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就会中国历史朝代时间轴(中国历史朝代时间轴完整版)
从本文开始,将启动“中国历史时间轴”的系列,旨在通过主要朝代内的帝位更替,浏览一些主要事件,从而快速获取对该时期的大致印象,使其具备一定的资料性。
一 序言————————————————从本文开始,将启动“中国历史时间轴”的系列,旨在通过主要朝代内的帝位更替,浏览一些主要事件,从而快速获取对该时期的大致印象,使其具备一定的资料性二 西汉世系概览————————————————
(一)西汉时间轴
图1 西汉时间轴注:帝位在位期的颜色体现一般史评褒贬,仅供参考其中红色代表相对正面,绿色代表相对负面,蓝色代表争议较大,灰色代表实权被篡,无颜色代表一般不入正史时间轴的重点是速览一个朝代所历帝王顺序,以及
在位时间长短时间轴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人类的理性非常倚重因果律,而因果律的基础之一就是时间的不可逆,因此我们需要重视所历帝王顺序如果时间错置,除了会闹出无伤大雅的笑话,更可能让我们无法理解一些基本的史实比如没有文景之治的韬光养晦,就不可能成就汉武帝的雄才大略(好大喜功)。
在位时间长可以说是帝王成就大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即在位时间长的帝王未必有多大成就,但若想有一番成就,则必须有相应长些的在位时间才能办到。(二)西汉帝位世系
图2 西汉帝位世系注:“帝位世系”图中颜色含义同“时间轴”数字为在位顺序相对时间轴的一维视角,世系的层次可能让我们获得不同的感受,因为自西周以来就以“嫡子继承制”为主,所以对于帝位的更替,正常的预期应该是父传子,而且会以嫡长子作为最高的顺位。
但是,如果这一预期被打破,则提醒我们注意审视甚至这时常是后来乱世的根源,或衰败的信号(三)西汉帝王一览1 汉高帝刘邦(前202-前195)——55岁称帝,在位7年,享年62岁2 汉惠帝刘盈(前195-前188)——汉高帝刘邦次子——16岁登基,在位7年,享年23岁。
3* 前少帝刘恭(前188年-前184)——汉惠帝刘盈长子——5岁登基,在位4年,享年9岁4* 后少帝刘弘(前184年-前180)——汉惠帝刘盈四子——在位4年5 汉文帝刘恒(前180-前157)——汉高帝刘邦四子——24岁登基,在位23年,享年47岁
6 汉景帝刘启(前157年-前141)——汉文帝刘恒长子——32岁登基,在位16年,享年48岁7 汉武帝刘彻(前141-前87)——汉景帝刘启十子——16岁登基,在位54年,享年70岁8 汉昭帝刘弗陵(前87-前74)——汉武帝刘彻六子——8岁登基,在位13年,享年21岁
9* 汉废帝刘贺(前74)——汉武帝刘彻之孙——19岁登基,在位27天(被废),享年33岁10 汉宣帝刘询(前74年-前48)——汉武帝刘彻曾孙——18岁登基,在位26年,享年44岁11 汉元帝刘奭[shì](前48-前33)——汉宣帝刘询长子——27岁登基,在位15年,享年42岁
12 汉成帝刘骜(前33-前7)——汉元帝刘奭长子——19岁登基,在位26年,享年45岁13 汉哀帝刘欣(前7-前1)——汉元帝刘奭之孙——19岁登基,在位6年,享年25岁14 汉平帝刘衎[kàn](前1-6)——汉元帝刘奭之孙——9岁登基,在位6年,享年15岁
15* 孺子刘婴(6-9)——汉宣帝刘询玄孙——2岁居太子位,在位3年(禅位),享年21岁16 王莽(9-23)——元帝皇后王政君侄子——54岁称帝,在位14年,卒年68岁注:*代表一般不入正史三 西汉大事记。
————————————————前209年(秦二世元年):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建立张楚政权;项梁、项羽在会稽郡吴县起事前207年(秦二世三年):秦军兵败巨鹿,主帅章邯投降;赵高杀胡亥,秦王子婴杀赵高;。
刘邦入关中,子婴投降,秦亡前206年(汉王元年):项羽杀子婴,焚烧咸阳;分封诸侯,刘邦受封汉王;项羽杀义帝前205年(汉王二年):刘邦为义帝发丧,号召诸侯讨伐项羽,楚汉之争开始前202年(汉王五年):项羽兵败垓下;。
刘邦称帝前200年(高帝七年):韩王信联络匈奴,刘邦亲征匈奴,被匈奴大军围在白登,史称“白登之围”;前195年(高帝十二年):刘邦病逝,太子刘盈即位前188年(惠帝七年):刘盈病逝,吕后称制专权,外戚吕氏势力崛起。
前180年(高后八年):吕后病逝;功臣、刘氏发动政变,诛灭吕氏,迎立代王刘恒为帝前178年(文帝前元二年):重用贾谊,令列侯就国,瓦解长安功臣集团前157年(文帝后元七年):刘恒病逝,太子刘启即位前154年(景帝前元三年):
吴楚七国之乱爆发,晁错被杀,周亚夫率军平定叛乱前141年(景帝后元三年):景帝病逝,太子刘彻即位,窦太后辅政前135年(武帝建元六年):窦太后崩,刘彻亲政;刘彻下诏举孝廉前134年(武帝元光元年):在夜郎国设置犍为郡,逐渐向西南夷拓展势力,是。
