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干货中国历史知识问答100题(趣味历史常识100题)
每天进步一点点,距离成功近一点
1. 曾经以长安作过都城的朝代有:①曹魏②北魏③东魏④前秦⑤大秦 答:④前秦 2. 《说文解字》是中国的第几部字典 答:第一部 3. 《西游记》中的火焰山位于? 答:新疆 4. 灯谜是我国传统的谜语形式,南宋时,人们把猜谜叫?
答:射虎 5. 袁枚,字子才,号随园老人,清代人. 他的作品有: 答:随园诗话 6. 东汉末年我国的一位杰出的医学家是? 答:华佗 7. 以下哪位诗人是宋朝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 答:苏轼
8. 世界最大的青铜器是什么? 答:司母戊鼎 9秦汉时期,中原铁器最先传入 答:珠江流域 10. 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四大名著是? 答:《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红楼梦》 11. 古代军事家曹操是哪个时期的人物?
答:东汉 12. 中国有一部古典名著,它最早的德文译名是《强盗与士兵》,法文译名是《中国的勇士们》,英文译名是《在河边发生的故事》这部名著是: 答:水浒传 13. 宋代的私人办学与唐代私人办学的最大区别是。
答:注意封建伦理教育 14. 我国春秋时期的五霸是指哪五个人? 答: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 15. 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是在哪里? 答:内蒙古的河口、河南的旧孟津 16. 我国历史上对东北地区进行管辖的行政机构先后有①都督府②行省③都司④将军辖区⑤都护府
答:①②③④ 17. “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是指哪四书? 答:《孟子》、《论语》、《大学》、《中庸》 18. 造纸术是哪个朝代发明的? 答:西汉 19. 刘鹗,字铁云清末小说家,代表作《老残游记》。
《老残游记》被鲁迅称为什么? 答:四大谴责小说之一 20. 《霓裳羽衣》是我国哪个朝代的宫廷乐舞? 答:唐 21. 李清照的《如梦令》里的“绿肥红瘦”是描写什么季节的景象? 答:晚春 22. 公元三世纪前期和公元十世纪前期,我国南方政权都比较重视农业生产,比较其主要目的,前者区别于后者的是
答:为保存和增强实力 23. “蜀犬吠日”的意思是: 答:少见多怪 24. 后羿射日是中国的: 答:神话故事 25. 宋高宗对大臣说:“广南市舶,利入甚厚,提举官宜得人久任,庶蕾商肯来,动得百十万络,皆宽民力也。
”这段谕诣说明南宋政府 答:重视海外贸易 26. 关羽在华容道放走了谁? 答:曹操 27. 我国第一部断代史书是? 答:汉书 28. 唐中期藩镇割据权力过大的最主要原因是 答:军事制度的缺陷
29. 将绘画分为历史画、风景画、肖像画和静物画,这是按照什么形式来分的? 答:表现题材 30. 水浒中被高俅设计误入白虎节堂,刺配沧州,后雪夜上梁山的好汉是谁? 答:林冲 31. 鲁达在打死郑屠后,逃到五台山出家,取法名为:
答:鲁智深 32. 宋朝有四位著名的书法家,他们的书法各有新意,人称“宋四家”,请问是哪四位 答: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33.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谁的诗句? 答:文天祥
34.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为博谁一笑 答:褒姒 35. “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大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主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工更为臣也”对这段话的正确认识是:①反映了奴隶主的立场②揭示了君臣矛盾③实质上是反对社会变革④强调以法治国的重要性。
答:①③ 36. 秦始皇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几大奇迹? 答:8 37. 过去的腊月二十三,人们通常用什么来“祭灶”? 答:麦芽糖 38. 史书上说:“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
”这段话实质上反映了当时 答:封建制比奴隶制优越 39.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语出哪里? 答:后赤壁赋 40. 李贺《梦天》诗云:“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这里“齐州”是指哪里? 答:中国。
41. 佛教产生的时间是? 答:公元前6世纪 42. 既是既是“春秋五霸”又是“战国七雄”的诸侯国是:①齐国②晋国③秦国④楚国 答:①③④ 43. 元朝重视国内陆路水路交通,其主要目的是 答:有效地管辖空前辽阔的疆域
44. 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哪些作物传入我国,并在一些地区广泛种植? 答:玉米、干薯、马铃薯、烟草 45. 下列历史事件与长江流域有关的选项是: ①发现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②春秋时期开凿了长江通往淮水的运河③公元前三世纪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沟通④公元三世纪浩浩江水曾阻挡了南伐的大军
答:①②③④ 46. 大汶口文化遗址在我国的? 答:山东 47. 目前中国主要有多少种宗教? 答:5种 48. 《四世同堂》为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先生所著该书创作于20世纪多少年代? 答:40年代。
49. 三国中被称为“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人是谁? 答:诸葛亮 50. 在水浒传中扈三娘的绰号是什么? 答:一丈青 51. 中国古代名医华佗为谁所杀? 答:曹操 52.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哪部古典名著的开篇词? 答:三国演义 53. 诸葛亮的办公地点,武侯祠在什么地方? 答:四川成都 54. 律诗,又分七律和五律,它们都只有几句? 答:八句
55. 下列战役发生在今天河南省境内的是 答:澶州之战 56. 我国佛教的四大名山是? 答: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 57.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楚国哪一位诗人的诗中的诗句?
