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历_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历简要说明

  • 来源:互联网
  • |
  • 2025-03-13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心育工作是一项极具挑战性和艺术性的工作,要想把他做好,我觉得我们应当做到潜心、敢干、好学、多做。我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到大家,能够用我们微薄的力量帮助到家乡的教育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历_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历简要说明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的心理健康日益为人们所重视国内很多研究发现,我国学生存在心理不健康的比率不容乐观,如:据杭州市的一项调查,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初中占13.76%高中学生占18.79%,又据中国心理学会最新透露,根据一项对中国22个省市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调查显示,中国3000万青少年处于心理亚健康。

而前些年对几所大城市在校学生的调查,有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小学生约为13%,初中生约为15%,高中生约为19%,大学生约为25%,随年级升高呈递增趋势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已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和重视,这一问题也是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一大难题。

为了推进全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湖南在全国率先以“两办”名义推动心理健康教育,2020年起,全省每年新增心理健康教育专项经费近1亿元;目前已有12个市以“两办”或市委教育领导小组名义下发了实施意见;由此可见目前政府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高度重视。

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来自社会、家庭、学校等方面影响、急剧的社会变迁、快速的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全球化带来的蝴蝶效应(新冠肺炎疫情)、价值观的转变与冲突(茫然,多元的信息冲击)、成功与选择的压力、应试教育为主,心理素质教育不受重视、校园歧视、虐待、霸凌、快速成功的不良示范效应和社会的舆论导向等,以上方面使我们目前在心理健康工作中应该着重引导学生去正确适应的。

虽然目前国家已经非常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但要想完全落实是存在很多困难的,比如我国各区域存在明显的教育资源倾斜,在经济发达的地区确实可以很容易就将政策落实到位,他们可以很容易就招到专业的心理老师,而且能够提供很好的工作条件,但在一些经济薄弱地区就很难将政策落实到位。

目前城步县在心育工作开展中存在很多困难,比如教师资源缺乏,目前除了城步一中有专职的心理老师,其他学校基本很少具备,往往是一些其他专业的老师兼任,这就让心育工作基本处于形式,也缺乏专业性所以我觉得要想将学校心育工作做好,最重要一点是要有专业的心理老师,这是前提;其次就是领导对于心育工作真正的重视,目前一些领导对于心育工作的理解就是拿来应付检查,有检查的时候重要,没检查的时候可有可无,领导这样的态度是心育工作一大阻力,心理老师在学校处于弱势群体,但是他们所要处理的工作又十分复杂,需要时常和各领导各部门还有班主任进行联系,他们找心理老师时觉得是理所应当,但心理老师找他们时可能会四处碰壁,所以领导对于心育工作的足够重视是非常重要的,只要他们重视,心育工作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很幸运我能够遇到杨光旺校长,他是一位非常具有前瞻性的领导,他对于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视的,从2017年开始他就投入30万元建立了城步一中心理健康中心,咨询室里面配置齐全,包括咨询室、宣泄室、沙盘室、音乐按摩室和团体辅导室,保证了我们在开展心育工作中的硬件要求;他对于心理教师的招聘工作也非常重视,在2019年因为当时的专职心理老师考上研究生要离职,他深知学校心育工作的重要性,又因为当时疫情不能招录老师,所以他特意邀请我回来担任心理老师,虽然是代课,但是他对我的工作非常关心,经常问我在学校的情况(包括学习和工作上的),从这些细节处不难看出杨校长对于心育工作的良苦用心,这也深深的感染了我,让我在之后的工作中充满了动力。

