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人文

人文科学导论_人文科学导论 尤西林pdf

  • 来源:互联网
  • |
  • 2025-04-28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中国传媒大学 · 有鱼大家好~~我是心传考博与学术的有鱼学长。今天为大家介绍中国传媒大学的新传考博经验。关于中国传媒大学作为一名新闻传播学的学子,中国传媒大学应该是许多人心目中的顶尖名校了。

人文科学导论_人文科学导论 尤西林pdf

 

中国传媒大学 · 有鱼

大家好~~我是心传考博与学术的有鱼学长。今天为大家介绍中国传媒大学的新传考博经验。

关于中国传媒大学作为一名新闻传播学的学子,中国传媒大学应该是许多人心目中的顶尖名校了根据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的结果,中国传媒大学与中国人民大学并列A+,2022年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效及建设学科名单中,中国传媒大学的新闻传播学也榜上有名。

可以说,中国传媒大学是新传学界公认的top级高校,因此也是众多学子申博的理想院校但是,想要考取中传也需要十足的勇气,因为近两年来中传关于研究生招生的改革力度非常大,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人文社科综合”及“学术写作”。

,这两门考试科目区别于大部分学校的专业课考察,因此需要额外抽出时间进行系统复习,所以如果你想要申博中传,一定需要勇气和信念关于中传“普通招考”中传申博有直博、硕博连读、普通招考三种方式,今天介绍的是“普通招考”

虽然中国传媒大学的博士研究生招考实行的是“申请-考核制”,但实际上却是真正的“考博”,其流程堪比考研,比考研难度更大的是递交材料进行申请这一关具体选拔流程包括:第一步:考生报名、第二步:提交申请材料、第三步:资格审核及材料评议、第四步:初试、第五步:复试。

中国传媒大学的博士学习年限一般为4年,每年的招生简章大概在12月份公布,这个时间点还是比较晚的,中传的申博战线会拉得特别长,大家要做好心理准备关于联系导师在提交报名材料之前,大家就要联系好导师,因为中传报名是根据导师提交材料的。

建议大家在9-10月左右就可以开始联系导师了,因为12月左右开始招生,如果太早的话老师容易忘记你是谁因此大家可以在这个时间段联系博导,通过各种渠道找到老师的邮箱后可以给老师发自荐信和简历,要注意自荐信不要用模板。

,这样老师一眼就可以看出来,显得非常没有诚意,要根据每位博导不同的研究方向和个人偏好写自荐信,一封好的自荐信能在老师心目中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1报名提交材料中国传媒大学的博士招生需要先在系统中报名并提交材料,在具体的材料中并没有对考生的限制,例如北大新传申博需要英语六级500+,其它学校有需要双一流本硕之类的,从这一点上而言,中传还比较友好,尤其对英语不好的同学来说(这一点在后面会提到)。

具体需要提交的材料包括:1.基本信息(1)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2)学籍学位证明材料(3)硕士课程成绩单(4)硕士学位论文全文(应届硕士毕业生可提交开题报告)(5)本科毕业论文全文(6)外国语水平证书(7)拟攻读博士学位研究计划书。

(8)思想政治品德考核表(9)诚信考试承诺书2. 代表作近5年内取得的代表性科研成果(最多提交3项能反映本人最高学术水平的代表性成果,包括学术论文、学术著作、高水平教材、文艺新闻出版作品、已授权的国家发明专利或国际专利,以及其他具有较大学术和社会影响的高水平科研、创作成果等,须按重要程度排序)。

3. 贡献度(1)各类荣誉奖项(2)各类科研、创作或学科竞赛获奖(3)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4)被国家有关部门采纳的研究报告或咨询报告等(5)其他能证明自身社会贡献度方面的材料4. 主观评价(1)申请信(含报考原因、自我评价等内容)。

(2)专家推荐信(至少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人员的书面推荐意见)5. 其他其他能证明本人学业水平、学术能力及综合素质等方面的材料个人认为,以上所需要提交的材料中:科研成果、科研计划书、硕士学位论文是最重要的。

科研成果最能体现个人研究水平,最好有C刊,如果没有的话C扩和北核也有一定分量,最好是有代表性成果,又有一定的科研数量而且现在发刊的难度越来越大,所以大家一定要提早规划,早日拿到自己的科研成果,申博的时候才有底气。

以我个人为例,提交材料时只有C核、C扩、北核各一篇,加上三四篇普刊,没有代表性成果和顶级C刊,所以成果也不算突出科研计划书最好与报考的导师方向契合,如果和导师有联系,甚至可以和导师沟通科研计划书的选题,这样就非常有利于材料审核。

科研计划书首先要和导师的研究方向契合,其次最好和当下的媒体新发展相结合,比如我的科研计划书在契合导师方向的同时就结合“智媒”的主题,能够使科研计划更加出彩材料审核中每一个博导有五个名额,大家可以综合考虑博导的往年“材料过审”人数,尽早确定报考导师。

2初试近年来受疫情的影响,中传的博士招考流程变得非常漫长,从12月份发布招生简章,到最后考完试差不多6月份,要差不多整整半年,相较于其他学校3个月左右走完全部流程,这个时间跨度真的非常漫长和煎熬以今年为例,12月报名之后,到4月份才公布进入初试的结果。

这四个月大家会经历很多煎熬,尤其是一方面怕自己进不了初试,所以不愿看书,另一方面又怕进了复试,又没看书因为中传的初试区别于其他绝大部分高校,考察的是《学术写作》和《人文社科综合》注:文学门类及艺术学门类各专业(专业代码前两位分别为“05”和“13”)。