答:屈原 58. 《水浒传》中人称“浪里白条”的是 答:张顺 59. 人类社会一共经历过几种社会形态? 答:五 60. 西游记中唐僧上西天取经,西天指的是现在的? 答:印度 62. 北京在金代时就有了“燕京八景”,历代有所不同,都是当时的皇帝“钦定”的,北京目前公认的燕京八景是哪个皇帝钦定的?
答:乾隆 63. 世界闻名的航海家郑和是明代的回族人,他率领船队下西洋,是中国航海事业上的创举请问他总共下过几次西洋? 答:七次 64. “金屋藏娇”的故事跟历史上哪一位帝王有关? 答:汉武帝。
66.恩格斯说:“妇女的家务劳动现在同男子谋取生活资料的劳动比较起来已经失掉了意义;男子的劳动就是一切,妇女的劳动是无足轻重的附属品”“母权制的被推翻,乃是女性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失败”这两段话表明。
答:男子的社会地位随着其经济地位的提高而提高 67.反映我国原始社会最终被奴隶制的国家夏朝所取代的史料是 答:《礼记》中记载的“天下为家……大人世及以为礼” 68.国家与氏族在社会形态方面的根本不同在于
答:以按地域划分国民代替血缘组织 69.统治中心在钱塘江流域的政权有 ①春秋时期的吴国 ②公元10世纪的吴国 ③吴越政权 ④春秋时期的越国 ⑤南宋政权 答:③④⑤ 70.辽河地区最早归属我国版图的时间不会晚于
答:商朝 71.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社会制度的变革时期,春秋和战国改革的不同之处是 答:是否由新兴地主阶级领导 72.元朝的松江成为棉纺织业中心的主要原因是 答:黄道婆改革棉纺织工具
73.下列战役发生在今河南省境内的是 答: 澶州之战 74.史书中说:“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这段话实质上反映了当时 答: 封建制比奴隶制优越 75.“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大亲者身危。
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工更为臣也/对这段话的正确认识是 ①反映了奴隶主的立场②揭示了君臣矛盾③实质上是反对社会变革④强调以法治国的重要性 答: ①③ 76.对春秋、战国争霸战争的影响评价不正确的是
答:是奴隶主阶级进行的混战 77.我国疆域北接西伯利亚的朝代最迟不会晚于 答:唐朝 78.孝文帝迁都的直接目的是 答: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79.三国两晋甫北朝时期科学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因素主要有
答:南北方经济的发展 80.唐中期藩镇割据权力过大的最主要原因是 答:军事制度的缺陷 81.公元三世纪前期和公元十世纪前期,我国南方政权都比较重视农业生产,比较其主要目的,前者区别于后者的是 为促进商业繁荣
答:为保存和增强实力 82.王安石复法与王莽改制的相同之处是 答:都损害了部分地主、贵族的利益 83.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到北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主要表现在 答:商业活动不再限制在“市”里 84.宋高宗对大臣说:“广南市舶,利入甚厚,提举官宜得人久任,庶蕾商肯来,动得百十万络,皆宽民力也。
”这段谕诣说明南宋政府 答:重视海外贸易 85.宋代的私人办学与唐代私人办学的最大区别是 答: 注意封建伦理教育 86.我国历史上对东北地区进行管辖的行政机构先后有①都督府②行省③都司④将军辖区⑤都护府
答: ①②③④ 87.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答:汉武帝设置西域都户管辖新疆地区 88.唐未农民战争和明末农民战争爆发的相同原因是 答:宦官专权 89.号六一居士的是 答:欧阳修 90.三国演义中,张颌的死因是?
答:中箭而死 91.“驿路梨花处处开”是宋代哪位诗人在《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中的诗句? 答:陆游 92.少数民族用本民族语言文字创造了许多闻名世界的作品,如彝族叙事诗: 答:《阿诗玛》 93.“耗国因家木,刀兵点水工。
纵横三十六,播乱在江东”,这首童谣唱的时谁? 答:宋江 94.“建元”是我国哪一个皇帝使用的年号? 答:汉武帝 95.“身躯凛凛,相貌堂堂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胸脯横阔,有万夫难挡之威风;语话轩昂,吐千丈凌云之志气。
心雄胆大,似撼天狮子下去端;骨健筋强,如摇地貔貅临座上如同天上降魔主,真是人间太岁神”这段话描写的是水浒中的哪位好汉? 答:武松 96.水浒传中冒充李逵拦路打劫,后被李逵一刀打翻在地的人是谁? 答:李鬼
97.我国战国时代,诸子林立,百家争鸣,请问,最后统一中国的秦国,是采用诸子百家中哪一家的思想? 答:法家 98.被称为“书圣”的古代书法家为: 答:王羲之 99.“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出自哪里?
答:周易 100.孝文帝迁都的直接目的是 答: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
- 标签:
- 编辑:
- 相关文章
-
全程干货中国历史知识问答100题(趣味历史常识100题)
每天进步一点点,距离成功近一点
-
硬核推荐中国历史知识问答100题(初中历史问答题1000道)
初中历史【基础问答】100题!这类知识点常出现在选择题里
- 太疯狂了初中中国历史知识大全(中国历史顺口溜大全(初中全))
- 不看后悔初中中国历史知识大全(中国历史初中知识思维导图)
- 学到了吗初中中国历史知识大全(初中中国历史知识点总结)
- 这都可以?初中中国历史知识大全(中国历史知识问答题及答案大全)
- 越早知道越好初中中国历史知识大全(中国历史知识大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