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满满中国历史博物馆名字(中国历史博物馆改名了)
中国国家博物馆,英文:National Museum of China
中国国家博物馆,英文:National Museum of China,简称国博,位于北京市中心天安门广场东侧,东长安街南侧,与人民大会堂东西相对称,坐地铁1号线到天安门东下车出口即是,是代表国家收藏、研究、展示、阐释中华文化代表性物证的艺术殿堂,也是留存民族集体记忆、传承国家文化基因、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的国家最高历史文化博物馆,又是国家文化客厅。
中国国家博物馆前身可追溯到民国元年(1912年),以蔡元培、鲁迅先生为代表的有识之士推动成立的国立历史博物馆筹备处, 2003年2月,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合并组建中国国家博物馆,2012年,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完成并正式对外开放,总用地面积
7万平方米,建筑高度42.5米,地上5层,地下2层,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拥有48个标准展厅,是世界上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现代化综合性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现有藏品数量143万余件,涵盖古代文物、近现当代文物、艺术品等多种门类,其中古代文物藏品。
81.5万件(套),近现代文物藏品34万件(套),图书古籍善本24万件(册),共有一级文物近6000件(套)。
2012年11月1日,中国国家博物馆被国家文物局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2020年10月30日 ,中国国家博物馆被文化和旅游部确定为“第六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2021年底,据《2020年全球主题公园和博物馆指数报告》显示,中国国家博物馆排名全球第二。
博物馆不仅仅是一个旅游景点,也是我们每个人终身学习的场所,这里收集着人类的记忆,这里珍藏着民族的灵魂,这里抵御着岁月的剥蚀,这里记录着时代的变迁,我们每个人因为有了自己的记忆,当你老去,回忆起来,人生会很精彩,一个国家因为有了自己的记忆,这个国家才更显厚重,一个民族因为有了自己的记忆,这个民族才能够得以延续下去,请大家带着一份对逝去的记忆的尊崇感,让我们多多的走进博物馆,用心去欣赏古人的财富和智慧,去感受那份历史的凝重,风云的变迁。
下面就随着我的脚步,伴着历史的发展进程,来欣赏从古至今那一幅幅充满勃勃生机的生产和生活的历史画卷。
今天主要介绍的展厅,是位于地下一层展厅的“古代中国陈列”展厅“古代中国陈列”展厅是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它以王朝更替为主要脉络,分为远古时期、夏商西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五代时期、辽宋夏金元时期和明清时期八个部分。
该陈列以古代珍贵文物为主要见证,较为全面地展示了古代中国不同历史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以及中外交流等方面的发展状况,突出展现了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发展特点和各族人民共同缔造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进程,展现了中华民族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对人类文明所做出的伟大贡献。
下面是“古代中国陈列”展厅所展出的几个主要展品:
