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历史

居然可以这样中国历史有5000千年吗?(中国历史5千年还是3千年)

  • 来源:互联网
  • |
  • 2023-10-12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在美版知乎quora上,曾有美国网友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中国历史证明不超过3700年,为什么中国却说他们的历史超过五千年?

居然可以这样中国历史有5000千年吗?(中国历史5千年还是3千年)

 

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为了回馈您的支持,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文 | 史说你知道编辑 | 史说你知道

在美版知乎quora上,曾有美国网友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中国历史证明不超过3700年,为什么中国却说他们的历史超过五千年?许多网友纷纷在问题底下留言评论,给出个人见解,其中也不乏有了解中国历史的网友为其进行解释,顺带为美国网友科普了一些中国文化知识。

解答问题的网友中除了中国人,还有许多了解中国历史或是热爱中华文化的热心外国网友那么网友们究竟评论了什么?为什么说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呢?

网友评论一位法国网友评论道:“中华民族是个文化认同感极强的民族,他们的文化代代传承,在中国的土地上,他们的文化从最开始一直更新迭代延续到了今日,也始终是中华民族在延续举个例子,在我们国家,学生学习‘罗马人’时,就不会将因移民进入罗马而最终被罗马化的‘法兰西民族’作为‘罗马人’的一部分。

但在中国,中华民族虽然民族众多,但每个民族都保留了本民族最鲜明的特点,都保留了本民族的语言,彼此间虽有联系,但并没有被同化作为中华民族,他们是一个整体,但作为单个民族,他们是个体”一个意大利网友则评论道:“在中国,每个朝代的更迭乃至每个君主的更替,都是有明确的史书记载的,会被当时的人们用汉字记录下来。

在史书的记载中,中国的文化确实是延续了五千年,这是有根据的”另有一个研究过中国历史的外国学者表示:“我曾经专门研究过中国的历史,‘中华上下五千年’这句话并没有夸大其词中国古书中所记载的最早的朝代是商朝,从各个文献资料可以看出,商朝是个无论在语言文字方面,还是文化习俗方面都非常成熟的朝代。

而这样一个各方面都完备的朝代不可能凭空出现,在其之前,中国一定还有更久远的历史因此,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这一说法是完全成立的甚至可能还不止五千年”

正如网友们说到的那样,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绝不是莫须有的,而是事实依据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启动其实早在这个美国网友提问之前,我国的历史学者便发现了外国学者并不承认我国五千年的历史。

在中国学者的一次出国交流学习中,他们意外地发现,外国学者普遍认为中华文明只有3300年的历史外国学者认为,冶金术、文字和城市才是判断一个文明是否形成的标志,而中国的朝代中商代晚期才开始满足这三个条件,于是也便有外国学所谓的“中国只有3300年的历史”。

那中国学者是如何判断中国拥有五千年的历史呢?这便与我国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有关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的《史记》中,“五帝本纪”作为全书第一篇,开篇便是对黄帝的介绍“黄帝者,少典之子......”。

以黄帝开篇,便意味着中国的历史从黄帝开始我们常将中华儿女说为炎黄子孙,“黄”便是黄帝,“炎”是炎帝,作为中国古代部落的首领,两人都是中华文化、技术的始祖

而在《晋书·张辅传》一书中“迁之著述,辞约而事举,叙三千年事唯五十万言”这句话则被我国历史学家作为中华五千年文化的依据“迁”指的是司马迁,这句话的意思是“司马迁的著作(这里指《史记》),措辞简约但事例典型,只用了五十万的字数就叙述完了三千年的事情”。

因此,20世纪初,中国的一些史学家以司马迁为关键点,将司马迁之前的3000年与司马迁到至今的约莫2000年相加,得出了“中华上下五千年”这一结论并彼此达成了共识显然,文字的记录并没有让外国人承认中华文化拥有五千年的历史。

哪怕文字再栩栩如生,难以挑剔,他们也能合理怀疑文字的可信度,猜其为杜撰那么,想要让他们心甘情愿承认我国有5000年的历史,就必须要找到证明中华5000年文明的历史遗迹作为铁证就这样,2004年,中国考古界的一项超级工程——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启动了!。

用遗址破开传说困局2002年,在探源工程还只是预研究阶段时,科研人员通过前期将近一年的探索,选择了较有考古优势的中原地区作为试点并在黄河、长江、辽河三大流域形成了中心性遗址的重点布局。

通过预研究阶段前期的调查,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专家王巍深刻地意识到了找到中心性遗址的重要性,“必须要找都邑性、中心性的遗址。可以说,这就是寻找都城,寻找反映王权的最直接的证据”。

随着探源工程预研究的不断深入,科研人员最终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正式开始之前,在全国范围内发现了众多古文化遗址,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正式启动并顺利取得成功奠定的坚实的基础。

