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心理_学心理学的感受和收获
《儿童教育心理学》心得体会惭愧做了28年教师,直到今天才通读《儿童教育心理学》,本书作者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在心理学历史上的地位很高,这本书是写给家长和教师看的。
《儿童教育心理学》心得体会惭愧做了28年教师,直到今天才通读《儿童教育心理学》,本书作者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在心理学历史上的地位很高,这本书是写给家长和教师看的有些教师或家长可能说,我从没有读过《儿童教育心理学》,这样不是工作了十几年,或没有读过《儿童教育心理学》,我家孩子不是照样健康成长。
前几天和一个同行朋友聊天,得知他的孩子不想去学校上学,整天呆在家里,虽然不是我的孩子,但我仍然心情沉重如果我们的教师,家长多读一读《儿童教育心理学》这类事件就不会发生,或少发生人的成长不可逆,希望每个孩子都健康成长。
正如本书所说: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才是教育的目的本书大篇幅讲的是家庭教育方面的问题,如孩子口吃的原因,家庭教育如何做;如孩子懒惰是什么原因,家庭都长子,幺子的性格特征是什么,那些举动看出孩子是否厌学,如孩子身上自卑感和优越感有什么利弊等等。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想重点谈谈第十章《儿童在学校的表现》和第13章《教育的错误》两章内容首先是孩子初入学,准确来说进入小学一年级算孩子入学,本书指出学生入学心理准备比成绩更重要,孩子能否集中精力学习,主要看儿童是否喜欢老师,所以“亲其师信其道”,我们教学实际中是否做到让孩子儿童喜欢自己。
七零后,八零后绝大多数,小时候在家庭教育相对严厉,所谓“棍棒底下出孝子”,如果孩子入学后,教师严厉一点,孩子还能接受,但是到了零零后,一零后,绝大多数孩子小时候家庭教育相对宽松一点,不少独生子女还是在溺爱中长大的,小时候所有大人都听他的,入学后老师让他听话,能做到吗?胆小的表面上坐的端正,服从老师,胆大的难以适应,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指责,批评,是没有用的,只会增加他们的反感。
“我们要想办法,去赢得这类孩子的心,这样他们就会变成好学生”怎么做,因人而异,总之要想办法去适应孩子的变化,而不是让孩子去适应你想想为什么换老师后,孩子又突然变好的说道考试成绩,这是教育绕不过去的一个话题。
当个孩子拿着极差的试卷回到家,我们的期望是家长重视考试,孩重视考试,今后学习上多用功,争取今后改进,但实际上有些孩子回到家,受到的是家长批评学生,并没有因这一次考的差,改善学习,可能今后情况更糟糕如果我们正视这种情况,如果想去改变,就尽可能的去寻找方法,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决绝办法不同。
正如书中所说:个体心理学认为,没有不可救药的儿童如果成绩一直得不到改善,我们可不可以认真研究学生,了解他的兴趣,发现他擅长的科目,相信“成功会造就更多的成功”如果儿童对某一科目感兴趣,并且学得很好,他就会受到鼓舞,可能努力做好别的事情。
用书中的话:“理想的老师负有一种神圣的,激动人心的使命,他造就儿童的心灵,也掌握着人类的未来”孩子出现问题怎么办,“父母或教师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会碰到许多的问题,但都不应该灰心丧气”用理解和包容对待孩子,宽容,忍耐。
相信绝大多数孩子都是好的,分析孩子的问题成因,具体问题具体对待本书指出孩子问题虽然是在学校暴露出来的,但它们的根源却并不在学校,教师教师要做到,无意指责家庭教育的错误,只是抱着着解决问题的态度,和家长合作,达到家庭教育去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学校教育改善家庭教育的缺失,互相形成合力。
对出现的问题不要用消极的评价孩子,正面鼓励他们,让孩子树立信心,不要放弃,尝试改变教育不是万能的,学业成绩不是教育的唯一,我们要培养合格公民,具有积极、健康、阳光、向上、勤奋、踏实、……用于一切美好的词语,或部分拥有。
张老师原创发表,转载需告知。
- 标签:
- 编辑:
- 相关文章
-
学习心理_学心理学的感受和收获
《儿童教育心理学》心得体会惭愧做了28年教师,直到今天才通读《儿童教育心理学》,本书作者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在心理学历史上的地位…
-
学习工具_pptai工具
中新经纬9月2日电 开学季来了,9月2日,面向大学生,通义上线了PPT创作、课程实时记录、论文阅读助手、雅思托福口语老师等一系列AI学习…
- 如何端正学习态度_学习态度
- 业务学习心得体会_业务培训心得体会总结简短
- 孩子学习差怎么办_孩子考试差怎么办该怎么跟老师说
- 国画学习_学画国画的心得体会
- 数学学习_小学生学习计划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