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历史

原创中国历史八年级知识点整理25课(八年级中国历史知识点全册)

  • 来源:互联网
  • |
  • 2023-10-18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背景:中华民国政局混乱,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培养国民的独立人格,彻底荡涤封建旧文化的毒害,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

原创中国历史八年级知识点整理25课(八年级中国历史知识点全册)

 

第四单元 新时代的曙光第12课 新文化运动知识点1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背景:中华民国政局混乱,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培养国民的独立人格,彻底荡涤封建旧文化的毒害,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兴起: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发表《敬告青年》一文,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代表人物: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等主要阵地:《新青年》和北京成为新文化运动最为重要的阵地知识点2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

主要内容: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鲁迅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以新文学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口号,由陈独秀提出文学革命,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

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主张推倒旧文学,建设新文学.意义: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它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第13 课五四运动知识点1 五四运动的爆发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法等战胜国在巴黎和会上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爆发: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在天安门前发表宣言,并举行示威游行口号:学生们提出“外争主权,内惩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

要求严惩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知识点2 五四运动的扩大扩大:6月5日,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结果: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中国代表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这是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一次重大胜利。

知识点3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性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意义:中国工人正式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展现了伟大的力量一些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主义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重要作用。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居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知识点1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背景:经过五四运动,越来越多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关注马克思主义传播:1919年,《新青年》刊载了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全国各地建立了许多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

知识点2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共一大召开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位代表和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等出席了会议主要内容: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党纲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成立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当选为中央局书记。

意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中共二大:1922年7月在上海召开大会重申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建设共产主义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在民主革命阶段,党的主要任务是打到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知识点3 全国工人运动的商涨背景:在党的组织和推动下,从1922年初到1923年春,全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高潮;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举行大罢工,号召工人“为自由而战,为人权而战”,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