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时尚

经典电影对白(经典电影对白视频素材)难以置信

  • 来源:互联网
  • |
  • 2023-11-17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孟子为,汉族,甘肃省礼县人。先当知青,后招工,再考学。1984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在甘肃电视台当记者20年。教授,知行学院新闻传媒系主任,甘肃省德艺双馨电视艺术工作者。出版《西藏啦西藏》、诗集《更蓝之碗裂缝里的大象》和《你不能煮沸大海》。

经典电影对白(经典电影对白视频素材)难以置信

 

李欣瑶   文孟子为  影视《隐入尘烟》电影里被公认最经典的台词,就出自他的诗《存在哲学》(麦子)——孟子为其人其事螳螂文学×李欣瑶“孟子为的《更蓝之碗·裂缝里的大象》是我购买的少有的诗集之一”著名诗人、评论家舒白写道:“当我站在江南某个城市书店的架子前阅读时,孟的诗句我是喜欢的......像一种归隐之后的语言,像一种回来之后的感觉,你只需要静静去感受他落下的每一个句子,你能找到悠远。

唯有祝福这样真正的诗人!”

孟子为诗集《更蓝之碗·裂缝里的大象》这位与孟子为没有任何交集的读者提到的这本诗集里收录了一首叫《存在哲学》的诗:对举起的镰刀麦子能说什么对地里的麻雀麦子能说什么对转动的磨麦子能说什么即使被选为种子麦子能说什么

电影《隐入尘烟》台词出自孟子为的诗集这首名为《麦子》的诗,初发在《甘肃日报》副刊结集出书后,孟子为给电影导演李睿珺送了一本,李睿珺看到后说:“一生能写出这样一首诗,也就够了!”而孟子为却说——那不是我写出来的,是“麦子”憋不住自个走出来的。

时隔多年,李睿珺把这首诗用到了自己的电影《隐入尘烟》中,成为了马有铁和曹桂英的经典对白电影最后黑幕上滚动的鸣谢名单中有孟子为的名字孟子为是大学教授、诗人,然而让更多人认识他、知道他,是因为他是一名纪录片创作者。

孟子为1959年生于礼县高中毕业后先当知青、后招工,19岁在中国人民银行礼县支行盐官营业所当出纳“白天数钱,晚上守金库,一杆半自动步枪、50发子弹、一把匕首……”回忆起那段日子,孟子为言语中都透着想挣脱的感觉。

“数钱把指头都数薄了,我估计不出两年我可能就疯了!”思来想去,他认定了一条路:考大学资料显示:1980年高考共有333万人报考,共录取了28.1万人,但是,孟子为考上了!报志愿时,连火车都没见过的他犯难了,要去哪里上学?学什么?一片迷茫。

孟子为的故乡甘肃省礼县在他工作的营业所里,有一位特别的常客——礼县二中老师陈海流陈老师是福建省漳州长泰人,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却在这西北小县一座寺庙改造的镇中学教语文陈老师身体单薄、沉默寡言,几乎每天往返3公里到营业所来,只为阅读这里订阅的《参考消息》。

“学新闻吧!”陈老师给孟子为提建议说:“学其他文科,毕业大多当老师,就和我一样”当时,教师远远没有现在的地位“新闻是啥?”他茫然问道“就是给报纸写文章,”陈老师指着报纸上的一则消息说:“你看,本报讯——记者——”。

孟子为在拍摄纪录片途中“晓得了”感恩陈老师,他就是孟子为人生的指路人,让他从此展开了且行且吟的人生……那一年,孟子为带着对人生无限的憧憬从偏远的甘肃省小镇来到了北京广播学院(今中国传媒大学)新闻系编辑采访专业上学。

“阿波罗是谁呀?多好听的名字”虽然极其贫乏的见识和带着浓重西北腔的普通话让他自卑,但却让他更明确了方向:“一心读书”大学毕业后,孟子为分配到甘肃广播电视厅当记者,一干20年,获得各种大小奖项36个援藏期间,他对生命思考了很多,诗也写了很多。

