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也行?世界认可的中国历史有多少年(世界认为中国历史多少年)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个时期的辉煌绝对让人眼前一亮,那就是存在于公元960年至1279年之间的宋朝。
前言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个时期的辉煌绝对让人眼前一亮,那就是存在于公元960年至1279年之间的宋朝相比汉唐的雄武霸气,宋朝给人的印象更多是文明繁荣、富庶安逸它就像一个巨大的灯塔,耀眼夺目地点亮了中国乃至整个中世纪世界的文明之光。
如果说唐朝是中国历史的黄金时代,那么宋朝则是另类的黄金时代——
一、重文抑武,政治气候宽松960年,北周名将赵匡胤在陈桥兵变中起兵夺位,建立了宋朝他在位期间采取“重文抑武”的方针,极力发展文化教育,压制武将势力一时间朝堂上文官当道,武将几乎闻风丧胆,军权被严格控制在皇帝手中。
这与过去各代军阀横行的局面形成了强烈对比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下,宋朝出现了空前绝后、璀璨夺目的文人星光大师,他们在学术和艺术领域各展所长、百花齐放范仲淹倡导新文风,欧阳修等人创立“唐宋八大家”,苏轼、苏辙兄弟则以词曲创作闻名天下。
这些文人还可以大胆地批评政治,只要不造反,哪怕被贬也不会被杀害文官和谏官们敢于直言规劝,给朝政提供了宝贵的意见皇上也乐于采纳批评,以求使国家走上正轨在文化层面,唐诗逐渐被宋词取代,成为当时最流行的文学样式。
书法艺术也达到空前的成就,出现了苏、黄、米、蔡等大家这种重视文化发展的施政方针,直接催生了宋朝文化的繁荣昌盛。在欧阳修等人主导下,宋朝的文化成就不亚于盛唐,被后人称为“北宋文化的黄金时代”。
二、经济高度繁荣,工商业蓬勃发展宋朝的经济发展更是异军突起,达到了难以想象的鼎盛状态农业方面,耕地面积大增,农田水利建设变得更加完善稻作技术的改进,使粮食产量得到大幅提升苏轼发明的双筒水车,也提高了水稻灌溉效率。
手工业和商业也空前发达。造船、织锦、制瓷等传统工业大为兴旺。宋白成为瓷器上的精品,受到各国追捧。
造纸和印刷业在北宋时期得到长足进步民间不少印刷作坊开始使用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使印刷速度大幅提高,书籍数量猛增此外,宋朝的对外贸易十分发达当时中国沿海的泉州、广州等地成为重要的海港宋代的船只已可远航东南亚乃至非洲。
据统计,宋代的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世界的四分之一。宋朝成为当时世界经济的中心,超过了欧洲各国。在繁荣的经济背景下,宋朝的科技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三、科技昌明,四大发明影响深远在科技领域,宋朝最著名的贡献就是四大发明中的三项——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都源于这一朝代最先发明的是毕昇的活字印刷术他设计出可以重复使用的泥活字和木活字,大大简化了印刷操作,印刷效率因此获得革命性的提高。
这为书籍的大规模生产和传播创造了契机为适应海上贸易的需求,宋人又改良了指南针,发明了悬针指南法配合刻度盘使用的指南针,使远洋航海成为可能火药的军事化应用也始于宋朝当时军事上开始使用以火药为动力的火箭、火球等兵器。
这预示着未来兵器将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在天文、数学、医学等许多领域,宋朝的科学家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科学知识的积累为后世进一步的科技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软弱外交,屡战屡败仍要求和然而,在外交和军事上,宋朝的表现并不出色,与其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形成了强烈反差972年,宋朝在与辽朝的战争中取得决定性胜利本可乘胜收复燕云十六州,但宋真宗执意求和,签下了不平等的《澶渊之盟》。
这使宋朝每年要向辽朝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割让大片疆土国人对这样的外交都难以理解在1044年的庆历和议中,西夏同样在战败的情况下获得了巨额岁币和绢帛宋朝的这些不合理妥协均遭到国内非议但是历代皇帝和文官均偏安一隅,不重视军事。
屡战屡败后仍坚持求和,这在当时被视为软弱无能
五、西方视角,鼎盛文明的强国形象然而在西方人眼中,宋朝却是当之无愧的文明强国在欧洲,宋朝的科技、艺术、精美丝绸和瓷器都对他们产生了深刻印象马可波罗的游记中对宋朝的描写充满了赞叹从宏观层面看,宋朝在经济实力和科技创新上均遥遥领先欧洲各国。
13世纪的欧洲仍处于黑暗的封建时期,而宋朝已经是一个高度发达的文明帝国正因如此,西方人才会认为宋朝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强国和文明代表,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与国人的印象形成了鲜明对比。
六、普天同庆的太平盛世,却难逃灭亡命运北宋时期的三百年间,可谓是普天同庆的太平盛世然而在这春风化雨般的发展过程中,宋朝积蓄了巨大的弊端重文抑武导致军力衰微,经济过度繁荣也滋生了腐败金国的崛起终于击垮了这个文明巨人脆弱的外壳。
1127年的靖康之难,北宋最终在一场可悲的屠杀中灭亡南宋虽然延续了近150年,但旧弊未除,最终也在强敌面前丢掉了江山社稷宋朝的覆灭警示世人,文明的繁荣需要与军事力量的强大相平衡失去这种平衡,再美好的文明也难以为继。
结语宋朝的辉煌与覆灭,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段传奇它向世人昭示,文明的命运终究系于国运兴衰我们应当从它的教训中汲取历史的智慧我们应当从它的教训中汲取历史的智慧,在开放中不忘自强,在求知中不忘守正,在包容中不忘底线,在进步中不忘根本。
只有这样,才能在变革中弘扬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的交响中奏响属于中国的壮阔乐章。
- 标签:
- 编辑:
- 相关文章
-
这样也行?世界认可的中国历史有多少年(世界认为中国历史多少年)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个时期的辉煌绝对让人眼前一亮,那就是存在于公元960年至1279年之间的宋朝。…
-
速看中国历史有5000千年吗?(中国历史往前推两千年)
中国文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五千年前,但在这漫长的历史中,我们对于大部分时间段了解甚少。考古专家们一直致力于寻找过去的遗迹,以解开…
- 学到了吗中国历史有5000千年吗?(中国历史两千年从什么时候开始)
- 墙裂推荐中国历史有5000千年吗?(中国历史8千年看甘肃)
- 怎么可以错过中国历史有5000千年吗?(中国历史两千年还是五千年)
- 新鲜出炉中国历史有5000千年吗?(中国历史两千年)
- 原创中国历史有5000千年吗?(中国历史5千年是怎么得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