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美食

古代诗歌鉴赏(古代诗歌鉴赏题型设计及答题思路)原创

  • 来源:互联网
  • |
  • 2023-09-07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古代诗歌鉴赏题型设计及答题思路——分析意境型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2.提问变体:这首诗描

古代诗歌鉴赏(古代诗歌鉴赏题型设计及答题思路)原创

 

古代诗歌鉴赏题型设计及答题思路——分析意境型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2.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

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4.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示例1】春行即兴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参考答案】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步骤一)。

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步骤二)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步骤三)【示例2】游月陂宋程颢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

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约重陪(1)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参考答案】诗人写了百尺高台、美丽的水光月色,树林和泉声,营造了宁静(或静谧、幽静等)的意境,表达了诗人闲适(或恬淡、自在)的心情。

(2)“林下泉声静自来”一句诗用什么表现手法?请简析其效果?【参考答案】反衬(以动写静,以有声衬无声)。淙淙的泉声更突出了月夜的寂静。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