难道是巧合吗?当我们把历史的时间线拉长来看,你会发现,这是有规律的。
欧亚大陆与其他大陆相比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欧亚大陆的轴线是东西向的,而其他大陆的轴线是南北向的,正是因为大陆轴线的不同,才导致各个大洲文明发达程度的不同,问什么会这样了。
欧亚大陆轴线——东西向人类历史发展到今天,最初都是从部落,到农业,再到工业,在部落时期人们获得食物的方式,主要是狩猎采集,随着人类开始学会,驯化植物,和牲畜,才开启了农业文明时代,而食物的传播才是影响文明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在我前面的文章,为什么美洲印第安人文明发展缓慢以及,强调过这一点。
在人类最初的农业时代,食物生产手段传播的主要路径有:从西南亚到欧洲、埃及、北非、埃塞俄比亚、中亚和印度河流域,从萨赫勒和西非到东非和南非,从中国到东南亚热带地区、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韩国和日本,从中美洲到北美洲。
此外,食物生产的发源地不仅向外传播,也因为外地的作物,牲畜和技术的输入而更加丰富这里就不得不说作物传播速度对文明的影响,有些地区的条件更适合食物生产的发展,就食物生产传播的速度而言,各地区也有快慢之分在史前时代,有些地区生态条件不错,附近也有从事食物生产的族群,但自身偏偏毫无发展。
最匪夷所思的是,美国西南部的农牧业居然影响不到旁边的加利福尼亚,新几内亚和印度尼西亚传播不到近在咫尺的澳大利亚,南非纳塔尔省的农业也没能传到开普地区即使是史前时代食物生产手段有所传播的地区传播的速度和时间也有很大的差别。
食物生产手段沿东西轴线传播最快,如从西南亚向西到欧洲和埃及、向东到印度河流域(平均每年约0.7英里),从菲律宾往东至波利尼西亚(每年3.2英里);沿南北轴线传播最慢,每年不到0.5英里,如从墨西哥北上至美国西南;也有每年不及0.3英里的例子,如墨西哥的玉米和豌豆一直到公元 900年才成为美国东部的作物。
这里可以看出轴线是东西向的大陆作物的传播速度是要更快的,在前面的文章讲过,欧亚大陆作物的首要发源地是,今天地中海一带的——肥沃的新月地带。
肥沃新月地带为什么肥沃新月地带作物的传播如此神速?部分原因就在于欧亚大陆的东向大陆轴线,也就是文章开头谈到的情况位于同一纬度的东西两地,每大的长度和李节变化相同,也有着类似的疾病,温度和降雨也差不多,生境和生物群落区也大同小异。
例如,葡萄牙、伊朗北部和日本纬度大致相同,葡萄牙和伊朗、伊朗和日本之间的距离都在4 000英里左右,但三地气候差不多;哪怕只是往南走1 000 英里,气候的差异就大了各大洲上的热带雨林都在南北纬10度之间,而地中海气候的灌木丛生境则分布口在北纬30~40度。
但植物的发芽、生长和抵抗疾病的能力与当地气候息息相关昼夜长短、温度和降雨等现象都会影响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和植物成熟之后开花结果的情况天择塑造了每一种植物的基因密码,植物皆在一定的气候条件下演化不同纬度的气候差异甚大,例如赤道终年白天的长度都一样, 但在温带地区,昼夜长短就会因逼近冬至或夏至而有明显的变化。
植物生长季(也就是温度和白天适中的月份)在高纬度地区短,越近赤道地区则越长动物也是,必须去适应某一纬度的气候,人类就是一个典型,南方人无法忍受北方寒冷的冬天、短暂的白天和北方特有的病菌;也有人受不了热带的炎热和疾病。
近几个世纪,来自北欧的殖民者偏好同样凉爽的北美、澳大利亚和南非,若到赤道附近的肯尼亚和新几内亚则往凉快的高地跑欧洲白人到了热带低地就很凄惨,根本抵挡不了一波波疟疾之类热带疾病的侵袭这也是欧洲人在美洲殖民并且建国的原因,因为他们根本适应不了非洲的气候,热带族群对这些疾病则已有抵抗力,习以为常了。
这是就是肥沃新月地带的驯化物,快速向东西传播的部分原因,还有,因为欧亚大陆的东西向大陆轴线使肥沃新月地带的作物迅速在整个温带纬度传播开来欧亚大陆东西传播之易与非洲和南北传播之难形成鲜明的对比肥沃新月地带大多数的始祖作物用不了多久就到了埃及,然后一直往南,到了埃塞俄比亚凉爽的高地后就此打住。
