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汝王塑形衣(时尚汝王塑形衣图片)
碧绿的昌江穿城而过,三面青山一面水,一城瓷器半城窑。昌江区紫晶路上,依山而建的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大气恢宏。
江西景德镇,古称昌南,素有“瓷都”之美誉碧绿的昌江穿城而过,三面青山一面水,一城瓷器半城窑昌江区紫晶路上,依山而建的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大气恢宏前身为1954年开馆的景德镇陶瓷馆,是新中国第一家陶瓷专题博物馆。
2015年10月,改造完成的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新馆总占地面积近5.9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馆内收藏新石器时代陶器和汉唐以来各个时期的陶瓷佳作共5万余件,其中国家珍贵文物1641件(套),涵盖了景德镇陶瓷史中各时期的代表品种。
千年窑火传承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主体建筑共有7层,其建筑设计蕴含不少陶瓷元素:玻璃幕墙的花纹宛如瓷器表面的“冰裂纹”,一层大厅形似窑炉的炉膛,各层之间由长长的通廊连接,其造型仿照古代烧瓷用的龙窑博物馆基本陈列“瓷业高峰是此都——景德镇瓷器、瓷业与城市发展史陈列”分为5个单元:“水土宜陶、天赐景德”“技术创新、体系完备”“千年窑火、举世闻名”“名家辈出、传承跨越”“国瓷时代、铸魂塑形”。
又软又黏的泥土,如何成为光滑如玉的瓷器?景德镇何以成为闻名世界的瓷都?瓷都有哪些独特的风俗文化?这些问题都能在展览中找到答案景德镇从汉代开始生产陶瓷,有着2000多年的冶陶史、1000多年的官窑史、600多年的御窑史。
陶瓷生产在这里兴盛不衰,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其矿产资源得天独厚展厅里陈列着几种不同的瓷土原料,其中,高岭土堪称瓷都“秘宝”高岭土洁白细腻,非常松软,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耐火性等,是制瓷的绝佳原料,因其产地在景德镇高岭而得名。
除此之外,景德镇水系发达,交通便利,便于将制成的瓷器运输到全国各地陶瓷是泥与火的艺术明代《天工开物》记载了繁琐的瓷器制作工艺:“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其中微细节目,尚不能尽也”一件瓷器诞生,所需工序达72道以上。
在所有工序中,入窑烧造至关重要博物馆里展示了不同时期的窑炉,从土坑筑烧到龙窑、馒头窑、葫芦窑、蛋形窑再到煤窑、气窑等,不同形状的窑炉有不同的特点:始见于商代的龙窑,体积大,装烧量多,但由于窑身长,窑室温度与气氛不易控制;首创于元代的葫芦窑,由龙窑演变而来,中部内折,分前后两个窑室,较龙窑更易控制温度和气氛,窑形的变化体现了制瓷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在长期的瓷业生产进程中,景德镇逐渐形成了极具地方特色的瓷业习俗祭窑神就是景德镇传承数百年的民间祭祀习俗,窑神的故事要从馆藏明代正统年间青花大龙缸说起大龙缸是皇帝御用之器,主要有储水防火等作用因其体型巨大,烧制极为困难,耗时长,成功率低。
据记载,明万历年间,景德镇奉命烧制大龙缸,久烧不成一个叫童宾的窑工心急之下投身窑火,以身殉窑,终于烧成了大龙缸风与火是烧造瓷器的关键,窑工们为纪念童宾,尊称其为“风火仙师”,即窑神,每年都会举行祭祀窑神的活动。
历代名瓷荟萃“雨过天青翠欲流,不须大邑向人求出新柴汝官哥后,玉色郎窑仿定州”清代诗人吴铭道的《景德镇》将景德镇瓷器与历史上的名窑相比,盛赞其佳绝天下在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观众可以饱览从古至今的名瓷佳作。
景德镇湘湖镇汪澈墓出土的宋代青白釉刻花堆塑龙虎盖瓶引人注目青白釉的釉色介于青白二者之间,是景德镇工匠在北宋年间创烧而成此瓶分盖、罐两部分,罐直口,丰肩,圆腹,圈足盖顶呈斗笠状,中部为莲瓣托起的4个支柱,下方盖呈圆饼状,造型精巧绝伦。
胎质坚硬,胎色偏白口、颈部及内壁施青白釉,釉色清润透亮,余地为素胎肩部堆塑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方神兽,盖面、颈部及腹部刻各式花卉纹,刀工犀利流畅,刻画生动自然这一作品结合多种装饰手法,工艺精湛,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元青花缠枝牡丹纹梅瓶堪称“镇馆之宝”之一其胎骨细腻坚致,釉色明净莹澈,白中微闪青色,造型端庄,纹饰华丽元青花如今存世极少,像这样精美、完整的作品尤为珍贵此瓶使用波斯苏麻离青绘制,烧成后,形成较明显的铁锈斑,其纹饰之美在于不同文化的交汇融合。
