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_合作教学在设计与实施上必须具备的特征
教学活动是课堂教学的核心——教师依据教学目标整合教育资源设计、组织教学活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实现知识内化与素养提升;评价在教学活动中实施监控作用,并为调整教学活动提供参考依据。
教学活动是课堂教学的核心——教师依据教学目标整合教育资源设计、组织教学活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实现知识内化与素养提升;评价在教学活动中实施监控作用,并为调整教学活动提供参考依据这一过程可视为教育的转化引擎:教师是学习生态的设计师,学生是知识建构的主体,教学资源则成为滋养认知发展的养料。
在师生、资源、评价的多维互动中,知识习得与能力培养相互交织、协同提升,最终内化为学生的知识、技能、品质和素养教、学、评在此相互作用,彼此影响、促进,融合为一体,共同助力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活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优劣。
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实施教学活动好的教学活动具有以下四个特征:目标导向性、情境真实性、任务可行性、设计艺术性
教学活动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除了实现目标,活动没有任何作用所以,教学活动必须围绕目标设计和实施,服务目标的实现,确保活动的有效性好看不中用的活动没有也罢探究、合作、评价等学习实践活动不能有违初衷我们对“摸着石头过河”这句话非常熟悉,就是指要通过“摸石头”这种活动实现“过河”的目标。
过河到达彼岸是我们时刻不能忘记的目的,所以要首先考虑如何才能过河,摸哪一块石头对实现目标有益,而不是看哪个石头最奇异、好看,具有收藏和观赏价值,在摸石头的过程中摸出了乐趣,忘记了过河的目的那样,摸石头过河就变成了搜寻奇石。
当然,在实现目标的前提下,顺便收集几块奇石也未尝不可,但不能反客为主,取而代之
小学低年级段的学生在学习“100以内数的认识”时,老师通常会安排学生数小棒的教学活动,并教会和要求学生数够十根了就要捆成一捆但是,数小棒、捆小棒本身不是目的,而是要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学习、感悟和理解数的位值,认识计数单位“十”和“一”。
老师在设计和实施教学活动时,首先要对教学目标非常清晰,并时刻用教学目标提醒自己,检查教学活动是否偏移如果偏离了教学目标,即使学生的工作本身质量很高,教学活动异彩纷呈,但是它对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没有帮助,这样的教学活动就是无效的。
不管是温故知新,还是探究创新,教学活动的内容是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方面,要考虑它将被设置在什么样的情境中无情境不教学教学活动要创设情境,将学生置于真实的情境之中,让学习在真实的情境中发生比如古诗教学中,如果能够带领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一下诗句描述的真实意境,理解古诗就会非常轻松。
英语学科教学也非常注重情境教学,比如在学习购物主题的语篇时,需要积极创造购物的情境,让学生参与其中,这样更有利于对单词的记忆和对语法的理解不仅英语、语文这样交际性强的学科如此,其它各学科也是这样学生学习知识不是用来陈列和展示的,也不仅仅是为了应试,而是要用来解决真实的现实问题。
学生不是“两脚书橱”——知识的容器,而是将来改造客观世界和实现自我成长的主体学习的目的都要落实为素质的养成,运用知识、技能解决问题只有在真实情境中学到的知识、习得的技能才接地气、有灵气学习只有置于真实情境中才能活学活用,学以致用。
教学活动创设的情境要尽可能真实,但并不是原封不动地将现实生活搬过来,要经过去芜存真的处理,化繁为简,有意识地控制变量,在接近于真实条件的情境中,摈除偏差和扭曲,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学习有三条途径——课堂、生活和阅读。
模拟或还原真实情景,并且尽可能与课堂之外的生活相关 通过教学活动把这三者打通,巧妙设问,激发好奇心,让学生有兴趣、有动力,积极参与其中,提高探究的热情字不离词,词不离句,主题和语篇的学习要置身于真实的情境里,让学生亲临其境感受知识的生成过程和技能的习得过程,使知识的应用模型化。
这样有助于学生明白他们所学的东西,体会知识的用途并知道如何使用它,以及清楚为什么它是有价值的在真实的情境中,教学变得具有可操作性,学生学到的知识不再那么空洞、呆板,变得有活力、灵动进而让学生感觉到学习是有用的,能解决真实的现实问题,并能学以致用。
