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健康

美年健康_美年健康股票

  • 来源:互联网
  • |
  • 2025-03-03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市值蒸发213亿元…

美年健康_美年健康股票

 

前不久,一篇《安翰科技的谎言》报道,引起资本市场轩然大波的同时,也将人们的视线再次聚焦美年健康后者就前文所发布的公告,也将美年健康本身又推向舆论风口浪尖或许为了分散投资者的注意力,或许只是巧合,美年健康在6月19日发布一则《关于回购公司股份的进展公告》:。

截至2019年6月18日,公司回购股份数量为107.83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345%,其中最高成交价为15.48元/股,最低成交价为12.82元/股,合计支付的总金额为1.53亿元回购股份理应提振市场信心,然而这样的举措市场“并不买单”,公司股价依然照跌不误。

据统计,美年健康股价在6月19日到26日期间,跌幅达5.37%而在这期间,大盘上涨了3%那么,为何市场如此不买单?美年健康作为国内的体检龙头,自身的发展状况健康吗?市值蒸发213亿元随着人们对健康的日益关注,体检的市场需求本来是在明显膨胀的,预防性体检和个性化健康体检也日渐普及化。

不过,其中结构化特征明显中商产业研究院指出,2018年公立医院体检部门市场规模超1200亿元,其中超过70%市场份额被公立医院占据,因为医疗体制结构原因,基本无法参与到这部分市场,也就使得占整个市场份额不足10%的民营体检行业,成为了稀缺资源。

美年健康2015年借壳江苏三友,登陆深交所主板上市作为体检行业的龙头上市公司,其在资本市场的一举一动都广受受关注然而,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美年健康股价经历了大幅震荡2018年,美年健康的股价在上半年呈现上升趋势。

到了下半年,受业绩增速放缓、整体市场走弱以及7月份部分媒体负面新闻报道的影响,公司股价开始下跌好不容易到了2019年,从4月1日开始,市场给了美年健康一个“愚人节礼物”——股价持续下跌根据Wind数据统计,美年健康从今年4月1日到6月26日期间,股价跌幅高达32.76%,市值蒸发213亿元。

如此表现令人费解,美年健康自上市以来业绩表现还行从营收看,公司从2015年的21亿元提升至2018年的85亿元,增长了约4倍;从净利润看,由2015年的2.6亿元提升至2018年的8.21亿元,增长了超过两倍。

那么,为什么市场就是不买账呢?也许对于公司的未来并不看好吧公司今年的一季报显示,虽然营业收入为13亿元,同比增长4%,但公司的净利润亏损1.35亿元,同比下降6.45%,最主要的是扣非净利润亏损2.71亿元,同比下滑174%。

虽然美年健康每年的一季度业绩或多或少都表现疲软,但今年的亏损额度却创下新高那么,美年健康未来是否会采取措施扭转“一季度常态亏损”的现象?如果采取措施,又有哪些呢?就该问题,《全球财说》联系美年健康,但公司方面未给出说法。

美年健康的体检表“堪忧”按理说,如果仅仅是今年业绩才开始减速,那为何对于过去的业绩加速,市场也不太认可?答案就是对于并购扩张这种模式,市场其实有所疑虑2015年美年健康借壳上市时,公司还只有不到300家门店,在2016年年报中,美年健康预计在未来两年内,每年新增100家门店,而2018年这一目标已经超额完成。

数据显示,2015年至2018年,美年健康并表的子公司数量为83家、101家、167家和240家其中,美年健康2018年共有38家新并购(一次性交易或分步实施)进来的子公司被纳入到了其合并报表的范围,这38家子公司盈亏相抵后共为美年健康合并报表贡献了超过1亿元的净利润,占到了该公司去年净利润增量的一半。

由此可见,美年健康的业绩增长,一半来自于嫁接这种情况并非2018年独有,自从公司上市以来一直都在不停地并购不少投资者看的很清楚,公司主要是靠“买买买”来支撑 “业绩”这种模式,与依靠自己相比,显然增加了很多不确定因素。

用体检来比喻,一些投资人给美年健康的结论是“亚健康”,因此股价看上去很沉重此外,还有一点令投资人心有疑虑借壳当年的2015年,美年健康账上的商誉只有4.17亿元,但到了2018年底,这个数字已经扩张10余倍至47.39亿元,公司商誉的扩张速度,远远超出了同期营收和利润的增速。

不停地买买买,公司的钱从哪里来的?这也是个问题据统计,公司的负债在不断增长仅2018年一年,美年健康的各项有息负债余额已高达55亿元(其中,短期借款余额24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余额8亿元,长期借款余额约14亿元,应付债券余额9亿元),较2017年底暴增了25亿元,增幅高达86%。

有息负债的骤增,也让美年健康2018年的财务费用达到了2.46亿元,较2017年同样大幅增长了86%除了财务上的问题,去年下半年以来,美年健康其它方面也有些棘手的难题,尤其是“假医生事件”让公司陷入了比较大的信任危机。

凡此种种,导致公司2018年四季度的业绩增速开始大幅下滑,今年一季度的营收也处于罕见的滞涨状态针对“假医生事件”,公司已经和将来拟采取怎样的措施防范再次发生?公司业绩下滑,是仅仅受这一事件影响,是暂时现象?。

还是意味着公司的高增长将告一段落?就此一系列问题,《全球财说》致函美年健康品牌相关人士,但公司方面一直缄默不语。

推荐阅读:基金经理“大换血” ,博时和鹏华出了蹊跷事上海医药、复星医药无一幸免,高销售低研发何时休?资产虚胖屡屡被罚,江苏银行被中金盯上真不冤新股宝丰能源为何最衰 基因三大缺陷暗藏玄机从“高速列车”到“提速艰难” 青岛海尔为何步履蹒跚掉队了?

1750亿元债务压顶又陷“质量门”,华夏幸福“水逆期”何时结束?业绩忒差规模骤降的鸡肋FOF,南方海富通凭啥毫无歉意业绩和估值被同行甩一条街,贵阳银行在年报中遮掩了啥?超级反弹中掉队的基金公司 金鹰和中银为何如此凄惨

中诚信托的教科书式案例:抵押物陷阱高科技之争,华大基因及格吗?海康威视腹背受击!股东却忙于套现

现已入驻平台今日头条 | 新浪财经 | 一点资讯 | 中金在线百度百家 | 腾讯证券 | 腾讯理财通 | 腾讯自选股APP东方财富号 | 搜狐号 | 企鹅公众平台 | 雪球QQ订阅号 | QQ股票 | 钛媒体 |凤凰号

微证券 | 界面 | 企鹅号 | 大鱼

敬告读者:本文基于公开资料信息或受访人提供的相关内容撰写,全球财说及文章作者不保证相关信息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无论何种情况下,本文内容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