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历史

满满干货历史文物利用中保护(历史文物保护专业)

  • 来源:互联网
  • |
  • 2023-08-21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7月28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余冰玥)在今天召开的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介

满满干货历史文物利用中保护(历史文物保护专业)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7月28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余冰玥)在今天召开的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介绍了“加强文物保护 传承中华文明”有关情况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目前全国博物馆总数达到6565家,免费开放率超过90%,文物传播影响力持续提升。

李群介绍,国家文物局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始终像爱护生命一样保护好珍贵的文化遗产,推进文物保护法修订,在文物保护、文物价值利用、流失文物的追索返还、打击文物犯罪等方面,都取得了积极进展创建了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

联合出台了《廊桥保护三年行动计划》,推进莫高窟、应县木塔、大足石刻等保护利用积极推进并筹备开展全国第四次文物普查,推进中国文物主题游径建设联合印发《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等,特别是加强了黄河沿线9个省(区)30多万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管理,进一步提升了黄河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

对文物犯罪始终保持严打态势,自去年10月部署了新一轮打击防范文物犯罪专项行动以来,共侦破文物犯罪案件700多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700多名,追缴文物11万多件开展了文物行业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督促整改文物火灾隐患和问题1.6万多项。

此外,国家文物局持续推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夏文化研究等18个重大项目,组织实施了268项主动性考古项目,举办了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专题展览,推动中华文明历史研究不断引向深入长江口二号古船成功整体打捞入坞,采用世界最先进的“弧形梁非接触文物整体迁移技术”,展现了中国的文物科技创新能力。

我国深海考古取得了重大突破,南海深海发现大型古代沉船,研究人员在沉船遗址核心堆积区西南脚布放水下永久测绘基点,水下考古迈入深海考古新阶段同时,评定和公布了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我国的考古遗址公园总数达到了55家。

在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方面,从2018年到2022年,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圆满完成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核定公布了第二批革命文物名录,全国不可移动革命文物达到3.6万多处,可移动革命文物超过了100万件/套。

在专业人才建设上,文物保护学科体系逐步完备,列入“考古学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的13家高等院校的考古学博士研究生指标增加57%同时,国家文物局注重加强文物科技创新,完成了第八批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遴选,全国文物科技基地已经达到40家;开展了《数字中轴》等17项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文化项目,以科技创新支撑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姜蕾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