教学活动必须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进行设计,是学生经过努力后可以完成的教师需要考虑学生完成任务所需要的资源和材料,并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教学活动是帮助学生学习知识、发展思维、习得技能、创造成果和陶冶情感的,不断提高素养,获得自信,而不是为了为难孩子故意把学生教得不懂,卖弄自己的学问。
因此,教学活动必须切实可行,各种条件都必须具备,不能是海市蜃楼,空穴来风如果学生根本就没有见过柳树,无论老师如何诱导和启发,学生都无法想象“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情境,对于一个从来没有出过山村的留守儿童来说,他们脑海中的“大海”就是一个比雨季时自己在村外见到的水塘大不了多少的水洼,自然也无法想象惊涛骇浪是怎样的景象。
作文教学中让学生描述榴莲的特征,而假设他们从来没有见过榴莲,就有些强人所难无论老师如何解释,学生就是听不明白设计这样的活动就是自讨苦吃倒不如以熟悉的人、景、事写起小学一年级的数学课上,有这样一道题,问的是“从火车站到动物园中间要停几站”,很多乡村孩子根本没有坐过地铁,对此一头雾水、不知所云,老师就需要适当变通。
小学语文课本上,一年级山区的孩子在学习《我多想去看看》一课时,对于“雄伟的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非常壮观”“雪山上盛开着洁白的雪莲”这些语句似懂非懂,这就需要老师搭建一个学习的阶梯,用音像设备进行展示,帮助学生去理解。
为生活经验所限,一个人无法想象它没有见过的景象让学生理解列车时刻表,未必非要让学生到火车站去观察,但是,起码他们要坐过公交车每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我们所能实现的目标也是有限的,不要急于求成,贪多求快,切记:欲速则不达。
如果一堂课的目标太多,就会造成精力分散,导致目标无法实现别怕,我们有的是时间,能够用来实现其它目标或目标的其它方面
教学活动要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进行艺术设计老师要优中选优地选择最合适的教学资源和材料,精益求精地使用教、学、评的原则和方法,合理确定教学流程和方案,因时制宜地确定资源呈现的时机和方式,根据实际需要合理分配教、学、评在活动中的比例和关系。
老师要深谙教育学、心理学原理和教育评价方面的相关知识,准确把握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特点精心设计教学活动,采用学生喜闻乐见能够接受、感到愉悦的方式实施教学活动教学艺术是个艺无止境的追求过程,也是我们不断探索和改进的过程。
即便暂时无法做到别出心裁、精妙绝伦,令人眼前一亮,我们也要竭力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活动要求、指令表述要清楚明白、浅显易懂,让学生不用费太大的功夫就能明白,不能含糊不清,让学生不知所以学生不确定该做些什么,自然就无法做出你所期望的行为,或者不能发挥出他们应有的水平老师在教学活动中传达的信息,应该是足够让学生明白自己需要做什么,以及达成目标的方法。
同时,教学活动中提供的信息不能太多,以至于学生关注的重心偏离预期的学习目标如果在教学活动期间,老师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来回答“这是你想要的东西吗”和“我不理解你的意思”这两个问题,势必造成教学的低效,甚至无效。
教、学和评都是教学活动的组成部分,他们相互交织、互为一体、长期共存,共同发挥协调育人功能有效的教学活动要充分考虑教、学、评三者的合理参与,促进学习真正发生,保证教学顺利进行,更好地实现更多的教学目标止于至善,方能臻于至美。
这是一个永无尽头的探索、精进的过程,也是我们每一个老师必须修炼的本领- E N D -作者 | 闫付庆(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许家沟乡河西小学教师)责编 | 李艳 排版 | 小鸿初审 | 曹敏 终审 | 邱伟
- 标签:
- 编辑:
- 相关文章
-
合作学习_合作教学在设计与实施上必须具备的特征
教学活动是课堂教学的核心——教师依据教学目标整合教育资源设计、组织教学活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实现知识内化与素养提升;评价…
-
广东学习网_广东学习网官网
记者获悉,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将于2月18日10:00起发布2025年第一次高中学考成绩,考生可通过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官微(ID:gdsksy)小程序、百度…
- 学习氛围_形容学风氛围好的成语
- 超级学习系统_万学超级学习系统
- 百万公众网络学习工程_百万公众网络工程官网
- seo学习网_seo教学网站
- 远程教育学习_网阔远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