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学习

课程学习_课程标准解读培训心得

  • 来源:互联网
  • |
  • 2025-04-15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2022年《新课程标准解读》心得体会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阶段数学核心素养的表现有九个,分别是:一、数学眼光:符号意识、数感、量感、空间意识和几何直观;二、数学思维:推理意识、运算能力;三、数学语言:模型意识、数据意识。

课程学习_课程标准解读培训心得

 

2022年《新课程标准解读》心得体会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阶段数学核心素养的表现有九个,分别是:一、数学眼光:符号意识、数感、量感、空间意识和几何直观;二、数学思维:推理意识、运算能力;三、数学语言:模型意识、数据意识。

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面对新课程改革,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真正认识到新课改的必要性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如运用做游戏、讲故事、直观演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学习数学知识一个好的教学情境可以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之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使学生把学习作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一种渴望,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小学阶段,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发觉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

学生语言是思维的外在表现,语言的发展和思维的发展密切相关,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能促进他们思维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我会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每一幅表格、插图,让学生充分观察每一幅表格、插图,充分领会教材的编排意图,让学生在领会理解的基础上充分地说,可以单独说、同桌说、集体说,让学在充分的看说基础上培养数感。

教师需要做的:1.激发学生兴趣教师要更多的在激发学生兴趣上下功夫,通过自己的教学智慧和教学艺术,充分展示数学的亲和力,激发学生的原动力2.引发数学思考,感悟数学的本质和价值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4.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

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必须转变教育理念,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做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让学生享受“快乐数学”。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