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美食

马三立单口相声(马三立单口相声此乃家父所有)深度揭秘

  • 来源:互联网
  • |
  • 2023-11-02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不得不说,伦理哏这样的手法确实是比较低级,但也不是一无是处,众所周知,相声艺术的精髓是讽刺,而舞台上表演的两位相声艺人其实就是用真名演戏的演员!

马三立单口相声(马三立单口相声此乃家父所有)深度揭秘

 

不吹不黑,公平公正和您聊聊相声所谓伦理哏,就是指相声艺人在表演当中,从伦理角度(如父/子、妻/儿)找笑料的一种手法伦理哏在传统相声当中是普遍的存在的只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被当做旧相声的糟粕大多被摒弃了

不得不说,伦理哏这样的手法确实是比较低级,但也不是一无是处,众所周知,相声艺术的精髓是讽刺,而舞台上表演的两位相声艺人其实就是用真名演戏的演员!他们讽刺的无非是爱占便宜人的猥琐心态讽刺型相声的包袱,往往比歌颂型相声的包袱更可乐,就是因为挖掘卑微人性,比挖掘高尚情操更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这也是歌颂型相声无论怎么使用技巧,也很难逗乐观众的根本原因。

记得杨议先生在纪念侯耀文先生的座谈会上曾经说过一句话,“相声没有脏包袱,只是你心里脏!”轩主觉得,杨五爷的说法就是相声的最高境界,那就是雅俗共赏,俗不伤雅伦理哏虽然有点低级,但实际上对语言的运用能力、台风、配合要求都还是非常高的,如果是用来现挂救场,演得好的话往往能获得极佳的现场效果。

伦理哏不能总使,也不能乱使,更要会使下面轩主就给朋友们举两个例子,看看这两位相声大师如何用伦理现挂引爆全场的

例子一:某次演出,单弦名家张伯扬先生拿马三立大师砸卦,当他唱完《武松打虎》的时候,加了一句“我唱完,武大郎就上场。”而下面上场的正是马三立大师,张先生这是故意说马三立大师是武大郎!

但是随后登场的马大师显得十分从容,不慌不忙地说:前些日子,张伯扬嗓子哑了,不出音儿,问我怎么办,我告诉他药铺有清音丸,粒儿又小,又不苦,专治嗓子,声音哑、咽喉疼都治,一盒六粒,一次吃下去,少了不管事你买两盒,连吃两天,每天吃六粒,保证药到病除。

他回去按我说的办,嗓子好了,特地来谢谢我刚过两天,他父亲嗓子又哑了,虽然不是艺人,不上台唱曲儿,也得治呀,他又来请教我,这回我告诉他也得吃清音丸,不过你父亲岁数大了,吃多了不行,你可得记住你吃六粒,你爸爸是三粒(立),记住了吗?张伯扬那时岁数小啊,怕忘了,一路上就叨叨这点儿事:我六粒,我爸爸三粒(三立)!我六粒,我爸爸三粒(三立)!我六粒,我爸爸三粒(三立)……。

例子二:一次演出单弦大师荣剑尘先生唱《翠屏山》,最后他也来了一个现挂:“石秀杀嫂潘小云,可惜跑了奸夫一个人您要问奸夫什么模样?那就是说相声的张寿臣!”说完台下的观众哈哈大笑,就连准备上场的张寿臣先生也乐。

但是张寿老是何等人?堂堂相声第五代门长,岂能吃这个亏!但是张寿老一上场并没有急于反击而是先跟捧哏的说:有人请我吃饭,我很生气……为什么呢?因为请帖上写‘某月某日本人寿辰,敬请光临’我生气的是这个人没文化,谁叫‘寿辰’?父亲的生日才能叫寿辰。

他本人只能叫‘贱辰’,应该写‘本人贱辰,家父寿辰’才对呀你说说,他愣不知道儿子叫‘剑尘’,爸爸叫‘寿臣’!我得教他,我不教他相声,教他唱单弦

以上的伦理哏,无一例外都收到了奇效,都把演出推向了高潮 人们无不感叹:能如此巧妙地还击,然后化解、保全自己的面子,又不是人身攻击,还能引爆全场,张、马两位真不亏是大师啊!同时我们从两位大师的表演来看,伦理哏虽然有些低俗,但是它确实是扎根在中国人的伦理观念里的东西,只要用得好,偶尔一用也无伤大雅。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