1998年休假时,有感于“镇子上的铁匠没了、银匠没了、皮匠没了、耍皮影的没了、开染坊的没了、养鹞子的没了......”孟子为拍摄了自己的第一部纪录片《盐婆婆的香火》,完整记录了礼县盐官镇近千年生产食用盐的文化和工艺。

这部片子首先受到日本艺术家的赞赏和肯定,接着被《中国青年报》以特写:《孟子为:孤独的西部记录者》进行报道这使他明白“这类题材有价值”于是,记录榆中县手工制作水烟的纪录片《水烟》;康县制作手工麻纸的纪录片《李家山》;兰州市手工制作皮筏的《黄河牛皮筏》和伴生的《那唱——要照个黄河的水而红》等纪录片相继以独立制片身份完成,获得了社会上的热情褒奖。

孟子为纪录片《那唱——要照个黄河的水儿红》“这是我省两张国际性的文化名片啊,能不得意?”孟子为笑着说这些纪录片在今天看来,它们不仅是我省最早独立制片的成果,也是早于我省甚至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先行实践。

而所谓独立制片,就是由未与商业片厂签约的个人发动的电影拍摄计划,也就是一个自然人的行为这些人多有自觉的文化情怀和孟子为附加的:“傻乎乎的责任感,被人不屑的使命感!”“买斤肉、买点水果给娃娃吃都舍不得,”家里人埋怨:“拍纪录片倒大方得很!”

的确是这样,拍片没钱就很困难。好在他做视频有创意,口碑好,因此总会有单位来找他拍摄宣传片、汇报片、专题片、广告片、申报片、内部参考片等等。

孟子为在拍摄纪录片途中“最多的一秒钟给八千,”孟子为转过身,背对显示器,镜头停止在一个老汉赶驴的画面“片子交了不给一分的也有……”挣到钱就拍片2015年,环县北部山区持续170多天滴雨未降,深谙主流媒体报道流程的孟子为决定,自己去拍摄纪录片《再干旱,也要开花》。

他和助手吃住在甜水镇胶泥腰岘村农民张振凯家里,白天跟上焦渴难耐、如石头滚落沟底般飞奔跑向泉水的羊群,和放牧者交谈;夜晚观察他们为看天气预报不停切换频道的手,追踪水井深度打到508.2米的工地,抢拍路遇的挖甘草妇女.......片子震撼了省水利厅陈德兴副厅长,但他又怀疑内容的真实性,就自己(没有告诉地方)赶赴环县考察,证实之后,给孟子为发来《清平乐》词,其中有“不解水荒心不静”的句子。

“老师,我们那里的小学,只有两名老师,三个二年级学生。”摄像课上,女生李洁琼对征求题材的老师孟子为说:“您去拍吗?带上我。”去,因为是会宁县,这是甘肃省有名的状元县,尤以学生苦学为特征。

孟子为在拍摄纪录片途中于是,一年之后纪录片《塬上的小学》完成了,这部片子为我省当前农村小学教育留下了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影像其客观、朴素、真诚的叙述,使它获得了我省第九届敦煌文艺奖,也是孟子为第二次获得这个奖项。

如此情境下完成的纪录片还有现在十分珍贵的《黄河牛皮筏》,它记录了兰州市徐家湾胡奎老人解放前在黄河上放皮筏的生活以及他制作牛皮筏的手艺作品在“第四届中国民族志纪录片学术展”播放时,北京大学博导朱晓阳教授评价:同期声和片子周延的内容都是难得的史料。

农村,特别是西北的我省农村,永远都有说不尽的热点,讲不完的故事空巢家庭、空巢村庄,年轻人走出去再也不回来,村里只有老人,这些概括性语言的表述往往是笼统的、空泛的、理论化的,那么现状究竟如何呢?请看孟子为的纪录片《那庄里只有一个女人》。

一目了然,触目惊心!