南非的地中海气候应该是很理想的,但在埃塞俄比亚和南非之间有一道无法超越的障碍一宽 2000英里的热带地区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启动农业的,则是对萨赫勒地区和西非热带地区本土野生植物(比如高粱和非洲山药)的驯化,这些作物比较适应温暖的气候、夏季降雨和低纬度地区较为固定的昼长。
非洲大陆轴线——南北向同样,肥沃新月地带的家畜往南传播到非洲,也受到气候和疾病的阻挡,舌蝇引起的锥虫病尤为劲敌马匹从未越过赤道北方的西非王国2 000年前,牛、绵羊和山羊到塞伦盖蒂平原的北缘就打住了,但那里还是发展出了新的经济形态和新品种的家畜。
在公元元年和公元200年间,牛、绵羊和山羊终于抵达南非一距离牲 最初在肥沃新月地带被驯化已经过了差不多8 000年非洲热带作物往南传播也有自己的困难,就在肥沃新月地带的牲畜来到后不久,班图族的黑人农民也引进了作物,但由于地中海气候区的阻挡,这些作物从未越过鱼河这道界线。
另一个对比则是欧亚大陆与美洲,中美洲和南美洲之间,墨西哥的玉米已经在前哥伦布时代传播到其他地区但是,其他作物和家畜无法在中美洲和南美洲之间交流凉爽的墨西哥高地相当适合骆马、豚鼠、马铃薯等在安第斯山脉被驯化的动植物生存下来。
但是,安第斯山脉特产要北向传播,第一个碰上的障碍就是中美洲的炎热低地因此,骆马在安第斯山脉驯养了5 000年后,奥尔梅克,玛雅、阿兹特克和其他墨西哥土著族群仍然没有驮畜,只有狗,也没有什么家畜可供食用反过来,墨西哥畜养的火鸡和美国东部种植的向日葵应该也可以在安第斯山脉生长,但火鸡和向日葵要南下,立刻就会遭遇到热带气候的考验。
两地距离只有短短的700英里,但墨西哥的玉米、南瓜和豌豆在完成驯化后要等上好几千年才能到达美国西南部非洲和美洲这两大陆块不利于农作传播,正因其大陆轴线是南北向在世界其他地区,南北向的传播也很慢,但不仅非洲美洲显著。
巴基斯坦的印度河流域和南印度之间的交互传播,以及中国南方的作物传向马来半岛,都极其缓慢印度尼西亚的热带作物在史前时代更是到不了澳大利亚西南部
美洲大陆轴线——南北向受各大洲的大陆轴线走向影响所及,不只是食物生产的传播,还包括其他技术和发明的传播例如,公元前3000年左右,轮子在西南亚一带发明之后,立即向东、向西传播,不出几百年,已传遍整个欧亚大陆。
在史前时代的墨西哥独立发明的轮子,却怎么也无法滚到南方的安第斯山脉字母书写原则的传播也是一样,公元前1500年在肥沃新月地带西部发明之后,在约1 000年内向西传至迦太基,向东传至南亚次大陆,但在史前时代即大放异彩的中美洲文字系统历经2000年都未能传布至安第斯山脉。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东向向大陆轴线,不仅有利于作物的传播,更有利于文字和技术的传播,正是因为,欧亚大陆的轴线是东西向的处于同一个纬度上,无论是人,还是作物都适应这样的环境,这就导致作物,技术传播更快,促使各个文明之间相互交流,所以欧亚大陆的文明发展才如此迅速。
- 标签:
- 编辑:
- 相关文章
-
太疯狂了中国历史时间轴线(中国历史轴线图及事件)
在这里我相信,很多人会说其他大陆的文明较为落后,是因为他们没有与其他文明交流才导致的落后,我想说的是:没有与其他文明进行沟通是…
-
中国历史有5000年吗中国历史有多少年没在打仗
本文将汗青学专业界说、开设课程、失业标的目的、院校登科数据和选科请求等标的目的停止引见,对考生将来的专业挑选供给协助…
- 满满干货中国历史时间轴结构图(电影寄生虫时间轴结构图)
- 一看就会中国历史时间轴结构图(隋唐时间轴知识结构图)
- 这都可以中国历史时间轴结构图(中国历史朝代结构图)
- 原创中国历史时间轴超细致(中国历史时间轴完整版)
- 越早知道越好中国历史时间轴及重大事件思维导图(英国历史时间轴及重大事件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