有了一位重视心育工作的领导后,我们就能一步步顺利开展学校心育工作学校心育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促进学生心理成长,让学生学会学习和生活,正确认识自我,提高自主自助能力,增强调控适应能力,培养健全人格和良好个性心理品质;解决心理问题为次要任务,即调节心理困扰,关注危机干预,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这说明了学校在心育工作中主要针对的群体是正常学生,但是目前在大部分老师心中存在一个误区,即学生存在严重心理问题才会想到有心理老师,心理老师的任务就是治疗这些学生这样的想法是非常错误的,在学校开展心育工作正确的方式是与学校教育融合在一起,要使学校教育心理化,具体表现为班主任工作心理化,学科教育也要和心育结合起来,校园文化也要心理化,总而言之,就是在学校处处都能够感受到包容、尊重,领导能够平等对待老师和学生,老师也能够充分尊重学生的需要,学生和学生之间相互关心,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心理问题能够有效的预防。

当然,要想做到学校教育心理化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在达到这一阶段之前,学校心育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对于学生心理问题的有效发现、疏导和干预城步一中心理成长中心在这几年的摸索中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套较为可行的工作体系,以下是我们的一些做法,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指导意义。

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往往具有隐蔽性,老师们要想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情况就必须通过学生,因为他们是联系最紧密的目前我们经常能够看到关于学生极端行为的报道,这些事件其实很多都是可以避免的,学生在选择自杀时其实会有一段时间的准备,在这段时间当中他们会表现出一些反常行为,比如从上进到颓废,从干净到邋遢,从乐观变抑郁等,但是不是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及时被老师所关注,毕竟老师的精力有限,所以这就非常依赖班上的学生,他们比我们更及时的了解班上同学的生活,所以我们在每个班级选取了一男一女两位心理委员,每个宿舍也选取一位信息员,通过专业培训之后,让他们能够掌握一些识别心理问题的知识,通过汇报制度将班上的信息及时转达给班主任和心理老师,这样可以及时有效的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

但是在这样做之前,需要做到以上两点:1、心理委员选取不能随意,必须是班主任通过认真考虑后认为积极向上且乐于助人的同学,并且保证他们是自愿参与的;2、对于伦理的规范也非常重要,在培训时必须让心理委员签订保密协议书,让他们充分认识到这份工作的责任重大,在内心形成尊重同学隐私的习惯;3、对于心理委员的培训必须严谨到位,不然会让工作适得其反。

学生的心理测评工作也是发现学生心理问题的有效手段目前我校在每年新生入学都会进行心理测评工作,测评工作需要注意量表的可行性,在施测过程中必须做到规范,要有专业老师进行指导,通过对测评结果进行分析就能筛选出可能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对于这一部分学生我们会和班主任了解他们的情况(包括家庭、学习、人际交往、生活习惯和是否有异常行为等),这样可以筛选掉谎报情况的学生,最后剩下的学生就是我们需要关注的,对于这部分学生我们采取访谈方式进一步了解情况,访谈的理由应当是常规的访谈,最好采取1:2的比例选择学生,即一个存在问题的学生和一个正常学生,在访谈完之后给与他们小礼物,这样可以减轻学生的防备心理,也能做到学生的保密,使其班上的同学不会觉得他们是异类。

心理咨询工作也是心育工作的重要部分目前很多学校都设立了心理咨询室,也有专门的场地,但是使用量偏低,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因为:1、预约制度不规范;2、对于咨询室的宣传不到位;3、学生对于心理咨询存在误区,内心排斥心理咨询;4、咨询老师不够专业,和普通老师一样只会做思想工作等。

这些问题是将学生挡在咨询室之外的主要原因,要想充分利用好咨询室的功能,我们应该做到1、制度规范,即有一套完善的心理咨询体系,包括预约、咨询、档案建立和转介等,从咨询开始到结束都要做到规范;2、宣传必须到位,要让学生形成求助思维,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寻求帮助,所以我们要通过宣传海报和标语的形式提醒学生,通过心理课进行引导,还可以通过开展一些心理活动来影响学生(525心理健康月、每周心理社趣味活动等),这样做可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为之后的学校工作心理化打下基础;3、咨询老师必须专业,要经过专业培训,这也就要求各学校领导要注意对于专业心理老师的招聘和培养。

