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捱三顶五(捱三顶五打一动物)
钱韵玲与冼妮娜本文作者与冼妮娜老师合影
巨匠虽已逝去,但他们的音乐,却时刻在激励着国人的心。他们是永恒而不朽的光。浙江散文学会会长陆春祥先生近访冼星海之女冼妮娜,饱蘸厚情写成此篇,朝花周刊夕拾版的“岁月如歌专辑”今推之。
1 杭州壹庐我把冼星海一家的照片给冼妮娜看 这张照片,摄于1940年5月前几日,我在广州榄核镇湴湄村,参观冼星海纪念馆,特意翻拍下此照冼星海和夫人钱韵玲,都面带微笑,但钱夫人的表情显然更灿烂些,冼妮娜穿着一套白色童装,黑黑的头发。
我判断,原照应该摄于一个阳光非常好的日子,5月的延安,天气还算暖和,否则冼妮娜胖胖的手和脚不会都露在外面我甚至猜测,这张全家福,极有可能是冼星海去苏联时的临行照 冼妮娜应该无数次看过这张照片,从小看到大,从大看到老。
她微笑着说,这是她和父母亲一起留下的唯一一张全家福1940年5月,冼星海从延安去莫斯科时,冼妮娜只有8个多月大 关于冼妮娜,冼星海1939年8月5日的日记这样写着: (夫人)玲在早上十时五十分生下一个女孩子,她长得很大很胖。
从今日起我们做了父母亲了我们叫小孩名妮娜!中央给玲二十元生产特别费 我想象着冼星海写这段日记的激动。
冼星海一家摄于1940年5月 遗腹子冼星海,出身贫困家庭,从小随母亲东奔西走,有音乐天赋,自身又勤奋,自费到法国留学7年,成为毕业于巴黎音乐学院杜卡斯高级作曲班的第一个中国人又因加入民族自救的洪流回国,从上海到武汉,歌咏救亡,再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做主任。
30多岁才结婚,有了孩子,激动的心情一定难抑 20元生产费———要知道,在延安,朱德等高层领导的月工资,才5元这一细节,足见延安对冼星海这个特殊人才的重视 冼妮娜笑着讲,父亲的日记,显然是“激动”过了头,我并没有“很大很胖”,我其实是个早产儿,早产1个多月呢,不过,因为母亲奶水多,我的早产,还救了好几个孩子。
延安鲁艺第一任副院长赵毅敏,就是那个《九一八抗日宣言》的起草者,他的儿子赵战生,我们叫他“战战”,就和我是“奶亲”他和我同月出生,吃过我母亲的奶,我们两人还一起合过影,他现在是国家信息安全领域的著名教授。
的确,到延安后,穿着军装的冼星海一直忙于抗战救亡,他用生命激情谱写出的音乐的力量,抵过千军万马2 我们谈到《生产大合唱》 原先我只知道《二月里来》,太有名了 冼妮娜说,《生产大合唱》的词作者塞克先生,非常崇拜我父亲。
当时的延安正内外交困,各种供给严重不足,中央号召并组织生产自救一天,父亲碰到塞克先生,就问他:有没有激情一点的,来首质量高一点的塞克受到了鼓励
冼星海与鲁艺女学员们合影 当塞克递上《生产大自救》的歌词时,冼星海激动不已,和为《黄河大合唱》谱曲一样,他差不多也只用了一周的时间就谱好了曲《二月里来》就是其中的经典,它以极快的速度传播了出去,此后,常以单曲形式表现。
二月里来好春光,家家户户种田忙指望着收成好,多捐些五谷充军粮二月里来好春光,家家户户种田忙种瓜的得瓜,种豆的收豆,谁种下的仇恨他自己遭殃! 二月的确好春光旋律柔和流畅,节奏张弛又舒缓,犁动田园,无限风光。
冼妮娜说,他父亲除了在鲁艺担任音乐系主任及教学以外,还积极参加大生产运动如其他曲子一样,《二月里来》也是扎根火热现实谱出的精品 惊蛰来,万物生 我们仿佛到了歌声中的现场,禾苗以轻盈的姿势扎根田间,当春风掠过,春雨飘过,农人们勤劳的双手抚过,它们蓄势待长,不久就会以饱满而谦虚的身姿回报大地和农人。
说完《二月里来》,冼妮娜又插了一句:《生产大合唱》中,《酸枣刺》也很有名 我立即搜索出《酸枣刺》,一起聆听这是一首童声合唱有点激昂的童声,童声里表达的是延安边生产边抗战的决心
青年冼星海 从作曲到排练,冼星海常常亲力亲为 曲目排演时,冼星海还专门从鲁艺找了几位年纪最小的学员,扮演大生产运动中的小动物 冼妮娜告诉我,据她掌握的情况,目前,有两位扮演者还健在。
