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功书法学习_启功书法教学第5集
本系列文章,到今天算个收尾,因为今天是《论书绝句》的第一百首的介绍。启功以大匠之心,梳理了中国书法源流脉络,成诗一百诗,供我辈后人学习,这是先生的大功德。一百首诗当然不能写尽中国书法史上所有的大家和所有的书法,但理出个骨架,交待清了脉络当对
本系列文章,到今天算个收尾,因为今天是《论书绝句》的第一百首的介绍启功以大匠之心,梳理了中国书法源流脉络,成诗一百诗,供我辈后人学习,这是先生的大功德一百首诗当然不能写尽中国书法史上所有的大家和所有的书法,但理出个骨架,交待清了脉络当对学习书法者大有裨益。

既是最后一首,就把原诗写上:先摹赵董后欧阳,晚爱诚悬竟体芳。偶作擘窠钉壁看,旁人多说似成王。
自第97首到这一首都是总结性的,而100首中后八十首是启功老先生1961年至1974年之间所作,自1912年算起,也都是先生50岁后的诗作了,而本首当是启功在60岁以后对自己的书法学习经历进行的总结我们逐句解释一下:
第一句,先摹,先行临摹赵,赵孟頫董,董其昌后,后来(学习)欧阳,欧阳询第二句,晚爱,到了最后特别喜爱诚悬,柳公权,字诚悬竟体芳,遍体都是芳香第三句,偶作,偶尔写擘窠,写字﹑篆刻的时候,为了使字体大小匀整,以横竖界线画出格子,然后依照格子写字,叫"擘窠",这里借指写楷书。
钉壁看钉在墙上看书法界有俗语,叫“好字不上墙”,平铺着写出来的字,往往一挂到墙上,就不好看了,于是,在判断一幅字的好坏时,经常要挂在墙上看第四句,旁人多说似成王,很多人都说楷书字写得很像成王永瑆永瑆,是乾隆的第十一子,封为成王,斋号为诒晋斋,特别擅长书写楷书。
本首诗的注解里,启功先生对自己的学书经历作了一下梳理:先生六岁入家塾(皇族还是有点余荫啊,至少小时候的教还不成问题,想想辛亥革命过去几年了,家里还有家塾,想来还有不错的条件),书法课就是依照先祖自己临写的《九成宫》碑字当仿影,十一岁的时候见到《多宝塔碑》,大略认识笔墨之趣,但还根本算不上学习书法,完全没有入门。
(《九成宫》)
(《多宝塔》)到二十多岁,得到赵书《胆巴碑》,特别喜欢,于是临写的时间比较长,有人甚至说先生写的字很像京城里专学赵体的英和那个时候,先生刚刚开始学画,画得还算有个样子了,但是每次一到题字,就写不成样子(具体可以参看《启功》电影,甚至有亲朋友好友来求启功的画之后,不让启功题字,因为字太难看了。
)
(《胆巴碑》)
(董其昌书法)于是,查找原因,原因是落款没有学过行书,因此题署板滞,不成行款对症下药,开始学习董其昌,于是,渐渐书写字迹有了行气,就是上下开始连贯了,但又发现所写字迹,骨力全无,写出来的字,连贯倒是连贯,却软弱无力。
幸而先生又得到上虞罗氏精印宋拓的《九成宫碑》,有刘权之跋觉得书法精妙,于是先生逐字以蜡纸钩拓而影摹之,想想,这是什么样的功夫,一字一字的来啊经过这个阶段之后,先生写出来的字行笔上虽然有点顽钝了,但是字的结构能抓得非常准确了,先生对自己的评价是,到这个时候,自己的书法,才算扎牢了根基,也就是开头诗里的第一句,先摹赵董后欧阳。
(智永《千字文》)后来又开始杂临碑帖与历代名字墨迹,其中临习最久的当属智永的《千字文》墨迹,用功也最勤,在这个阶段,先生的心得是,这个阶段的书法,最难做到的是“骨肉不偏”,就是或者太过瘦硬,或者太过肥软,而能做到骨肉不偏其实是先生在运笔上也有了很大进境。
(《玄秘塔》)再后来,先生为了使自己的书法骨格更健,又临柳体的《玄秘塔》碑若干遍到这个阶段,启功先生书法大成,偶然为别人书写对联,见到的人都赞赏他写的楷书,非常像成王的楷书尽管先生从来没有临习过成王的书法。
以此看来,大致是,欧体颜体启蒙,初学赵体,自董其昌处学行气,以欧体筑结体,自智永处知肥瘦,从柳体处强筋骨!并不见先生从篆书、隶书里下过功夫,因此,先生也自认不会写篆书隶书(《启功论书法》原图及诗解100,图片来自互联网)。
- 标签:
- 编辑:
- 相关文章
-
启功书法学习_启功书法教学第5集
本系列文章,到今天算个收尾,因为今天是《论书绝句》的第一百首的介绍。启功以大匠之心,梳理了中国书法源流脉络,成诗一百诗,供我辈后人…
-
怎样辅导一年级孩子学习_怎么辅导一年级学生
教育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教育,特别是刚刚跨进一年级的孩子。这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充分开发智力的黄金阶段;是开启孩子学习生涯,由…
- 在网上可以免费学习服装设计吗_网上学服装设计哪个平台好
- 学习日语的网站_学习日语
- 学习音标的软件_学音标app
- 初级学习日语_大家的日语初级要学多久
- 高三英语学习班_高三英语班课课程安排