做到以上几点之后,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就会主动来求助,这样我们能够帮助我们及时获得这些信息,然后进行疏导除了线下的心理咨询之外,学校还应当设立线上的咨询方式目前城步一中设立了聆心信箱和电话热线,大家可以通过纸质或者电子邮箱的方式进行咨询,这样能够给学生提供给多的选择,能够让每一位需要求助的学生都能找到合适的方式。

学校心育工作只是学生心育工作的一个环节,要想让学生能够健康快乐成长,家庭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为了让学生、家长和学校形成一个心育联盟,我觉得对于这方面的宣传非常重要,目前城步一中聆心心理成长中心已经建立起微信公众号,主要功能包括成长中心宣传、心理知识和亲子沟通方法分享、学校心理活动分享和学校青春校园活动推送等;随着关注人数增多,还将推出“我想对你说”栏目,即学生、老师和家长可以将自己的心里话通过匿名的方式说出来,这样可以让读者从中有所领悟。

总之,心理成长中心公众号的建立就是为了让大家更加了解心理知识,形成心理学思维,促进学校教育心理化更快形成学生心理问题干预是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最后一个环节,对于心理干预就像学生安全的守门人,是学校心育工作的最后一道屏障。

要想避免学生极端行为的发生,我们可以做以下几项工作:1、通过心理委员和其他同学及时发现问题,因为校园暴力和自残行为往往是具有隐蔽性的,家长和老师一般很难发现和了解相关问题,所以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必须通过班上同学了解相关信息;2、多组织班级团体辅导,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针对目前该班级存在的问题,可以给学生上学会合作和学会拒绝这两堂课,让学生知道了合作的重要性,也使学生知道怎样去拒绝好朋友的一些无理请求,这样才能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交友观,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处理人际交往关系。

针对校园欺凌问题,我们在各班都上了“拒绝校园欺凌”这堂课,让学生知道校园欺凌的表现形式,深刻体会校园欺凌的危害,了解应对校园欺凌的方法针对该班级存在较多学生自残行为这一问题,我们决定上一堂生命教育课和情绪管理课,让学生知道生命的重要和自残行为的危害,并掌握一些调节情绪的方法,因为出现自残行为的学生并不是一开始就会选择这样做,而是他们在面对痛苦的过程中,不知道怎样去改善自己的处境,不知道怎样调节情绪,导致焦虑甚至是抑郁,随着问题加重最后才选择自残行为,还有部分存在自残行为的学生并不是因为心理问题导致的,而是因为觉得自残行为很有个性,感觉很新奇,所以在别人影响下选择自残行为;3、心理老师因为能力和经历有限,在学校心育工作中主要针对的是正常学生群体,对于那些具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应当及时将其转介到专业心理机构,这样才能让学生得到更好的治疗,能够更快返校学习;4、与其家庭成员就来访者问题进行沟通,虽然咨询师应当保密协议,但是当来访者存在威胁自身安全的行为时就属于保密例外,我们就应当及时通知其监护人和班主任,让他们及时关注学生的情况,不让其长时间离开自己的视线,有什么异常情况及时和心理老师联系;5、当发现学生有自杀意念、自杀准备和自杀未遂等情况时,应当与学生签订安全协议,并就协议上的内容进行讨论,这份安全协议并不具有法律效益,而是让学生建立起求助意识,知道自己在有这样的想法时可以通过什么方法自助,可能就是这一份协议就能将学生从死神手中拉回来。

以上是我对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些经验分享,仅供大家参考心育工作是一项极具挑战性和艺术性的工作,要想把他做好,我觉得我们应当做到潜心、敢干、好学、多做最后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到大家,能够用我们微薄的力量帮助到家乡的教育发展。

以下为功能齐全的聆心心理成长中心各功能室:

阅读室

咨询室

办公区

宣泄室

沙盘室

心理社活动室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