1,人面鱼纹彩陶盆/仰韶文化1955年陕西省西安市半坡出土此盆是新石器时代陶器珍品人面由人鱼合体而成,人头装束奇特,像是进行某种宗教活动的化妆形象,具有巫师的身份特征,因此这类图画一般被认为象征着巫师请鱼神附体,为夭折的儿童招魂祈福。
也有人认为人面与鱼纹共存构成人鱼合体,寓意鱼已经被充分神化,可能是作为图腾来加以崇拜
2,玉龙/红山文化1971年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塔拉出土玉龙由墨绿色的岫岩玉雕琢而成,周身光洁,头部长吻修目,鬣鬃liè zōng飞扬,躯体卷曲若钩造型生动,雕琢精美,有“中华第一龙”的美誉关于龙的起源说法不一,有蜥蜴说,鳄鱼说,至于龙首则有来自马首、牛首或猪首之说。
这件玉龙是中国已发现的时代较早的龙的形象之一,从其首部特征看,吻部较长,鼻部前突,并上翘起棱,端面截平,有2个并排的鼻孔,似有猪首特征。这件玉龙用黑绿色玉制成,琢磨精细,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
3,四羊铜尊(方尊)-商1938年湖南省宁乡市出土铜尊上口最大径44.4厘米、高58.6厘米、重34.6千克此器采用了圆雕与浮雕相结合的装饰手法,将四羊与器身巧妙地结合为一体,使原本造型死板的器物,变得十分生动,将器用与动物造型有机地结合成一体,并擅于把握平面纹饰与立体雕塑之间的处理,达到了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出土器物的湖南洞庭湖周围地区在商代是三苗活动区,在此地发现造型与中原近似的铜尊,表明商文化的影响已远及长江以南的地区
(据说:四羊方尊当年是由湖南一个农民挖出来的,由当地老板高价收购后想再次倒卖,由于当时政府的打击,在当地老板没来得及出售时即将其没收并交于湖南银行保管,因时处战争年代,后在文物的转移过程中,不幸中弹被炸成十多块碎片。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组织了大批专家,花费了很大的人力物力加以修复,并对外展出加以宣传后来当年挖到它的那个农民是在机缘巧合之下在他孙子的课本里面见到这个文物的介绍,想起了他还存有当年的一个方尊的残片,于是又把他当年留下来的一个残片捐给国家,当时国家还奖励了他一个搪瓷缸子。
)
4,后母戊鼎-商1939年河南省安阳市武官村出土后母戊鼎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重832.84千克;器厚立耳,折沿,腹部呈长方形,下承四柱足以云雷纹为地,器耳上饰一列浮雕式鱼纹,耳外侧饰浮雕式双虎食人首纹,腹部周缘饰。
饕餮纹,柱足上部饰浮雕式饕餮纹,下部饰两周凸弦纹器腹部内壁铸铭“后母戊",是商王母亲的庙号“商后母戊鼎器身与四足为整体铸造,鼎耳则是在鼎身铸成之后再浇铸而成铸造此鼎,所需金属原料超过1000千克出生于千禧年之前的朋友们可能都记得,我们小学历史课本里着重介绍过一尊名为
“司母戊鼎”的国宝,它还是小学历史课本的封面插图,是一件货真价实的国宝级文物,代表了商代青铜器的最高水平但为什么现在又叫后母戊鼎了呢?大家听我一一道来现在大家在展厅里看不清鼎的内部,其实在鼎腹的内部铸有“司母戊”字样的铭文。
当时的文化部部长郭沫若,也就是神武门上故宫博物院牌匾题词的人,正是基于这三个字,将其命名为“司母戊鼎”的此后,这个名称就一直传下来,并被编入小学课本中
直到1976年,在安阳的殷墟发现了商代的妇好墓妇好是迄今为止有文字记录的第一位女性军事统领,是商王武丁的王后在妇好墓中出土了大量的文物,其中一件“后母辛鼎”引起了专家们的注意后母辛鼎无论是在形制、铭文、还是鼎身上的纹饰方面,都与几十年前出土的司母戊鼎极其相似。
由于司母戊鼎与后来出土的后母辛鼎是同一时期的鼎,因此,有专家推翻了以前郭沫若给司母戊鼎起的名字,认为“司母戊鼎”应该改名为“后母戊鼎”司母戊鼎更名之争持续了30多年,终于在2011年3月6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在《新闻30分》节目中正式发布公告:将“司母戊鼎”改名为“后母戊鼎”,从此国家博物馆陈设展览中的司母戊鼎的铭牌被改为后母戊鼎,一场学术之争就此落下帷幕。
