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历史

越早知道越好七年级上册课时特训中国历史(中国历史课时练七年级)

  • 来源:互联网
  • |
  • 2023-10-17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期末复习:部编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总复习专题复习:中国古代史复习(五)

越早知道越好七年级上册课时特训中国历史(中国历史课时练七年级)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期末复习:部编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总复习专题复习:中国古代史复习(五)【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微课视频关闭观看更多更多正在加载正在加载退出全屏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视频详情 (视频源自【螺蛳历史】,致敬原创,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者删除)知识梳理与思维导图

(老子)

(孔子)

(韩非)【第8课百家争鸣】一:老子1、老子:(1)历史地位:老子是春秋后期楚国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2)思想主张: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顺其自然;世间的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3)政治主张:老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人们与世无争,天下就能太平(4)著作:《道德经》成为道家的经典二:孔子和儒家学说1、历史地位:春秋后期鲁国人,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2、思想成就:核心思想是“仁”;政治上推崇西周的制度,主张以德治国。

3、教育成就: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在教学中,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发现和总结出许多教育规律,提出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4、相关著作:其思想由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5、历史影响:(1)孔子的学说,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2)他所提出的一些道德规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也具有深远影响三:百家争鸣1、背景: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崩溃,新的社会制度逐渐确立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陈其说,史称“诸子百家”2、代表思想家:墨子:墨家创始人。

主张兼爱非攻,,提出要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提倡节俭孟子:儒家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荀子:儒家主张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以维系社会秩序庄子:道家强调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要保持独立人格。

韩非:法家强调依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3、表现:聚众讲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相互抨击,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4、影响: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知识拓展】百家争鸣是指战国(前475年-前221年)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家族流派之间争芳斗艳的局面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是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群星闪烁的时代这一时期出现了诸子百家彼此诘难,相互争鸣的盛况空前的学术局面,在。

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据《汉书· 艺文志》的记载,数得上名字的一共有189家,4324篇著作其后的《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等书则记载"诸子百家"实有上千家但流传较广、影响较大、较为著名的不过十家而已。

归纳而言只有10家被发展成学派西汉刘歆在《七略·诸子略》中将小说家去掉,称为"九流"俗称"十家九流"就是出自这里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思想学术流派的成就,与同期古希腊文明交相辉映;以孔子、老子、墨子为代表的三大哲学体系。

至战国时期,形成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但至汉武帝时,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于是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成为正统,统治中国思想、文化两千余年。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