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健康

职业健康检查管理办法_职业健康检查管理办法2019版

  • 来源:互联网
  • |
  • 2025-04-08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职业健康管理是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劳动者的健康权益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以下是职业健康管理的核心内容和具体操作规范,帮助用人单位规范管理,防范职业病风险。

职业健康检查管理办法_职业健康检查管理办法2019版

 

职业健康管理是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劳动者的健康权益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以下是职业健康管理的核心内容和具体操作规范,帮助用人单位规范管理,防范职业病风险。

一、职业健康管理制度职业健康管理制度是企业落实职业病防治责任的基础,主要包括以下12项制度: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明确企业内部各部门和岗位在职业病防治中的职责分工,确保责任落实到人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

通过标识、告知卡等形式,向劳动者告知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及其防护措施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企业需向当地卫生健康部门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并定期更新相关信息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定期组织员工参加职业健康培训,提高其防护意识和技能。

职业病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对防护设施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其正常运行职业病防护用品管理制度规范防护用品的采购、发放、使用和更换流程,确保员工正确使用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定期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监测和评价,及时发现并整改问题。

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管理制度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需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及其档案管理制度建立员工健康监护档案,记录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情况。

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与报告制度制定应急预案,明确事故发生后的处置流程和报告程序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与管理制度配备应急救援设备和药品,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制定岗位操作规程,明确员工在工作中的防护要求和操作规范。

此外,还需遵守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病防治制度二、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规范职业卫生档案是职业健康管理的重要依据,需分类整理并妥善保存: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档案包括项目设计、施工、验收等阶段的职业卫生相关资料。

职业卫生管理档案记录企业职业健康管理制度、职责分工、防护设施维护记录等职业卫生宣传培训档案保存培训计划、培训记录、考核结果等资料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检测评价档案包括监测报告、评价结果及整改记录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管理档案。

记录企业职业健康监护工作的组织和实施情况。劳动者个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包括劳动者个人信息卡、工作场所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历次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情况、职业健康体检报告、职业病诊疗资料等。

三、员工健康监护档案接触职业危害的作业人员,需定期进行职业健康体检,频率为每1至2年一次健康监护档案应包含以下内容:劳动者个人信息卡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历次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情况历次职业健康体检报告、职业病诊疗等资料。

其他职业健康监护相关资料四、其他台账管理防护器具台账做好防护器具的发放记录,确保员工正确使用定期监测台账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定期监测,并将结果公示应急药品台账定期检查应急药品的有效期,做好发放和补充记录。

五、职业危害告知与警示职业病危害告知书在劳动合同中明确告知劳动者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防护措施和待遇警示标识和告知卡在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设置警示标识和告知卡化学品和放射性物质警示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化学品、放射性同位素和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材料,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六、职业危害申报用人单位需通过当地职业健康管理平台进行职业危害申报例如,江苏省用人单位可通过“江苏省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管理平台”完成申报,具体网址为:江苏省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管理平台(示例链接)总结职业健康管理是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通过完善制度、规范档案管理、加强员工健康监护和职业危害告知,可以有效降低职业病风险,保障劳动者健康权益。

希望本文能为用人单位提供实用参考,助力职业健康管理水平的提升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