孟子为纪录片《那庄里只有一个女人》(2017)“让研究我省农村的人去说吧,”孟子为降低声音,放慢语速:“我要讲述,我就觉得很残忍,对不住我的主人公我妻子有一次陪我去,直接骂我不要拍了,说我不道德,那主人公哭得都噎住哭不出来……”。

孟子为的计划是至少每年拍摄一部有关甘肃农村的纪录片,把它们做成一个系列然而,他“自嗨式”的拍摄在2018年中断了,这回还是拍摄我省农村,但条件“好到了天上”不仅有强大的组织依靠,还有资金,有时间,有理解他拍摄方法而不按照形式主义程序要求他的总制片人,还是总长度320分钟的系列纪录片。

“全省86个县区,75个可以随便跑,我有好运了。”孟子为开心地笑着。

2003年,当了20年记者的孟子为从甘肃省电视台调入西北师范大学当教师,讲广播电视新闻学、专题新闻写作和纪录片创作“你就把盲聋哑学校片子的镜头用文字表达出来,不就是视觉化语言吗?”对一个叫苦视觉化写作困难的大三女生,他这样布置作业。

“高中毕业就进大学,学生就没有新闻实务经验与体会,更别说思考”他给学院打报告:“实习又千差万别,他们怎么可能写出合格的论文?新闻研究文章本来就少,一个小组竟然有两个学生的论文题目和内容一模一样……”在兼职系主任的知行学院,他用自创影视作品附加论文替代毕业论文答辩的方式,一举根绝了新闻传媒系毕业生普遍抄袭、剽窃的恶习。

他把自己的房子借给学生包饺子,十几个人吵得一塌糊涂,他不烦;学生住院,他去看;学生拍片,他借出汽车;学生实习,他带去找总编;学生就业,他帮介绍关系……

孟子为在做分享为了助力一个偏远山区的贫困生保研,孟子为把一起拍摄的影视素材全部给她,指导她完成纪录片《开学》,且获得“第二十二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第十六届大学生原创影片大赛纪录片单元评委会特别奖”——这是一个响当当的国家级奖。

“他们的年龄和我女儿一样,”他笑道:“这有啥?没准他们将来还能出个大人物,我好吹嘘呢!”2011级编导班学生曹志鹏在校期间就给央视当摄像,去非洲拍摄坦赞铁路,和联合国24国非殖民化特别委员会主席萨利姆合影。

这就是他加大实践课教学,完成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成果之一的确,任何学生都是一个未知数,关于他们的将来有许多可能。他在学生们的心中就是师长、父亲。

孟子为在拍摄纪录片途中毕业后,失恋的学生电话里跟他哭;家里突发天塌地陷变故的学生向他倾诉;问他要诗给女朋友,说是自己写的;升中校的最先对他说;从遵义提上茅台酒连夜赶到贵阳请他吃完饭,再返回去(明天还要采访);北京拿年薪的学生请假跟着他,直到他去机场……

“孟老师是我最相信的那个人,”2003级新闻系马昊莹写道:“他说的话我都相信!”“人生短暂,干嘛要说假话?”2015级戏剧与影视学研究生林聪聪说:“孟老师有着脆弱又善良的内心,这是一个多么真实的人!”“什么样的人写什么样的文字,拍什么样的片子,传达什么样的价值观。

”2018级研究生李婷婷写道:“如果不了解这个人,就去看他所传达的东西”好吧,那就来看看孟子为向我们传达了什么?

“中国历史文化早期的一系列核心疑问和谜团,恐怕都不得不求解于甘肃”著名历史学家李学勤的这个论断,让一直以来敬重和自豪于本省历史文化十分丰富和多样的孟子为,决心用纪录片来记录、表现和沉淀那些故事“那是比文字更普及的大众传播方式。

”孟子为认为:“美国‘影像史学’提出以视觉影像和影片的方式来传达历史以及对历史的见解,我们为啥不用影像来讲我们的历史?”2006年,经大学同学介绍, 孟子为见到了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制片人王新建,说出了自己计划拍摄《甘肃古事》系列纪录片的想法,申报的6个选题,全部通过。

2009年,《甘肃古事》系列纪录片在央视科教频道播出后,其中《千古遗恨:秦公大墓》(上、下集)因为第一次完整讲述了持续近十年时间盗挖礼县大堡子山秦公大墓那耸人听闻、令人愤怒的事件,而引起了国人的广泛关注和议论。

直到2015年,法国将克里斯蒂安•戴迪收藏的32件春秋时期的秦代金饰片移交甘肃省博物馆,央视《新闻1+1》还在使用《千古遗恨:秦公大墓》的镜头乃至有人对孟子为说:“这些文物的归还也有你的一份功劳!”

