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历史

原创历史园地(中外历史园地)

  • 来源:互联网
  • |
  • 2023-08-10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先秦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神权和王权的结合 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3.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原创历史园地(中外历史园地)

 

三大脉络、两个基本矛盾中国古代行政制度的演变:先秦时期:夏朝:世袭制(传子)取代禅让制(传贤)、商:内(王畿、直接管理)外服制(间接统治、通过垄断神权来加强王权)-周:分封制(间接统治、促进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先秦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神权和王权的结合 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家国同构、家国一体、家天下) 3.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皇帝制度(皇帝独尊 皇位世袭 皇权至上) 2.三公九卿制(丞相 太尉 御史大夫、家国一体) 3.郡县制(直接管理、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标志)

汉:中外朝制度(内外朝制度)、郡国并行制(王国问题:推恩令、酎金夺爵、刺史制度:在地方无常设办公机构、位卑而权重、由皇帝或中央直接任命)隋唐:三省六部制(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吏户礼兵刑工),结构示意图

皇帝(决策者)中书、门下(决策机构)、尚书(执行机构)吏户礼兵刑工(执行部门)评价:分工明确,提高了行政效率(降低了行政效率:中书门下)分割相权,加强皇权宋:二府三司制(二府:中书门下行政、枢密院军事,三司财政:度支、盐铁、户部)。

冗官:行政效率低下 中书门下-政事堂(提高了行政效率)数量减少:提高行政效率数量增多:分割或转移相权,加强皇权元朝:行省制(影响: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是中国省制的开端、加强了中央集权)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性质:秘书咨询机构、不能说严重威胁皇权,只能说一定程度上制约皇权、票拟权和批红权)、权分六部。

三司制:布政使司(行政财政)、按察使司(监察)、都指挥使司(军事)——督抚制(总督和巡抚) 提高了行政效率清朝:军机处(地位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标志,职责跪奏笔录 上令下达特点简速密)加强专制主义——中央机构的变化。

加强中央集权——地方机构的变化中国古代两大趋势1. 皇权和相权:皇权不断增强,相权逐渐削弱直至废除君主专制的加强2. 中央和地方:中央不断加强,地方逐渐削弱中央集权的加强汉朝郡国并行制——东汉 州郡县三级制——隋唐 州县二级制——宋 路府州县三级制——元朝:省路府州县多级制——明清:省府县三级制。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的特点1. 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单位变化最频繁2. 行政区划最稳定的是县3. 越早设置的行政区划有地位越低的趋势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