实际上,无论是叫“司母戊鼎”还是叫“后母戊鼎”都没有错,因为这个字在商代的时候可能叫“司”,也可能叫“后”,要怪只能怪古人学术不严谨无论这尊方鼎叫哪一个名字,都不影响它在我国文化史中的地位,方鼎的名字对于我们普通老百姓来说更是无关紧要。
那么,朋友们,你们认为,或者更喜欢哪个名字呢?欢迎留言发表您的想法说到鼎,这里再补充一个知识点,大家看到鼎有方鼎,有圆鼎,古代中国又有天圆地方的概念,去过天坛的朋友们想必都听说过这一说法其实同为商代晚期,还出土过大禾方鼎。
在古代,禾为谷物的总称,我们古代祖先多为农耕民族,所以有专家大胆猜想,方鼎盛谷物以祭地,圆鼎盛肉以祭天,古人早有天圆地方的概念,地为方,为阴,象征养育万物之母,由此猜想,方鼎用于祭地而造,由身份高贵的女性主持祭祀仪式。
鼎所在之处,也就相应产生了特别的动词,叫作鼎立,后来鼎逐渐成为象征国家和权力的传国重器,(大家参加过故宫时就会看到在故宫太和殿前放置着清乾隆年间造的18尊鼎式大香炉,除了在重大庆典活动中作为香炉来烘托气氛外,其实真实用意暗含着当时清朝统治时期所下设的18个行省。
届时大家感兴趣的话,不妨到故宫游览时仔细数一数)正因为如此,我们的祖先也因鼎而形成了很多的成语或俗语,如问鼎中原,鼎盛时期,一言九鼎,三足鼎立等相关的词语,现在朋友们对这些词语是不是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呢?。
5,“虢(guó)季子白”青铜盘此盘为我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为商周时期盛水器,晚清时期出土于宝鸡,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是镇馆之宝被誉为西周三大青铜重器之首盘长137.2厘米,宽86.5厘米, 高39.5厘米,重215.3千克,器作长方形,直口,方唇,腹壁斜下内收,微鼓,四壁各置一对兽首衔环耳,四足作矩形,是目前所见商周时期最大的水器。
器口缘下部周饰穷曲纹,腹部环饰波曲纹器内底铸铭文8行111字,记述虢季子白率军对狁作战,斩敌首500,俘虏50人,战后献馘(guo),周宣王宴飨虢季子白,并赏赐马、弓矢、钺以资勉励。
6,孝端皇后凤冠-明1957年北京市昌平区定陵出土凤冠通高48.5厘米、冠高27厘米、径23.7厘米,重2320克这件凤冠用漆竹扎成帽胎,以丝帛为面料,前部饰有9条金龙,口衔珠滴,下有8只点翠金凤,后部也有一金凤,共。
9龙9凤后侧下部左右各饰点翠地嵌金龙珠滴三博鬓此冠共嵌未经加工的天然红宝石100余粒,珍珠5000余颗根据洪武、永乐定制,皇后凤冠为9龙4凤,而从出土实物与定制均不符,可知万历时冠服制度已有所变化以上是本人精选的几件收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中的国宝,当然馆中还有数不尽的奇珍异宝,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想进一步了解的朋友们可以亲自去馆里看一看,相信绝对不会令你失望,更多更美的国宝等着大家去发现。
以下是个人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预约须知,感兴趣的朋友请关注收藏,以备将来所需。
如果你也喜欢,欢迎关注,转发分享给你喜欢的人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问题请联系作者删除。
- 标签:
- 编辑:
- 相关文章
-
干货满满中国历史博物馆名字(中国历史博物馆改名了)
中国国家博物馆,英文:National Museum of China
-
悟空传经典语录(悟空传经典语录我要这天)不看后悔
2、我知道天会愤怒,那,你知不知道,天也会颤抖啊。5、我们都错了,没有天庭允许,种子是不会开花的!7、毁你花果山,诛你不死心,他们说这是天…
- 这都可以中国历史博物馆在哪(中国历史博物馆哪两个文物最著名)
- 一看就会中国历史博物馆在哪(中国历史博物馆哪两个文物最著名)
- 速看中国历史博物馆在哪(中国历史博物馆哪年建成)
- 这都可以?中国历史博物馆在哪(中国历史博物馆哪年建成)
- 阿甘正传台词(阿甘正传台词经典语录英语)不要告诉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