孟子为在拍摄纪录片途中拍摄历史故事与拍当下的题材完全不同,查史料、找资料、找专家解读,《甘肃古事》系列纪录片的拍摄并不顺利“我拒绝真实扮演和情景再现,那很假,”孟子为停住话,用手指敲打桌面“我把这类所谓纪录片定义为情景剧纪录片,要是不用解说词,用对话与电视剧有什么不同?”。

接下去他就解释英语纪录片的词义,说前面讲的纪录片是图好看,那是因为他们有钱;他还自嘲如果自己有钱可能也会那么拍,但是“我自己钻盗洞的丑陋镜头,总比影视剧的表演真实吧?”“《甘肃古事》的资金是谁出的?”记者问。

“是茅德贤先生资助的,”孟子为说:“他已经去世了,没有他的支持,就没有《甘肃古事》他是个了不起的人!”为了减少开支,装设备他是搬运工、上路是司机、下车是通联是剧务、开拍是摄像、后期是撰稿是编辑是音乐……。

“就是说不准普通话,要不连播音的钱都能省了。”

孟子为在路上《甘肃古事》最难拍的是“秦公大墓”,因为他就是礼县人,知道谁参加过盗墓、谁有现场拍摄的视频和图片,尽管有的关系还好,但要得到帮助,却就难了,好在通过喝酒解决了问题五六斤高度酒下肚,孟子为说:“一切都不在话下。

”拍摄时,秦文化博物馆还未建设,文物都存放礼县博物馆的仓库中为了把一个春秋时代“蟠虺纹盉”拍出理想的效果,孟子为跑到成县借来可以手工转动的餐桌玻璃,在边沿粘上中间劈开的胶皮管,缠绕可以拉拽的绳子,从照相馆借来造型灯具,买了一丈黑布,叫来画油画的弟弟,“他手感好,拉绳子匀速。

”那个精美无比的青铜盉在侧逆光中徐徐转动,镜头在缓缓地推进,它360°地旋转着,青铜的冷光泽、繁密的蟠虺纹饰在纯黑的背景中神秘、安静,把高贵典雅的贵族气质拍得仿佛要从画面上溢出来……“这效果你咋拍出来的?”同行看了都很惊叹。

“买个微波炉,解体用底不就成了?”孟子为说的是真话,回到兰州,他就这样做了一个,变手动为自动六集《甘肃古事》播出了,他让全国观众知道了位于甘肃省礼县大堡子山的秦人第一陵园——西垂陵园,也认识了礼县,这一秦族、秦文化的发祥地;也让很多当初以为他根本完不成的人感叹:还真播出了;还获得甘肃省第七届“敦煌文艺奖”;还被西北师范大学和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分别制作成礼品馈赠宾客。

“这算是我给家乡拍的广告吧!”孟子为欣慰地说。

2018年,举全国之力推动的脱贫攻坚正在如火如荼进行我省因为贫困面广、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在全国都是典型的,成为全国脱贫任务最重的省份,真实记录这场轰轰烈烈、波澜壮阔的攻坚战,全面展示我省取得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影像无疑是最理想的选择。

那一年,省委宣传部策划拍摄大型系列纪录片《甘肃扶贫进行时》,选中孟子为当编导,要求他故事化记录脱贫战役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孟子为小时候寄养在农村,“在农村我就觉得亲切,快乐”他能辨识植物的轮生叶、对生叶,平行脉还是网状脉,是一年生还是多年生,他会修剪果树、会芽接、会枝接……更会讲故事,会写小说、写散文和作诗,然而,最重要的是他认真。

