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美食

学会了吗微妙玄通(微妙玄通感悟心得体会)

  • 来源:互联网
  • |
  • 2023-11-28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来源:辽沈晚报 □刘庆邦 写小说就是写微妙,写得最好的小说都是微妙的小说而要把小说写得抵达微妙的境界是很难的,不诓人,真的很难很难 “见小曰明”这话是老子说的意思是

学会了吗微妙玄通(微妙玄通感悟心得体会)

 

来源:辽沈晚报 □刘庆邦 写小说就是写微妙,写得最好的小说都是微妙的小说而要把小说写得抵达微妙的境界是很难的,不诓人,真的很难很难 “见小曰明”这话是老子说的意思是说,从细微处察觉事物之理才能看得明白老子还说过:“为大于其细。

”教导人们做大的事情要从细小的事情做起 我们都已经知道,细节对小说的作用是决定性的,没有细节就没有小说但是,仅仅把小说写得细致入微还不够,还得达到一种妙的程度微者,细微也;妙者,美妙也只有写得毫发毕现,又妙不可言,才称得上微妙。

清代《四库全书》的总编纂纪晓岚,深知细微的重要性,他的著作的名字就叫《阅微草堂笔记》他对微妙也有自己的理解:“与之言,微妙玄远,多出意表”他既然对微妙有自觉的认识,那么他的作品是不是写得很微妙呢?依我的浅见,他的作品写得并不是很微妙。

他所走的不过是蒲松龄创作《聊斋志异》的路子,也是“志异”,甚至是“志怪”,没有写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没什么突破和超越追溯起来,纪晓岚所说的微妙,应该是从老子的《道德经》那里继承来的,中国人最早说出“微妙”这个词的,是两千五百多年前出生的老子。

老子曰:“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老子所说的是做人的道理,我认为也是作文的道理做人和作文的道理历来是相通的,或者说做人的道理就是作文的道理 “微妙”后面的两个字,老子说的是“玄通”,纪晓岚说的是“玄远”。

我觉得“通”和“远”的意思差不多,通则远,远则通,不通何以致远,不远何以通达耐人寻味的是,两个人都说到了“玄”字,好像微妙和玄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一样玄,这个字是够玄的,一提到玄,我们难免会联想起深奥、玄学、玄机和玄虚等,颇有些云里雾里。

可往深里想一想,“桃花气暖眼自醉,春渚日落梦相牵”(杜甫),微妙还真有玄的意思在里面呢 小说欲达微妙之境,就不能停留在表面、客观和外在的言谈举止上,须潜入人的内心世界,一切听从于心灵的驱使和安排它书写的是心灵的景象,这景象或是心理上的微澜,或是内心的风暴。

一旦进入心灵,它就一直在心灵深入游走,游到东,游到西,游到南,游到北,自由自在这种游叫心游,游着游着,不能漂浮上来正如王安忆所说,心灵化的小说,是一个另外存在的、独立的心灵世界,这世界以其自己的价值、逻辑和理由存在着,你不能经历它,却能感受它。

微妙的小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题中有些意思,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现在市面有不少小说,作者像是生怕读者看不明白,非要把话说得到边到沿、淋漓尽致不可这样一来,微妙的东西就没有了不可言传的说法,似乎给我们出了一道难题。

小说本是语言的艺术,也是言传的艺术,只有通过言语的传递,才能实现其艺术效果如果连言传都没有,微妙从哪里来呢!其实言传还是要有的,只是这言传不是那言传,对言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微妙小说写作的过程,是一种心理捕捉和心理分析的过程。

而人的心理如风如云,变化多端,有时稍纵即逝,是很难捕捉的这就看作者对微妙心理的语言命名能力了,如果我们具备了丰富且精准的语言命名能力,不管多么微妙的心理,都有可能被我们抓住,并一丝一缕地在字面上固定下来。

微妙不在稀奇古怪的事情里,是在看似平常又平常的日常生活里微妙的微妙之处,在于它的调子都是低低的,动作都是轻轻的,心事都是重重的,不显山、不露水,一点儿都不显眼微妙是靠有着微妙的心理素质的人去发现 写微妙的小说需要耐心,耐心再耐心。

问题是,现在有的作者失去了耐心,写着写着就左顾右盼,烦躁起来不光是作者,在目前这个刷屏、读图、听声和习惯了享用文化快餐的时代,不少读者也没有了阅读的耐心这有些麻烦,有可能会形成越来越没有耐心的恶性循环,有耐心的作者少了,有耐心的读者会更少。

我看我们还是要静下心来,耐下心来,争取多写一些微妙的小说我相信知音会有的 举报/反馈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