一是扮演羊的黄准,她是《红色娘子军》的作曲者,那时候,她只有12岁另一位叫杜翠远,在电影制片厂工作,曾是延安有名的“杜氏四姐妹”之一,她演的动物是猪 我们就说黄准 黄是浙江黄岩人,也是位响当当的音乐家。
她12岁就因参加革命活动被捕入狱,被地下党营救出来后,随即到了延安,进了鲁艺,成了冼星海的学生黄准曾为《新儿女英雄传》《女篮五号》《青春万岁》《牧马人》等数百部影视作品作曲,最有名的,当数《红色娘子军》连歌。
据黄准传记透露的细节,她创作这首曲子前,曾夸下“海口”,要写一首能流传下去的、为群众喜爱的新的革命歌曲随后,她跟着摄制组,天天泡在现场,并深入生活,收集了众多的海南民歌,最终创作出了流传至今的《红色娘子军》连歌,节奏鲜明,铿锵有力,给人以强烈的精神振奋。
鲁艺培养出来的学生,有着和他们老师一样的风格,满怀激情,扎根大地,开出了本民族音乐的鲜艳之花3 我问冼妮娜,冼星海的音乐才能是如何培养起来的? 冼妮娜只简单说是后天的勤奋,但话锋马上转到奶奶黄苏英。
冼星海与钱韵玲 我最佩服我奶奶了,没有她的努力,就没有我父亲的音乐成就我奶奶常唱的《顶硬上》,你知道吗? 我知道的,此前,我已经做过比较多的功课,知道黄苏英是一位毅力顽强的母亲 《顶硬上》,是一首粤语歌。
歌词是这样的: 顶硬上,鬼叫你穷,哎呵哟呵哎呵哟呵 铁打心肝铜打肺,立实心肠去捱世,哎呵哟呵哎呵哟呵 捱得好,发达早,老来叹番好 血呵、汗呵、穷呵、饿呵,哎呵哟呵哎呵哟呵。
顶硬上,鬼叫你穷, 转弯、抹角、撞吓呢!留神呢!借光呢!哎呵哟呵哎呵哟呵, 顶硬上,鬼叫你穷 这首《顶硬上》,其实是码头苦力唱的劳动号子,但从歌声和歌词看,显然已经不再是对命运的叹息,而是一种不屈的呐喊,一种强力的抗争。
黄苏英就用这样的曲和词,从小教育她的儿子,冼星海的骨子里血液中,仿佛天生就有一股自强拼搏的精神 我去湴湄,在星海路海生街(其实是条水泥村道)上走,这个地方叫沙头顶道一边是条小河,河边人家一户连着一户。
另一边接着广阔的田野,甘蔗丛林茂密,芭蕉树宽大的叶子中间,往往藏着成串的青香蕉,龙眼树的枝叶常常将道路掩盖,青叶里挂着密集的龙眼看着我们的馋相,刘迪生笑说,再过十几天,就可以吃了 星海路的尽头,是宽阔的河面,谢克忠让我们停下来,指着河边的石阶:这里,就是冼星海的故里,他们家是疍民,就是船民,以船为家的,以前,他父亲捕鱼,就在这里上岸。
我们望着茫茫河面,外面连着大海,那一片海,就是冼星海的父亲和母亲打鱼的地方冼星海的父亲,是个船工,以打鱼为生,36岁被大海吞没生命,而那时,冼星海还没有出生冼星海的母亲,带着年幼的冼星海,一直在澳门、新加坡、广州等地漂泊。
冼妮娜说,她爷爷、曾外祖父,有可能也当过海员,爷爷去世后,她奶奶就带着她父亲随曾外祖父漂洋生活。
韵玲与妮娜在延安 河埠头上,有一排四棵大树,我不知道是不是榕树,从树的年纪上判断,至少上百年了,虬枝老态,枝叶相交,营造出大片安静之地,当年,冼星海的父母亲将船拴好后,说不定就在此摆摊售鱼,树下人来人往,该是极热闹的鱼市。
我说到这里,冼妮娜笑笑,那个河埠头,她也去过好几次,每次都有相当的感慨这样的小船上,竟然培养出了世界著名的音乐家,她真佩服奶奶的远见 1918年,黄苏英将13岁的冼星海送进了岭南大学附中的义学,让他学习小提琴,后来冼星海进入了岭南附中的本校。
不说冼星海的音乐天分,单是黄苏英的举动,就足见她的远识穷人去学音乐专业,在温饱都没有解决的环境中,勇气和远见,二者不可缺一 冼星海后来巨大的音乐成就,也充分证明,黄苏英的《顶硬上》,就是他强大的精神支柱。
4 我再问冼妮娜:您现在还保留着父亲多少遗物呢? 冼妮娜说:老家湴湄村纪念馆里的东西,好多是我们捐献的我家里还有他穿过的西装、用过的小提琴、一些手稿、毛主席送给他的派克笔,还有一支指挥棒。
这支金属指挥棒,他用来指挥过《黄河大合唱》,还是我父亲的学生林渊转送我的 话题回到《黄河大合唱》 冼星海的所有作品中,以这部组曲最为著名 冼妮娜告诉我,冼星海诞辰一百周年的时候,她主编出版了《黄河大合唱》。
之前编辑的过程中,她曾专程拜访了光未然先生光未然比她父亲小8岁,在谱写《黄河大合唱》之前,他们曾两度合作过她去拜访光先生,他看到她,非常高兴 我问:光先生是不是送了两斤白糖激励您父亲呀?
