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

浙江拓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_浙江拓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网站

  • 来源:互联网
  • |
  • 2025-04-13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undefined

浙江拓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_浙江拓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网站

 

2018-12-10 11:00 | 浙江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程晓颖

新昌是全国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有强烈的“科技创新驱动”意识和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机制在省政府的主导下,浙江理工大学与新昌县人民政府开展产学研全方位合作,全面探索产学研机制的深度改革,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协同育人作为“创新驱动发展”和产学研机制改革的重要源动力。

在新昌县政府的支持下,浙江理工大学与新昌高新园区多家企业开展合作,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浙江高校产学研联盟新昌中心基于联合培养基地,推进高新园区科技创新,探索高校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新模式校企合作,服务地方优势产业

2014年3月,在省教育厅的指导下,浙江理工大学与新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委会签署《产学研合作协议》,以浙江理工大学为牵头单位,建设高校产学研联盟新昌中心同年12月,浙江理工大学与县政府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设立浙江理工大学新昌创新技术研究院。

县政府投入专项经费1000万元,并提供1300平方米的研究院专门用房,给研究院用于学科研究和研究生培养研究院的成立,为联合培养基地的建设起到重要的促进和保障作用新昌联合培养基地充分结合学校纺织机械等工程学科特点和地方产业优势,本着服务一个产业、获得一批共性技术、培养一类行业急需的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理念,形成富有特色的政府、学校和地方优势产业协同育人模式。

新昌联合培养基地又在若干骨干企业建立研究生实践基地,现已拥有浙江日发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泰坦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越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浙江精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拓峰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本发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实践基地。

这些基地为企业提供了技术攻关力量,同时提升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校企合作,培养专业研究生人才浙江理工大学于2009年开始招收培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初期阶段,也存在着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认识不到位的情况,没有认识到研究生层次的实践应用能力培养是对所学知识在行业工作中的创造性运用。

新昌联合培养基地可以让导师和研究生团队同时深入企业,把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内嵌在企业研发工作中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密切合作,以企业技术需求为方向,以产学研项目为依托,以研究生为技术实践主体,学校导师深入企业一线研究攻关,把握研究生科研水平和学位论文质量;企业导师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做好工程实践指导。

教有分工,学有专攻,教学配合,在生产前沿协同合作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提高了研究生的工程问题解决能力,为人才培养提供了一种新的路径校企合作,提升高校科研实力为支持专业学位研究生团队参与企业的科研攻关,县科技局创立产学研合作研究基金,为依托新昌联合培养基地与企业签订协议的合作项目提供经费配套支持。

每年由新昌企业提供需求清单,以企业的实际技术问题为课题,由企业、研究生导师和研究生三方合作申请同时,为支持研究生联合培养,配合新昌产学研合作,浙江理工大学在纺织、服装、机械等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建立了重成果转化、重解决企业工程实践问题的机制。

浙江理工大学自2014年以来,先后派出由14位教授和硕士研究生导师牵头的团队,聘任22名企业导师,先后有42位研究生参加在新昌的专业研究生培养试点,解决企业技术难题54项,承担产学研合作项目21项,研究生参加申报发明专利32件,已有12位学生获得工程硕士学位,成果显著。

浙江理工大学智能纺织装备技术研究团队依托学校在纺织机械和装备智能化方面的优势,立足新昌在纺织装备制造领域的行业基础,结合新昌科技体制改革和产学研深化改革的机遇,通过体制创新,围绕智能化纺织装备,以基础研究为先导,开展面向行业的核心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并推广到工程实际应用,以带动全省纺织装备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换代,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该团队学术带头人胡旭东,为浙江理工大学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1979年毕业于浙江丝绸工学院,2004年获浙江大学博士学位,1997年至2000年美国加州大学访问学者胡旭东教授长期从事机器人技术、智能制造、纺织机械设计及机电系统集成控制等方面的教学、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2013年度被评为“浙江省优秀科技工作者”。

经过30多年在机械制造领域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在行业内有较大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近十年来,主持和参与的科研项目获省部级各种科技奖励十多项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