阅读了《中国农村贫困若干问题研究》、《世纪决战》(上、下册),国外《贫穷的本质》、《战胜命运》、《印度农村反贫困研究》等书籍,他明白了:这场战役对我国绝对贫困人口和相对贫困人口,都是一次数千年一遇的机会,意义绝非单纯的脱贫。

开拍了——

孟子为在路上从文县到瓜州、从舟曲到华池第一集40分钟样片出来后,原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长、现甘肃省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陈青一次审定通过:就这样叙述,结构《移民搬迁》、《劳务输转》、《产业扶贫》、《生态扶贫》(简称前四集)在2019年甘肃省“两会”期间,由甘肃卫视首播,全省市(州)、县电视台同时转播;2020年7月,前四集再加《健康脱贫》、《教育脱贫》、《精神脱贫》、《社会帮扶脱贫》八集一起播出。

此后天津卫视、青岛卫视、厦门卫视也八集连播,并对制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国家广电智库在节目评论《纪录片:记录决战脱贫攻坚伟大史诗》中写道:“《甘肃扶贫进行时》在甘肃地区每集平均收视率0.326,居当地同时段地方卫视节目收视率第三。

”《一条大路宽又阔:浅析精准扶贫题材纪录片的叙事范式》(《中国电视》2021.1)评论到“《甘肃扶贫进行时》采取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的方式,在延续以往权威叙述主导的基础上,运用平视视角,通过解说者辩证时间与个体叙述者经验时间的有序交替,强化了影像的真实性和说服力。

如第二集《劳务输转》,正是这些平实、朴素的叙述以及与个体利益密切相关的细节,让该片精准扶贫模式的叙述更为具体化,也更具社会、文献和艺术价值”这是一条中肯的评价,孟子为说:“尽管是宏大的主流题目,我也要拍成每一段同期声都是直接引语,每一幅截图都是新闻图片。

”“贫穷是罪恶,这是我对贫穷的认识”对着那双吃惊地看着他的会议主持领导的眼睛,孟子为继续他的发言:“不要说三天饿出一个贼,就是愿意饿死也不当贼的善良人,由于没钱让孩子接受教育,就会成为科技日新月异时代的弃儿;没钱治病,一家不得安生,贫穷能不是罪恶?罪恶就必须铲除。

孟子为是个性情中人,好似从不会掩饰自己的情感恨就恨,厌恶就厌恶,爱就爱他在课堂上对学生说:“我爱你们,但不会爱上”他爱上的是纪录片、是诗、是和朋友喝酒聊天酒喝多了,就开始胡说他可以不带钱从兰州到海口到哈尔滨再到塔城,因为有学生;他要写一本自传体小说,因为走的路太多;他要继续写诗,《存在哲学》、《麦子》啥的,都不算什么;他还要拍一部大型野生动物如何走向生命终点的纪录片……再喝一杯后总结:生命是一个消耗的过程,烛光让人躲开水沟,就是它的价值体现,烧光了,就不会再亮。

康县大堡镇李家山尖子村坐落在林区的一块洼地上,房顶当瓦的石板长满厚厚的苔藓,黎明给露水打湿,苔藓膨胀油绿绿的撩人心魂;石板则像银子一般明亮,坐在石头、泥土、木椽和藤条搭建的抄纸棚前,太阳已经升起很高了因为穿了硬底皮鞋走山路,脚疼得像打了钉子,这使得孟子为没有拍摄到云烟出岫的美景,于是他仇恨自己,同行的人走路很轻松,而自己却在此难受。

“那一刻,我真想把摄像机扔到山沟里,”孟子为笑笑:“可抄纸的人来了,你还得打招呼,还得拍,生活本来不就是这样的吗?”

孟子为在做分享

螳螂文学 出品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欢迎分享至 朋友圈投稿:cfwhgzs@163.com本期编辑 | 萧长风更多精彩原创内容(点击图片畅享阅读)

记得分享点赞在看让文学点亮人生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