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人文

天道与人文_天道与人文在线阅读全文

  • 来源:互联网
  • |
  • 2025-04-26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读书笔记之《天道与人文》金 玲《天道与人文》是我从广播里听到的一本书,觉得很有意思,回家就买来读了。这本书是“大家小书”系列中气象学大师竺可桢的一本书,主要讲气候与文化、天气与人生的密切关系,深入浅出,简明透彻,小书包含大道理。人们见面寒暄

天道与人文_天道与人文在线阅读全文

 

读书笔记之《天道与人文》金 玲

《天道与人文》是我从广播里听到的一本书,觉得很有意思,回家就买来读了这本书是“大家小书”系列中气象学大师竺可桢的一本书,主要讲气候与文化、天气与人生的密切关系,深入浅出,简明透彻,小书包含大道理人们见面寒暄,为什么要互问冷暖?为什么把朋友闲谈叫谈天?诗人写诗为什么喜欢借天气来抒发心中的风花雪月?这是因为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衣,食,住,行,没有一件不受到天气的影响。

竺老的这本书一改我对气象学、物候的偏见,没有枯燥之感,让我从美文中轻松了解从来都没搞懂的天文知识,有时还看的哈哈大笑,有时看的若有所悟例如说云的这一章节南朝人陶弘景,陷于曲山,齐高祖梁武帝敬畏他,时以“山中丞相”称之,其答齐高祖询“山中何所有”一书,有诗曰“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之句,看着让人想入非非,云雾缭绕的仙境,时人信步期中,于身于心那都是一种洗礼。

还有对云的介绍卷云极细极薄,若薄幕,若马尾,或若丝之纤维积云有如重楼叠阁者,有如菌伞凌虚者,又如群峰环列者,谚云“夏日多奇峰”,积云虽为晴天现象,但堆积过甚,易成雷雨苏东坡诗曰“炮车云起风暴作”,讲得就是积云。

层云作片状,近地者即谓雾,现于朝暮之际,冬日较多,但鲜有降雨者,登高山见云海,皆是类云文看起来很美,又从生活中去理解掌握知识,易懂比喻句用得惟妙惟肖,如果作为语文课本知识,也是上乘之作书中还引用了苏东坡的一则典故。

苏东坡由山中返,途遇白云,若万马奔驰而来,逐启笼掇之以归,咏赋以记之,但归家笼子打开,云即飞散,云终不得为人之所有还有关于节气的知识,我们课本中学到的就是二十四节气,可书中介绍的七十二候是我第一次看到,真是长见识。

七十二候,以五天为一候,一气节有三候总十五天,怪不得每次看节气时,总会有三候,一直没真正明白其中意思,现在知道,也不算晚这三候,是以植物发芽,开花,动物冬眠,春醒,天雷,雨,雾,霜,雪为参照物,来提醒农民春播秋收。

中国是农业大国,这些节气,物候对农业,功劳不小在农村,每过一个季节,老乡们总会说一些相关谚语,及时关注天气,好使一年有一个好收成虽然不是次次准,有些误差,但大多都是准的可惜现在有了准确的天气预报,很多人把这些气象谚语都忘记了。

书中一件件有关气象,物候,人文,历史,竺老都信手拈来,没有一处堆砌之感,可见他阅读量之大和文学底子之深厚一本有关气象、物候的书籍写得让人爱不释手,这功底比起有些自以为是的作家来,不知道高了多少了如果是竺老来为大家上课的话,把天气、物候从古至今娓娓道来,说不定会有更多的孩子喜爱上地理课了呢!。

2022年以来,东港区检察院新一届院党组倡导干警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要“爱读书”,着力打造“书香检察”为此,微信公众平台开辟【东检文苑】专栏,分享检察干警读书笔记、读书书评、荐书感言等,引导干警多读书、读好书,通过培育和发挥检察文化的力量,以文树风,以文化人,全面提升检察队伍的综合素养。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