2004年,河南新密新砦遗址、河南登封王城岗遗址、山西襄汾陶寺遗址、河南灵宝西坡遗址、河南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及河南郑州大师姑遗址等中原地区六座规模庞大、攻克难度高且意义重大的城邑被圈定为探源工程第一阶段重点发掘和研究的中心性遗址,与这六座中心性遗址一同开展探寻的,还有浙江良渚遗址和陕西石峁遗址这两都

邑性遗址。

遗址的选取都是有其依据的,例如:《水经注》中所说的“夏启之居”和禹都阳城可能是河南新密新砦遗址与河南登封王城岗遗址;可能灵宝西坡遗址可能存在黄帝遗迹;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可能是传说中尧的所在地;河南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是考古学界公认的夏朝中晚期都城所在地。

功夫不负有心人,各地遗址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尤其是浙江良渚遗址,它成为了后来人们用来证明中华五千年文化的铁证。

历史的声音终会被听见在整个良渚遗址里,科研人员利用近两年的时间发现了27座墓葬和2座祭坛,其中,27座墓葬里有11座墓葬为大型墓葬。

整个良渚遗址出土的文物数量惊人,多是陶器、玉器、石器,累计可达一万多件光是在那11座大型墓葬中,考古工作者就发掘出了石器、陶器、玉器、象牙近1200多件除了各样历史文物,科研人员还在良渚遗址内发现了城邦的要素——城墙、城外的大型水利系统以及古城向心式三重结构的空间分布,值得一提的是,向心式三重结构是我国古时传统城市用于强调王权与等级的空间结构。

因此,城墙、水利、祭坛、墓地等的发现,各样文物的出土,城内空间结构的佐证,种种迹象都表明,在良渚遗迹内,曾有过大型城邦的建设,有着君王权的存在透过良渚建筑遗迹,那时古民的生活仿佛栩栩展开在我们的面前为了保证国家安全,他们用城墙抵御外来的入侵。

为了保障民生,他们在城外修建大型水利系统供他们在城邦内使用;君主为了保证王权,要求他的子民通过祭坛祭祀王室等级明确,他们用墓葬的大小来彰显亡者身份的高低毫无疑问的,这是一个阶级分明,拥有智慧,王权至上的城邦。

绝对的王权与城邦发现了,接下来要做的,便是对其历史年代进行探查分析通过探查分析,考古学家发现良渚文化晚期的碎陶片年代约为公元前2300年,是良渚遗迹里“最年轻”的文物,为良渚古城的年代下限而良渚古城外的水利工程作为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距今已经有4700至5100年历史,是良渚古城年龄的上限。

如此算来,良渚遗迹距今已有4300至5100年的历史,中华五千年的历史也因此被证实除了良渚遗址,同样还能证实中华五千年历史的还有位于安徽省马鞍市的凌家滩遗址,通过科研工作者的14次考古发掘,最终确认该遗迹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

至此,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面纱终被掀开,跨越千年的文物与城邦代替了“口说无凭”的神话普适的文明形成标准找到了证明中华文化5000年的实证,科研人员惊奇地发现,外国人所谓的文明形成的标准只是用于个别文明,。

因为它是从古埃及文明和两河文明中提取出来的,它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不适用于世界上的许多的文明比如令人赞叹的玛雅文明没有冶金术,耀眼的印加文明没有文字然而这些文明都是世界公认的,辉煌的文明,若是说此类文明并不属于文明,那到底什么样的才算文明?。

中国的考古人员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开展的过程中,考古科研人员对文明的形成产生了自己的标准判断:一是高端手工技术,如西方的炼金 ,中国的玉器,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并为王权服务的手工技术;二是人口显著增加,这时便逐渐出现了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形成繁华片区并逐步形成城邦;。

三是社会分化明显,有了阶级分化,出现了权力的中心,也便形成了国家如此,运用这样的一套标准判断文明的形成,可以适用于世界范围内的绝大多数国家成为泱泱中华文化的坚守者、传播者一个国家的历史,由一个国家的人民铭记;一个民族的历史,由一个民族来铭记。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由中华儿女铭记,我们的历史里有无数先贤的智慧,古往今来,时代在进步,但社会发展的规律则有有迹可循的通过与古人对话,我们能跨越千年的时空,从他们的文字里看到千年前的中国,看到那时的中华民族,看到这片土地下不一样的壮丽景象。

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不断地将文明传承、发展,才有了现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耀眼的中华文化我们的文化历经了五千年的沉淀,它是一座巨大的瑰宝,等着我们去探索,去寻找外国人不了解中国的历史可以理解,但在这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仍是存在,坚定文化自信,坚守文化底线就显得格外重要。

我们需要坚守住我们的文化防线,时刻警惕别国的文化渗透,思想入侵,文化战从来都不见硝烟,但却也最能重创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的。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