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没想到历史天气查询2345(桂林历史天气查询2345)
时间来到10月末,我们已进入二十四节气里的第18个节气——霜降,它是秋季最后一个节气,再有一个多星期时间,即将迎来立冬。近日,记者从我市气象部门
时间来到10月末,我们已进入二十四节气里的第18个节气——霜降,它是秋季最后一个节气,再有一个多星期时间,即将迎来立冬按理说,这个时节的气温应该骤降不少,但桂林还热得要穿短袖,似乎有些不太寻常近日,记者从我市气象部门了解到,今年7月中旬以来,桂林持续高温少雨天气。
其中,7月11日至10月24日,我市平均雨量、平均雨日为历史同期最少,平均气温、高温天数也为历史同期最高,出现了多个历史之最那么,接下来我市天气走势如何?今年冬季会持续偏暖吗?带着一系列问题,记者进行了采访。
我市天气创多个历史之最根据数据显示,7月中旬以来全市各地雨量持续大幅偏少7月11日至10月24日,全市平均雨量为104.4毫米,与常年同期相比偏少七成,为历史同期最少各地累计雨量为39.2-181.7毫米,与常年同期相比,偏少49%-88%,市区、资源、兴安、灵川、全州、灌阳是有记录以来同期最少。
各地雨日为10-26天,全市平均雨日为18天,为历史同期最少在所有区县市里,全州仅为39.2毫米、雨日10天,资源为51毫米、雨日11天,灵川为51.2毫米、雨日18天雨量最多的是平乐,为181.7毫米、雨日26天,荔浦为161.6毫米、雨日24天,永福为156.2毫米、雨日26天。
此外,市区降雨量为60.5毫米、雨日18天数据对比显示,我市降雨有南多北少的趋势除了干旱少雨,我市气温异常偏高,也达到了历史同期第一7月中旬以来,全市平均气温为27.7℃,为历史同期最高排名第一的是市区,为29.1℃,其次为全州28.6℃,恭城28.4℃。
与常年同期相比,全市各地偏高0.4℃~2.6℃≥37℃的高温天数平均为14天,达到历史同期最多,市区有26天,全州24天,阳朔23天在历史同期排位上,除了平乐27.6℃排名第三,其他区县市全部为历史同期最高。
冬季天气会怎么样?高温少雨天气持续了3个多月,导致气象干旱严重马上就要进入11月,天气会怎么样呢?根据我市气象部门预报,11-12月我市气温仍旧偏高,降水持续偏少预计11月平均气温为13.0℃~17.0℃,与常年同期相比偏高0.5℃左右,雨量30-70毫米,与常年同期相比偏少一至三成。
到了12月,这样的天气情况会持续,平均气温7.0℃~12.0℃,与常年同期相比偏高0.1℃~1.0℃;雨量进一步减少到25-50毫米,与常年同期相比偏少一至三成,出现干旱持续发展的可能性大预计2023年1月,平均气温为6.0℃~10.0℃,偏高0.5℃左右,雨量40-80毫米,偏少一至三成。
2月平均气温7.5℃~12.0℃,偏高0.1℃~1.0℃,雨量60-110毫米,偏少二成左右通过气象预报能看出,干旱少雨和气温偏高的天气可能持续到明年2月,也就是跨越了整个秋冬季节是什么原因导致今年天气变成这样?根据中国气象局早前发布的消息称,主要是副热带高压过于强盛所致。
今年7月初,第3号台风“暹芭”减弱成低压北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加强了西伸,伊朗高压又往东延伸,并与中纬度的大陆高压相结合这几个气象系统“合体”后,在我国上空形成了大范围暖高压带,阻断了水汽向我国输送,进而降水偏少。
受此影响,我国南方大部发生了1961年以来,大范围持续时间最长的高温天气,长江流域至华南北部地区,遭受严重夏伏旱进入9月,这些地区再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系统控制,仍持续晴热少雨干旱的气候特征时下季节需要注意什么?
面对现在的天气特征,我市气象专家给出建议,近期要密切关注旱情发展,继续加强野外用火安全管理,严防森林火灾等同时,针对我市秋冬季降水持续偏少的预测,建议各地要统筹水源,做到计划用水、科学灌溉,持续做好防旱抗旱工作。
人工影响天气部门适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及时缓解旱情,降低森林火险气象等级,改善植被生态质量马上就要进入11月,桂林正值夏秋交替之时,主要特征就是气温降得快受到冷高压控制影响,白天秋高气爽,夜晚比较寒凉在持续偏北风影响下,空气湿度相对较低,空气十分干燥。
对于市民而言,秋天总体是凉爽舒适的,最需要关注的是晴空辐射降温使得昼夜温差增大当昼夜温差超过10℃时,可以尝试最实用的“洋葱”穿衣,即像洋葱般一层一层穿搭,根据气温变化自由穿脱饮食起居方面,尽量做到早起早睡,夜晩睡觉盖好被褥,饮食尽量少寒,以温和、素鲜为宜,做到定时定量进餐,少食多餐。
运动时,建议选择较为柔和舒展的运动,如慢跑、散步等,达到微微汗出,不觉疲乏为度记者马翔
- 标签:
- 编辑:
- 相关文章
-
越早知道越好中国历史网官网(中国历史第一档案馆官网)
记者从国家档案局了解到,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新馆4日起面向个人开放预约,社会观众可通过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网站、“皇史宬”微信公…
-
原创中国历史网官网(中国历史照片官网)
开展文物调查,全面掌握文物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现状,是文物保护、管理、研究及利用的必要前提和基础,也是十分重要的工作手段。…
- 新鲜出炉中国历史网官网(中国历史档案馆官网)
- 满满干货中国历史网官网(中国历史知识竞赛官网)
- 学会了吗中国历史网官网(中国历史研究院官网)
- 快来看中国历史网官网(中国历史地图网官网)
- 手机经典台词(手机电视剧经典台词)快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