冼妮娜回:是的,的确公开见诸媒体的情节,最早也是我提供的当时在延安生活困难,我父亲又喜欢吃甜食,光叔叔就托人弄了两斤白糖,以此来激发他的创作激情我父亲喜欢喝咖啡,但延安哪来的咖啡啊,我母亲就自己制作“土咖啡”,她将黄豆炒熟,磨成粉,加点红糖泡水。
本文作者与冼妮娜老师合影,陆春祥提供 《黄河大合唱》共八章,除“黄河怨”“黄河颂”两章修改过三四次外,其他都是一气呵成 《黄河大合唱》演出成功后,我父亲收到了毛主席的礼物———一支派克笔、一瓶墨水。
主席将心爱的笔送给父亲,用意很明显,他是鼓励我父亲,用笔继续谱出人民喜爱的好曲子,好曲赛过千军万马! 1945年10月30日,冼星海病逝于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医院 1945年11月14日,延安各界为冼星海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
毛主席亲笔题词:为人民的音乐家冼星海致哀! 说到这里,冼妮娜的眼圈有点红,她说,父亲当时只有40岁啊,太年轻了7岁的她,佩戴着黑纱,被母亲牵着参加了父亲的追悼会11月凌厉的寒风冻人脸,她参加父亲的追悼会,看着照片上父亲那熟悉的脸,她和母亲一起流下了悲痛的眼泪,那就是她日思夜想的父亲。
冼妮娜说,她后来去过莫斯科,去过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追寻父亲当年的足迹当她站在阿拉木图的冼星海大街上时,她十分欣慰,异国人民的怀念,是对冼星海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所作贡献的充分肯定5 和冼妮娜告别时,她要我在送她的书上签名、签日期时说,就写昨天的日期吧,7月17日。
我有些不解,今天7月18啊,她回我,这是聂耳逝世的日子,每年这个日子,我都会给聂叔叔的亲人打个电话,昨天,我就和聂叔叔的侄女聂丽华打了电话 1935年7月17日,《义勇军进行曲》的作曲者,年仅23岁的聂耳不幸去世。
我想,冼妮娜心里记挂着另一位人民音乐家,同时也是在纪念她的父亲。巨匠虽已逝去,但他们的音乐,却时刻在激励着国人的心。 他们是永恒而不朽的光。
《聂耳·冼星海作品选》唱片封面,1975年中国唱片公司出版(刊于2017年11月2日解放日报朝花周刊·夕拾版)点击下面链接,可读“朝花时文”上月热读文章:王春鸣:好看的皮囊背后奚美娟:一位让我在想象中怀念不已的前辈艺术家
于文岗:这是个嘚瑟的年代吗?唐吉慧:醇香过心,人生艳丽詹克明:关于绿萝的无言大义陈鲁民:鲁迅还很“值钱”何永康:在秋雨里想起余光中王坚忍:啊,想起那些年的橡皮鱼这是“朝花时文”第1372期请直接点右下角“写评论”发表对这篇文章的高见。
投稿邮箱wbb037@jfdaily.com 投稿类型:散文随笔,尤喜有思想有观点有干货不无病呻吟;当下热点文化现象、热门影视剧评论、热门舞台演出评论、热门长篇小说评论,尤喜针对热点、切中时弊、抓住创作倾向趋势者;请特别注意:。
不接受诗歌投稿也许你可以在这里见到有你自己出现的一期,特优者也有可能被选入全新上线的上海观察“朝花时文”栏目或解放日报“朝花”版来稿请务必注明地址邮编身份证号“朝花时文”上可查询曾为解放日报“朝花”写作的从80岁到八零后的200多位作家、评论家、艺术家和媒体名作者的力作,猜猜他们是谁,把你想要的姓名回复在首页对话框,如果我们已建这位作者目录,你就可静待发送过来该作者为本副刊或微信撰写的文章。
你也可回到上页,看屏幕下方的三个子目录,阅读近期力作苹果用户请长按并识别二维码,向编辑打赏
- 标签:
- 编辑:
- 相关文章
-
一篇读懂人比黄花瘦的意思(莫道不销魂人比黄花瘦什么意思)
之前在某处看到有人把“人比黄花瘦”中的黄花解释为黄花菜,还一副有理有据的模样,不仅如此,还指摘别人把黄花解释为菊花是胡说八道。…
-
小学生相声台词(小学生相声台词三分钟)满满干货
东堡幼儿园幼儿相声《打扑克》甲: 乙: 乙:大家好(鞠躬)甲:南北大街东西走,十字街头人咬狗,拣起狗来砍砖头,倒叫砖头咬了手。有个老头才十九…
- 英文绕口令(英文绕口令简单版)原创
- 四年级数学题(四年级数学题目应用题)难以置信
- 干货分享人比黄花瘦的意思(莫道不销魂卷帘西风人比黄花瘦的意思)
- 古诗名句(古诗名句千古绝句)怎么可以错过
- 周星驰电影台词(周星驰电影台词我想我这辈子都不谈恋爱了)难以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