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草人文章_稻草人文章大意
生活中,你是不是也偶尔会感觉到一些纠结和痛苦?比如遭遇重要考试失利,感觉人生就“完了”,或者迫于沉没成本和侥幸心理,一次又一次地往失败的情境里投入更多东西,把自己的生活搞得越来越逼仄。其实,出现这类情况,往往是掉进了逻辑思维陷阱。
生活中,你是不是也偶尔会感觉到一些纠结和痛苦?比如遭遇重要考试失利,感觉人生就“完了”,或者迫于沉没成本和侥幸心理,一次又一次地往失败的情境里投入更多东西,把自己的生活搞得越来越逼仄其实,出现这类情况,往往是掉进了逻辑思维陷阱。
今天的《夜读》,带你识破五个人生中的思维陷阱,实现认知升级人生中常见的5个思维陷阱1滑坡论证先举一个例子为了刺激儿子好好学习实现当律师的理想,妈妈跟他有了如下对话——妈妈:过不了司法考试,你就当不了律师。
儿子:我知道妈妈:当不了律师就会没钱花,没钱花就过不上好日子,过不上好日子就不会幸福所以,一定要通过司法考试!看完这段对话,有人可能会觉得“这没毛病”但事实上,这是一种认知谬误——滑坡论证使用这种论证法的人会从正确的观点出发,推导出一个不好的结论,从而告诉对方最初的选择不对。
“滑坡论证”的过程模糊了因果关系,存在明显的逻辑谬误,然而,当人们被论证的过程所误导,没有仔细琢磨其中具体涉及的因果关系时,就可能被错误结论误导案例中的妈妈也许自认为是为了儿子好,但这种话术下的思维陷阱其实值得我们警惕。
比如,觉得生活中一事不顺就会事事不顺,一步错步步错,所以自己一步也错不起,进而反复焦虑纠结。但事实上,人生的容错率很高,你时时都有掉转船头的机会。
2赌徒谬误许多沉迷于赌博类游戏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思维过程——即使一直在输,仍会继续投入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玩了这么多次,很快就能中大奖了这些人投入的钱越多,脑袋就越发热,越无法作出冷静判断用轮盘游戏打个比方。
如果几次游戏连续出现相同的结果,人们一般倾向于认为下一次结果有所不同但冷静思考一下就可以看出,每次玩轮盘时出现红色和黑色的概率都是50%,无论转多少次轮盘也不会改变,下一次的结果并不受上一次影响误认为下一次的结果受到之前结果的影响,这种误区叫作“赌徒谬误”。
陷入“赌徒谬误”的人,面对某些短期的事件时,也要求其跟长期的事件一样,延续其出现各种结果的概率但要记住,在类似的情况下,过去并不影响未来你未来的每一步,面对的都是崭新的概率而这也意味着,你随时拥有新的机会。
3稻草人谬误首先,请阅读下面的夫妻对话,找出你觉得不对劲的地方——妻子:你赶紧把烟戒了吧,孩子可能会吸入二手烟,还浪费钱丈夫:我吸烟怎么了,又没花太多钱在我的零花钱范围内买点嗜好品也没问题啊?再说,你能做到每天不喝咖啡吗?。
你有没有注意到丈夫正在偷换论点?妻子只表达了“因为健康和经济问题,我希望你戒烟”,但丈夫却偷偷把妻子的主张换成“所有嗜好品都不好”,从而谴责妻子并为自己的吸烟行为辩解简化说话者的主张,或用极端的论点替换对方的核心观点,并指责歪曲后的主张,以让讨论有利于自己的论证方式,被称为“稻草人谬误”。
当论点被偷换时,如果你没有意识到讨论过程已经偏离了原来的论点,顺着对方的“逻辑”继续解释下去,就会掉进对方的陷阱比如:当你对自己的小失误道歉时,对方说“这点小事都做不好,怎么能指望你在学习/工作上认真”,进而批评你的学习/工作态度时,如果不加察觉,你可能也会觉得“确实是自己的态度有问题”。
但事实上,导致失误的可能性很多,往往不是人的态度所决定的当你发现对方利用“稻草人谬误”指责你时,最重要的是看清楚对方所指责的主张,是否是你原来的主张,或者是否是产生问题的核心原因。
4基本归因错误如果你听说一个朋友一个月前因摔倒骨折,这周又受了同样的伤,你会怎么想?有些人可能会觉得,这是“他太大意了”或“他不够小心”,而很少考虑当事人所处的情境或环境,比如那个地方的地板湿滑或台阶很隐蔽等。
产生这种心态是因为,一方面,当我们从一件事的结果推测其成因时,往往会高估自己的能力和性格等内部因素的影响,觉得“换成自己一定不会如此”;另一方面,我们倾向于低估情境和环境等外部因素对自己的影响这被称为“基本归因错误”。
“错误归因”的产生机制被认为与多种偏见有关,也很容易导致面对风险时的侥幸心理比如面对交通事故或生产安全问题时“信心”满满,认为“换了是我一定不会像别人那样不小心”,反而疏忽大意因此,切记遇事不要盲目相信自己的想法,要知道,比起偏见,自认为没有偏见才是最可怕的。
5终极归因错误假设你爱好足球,并且是足球队的一员当你的队友进球时,你肯定会认为这是“平时努力的结果”或者“我们水平很高”而当队友丢分时,如果你认为这是因为“今天地面很滑”或者“风太大”,那么你就陷入了典型的“终极归因错误”。
另一个角度同理陷入这种偏见时,当对方队员进球,人会倾向于认为是“风向比较好”或“凑巧球的角度比较好”当对手球队处于劣势时,人往往认为“他们没有努力练习”或者“水平太差”“终极归因错误”的偏见会导致我们对自己和他人产生误解,这会使我们无法准确衡量自己和对手的实力。
如果意识不到自己的成功和胜利,与运气和环境等外部因素有关,我们就容易高估自己的能力;而不把对手的成功归因于努力和能力,可能会导致轻视对手或把歧视正当化的后果另外,我们也可能会失去反思的能力,以及努力追赶对手的机会。
摘自《别再想歪了》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央视新闻《夜读》整编图/LOST7监制丨王元主编丨马文佳编辑丨李柯谕 高少卓©2025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使用。责任编辑:王丹妮
- 标签:
- 编辑:
- 相关文章
-
稻草人文章_稻草人文章大意
生活中,你是不是也偶尔会感觉到一些纠结和痛苦?比如遭遇重要考试失利,感觉人生就“完了”,或者迫于沉没成本和侥幸心理,一次又一次地往…
-
二哈和他的白猫师尊同人文_踏仙君楚晚宁痴缠风雨夜
巫山殿“楚晚宁!过来给本座喂汤!”白猫冷哼一声,都不抬眼。“楚晚宁!你信不信我弄死薛蒙!”白猫这才不情愿的起身,拿起汤碗砸在二哈面前…
- 新站工人文化宫_新站工人文化宫招聘
- 陈伟霆同人文_陈伟霆同人文小说叫什么名字
- 人文地理考研学校排名_人文地理考研学校排名前十
- 成人文凭_成人文凭找工作有用吗
- 人文思想_人文思想包括哪些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