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时尚

台湾时尚杂志:台湾时尚杂志有哪些

  • 来源:互联网
  • |
  • 2024-08-27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去年底就听说,台版<Vogue>要大换血了——不仅著名的黄薇女士宣告离职,连负责视觉的总编辑吴胜天也走了。

台湾时尚杂志:台湾时尚杂志有哪些

 

都2020年了,还有人在关注台版吗?

印象中过气土味的封面大片,还有去巴黎都拍得像在家里随便乱咔的视觉水平……去年底就听说,台版要大换血了——不仅著名的黄薇女士(《小时代》造型顾问)宣告离职,连负责视觉的总编辑吴胜天也走了

新上任的总编辑叫孙怡,和女明星还撞了名。不过看了她的个人简介后,大家应该很难把两个人弄混……

中性寸头的打扮,还是台湾微风名媛孙芸芸的堂妹。她交出的第一期答卷——台版三月刊封面也已曝光:

封面人物“破天荒”地启用了四位活跃在国际舞台上的本土模特:唐荧霜、徐蔚晴、李晨华和黄季匀。

众所周知,从前台版恨不得一年能拍50期明星,而且都是铅中毒的那种……

上一次有印象的群模登封,还是在1997年。封面上的韩黛嘉和张德霖都是当时红极一时的名模,那也是C位的林志玲入行的 第一张封面。

这次的封面大片,难得素雅和生活化,孙怡说她是想把“最在地最原生态的台湾”呈现出来。

封面出炉,像张家诚这样的业内人士也表示“出乎意料”。

这位重塑的主编,除了是名媛堂妹以外,还有什么来头?

孙怡毕业于加州艺术学院,主攻平面设计。从18岁求学开始,在美国生活了15年,后来又做过设计和美学课程的大学讲师,自己还兼做时尚KOL。

她去年9月就已入职,但完整从策划到出版的第一期,是今年三月刊。其实看过2020年前两期的人,就能轻易发现“它悄悄地在改变”。

左边的曾之乔曾经和棒棒堂王子一起登上过台版金九封面(?),之后又独享过双封面。

但无论是CP合体还是一个人的精彩,都是令人拍案叫绝的丑。而这次的2020年一月刊,封面难得去掉了冗杂设计,只用黑和红来制造极简的视觉。

内页设计也刻意避开了原本Vogue台湾最爱用的“霹雳糖果色调”,一切化繁为简。

而昆凌登上的二月刊封面,大胆“重蹈覆辙”了五彩斑斓:

可视觉观感却大不相同:大片一改从前每期必用的“叉腰缩下巴怼大头”pose,用恰到好处的留白,让画面拥有了故事感。

由《少年的你》摄影师余静萍来掌镜,电影和胶片感十足。

国际中文版,2020年2月号对比一年前同样由昆凌拍摄的外景封面,可以轻易看出视觉语言的差异。

但之前的“车祸封面肇事者”,大多并非本身的拍摄技术有多么不堪。比如著名的“放羊女郭采洁”和“塑料感侯佩岑”,都出自摄影师Naomi Yang。

这位华裔女摄影师一直在为台版拍摄内页模特片,水平并不算差。

她还拍过奚梦瑶、王路平、松冈莫娜和小椚千春等亚洲面孔,好坏高低各有偏好,但没有哪次像上面两封一样惨烈。

封面选片和后期效果,其实很多时候能够左右土味与否。找一位有视觉审美的总编来把把关,的确是最迅速的解决办法了。

其实台湾杂志并不是拍不出好片子,而是他们的确起步较早(这也是为什么Vogue台湾可以冠名“国际中文版”),但相对的,台湾的时尚媒体高层几乎未更新迭代,加之后来港台时尚产业又逐渐式微,脱离了当下的审美趋势。

而新的团队和管理方向通常会带来焕然一新的面貌。比如很多人爱用来举例的,是一本创刊于1984年的老刊。

在2017年改版之前,作势君甚至怀疑它家在和台版互抄答题卡:

而这是他们去年拍的杨丞琳:

文青代表田馥甄:

还有同团的好姐妹Selina任家萱:

和在其它大刊里拍一次砸一次的林依晨……

其实台湾娱乐圈的明星资源已经枯竭到,登封人选比封面还紧俏了。能拍的明星来来回回就是那几位,但对比下面这一组封面,很多事情的确是“事在人为”。

值得一提的是,的群像大片策划也足够出众。比如找来台湾本土女演员柯淑勤、孟耿如和周采诗,来代表不同世代的演技派女星,演绎的“岁月演炼”无论从构图还是概念,都不输大刊。

无论是近景还是远景,又或者你能否把她们的脸和名字一一对应,但画面本身的迷人之处,是超脱于她们的名气数值的。

转型后的也效仿欧美大刊,推出一年四本的,2020春季的群模封面就演绎了五彩缤纷的CHANEL。却丝毫没有凌乱感,反而散发出春日的生机勃勃。

还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开年刊。模特与现代舞演员联手合作,上演了一场复古“群英会”。正经肃穆和杂耍趣味融合在一个画面中,带着刻意的摆拍和笨拙感。

负责以上三组出色大片的摄影师叫周墨Chou Mo,如今他也被新的台版力捧。一月刊封面大片上的曾之乔,就是出自他的手笔。

而台湾时尚刊物的“大换血”正在如火如荼,芭莎的台湾版——《Harper’s Bazaar 哈泼时尚》已经在去年完成换血。这是他们以前一言难尽的封面时刻:

但改版后,没有再给本土女星任何登封的空间。除了一期用了木村光希之外,其余每期都是reprint其它版本旧图,或是找欧美超模来拍封面。

在这个台湾时尚刊物转型的十字路口,有人向右,就会有人向左,但目的都是统一的——不被趋势所淘汰。要知道无论是金马和金曲奖海报,还是屡获奖项的唱片设计,台湾地区的平面设计水平是在亚洲都位居前列的。

这两张金马海报视觉分别致敬了杨德昌和王家卫

“洋葱设计”做的泥滩地浪人《宝岛卖药秀》,提名了格莱美“最佳唱片包装”。而本土时尚大刊却严重审美滞后,几乎成了bug一样的存在。

我们总说,台剧发展从无脑偶像剧的没落,到出现《与恶》《一把青》和《想见你》,是经过了一次“向死而生”现在看来台湾时尚刊物,也走到了同一险境好在他们虽然后知后觉,但总算意识到了,所以开始寻求各种改变而我们呢?在这个看似依然蓬勃的时尚媒体产业背后,是否也靠“流量”和“销量”掩藏了一些黑洞呢?

相信你我各有答案。

作势Chrison

拥抱变化,留住内核才是时代的灵药。选在Vogue宣布退役的莎拉波娃她是港片时代最美的混血女星之一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