纹饰从上到下分为5层:第一层是杂宝纹,来源于佛教密宗法器;第二层为缠枝莲纹,又名“万寿藤”,寓意吉庆;第三层为缠枝牡丹纹,象征繁荣昌盛、美好幸福;第四层为卷草纹;第五层是仰莲瓣纹多层次的装饰手法、蓝白色调的灵活运用,表现出与前朝迥然不同的风格,在构图上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这件元青花梅瓶器形比宋代梅瓶更加硕大,烧制方法为“二元配方法”,在瓷石中加入高岭土,提高了烧成温度,降低了器物变形的风险这种方法的发明,开创了中国制瓷史上烧制大件瓷器的新篇章元青花瓷器的造型、使用功能与蒙古族和西亚诸民族的生活方式有密切联系,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清康熙天蓝釉云耳梅瓶颜色淡雅素净,造型简约流畅,吸引了许多观众驻足欣赏梅瓶颈间起弦纹一道,丰肩,肩下两侧凸起如意云状装饰,肩下腹渐收通体施天蓝釉,釉质莹润,釉色素雅天蓝釉是康熙时期创烧的一种高温色釉,属于蓝釉范畴,由天青演变而来,其钴含量稍低,所以釉色浅淡,呈天空之色,故名天蓝釉。
这件梅瓶是景德镇御窑厂烧制的宫廷用瓷,传世甚少,也是康熙天蓝釉瓷器的代表作古代瓷器装饰讲究“画必有意,意必吉祥”清乾隆青花蝙蝠葫芦纹葫芦瓶,取葫芦之造型,主体纹饰为葫芦纹与蝙蝠纹,因葫芦与“福禄”谐音,且器形像“吉”字,故又名“大吉瓶”,寓意大吉大利。
清光绪五彩堆雕莲纹竹节帽筒,外形像竹子,寓意节节高升;筒身绘有3支戟和莲花,寓意连升3级;底部绘有祥云,象征平步青云续写瓷都辉煌“珠山八友”曾是有着重要影响的一个陶瓷画家群体,原为1928年由王琦倡导组织的艺术社团。
他们农历每月十五在一起聚会,称为“月圆会”,每人都交出新作,互相观摩评论,探讨陶瓷绘画心得,从而使景德镇陶瓷艺术有了新发展虽然名为“八友”,但实际上先后有10位画家参加过“月圆会”“珠山八友”在继承中国画传统的基础上,借鉴吸收西洋绘画技巧,用于改良传统粉彩,把粉彩创作推向新的高峰。
馆藏的粉彩钟馗除邪降福图瓷板为王琦所绘,生动明丽王琦捏过人物塑像、画过瓷像,吸收了西洋画阴阳彩瓷技法,形成了用西洋画明暗技法画人物头像、以写意笔法画衣纹的画风新中国成立后,景德镇在原有小作坊的基础上组建成立10余家陶瓷生产企业,逐步形成完备的陶瓷工业体系,能够烧制各种日用瓷、陈设瓷以及纪念瓷,续写了千年制瓷业辉煌。
其中较为知名的有建国、人民、宇宙、艺术、光明、红星、红旗、为民等大型国营瓷厂,人们习惯称之为“十大瓷厂”“十大瓷厂”生产的瓷器,设计独特、制作精良展厅里可以看到人民瓷厂的青花瓷、光明瓷厂的玲珑瓷、建国瓷厂的颜色釉瓷、艺术瓷厂的粉彩瓷等,被称为“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
涩胎瓷龙舟瓷雕创作于1959年,是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而制作的献礼瓷船体呈龙形,甲板上有3层宫殿,十分气派,船上装饰的铃铛、灯笼、锁链等全都可以活动作品中雕有150多个人物,形态各异,载歌载舞,栩栩如生。
时至今日,景德镇陶瓷产业已发展出艺术陶瓷、日用陶瓷、工业用瓷、高技术陶瓷等多种类型,既有大型瓷厂,又有个人艺术工作室;既有本地传承的手工艺人,也有来自海外的“洋景漂”2019年,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获批。
2021年景德镇陶瓷总产值达516.2亿元,其中,文化创意陶瓷产值为112.6亿元博物馆中展示了以精制高纯、人工合成无机化合物为原料,采用精密控制设备烧制而成的新一代高技术陶瓷,包括结构陶瓷、功能陶瓷、蜂窝陶瓷等,它们具有远胜传统陶瓷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电子、机械、航空航天等领域。
新技术也为博物馆文化传播带来更多机遇今年初,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对馆藏珍贵文物进行数字化采集,建立藏品信息管理数据库博物馆一层大厅设有大型智能触摸屏和12块电子显示屏,详细展示了300件馆藏珍贵文物信息。
屏幕上的文物可以进行360度旋转,就像把文物放在手上把玩,从不同角度欣赏博物馆还将10个临时展览制作成AR线上展览,让更多人可以不受时空限制观展“今年上半年,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线下接待观众8.7万余人次。
而通过云直播、云展览、短视频等线上方式,综合观看量高达近1400万人次”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馆长彭国红说,希望借助数字技术,将景德镇陶瓷文化传播得更广(杨颜菲)来源: 人民日报客户端江西频道
- 标签:
- 编辑:
- 相关文章
-
时尚汝王塑形衣(时尚汝王塑形衣图片)
碧绿的昌江穿城而过,三面青山一面水,一城瓷器半城窑。昌江区紫晶路上,依山而建的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大气恢宏。…
-
时尚搭配穿衣打扮(时尚搭配师)
每天不一样的:精彩!期待您的:关注!四十岁也能潮爆全场:3个搭配秘籍让你美出新高度四十岁了,难道就只能穿得像“妈妈装”?No way!葱郁青春…
- 平邑时尚网吧(平邑网吧推荐)
- 奥迪a3时尚版落地(奥迪a3多少钱落地)
- 中言时尚(中言时尚 logo)
- 时尚穿搭秋冬图片(时尚穿搭秋冬图片大全)
- 时尚男装品牌故事(时尚男装品牌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