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5心理健康日_525心理健康日的意义
据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2021年3月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青少年的抑郁检出率为24.6%,检出率随着年级升高而升高。
多彩贵州网讯(记者 李曜 王子茜)近年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屡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据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2021年3月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2020年我国青少年的抑郁检出率为24.6%,检出率随着年级升高而升高。
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我国17岁以下儿童、青少年,约有3000万人受到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困扰年纪轻轻的孩子们,为何会被心理问题“盯”上?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又该如何防治?时值5月25日全国大中学生心理健康日,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心理医生、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专家。

心理医生:紧张的亲子关系最易引发青少年心理问题2019年3月,贵州首个儿童青少年心理(学习困难)门诊在贵州省第二人民医院开诊两年已接诊7000余名青少年儿童就诊的青少年以13岁至17岁,也就是初一至高二年龄段为主,大部分患有抑郁、焦虑、厌学等心理问题,来自县级以上城市的青少年占到总就诊人数的80%以上。
贵州省第二人民医院儿童青少年心理(学习困难)门诊据贵州省第二人民医院妇女儿童科副主任熊杰介绍,在他接诊的患者中,六成以上被诊断患有抑郁症可能引起青少年抑郁症的原因很多,包括不良的亲子关系、无法建立稳定的同伴关系、学业压力大等,“其中,家庭因素、亲子矛盾是首要原因。
”有些父母会将自己没有取得的成就,化为过高的期待施加给孩子,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他们身心发展过程中其他精神上的需求当父母长时间以绝对的威严或者通过频繁的反驳,剥夺孩子表达自己想法的权利时,子女向父母沟通的欲望会降低,一旦心中有了烦恼困惑,不会再向父母倾诉,而是将自己困在烦恼的枷锁中,导致出现心理问题。
住院患者康复作品展示部分家长不愿意相信孩子有心理问题,即使孩子已经表现出来某些症状,也选择忽视,导致孩子无法得到及时的治疗“甚至出现有些家长即使学校建议带孩子到医院就诊,仍意识不到心理问题的严重性,对医生的诊断结果持怀疑或抵触态度,不配合甚至拒绝治疗的情况。
”熊杰医生建议,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出现某些心理问题的症状,可以先尝试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情况,帮助孩子排解如果观察一段时间,孩子的症状没有消失,应及时带到医院由专业心理医生进行诊断 老师:家长、学校、教育部门越来越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如何有效改善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教育部门和心理健康学者关注的重要课题2019年国家卫健委等部门联合发布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将提高国民心理健康素养作为“心理健康促进行动”的第一项结果性指标,即“到2022年和2030年,居民心理健康素养水平提升到20%和30%”。
《健康中国行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方案(2019—2022)》也提出“青少年心理健康核心知识知晓率达到80%”的目标
实验二中心理咨询室一角2001年,李丽春成为贵阳市第二实验中学的心理老师从业20年,李丽春切身感受到,现在从教育部门到学校、老师再到家长,正越来越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贵阳市已建立了全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李丽春老师在每学期学生入学前,都会通过贵阳市教育局为学校及学生家长提供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助应用,指导学生完成心理测评,并对测评结果进行汇总分析,掌握学生们的心理健康整体情况和个别信息如果发现有学生出现心理问题预警,及时提醒学生班主任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
“大部分学生存在的情绪问题,是因为环境或者压力不适应导致的这时候我会选择多与他沟通交流,很多学生能听过沟通和自我调节调整过来”李丽春老师说
心理沙盘游戏如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沟通后,如果学生的情况没有得到缓解,李丽春老师与班主任就会建议家长带孩子去医院,由心理医生来评判孩子的心理状态 “不只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同样需要引起重视”叶女士是一名初二女生的妈妈,一直很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
她希望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能够得到更多来自学校的帮助,“家长、学校和老师之间需要相互配合,共同关注”例如加强老师家长之间的沟通、由学校提供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资讯等,以此来帮助家长引导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专家:家庭+学校+社会合力为孩子筑起心理防线
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近20年,贵州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心理健教育与咨询中心)院长潘运发现,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否,主要受先天、个人及环境三个因素影响先天因素指从父母出遗传而来的生物因素,是一个人成长的自然前提。
个人因素更强调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包括对情绪的调控能力、对事物认知的态度、为人处世的方式等环境因素是个较大的概念,涵盖了社会、家庭、学校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潘运接受记者采访在环境因素中,亲子关系、教育方式、父母的“三观”等属于家庭因素,学校管理方式、老师授课形式、同学间相处模式等属于学校因素,家庭因素与学校因素相互交叉,并同属于社会这一大因素下潘运院长解释,包括家庭及学校在内,国家、社区、舆论导向、社会价值理念等都属于社会因素范畴。
社会环境不仅决定了青少年获得信息的渠道,也影响着青少年面对问题、处理问题的方式:有益的信息可以促进青少年成长,不利的信息有时让青少年无法甄别,可能导致青少年用不理性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贵州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促进青少年身心和谐发展,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协同努力”对于如何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潘运院长表示首先要做到尊重青少年成长的自然规律,青春期的青少年们自我意识快速发展,存在逆反心理是正常表现,家庭、学校和社会应积极引导青少年正确面对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其中,家长要多给予孩子关爱,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尽可能耐心、细心地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同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家庭教育方式,注重对孩子健全人格的培养学校要在对知识、技能、品德培养的同时,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主动关注自己的心理变化,在发现青少年出现情绪问题时要做到尽早干预疏导。
- 标签:
- 编辑:
- 相关文章
-
525心理健康日_525心理健康日的意义
据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2021年3月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青少年的抑郁检出率为24.6%,检出率随着年级升…
-
健康祝福语_健康祝福语大全 简短
美好的心情,永远是从早上开始!愿我们在未来的每一天,都能微笑面对,从容而行!与家人,与朋友,与知己,相依相惜,不离不弃!祝福朋友快乐健康,开心…
- 健康丰胸_健康丰胸最佳方法有哪些
- 重庆生殖健康医院_重庆生殖健康医院排名前十
- 重庆生殖健康医院_重庆生殖健康医院排名前十
- 健康证体检项目有哪些_公共场所健康证体检项目有哪些
- 健康证体检项目有哪些_公共场所健康证体检项目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