自刘邦立汉以后,汉朝疆域的首次拓展前133年(武帝元光二年):马邑之谋败露,匈奴与汉朝断绝和亲前129年(武帝元光六年):卫青攻占了匈奴祭祀中心龙城,这是汉军历史上第一次主动出击匈奴前127年(武帝元朔二年):卫青大败匈奴,夺取“河南地”,。
汉朝版图恢复到了秦朝时的疆域;根据主父偃的建议,实行推恩令前126年(武帝元朔三年):张骞历经13年归汉,其通西域之旅被司马迁称为“凿空”前121年(武帝元狩二年):霍去病大败匈奴右部,浑邪、休屠两王率部降汉。
前119年(武帝元狩四年):卫青、霍去病重创匈奴,“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推行盐铁官营和“算缗告缗”前111年(武帝元鼎六年):南越国灭亡,西南夷各部归附前110年(武帝元封元年):闽越国灭亡武帝出巡北疆、关东,。
封禅泰山前108年(武帝元封三年):朝鲜国灭亡前106年(武帝元封五年):正式确定“刺史”制度前104年(武帝太初元年):改正朔,颁行新历法,变革各项政治制度;李广利远征大宛国前91年(武帝征和二年):巫蛊之祸爆发,卫太子逃亡自杀。
前90年(武帝征和三年):李广利征匈奴失败后投降,汉匈实力对比回到武帝即位之初的态势前89年(武帝征和四年):武帝颁布“轮台诏”,停止征伐前87年(武帝后元二年):武帝病逝,立幼子刘弗陵为太子,霍光、金日磾、上官桀受命辅政。
前80年(昭帝元凤元年):霍光捕杀燕王刘旦、鄂邑长公主、上官桀、桑弘羊,独揽朝政前74年(昭帝元平元年):昭帝病逝,霍光迎立昌邑王刘贺为帝霍光废刘贺,改立刘询为帝前68年(宣帝地节二年):霍光病逝,宣帝亲政。
前66年(宣帝地节四年):宣帝诛灭霍氏家族前60年(宣帝神爵二年):赵充国平定羌乱汉廷设置都护,恢复对西域的管辖前52年(宣帝甘露二年):匈奴呼韩邪单于率部臣属汉朝,匈奴形成南北单于对峙的态势前48年(元帝初元元年):宣帝病逝,太子刘奭即位,召关东大儒王吉、贡禹入朝辅政。
前40年(元帝永光四年):废除郡国祖宗庙、皇室远亲陵寝、陵邑前36年(元帝建昭三年):甘延寿、陈汤灭北匈奴郅支单于,此后40年,西域维持着和平状态前33年(元帝竟宁元年):南匈奴呼韩邪单于归附于汉,昭君出塞;元帝病逝,太子刘骜即位。
前24年(成帝阳朔元年):王凤独揽朝政,外戚王氏势力崛起前7年(成帝绥和二年):成帝病逝,定陶王刘欣即位外戚傅氏、丁氏崛起,王氏势力衰落前1年(哀帝元寿二年):哀帝病逝,中山王刘衎即位王莽辅政,王氏势力重新崛起。
1年(平帝元始元年):王莽进封“安汉公”,位在列侯之上4年(平帝元始四年):王莽加号宰衡,位在诸侯之上6年(王莽居摄元年):平帝去世,王莽立刘婴为皇太子,王莽自称“假皇帝”9年(王莽始建国元年):王莽称帝,建立新朝
,全面改革国家制度17年(王莽天凤四年):吕母起义;王匡绿林军起义18年(王莽天凤五年):樊崇赤眉军起义;匈奴与新朝决裂23年(王莽地皇四年):绿林军拥立刘玄为帝,恢复汉的国号;刘秀于昆阳击溃新朝主力军;王莽被关中起义军斩杀。
24年(更始二年):刘玄定都长安;刘秀招抚河北25年(建武元年):赤眉军攻破长安,杀刘玄;刘秀在鄗城称帝参考资料[1] 马孟龙,大一统王朝的确立:秦汉,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06[2] 钱穆,国史大纲,九州出版社,2011-07。
[3] 吕思勉,中国通史,万卷出版公司,2014-11[4] 傅乐成,中国通史,中信出版社,2014-10[5] [美]费正清 [英]崔瑞德 等,剑桥中国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02[6] [加]卜正民等,哈佛中国史,中信出版社,2016-10
[7] 张荫麟,中国史纲,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05[8] 黎东方,黎东方讲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051END1相关阅读人类的时空坐标现代人的坐标万字宇宙简史如果将中国历史浓缩为一天历史的图层
- 标签:
- 编辑:
- 相关文章
-
一看就会中国历史朝代时间轴(中国历史朝代时间轴完整版)
从本文开始,将启动“中国历史时间轴”的系列,旨在通过主要朝代内的帝位更替,浏览一些主要事件,从而快速获取对该时期的大致印象,使其具…
-
奔走相告中国历史朝代时间轴(中国历史朝代时间轴手抄报)
卷首语你想看看一万年前的陶罐长什么样子吗?你想知道一万年前的日历上会写些什么吗?你想了解一万年前的今天又在发…
- 硬核推荐中国历史朝代时间轴(中国历史朝代时间轴怎么画)
- 原创中国历史朝代年表(中国历史朝代年表视频)
- 硬核推荐中国历史朝代年表(中国历史朝代及帝王表)
- 学到了空对空(空对空羽毛球)
-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电子书部编版一张图看懂中国历史朝代顺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