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学习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_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

  • 来源:互联网
  • |
  • 2025-04-13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行为主义心理学(behavioral psychology)是美国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也是对西方心理学影响最大的流派之一,其创始人是美国的心理学家华生。行为主义心理学主张以客观的方法研究人类的行为,从而预测和控制有机体的行为。它可区分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_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

 

行为主义心理学(behavioral psychology)是美国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也是对西方心理学影响最大的流派之一,其创始人是美国的心理学家华生行为主义心理学主张以客观的方法研究人类的行为,从而预测和控制有机体的行为。

它可区分为古典行为主义学派和新行为主义学派古典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以华生为首,其次则有霍尔特、亨特、拉什里和魏斯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则为托尔曼、赫尔、斯金纳、班杜拉等

起源与背景- 19世纪末20世纪初,心理学正从哲学中分离出来,寻求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当时,内省法是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但存在主观性强、结果难以验证等问题行为主义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兴起,主张心理学应研究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使心理学走向客观化、科学化。

主要理论观点- 刺激-反应理论(S-R理论):认为行为是由刺激引起的反应,强调环境对行为的决定性作用,忽略个体内部心理过程如在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实验中,食物引起狗分泌唾液是无条件反射,铃声原本是中性刺激,与食物多次结合后,单独响铃也能使狗分泌唾液,此时铃声成为条件刺激,狗听到铃声分泌唾液是条件反射,即刺激引发了特定反应。

- 强化理论:斯金纳提出,行为的后果会影响行为再次出现的概率正强化是给予愉快刺激增加行为频率,如孩子考高分获表扬奖励,会更努力学习;负强化是撤销厌恶刺激增加行为频率,如系安全带可消除警报声,人们就更常系安全带。

惩罚则是给予厌恶刺激或撤销愉快刺激减少行为频率- 行为塑造与矫正:通过逐步引导和强化,可使个体学习新行为或矫正不良行为如训练动物做特定动作,开始对近似动作给予强化,逐渐提高要求,最终使动物做出目标动作

代表人物及实验- 华生:行为主义创始人,主张心理学研究行为而非意识在小阿尔伯特实验中,让婴儿阿尔伯特接触白鼠时伴随巨大噪声,使阿尔伯特对白鼠产生恐惧,且恐惧泛化到其他白色毛绒物体上,证明了情绪反应可通过条件反射后天习得。

- 斯金纳:发明斯金纳箱研究动物行为。箱内有杠杆等装置,小白鼠在箱内随机按压杠杆会获得食物,之后按压杠杆频率增加,由此提出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强调行为后果对行为的塑造作用。

研究方法- 观察法:直接观察个体在自然或特定情境下的行为,如观察课堂上学生的学习行为、操场上运动员的训练行为等,记录行为表现和发生频率等- 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操纵变量观察行为变化,如在实验室设置不同强化程序,观察动物或人类被试的行为反应,以研究强化对行为的影响。

应用- 教育领域:运用强化原理,通过奖励和惩罚机制,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如给成绩好的学生发奖状奖品,对违纪学生给予批评等- 临床治疗:行为疗法如系统脱敏法、暴露疗法等用于治疗心理障碍系统脱敏法治疗恐高症,先让患者想象高处场景,同时进行放松训练,再逐步让患者身处实际高处环境,消除恐惧反应。

- 企业管理:运用行为塑造和强化方法,激励员工提高工作绩效,如设置绩效奖金、晋升机制等正强化措施,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行为主义在推动心理学科学化进程中贡献巨大,但也因过度强调外部环境和行为,忽视个体内部心理因素等受到一些批评。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