《学术写作》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本科目要求考生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内,根据给定材料提炼相关学术命题,并结合学术发展史进行辨析和论述重点考查学术思维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二、考核要点1.学术思维能力: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立意诚正深刻,概念运用准确,逻辑结构清晰完整,富有学术探索精神等。

2.文字表达能力:表述得体,符合学术写作规范三、考试要求1.根据给定材料,完成一篇学术论文2.写作要件包括标题、摘要、关键词、正文3.写作具体要求:(1)标题:不超过 30 字;(2)摘要:不超过 300 字;。

(3)关键词:3-5 个;(4)正文:不少于 3000 字,至少应设置到二级标题四、考试形式及考试时长1.闭卷,机考;2.满分为 100 分,考试时长为三个小时学术写作考察的是考生的基本功,在考试中会给出4-5段材料,一般都是某本学术著作上的节选片段,要求考生提炼关键词进行学术论文的写作。

学术写作的功夫应该说在考试之外,因为这种能力并非一两个月急训可以掌握,需要大家在平时多锻炼自己的学术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在考试中需要注重论文的整体框架和问题意识《人文社科综合》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主要考查考生的人文社科综合素养和学术潜质。

二、考试内容1.文明史:人类文明发展、文明交流中的重大问题;2.人文社科方法论:人文社科研究范式与研究方法;3.人文社科学术史:人文社科领域的重要学术问题、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等三、试题类型简答题、材料分析题、论述题等。

四、考试形式及考试时长1.闭卷,机考2.满分为 100 分,考试时长为三个小时五、推荐参考书目1.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2.[法]费尔南·布罗代尔:《文明史》,常绍民等译,中信出版集团,2017.。

3.尤西林:《人文科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4.[德]马克斯·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韩水法等译,商务印书馆,2013.5.袁行霈:《中国文学概论》(增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6.王一川主编:《西方文论史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7.张世英:《哲学导论》(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8.[法]德布雷:《普通媒介学教程》,陈卫星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如果说学术写作考察的是学生的基本功,需要一个长期的思维训练,那么人文社科综合就是一个能够在短时间内突击的科目,该科目的考察面非常广,但是主要的板块就是文明史,人文社科方法论以及媒介学。

但是这8本参考书的题量真的是很大,所以在人文社科综合的学习中,一定要注意知识点的提炼和总结掌握主体的框架,才能很好的进行笔初试我会把每本书的框架列出来,然后按照主体框架逐一复习知识点,在将知识点消化吸收后反思框架之间的关联,这样就能融会贯通人文社科的综合内容,其实在学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发现,这八本书考察的人文社科的知识都有相通之处,认真学完这些内容其实也有利于扎实理论基础。

初试有基本的合格线以今年为例,两门的合格线都是55,所以人文社科综合一定要花时间去学习材料审核决定是否能进初试,初试决定是否能进复试,在经历完初试之后,每位导师最多会有三名学生进入复试3复试复试主要以学术答辩及交流问答

等形式,对考生的思想品德、学术能力、创新潜质、综合素质、外语应用能力等进行考查01学术水平及综合素质(满分为100分)学术水平及综合素质考核分为三部分:专业知识、学术能力、综合素质考核时间不少于25分钟。

专业知识:以随机抽题方式,重点考核对报考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以综合性、开放性问题为主这个部分会让考生抽题,然后围绕题目进行作答,大概时间在10分钟左右学术能力:

考生以学术答辩形式介绍本人的学术经历和学术成果,并重点介绍一项本人独立完成的代表性学术成果或攻读博士期间的研究计划,并回答考核小组的提问这个部分主要考察科研计划书,需要对自己科研计划书的内容比较熟悉建议大家浓缩自己的科研计划,主要向老师汇报自己科研计划书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的重难点,不要过多介绍选题和研究背景。

综合素质:结合考生提交的申请材料,根据考生的教育背景、个人经历等,通过交流问答方式,对考生的思想品德、专业素养、创新潜质、心理素质、沟通交流能力等进行考查这个部分导师会根据个人提交的材料和之前个人陈述的情况进行追问,大概时间在5-8分钟。

这方面主要考察大家的综合素质,到后期时大家可以自己根据一个主题的研究进行训练,比如围绕一个主题的内容进行分析,以此锻炼自己的表达和思维能力考博复试阶段导师想要考察的是学生的学术能力,所以要向导师展示你的学习能力,思考能力,提出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导师还会提问一些专业领域的知识,考察学生的学科基础和专业知识掌握得是否扎实,也会要去了解你的学术思维和学术核心能力,比如说你的毕业论文,你的知识竞赛的获奖,你喜不喜欢读书,这个是在看你的学习的能力,尤其是自学的能力,你对于行业的前沿或者是某一热点问题,有没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02英语语言应用能力(满分为100分)英语语言应用能力是以随机抽题或交流问答等形式,对考生的英语听说能力等进行考核,考核时间不少于5分钟所以大家可以发现,中国传媒大学在博士招考中对英语部分的考察只有复试问答一个环节,。

相较于其他学校对英语的要求实际上要低很多,大部分学校在考核的时候都要求考生用英语作答一道大题,所以大家考中传的话不用太担心英语,只需要在复试前突击一下口语就可以。

想要了解更多关于新传考博的干货文章,可以关注我,或请关注公众号:心传考博与学术。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